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9那个星期天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01751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9那个星期天教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01751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9那个星期天教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01751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六年级下册9 那个星期天教案及反思
展开9.那个星期天
1.会写“媚、砖”等13个字,会写“明媚、拨弄”等18个词语。
2.默读课文,借助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体会这一天里“我”心情的变化,学习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3.比较本课与《匆匆》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体会这一天里“我”心情的变化,学习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写作方法。
相关课件
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媚、砖”等13个字,会写“明媚、拨弄”等18个词语。
2.默读课文,体会这一天里“我”心情的变化,进而深入了解“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教学过程
一、关注文体,走近作者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与“盼望”有关的文章——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这是一篇半自传体小说。
2.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史铁生。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我们来认识一下课文中的词语。
2.默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
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应的语句进行概括。(时间顺序: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4.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你认为哪句好,为什么?
教师点拨:句①通过罗列时间点,显得时间过得特别漫长,突出了等待过程的煎熬和“我”的期盼。
5.随着时间推移的还有“我”的心情,依据表格给出的提纲自主完成。
时间 | “我”的心情 |
早晨 | 兴奋、急切 |
上午 | 焦急 |
下午 | 焦急、惆怅 |
黄昏 | 失望、委屈 |
6.通过初读与表格,你发现课文的线索了吗?(“我”的心情)
三、重点研读,体会心情
1.自读课文,圈画表达心情的关键语句,并且交流“我”的心情所经历的变化。
2.学生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1)“这不会错。……都不会错。……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表现出“我”满怀期待的心情。
(2)第3自然段出现了几次“等一会儿”,你觉得这几次“等一会儿”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我”所谓的“等一会儿”指的是时间很短,而母亲眼里的“等一会儿”对“我”而言却是漫长的。)
(3)“这段时光不好挨。”作者怎么体现时光不好挨的?(通过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穴,翻看画报——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想象陌生人的生活。)
(4)“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这里写出了“我”紧跟着母亲,想要等母亲停下来的焦急心情。
(5)“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这里写出了“我”在期望落空后的失望。
四、品析语句,畅谈感受
1.从以上语句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孩子?
2.作者是如何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板书设计
课时目标
1.抓住关键词句,学习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写作方法。
2.比较本课与《匆匆》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学习新课
1.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说说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板书:兴奋、急切、焦急、惆怅、失望、委屈)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那个星期天》,学习作者是如何真实表达内心感受的。
二、深入课文,感悟写法
1. 默读课文,画出能够表现“我”心情的句子并在旁边作好批注,思考作者运用的描写方法。
2.个人汇报。
(1)通过“我”的动作来写“我”兴奋期待的心情。
(2)通过“我”坐在草丛里看电影画报时的想象来表现“我”的孤独和无聊。
(3)通过写“我”内心的独白,直接表现了“我”的焦急无奈。
(4)让我们试着改变这段话的组成方式,变成一首诗。
我看着盆里的衣服,
我看着盆外的衣服,
我看着太阳,
我看着光线,
我一声不吭。
我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
我看着绽开的泡沫,
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
渐渐暗下去,
渐渐地凉下去
渐渐地沉郁下去,
越来越远
越来越缥缈,
我一声不吭,
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① 在诗一般的语言中,我们读出了“我”的怅然失落,明显地感受到时间推移之慢且快,慢是因为时间被母亲用来做家务了,快是因为时间从“我”身边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溜走了。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写,表现了“我”的怅然失落。
② 这里有两个“一声不吭”,意味着“我”没有说一句话,“我”的内心真的如此平静吗?
③ 练笔:假如你是“我”,你心里会想些什么?
(5)思考交流:之前所有的表达母亲都没有发声,为什么这里要写母亲的反应?你能从表达的角度说说作用何在吗?(侧面描写,表现出“我”当时的失望、委屈。)
3.总结写法:刚才我们先是找出语句,然后推测所用的描写,最后真切感受这样写的好处。
三、总结写法,读写结合
1.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
(1)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非常细腻,借助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内心独白等,同时也运用了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
(2)从一个孩童的视角观察事物,使文章更加生动写实。
2.小练笔:请描写一次你在某一个特殊的、记忆深刻的日子里等待时的心理活动。可借鉴在本课学到的写作方法,尤其是对人物动作、内心独白、周围环境的描写,来直接或者间接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四、比较阅读,提炼方法
1.学习了《匆匆》和《那个星期天》这两篇课文,想想它们在表达感情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全班交流。
(1)两篇文章都运用了融情于景、将感情融入具体事物的描写方法,表达了人物的真情实感。
(2)《匆匆》主要运用一连串的问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那个星期天》则侧重于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间接地表现了“我”从盼望到失望的内心变化。
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那个星期天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那个星期天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读题目,提疑问,走入文本,理清脉络,整体感知,体会人物感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那个星期天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那个星期天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解读题目,引入新课,整体感知——走进一个简单的故事,深入文本——体会一种复杂的心情,课堂运用——进行一次精彩的练笔,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