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 关注环境--分数加减法(二)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1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 58—59 页,理解通分的意义和方法,并能利用通分比较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
分数的大小。
教学提示
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是在学生学习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公倍数基础上学习的。为后面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本信息窗提供 了各种垃圾处理的方式所占比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掌握通分的概念和比较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并能利用通分比较分子和分母都不相 同的分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异分母分数比较的过程,体验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策略的多样性,能运用类比类推的方法探究新知,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分析、概括、推理、渗透转化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方法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创新的乐趣,培养学生勇于思考,敢于求异的创新精
神.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复习旧知导入
- 口答下面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 和 8 | 7 和 8 | 9 和 18 |
12 和 24 | 8 和 12 | 4 和 9 |
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说出两种特殊情况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 填空。
2 =( )
5 25
4 =( )
24 6
2 = 8
13 ( )
交流时要让学生说说依据什么填的,以引发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回顾。
- 比较下面分数大小.
2 ( ) 4
13 13
8 ( )10
9 9
9 ( )12
7 7
设计意图:充分的知识基础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基础,因此复习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同分母、同分子分数的大小的比较,都为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通分做准备。有了扎实的旧知识基础,探究新知的成功才会成为可能。
(二)探究新知:
- 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环境问题已经备受全球关注的问题,生活垃圾也是环境的一大污染源,你们 知道生活垃圾有哪些吗?
(生可能回答:塑料袋,废纸、烂菜叶、水果皮……)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某市对生活垃圾种类的统计情况吧。
(出示多媒体课件)仔细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
预设学生的问题:
(1) 生活垃圾中塑料和菜叶果皮,哪类多?
(2) 生活垃圾中塑料和玻璃,哪类多?
(3) 生活垃圾中塑料和废纸,哪类多?
(4) 塑料比废纸多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5) 废纸和玻璃一共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一问题,好吗?
(多媒体课件出示)生活垃圾中塑料和菜叶果皮,哪类多? 师:怎样才能知道生活垃圾中塑料和菜叶果皮,哪类多?
(学生可能回答,只要比较1 和2
8 5
的大小就可以了)
师:对,只要比较出1
8
和2 的大小,就可以知道那类多了。仔细观察1 2
5 8 5
这两个分数,
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大小的比较有什么不同?
学生会发现: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把这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就叫作异分母分数。这节课我们就 来研究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板书: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 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可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探索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师:这两个分数谁大谁小呢?下面请同学们想办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然后小组内 交流你们的想法。
(先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参与各小组的交流,以便了解学生的方法。在小组交流的 基础山全班交流)
师:哪个小组说说你们的想法?
预设学生的汇报:
①借助画图来比较。
②化成小数来比较。1
8
=0.125 2
5
=0.4 0.125<0.4 所以1 <2
8 5
③化成同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1 = 2 , 2
8 16 16
<2 ,所以1 <2 5 8 5
1 5
④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 =
2 =16 , 5
16 ,所以1 <2
8 40 5 40 40 40 8 5
设计意图: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学生经历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让每个学生都参与 到学习中去,让学生体验了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培养了学生的数感,渗 透了转化的思想。
(2) 比较沟通,揭示通分的概念。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在你们的方法中都有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那就是转化。 有的同学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小数进行比较,有的同学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子的分数小进行比较,有的同学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的分数进行比较,这些都是将旧知识转化为新知识来解决,在这些方法中,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比较这种方法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尤为重要。
(课件出示:1 = 5
8 40
2 =16 )
5 40
师:仔细观察,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学生可能回答,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没变) 师: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通分,谁来说说什么叫通分? 学生总结,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你们真会总结,把异分母分数化成与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的过程,叫通分。
(板书课题:通分)通分时,相同的分母焦作这几个分数的公分母。 师:现在你知道什么是通分了吧?你觉得通分时,什么是最关键的?
生:找公分母。
师:那怎样找公分母呢?
生 1:找两个分数分母的公倍数
生 2:找两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师:对,只有找到公分母才能保证它们的分母相同。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可能回答:要和原来的分数的大小相等。
师:那你怎样才能让他们的大小相等呢?依据是什么? 生: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能把知识融会贯通,真棒!那你会通分了吗?谁来说说怎样通分? 学生回答相互补充。
师小结:通分时,先求出两个异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或公倍数作公分母,再根据分数 的基本性质把异分母分数化成与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
(3) 巩固通分。
师:下面把3
4
5 通分。6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让学生重点说一说是怎样通分的。
师:通分时,哪个数作公分母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在沟通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 3 种方法的过程中,引出通分,学生在明确方法的基础上尝试总结通分的概念,教师不断引导学生完善,学生在建立概念的 过程中,真正明白了通分的意义。
- 说说每组分数的公分母各是多少。
3 1 5 7
和 和
2 和 5
4 6 8 24 7 11
通过刚才的练习,你有什么发现?交流后引导学生体会用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更简单。
- 自主练习 4。
因为题比较多,建议在课堂上做一半,
(1) 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2) 全班交流,让学生说出不对的错在哪里,应怎样改。 3.比较每组两个分数的大小
3 ○5
4 7
7 ○15
11 22
4 ○2
7 3
4.一个普通的鸡蛋,蛋黄的质量约占 2/5,蛋青的质量约占 1/2,其余的是蛋壳。
蛋黄和蛋青哪部分重一些?
