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 反比例的意义 ︳西师大版 (2)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01891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 反比例的意义 ︳西师大版 (2)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01891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 反比例的意义 ︳西师大版 (2)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01891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反比例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反比例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感受新知,对比探究,获取新知,直观操作,加深理解,巩固练习,深化认识,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反比例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8页例1,课堂活动及练习十三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成反比例关系的量。2.经历反比例意义的构建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3.使学生体会反比例与生活的联系,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感受新知情景游戏:对口令(1)同样的面包单价:2元∕个。老师说个数,学生对总价(对口令的同时用课件展示出下表)。表1:买同样的面包买的数量(个)1 2 3 4 5……总(元) 2 4 6 8 10……教师:面包总价与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它们成什么比例?为什么?反馈:面包的总价与个数成正比例。因为它们是两种相关联的量,面包个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总价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并且它们的比值(单价)一定。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成正比例的量所具有的三个特征:①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变化有规律 ③一定的量(2)共有30个苹果分给小朋友。老师说出小朋友的人数,学生回答分得的苹果个数。(对口令的同时用课件展示出下表)表2 : 30个苹果分给小朋友小朋友人数(人) 1 3 5 10……每人分得个数(个)30 10 6 3……从这个表中,你有什么发现?反馈:小朋友的人数与每个小朋友分的个数的乘积都是30;它们是相关联的两种量;小朋友的人数越多,每个小朋友分得的苹果个数就越少……提问:小朋友的人数与每个小朋友分得的苹果个数成正比例吗?为什么?教师:那么这两种量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的知识。二、对比探究,获取新知1.感知几种不同的变化规律(1)某旅游公司的导游带领60名游客来到井冈山游览,准备分组活动,提出的分组建议如下表。表3 : 60名游客在井冈山游览每组人数 3 5 6 15组数 20 12 10 4教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每组人数和组数的?抽几名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教师:从这个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反馈:总人数60人没变,每组人数和组数的乘积是一定的;每组的人数在扩大,组数反而缩小……(2)游览的第一天晚上,导游写了一篇情况总结,要把它存入电脑。表4:打一篇稿子每分打字(个) 120 100 75 50所需时间(分) 25 30 40 60教师:必须先算出哪个量?为什么?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3)第二天,导游将带领这批游客,行一段路程。表5:行一段路程已行的路程(km) 1 2 3 4剩下的路程(km) 19 18 17 16填这个表时,你是怎样想的?集体订正。表6:行一段路程路程(km) 12 20 24 36时间(时) 3 5 6 9集体订正。2.分类区别,概括意义(1)教师:请同学们把这6张表进行分类,你会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听取各小组意见,加强指导。(2)汇报交流反馈1:表1,6分一类,表2,3,4,5分一类。反馈2:表1,6分一类,表2,3,4分一类,表5单独分成一类。教师:为什么这样分类?引导学生说出:表1,6成正比例分一类;不成正比例的表2,3,4它们的乘积一定,分成一类;表5是和一定,单独分成一类。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找出表2,3,4的共同特征。学生1:每个表中的两种量都相关联。(板书:相关联)学生2: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学生3:从变化规律上看,表2中,人数越多,每人分得的个数越少,人数越少,每人分得的个数越多。学生4:表3中,每组的人数扩大,组数反而缩小;表4中,每分打字的个数越少,所需要的时间反而越多……教师简单概括:一种量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两种量的变化方向正好相反。(板书:反)学生5:表中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是一定的。(板书:积)正比例是一种量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而表2,3,4中,是一种量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3)概括得出反比例的意义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概括得出: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是一定的。这是你们自己总结概括出来的结论,那么,你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揭示课题:反比例的意义)像这样的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4.举例抽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学生1:路程一定,所行的时间与速度5.区分表5中,一段路程20km一定时,已行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成比例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明确:虽然这也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但是它们的变化规律是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而不是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它们的和一定,而不是商一定或积一定。所以,它们不成比例。三、直观操作,加深理解1、完成第49页课堂活动1题教师:请同学们看第1题的要求。哪位同学愿意说说你看了题目后的想法?2、完成第49课堂活动2题3、完成第50页课堂活动3题四、巩固练习,深化认识练习十三1-3题,主要抓住正比例的本质属性“商一定”,反比例的本质属性“积一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五、课堂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学设计,共8页。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正比例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联系生活,复习引入,自主探索,学习新知,夯实基础,巩固提高,全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反比例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操作流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