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物体的浮与沉教案
展开第三节 物体的浮与沉
课题 | 第三节 物体的浮与沉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了解浮沉条件的应用。 | |||||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验研究能力。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 ||||||
教学 重难点 | 重点:物体的浮沉条件。 难点: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 |||||
教学方法 | 观察法、 比较法、实验法 | 教学手段 | 多媒体课件 | |||
教学过程
| ||||||
环节及 时间分配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依据 | ||
新课引入 (2’) | 一、导入新课 演示实验1:将小木块,乒乓球、小铁块浸没在水中,小木块、乒乓球上浮、小铁块下沉。 演示实验2:将牙膏皮放入水中下沉,将牙膏皮折成小盒子,漂浮在小面上。
| 通过刚才的实验,给我们展示的两幅图景,对于以上这些现象,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 | 学生提出:有的物体为什么会上浮?有的物体为什么会下沉?物体的浮与沉取决于什么? |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 ||
进行新课 (28’) | 二、新课教学 1.实验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为什么有的物体能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能沉入水底呢?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决定的,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1)、教师演示物体如何下沉? 2)、教师演示物体如何上浮? 3)、教师演示物体漂浮和悬浮 结论:上浮 F浮〉G 漂浮 F浮= G 下沉 F浮〈G 悬浮 F浮= G 进一步的分析的到物体的浮沉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结论:上浮 ρ液>ρ物 漂浮 ρ液>ρ物 下沉 ρ液<ρ物 悬浮 ρ液=ρ物 2、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1)、密度计:原理,漂浮原理 应用 2) 、潜水艇:如何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3) 、热气球: | 教师引导
教师演示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
| 学生思考
学生观察 并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学生思考
|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使学生学习有目标性。
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印象深刻
| ||
课堂训练 (7’)
课堂总结 (2’)
作业布置 (1’) | 三、知能应用,规律总结 1. 一个人(体重500 N)违反公园规定,在冰还不够厚的湖上穿行,不慎掉进冰窟窿,公园的工作人员要立即去救他。 (1)若旁边有体积约为0.06 m3、重98 N的自制救生圈,工作售人员把它扔到了落水者手中,那么,当救生圈全部浸入水中时,产生的浮力多大?救生圈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多大?请分析说明该落水者借助这个救生圈能否不沉没?(g取10 N/kg) (2)若旁边有梯子和木板,它们质量、长、宽都差不多,工作人员是应该把梯子还是木板铺在冰上,以便从上面爬过去拉落水者?说明你的理由。(有能力的同学完成,需要结合后面的压强知识解决。)(2班全做,3、4班级只做(1)题) 2、学生总结所学知识
对应资源评价习题。(2班全做,3、4班级只做基础知识部分) |
巡视
请学生总结 |
完成课堂练习
总结知识点 |
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 ||
板书设计
| 教学反思
| |||||
第三节 物体的浮沉 物体的浮沉条件: 上浮 F浮〉G 上浮 ρ液>ρ物 漂浮 F浮= G 漂浮 ρ液>ρ物 下沉 F浮〈G 下沉 ρ液<ρ物 悬浮 F浮= G 悬浮 ρ液=ρ物 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密度计;潜水艇;热气球
|
| |||||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物体的浮与沉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物体的浮与沉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活动1,探究活动2,探究活动3,跟踪训练,知识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物体的浮与沉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物体的浮与沉教案及反思,共4页。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认识浮力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认识浮力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课教学,浮力产生的原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