设计意图:练习时注重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同时关注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再 次体会所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达标反馈
1. 5
6
2. 3
14
3. 2
( )
=
12
= 15
( )
( ) 8
= =
5 10 ( )
4.小明进行 100 米短跑练习,第一次用时1
4
分,第二次用时 6
25
分,两次练习中哪一次
的成绩好一些?
答案:1.10 2.70 3.4 20 4. 1
4
= 25
100
6 = 24
25 100
1 = 6
4 25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通分时应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收获,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吸取经验,培养学生回顾反思的习惯。
(六)布置作业
1. 2 ( )
5 15
5 = 25
7 ( )
- 通分时,选用的公分母一般是原来几个分数分母的( )。
- 通分的依据是( )。
- 把下列分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 5 3 5
7 8 5 13
- 判断:通分时,分数的分子、分母都扩大,分数值也随之扩大。( )
- 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 和 8 14 和 56 4 和 10 20 和 12
- 比较下列每组两个分数的大小。
4 ○5
7 8
2 ○ 4
5 9
4 ○ 7
15 30
- 加工一个零件,李师傅用 45 分钟,王师傅用2
3
小时,谁做得快?
- 三名同学做题比赛,小亮 5 分钟做 11 道,小刚 3 分钟做 7 道,小宇 7 分钟做 15 道,谁做得更快些?
- 同学们收集废旧电池,第一小组 6 人收集了 7 千克,第二小组 5 人收集了 5 千克,第
三小组 8 人收集了 7 千克,哪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的多?
答案:1. 6 35 2. 最小公倍数 3. 分数的基本性质
5 3 3 5
< <
13 7 5 8
5. × 6. 24 56 20 60 7. < < >
8.王师傅 9. 11÷5=11
5
(道)
7
7÷3=
3
15
(道) 15÷7=
7
(道)
7 >11
3 5
>15
7
小刚快
10. 7÷6=7
6
7
(千克) 5÷5=1(千克) 7÷8=
8
(千克)7
6
>1>7
8
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1 = 5
8 40
2 16
=
5 40
异分母 同分母通分
教学资料包 教学精彩片段
比较1 和 2
8 5
在汇报小组成果时,有一小组是这样的:
生:老师我们用的这样的方法:1×5=5, 2×8=16
1 2
5<16,所以 <
8 5
师:看这一小组的方法,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为什么你们组用 1×5=5, 2×8=16
生:就是,为什么从 5<16 就能判断1 < 2 呢?
8 5
师:好,为什么交叉相乘就可以比较了呢?带着这两个同学的问题,结合这一小组的想 法思考,这一小组的方法?
反思:通过思考其实这样学生就会发现,因为交叉相乘时两个分数的分子都乘另一个分
数的分母,看上去只是分子变了,分母没变,可实际上两个分母都变成 5×8=40 了,这一过程其实也是我们学过的通分,只是省略了分母(因为是同分母),直接比较分子的大小罢了。 我想正是因为学生有了这样的想法,说明学生走进了文本,如果学生真正的理解了这样的方法,这才说明学生真正的由“学会”到了“学通”。
教学资源
1.比较 1
2008
、 1
2009
、 1
2007
的大小。
的大小。
答案:1. 1
2007
> 1
2008
> 1
2009
2. 2006
2007
=1- 1
2007
2007
2008
=1- 1
2008
2008
2009
=1- 1
2009
由此2008
2009
>2007
2008
2006
>
2007
资料链接 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几种方法
这几天正好教授通分的知识,教材上对通分的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最通用的方法就是“通分”,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一组比较特殊的分数,有的孩子并没有采用通分的方法,也能比较出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现举几例:
例 1 通分子——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1 和 2
12 18
:很容易发现分子的最
小公倍数是 2,"通分子"后为 2 和 2
24 18
, 2 < 2
24 18
,所以 1 < 2 。
12 18
(这种方法适用于分母不容易找到最小公倍数,而分子相对容易找最小公倍数的情况)
例 2 找个标准(一般是1
2
)比。(适用于一个分数大于1
2
,另一个分数小于1
2
。虽然
这种方法没有“通用性”,其实很实用)
4 和 5
7 11
:可以这样想:4 比1
7 2
大(因为3.5
7
=1 ),而 5
2 11
比1 小,所以4 2 7
> 5 。
11
例 3 比剩余。
7 8
谁和 1 相差最少,谁就最大。例如, 和
8 9
比 7 和 1 的差是1
8 8
,而8
9
和 1 的差是1 ,
9
1 大于1
8 9
7
,所以
8
<8 。
9
例 4 假分数通常要化成带分数再比。
17 和19
8 9
:通分不简单,,通分子也不容易。化成带分数再比往往“柳暗花明又一村”!
17 =2 1
8 8
, 19
9
=21
9
,这样比较会更容易。
例 5 不知道该怎么总结这种方法的名称,一种比较特殊的方法
1 和2
4 7
4 个1
4
是4 =1,4 个2 是8 4 7 7
4 8
(假分数)>1, <
4 7
1 2
,所以 < 。
4 7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关键是学生能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能对方法进行优 化,对于同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了解多种方法时能选择最优法,这不仅是知识的传 授,更是思维的影响。
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炫我两分钟,尝试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巩固提升,教师点拨,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中对单元内容的要求,单元内容教材分析,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重难点,本课承载的课标内容,本课教学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三 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一)第一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三 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一)第一课时教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