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北京版9下化学 11.3几种常见的碱 教案

    北京版9下化学 11.3几种常见的碱 教案第1页
    北京版9下化学 11.3几种常见的碱 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册第三节 几种常见的碱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册第三节 几种常见的碱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几种常见的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主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认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腐蚀性及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
    3、能由探究实验知道碱相似的化学性质。
    4、能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及敞口变质情况的实验探究。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现象不同,初步学会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获取知识。
    2、通过实验从化学性质上认识碱。
    3、通过同学间的互助合作活动,探究氢氧化钠变质问题,学会利用和开发身边的物质进行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与交流中,敢于发表想法,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见解。
    2、通过学习碱的用途感受化学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与用途以及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相关的实验探究。
    实验准备:
    1、(实验10—5)、(10—6)、活动与探究
    2、补充实验,吹管、烧杯、澄清石灰水、稀盐酸
    3、提前一天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新鲜的鸡爪。
    教学过程:
    老师:同学们, 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碱吗?
    学生: 有熟石灰,有氢氧化钠……
    板书:二、几种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NaOH)
    演示:{实验10—5},引导学生观察,然后互相交流。
    (学生很注意看并在互相交谈议论)
    课件展示:(课本55页中的表格——填写现象与分析);学生说老师补充
    板书:1、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同时放热,易潮解(密封保存)。
    展示:对比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过的鸡爪和一只新鲜的鸡爪。
    学生:唉哟!(惊讶)
    老师:由此现象说明氢氧化钠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学生回答:有很强的腐蚀性。
    老师:通过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使用时要小心,戴上手套。
    老师:因为它有强的腐蚀性,皮肤触上就象火烧一样,所以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板书: 2、特性:强腐蚀性
    3、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提问:如果不小心,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应如何处理?
    学生: 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设问: 氢氧化钠有以上的性质,但它有那些用途?(引导学生看书55页)
    课件展示:氢氧化钠的用途(略)
    提问: 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常见的碱?
    学生: 熟石灰。
    板书:(2)氢氧化钙{Ca(OH)2}
    演示:{实验10—6}学生观察,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归纳出氢氧化钙的一些性质与用途。
    板书: 1、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2、特性:有腐蚀性.
    3、俗称:熟石灰、消石灰。制备:CaO+H2O= Ca(OH)2
    4、用途:(略)
    提问:常见的碱还有哪些?它们的组成相似,是否也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板书: (3)碱的化学性质
    学生实验: 活动与探究(1)与指示剂、(2)与CO2、(3) 归纳
    老师巡堂指导,引导学生回忆、归纳、类推,并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归纳和小结。
    (学生以小组做实验、议论、归纳。)
    老师: 都做好了吗?(教师一一地检查各小组)
    老师:谁来说说碱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呢。
    一学生: 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另一学生: 碱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板书: (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溶液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学生写 Ca(OH)2+CO2=CaCO3↓+ H2O( 学生观察找书写规律,老师指导)
    学生练习书写:
    2 NaOH +CO2=Na2CO3+ H2O(密封保存,以防变质)
    2 NaOH +SO3=Na2SO4+ H2O
    演示:补充实验(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并引导学生观察现象,然后教师小结。
    板书:(3)碱与酸的反应
    NaOH +HCl=NaCl+ H2O
    (4)碱溶液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2 NaOH +CuSO4=Cu(OH)2↓+Na2SO4
    蓝色沉淀
    小结:(学生小结老师补充)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俗称、用途和碱具有的相似的化学性质,强调使用碱液时要十分小心。
    思维拓展:同学们在学习中有何疑问?
    学生: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 溶液的反应能做实验吗?
    老师:可以,可要制二氧化碳太麻烦怎么办?
    学生:可以用呼出气体,用吹管吹。
    学生实验:老师强调可以与石灰水对比。
    提问: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除去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溶液,为什么?
    学生交流:石灰水变浑了有现象,而氢氧化钠没现象。除去二氧化碳原理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溶解性有关,氢氧化钠易溶,氢氧化钙微溶。
    学生: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没现象?真反应了吗?
    老师:这个问题提得好,你们想办法用实验验证一下
    学生讨论后做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结果交流:取样后,滴石灰水的有白色沉淀,滴稀盐酸的冒气泡,滴指示剂的颜色与氢氧化钠溶液相同。前面两种方法可行,后者不行。
    学生:为什么我的加盐酸刚开始没气泡,后面才有气泡,而他的一开始就有气泡?
    老师:大家思考后讨论想想原因。
    总结:前者溶液中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后者全部是碳酸钠。
    老师:氢氧化钠敞口放置是否变质,三种情况:没变质,部分变质,全变质。就可用加稀盐酸的方法来区别。
    思考:氢氧化钠敞口放置是否变质,能否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为什么?
    学生:不好,部分变质和全变质都有沉淀现象相同无法区分。
    反馈练习:(课后题)
    1、有两瓶溶液,一瓶是石灰水,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如何用化学方法将它们鉴别?
    2、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易潮解;B、氢氧化钙溶液有腐蚀性;
    C、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D、酚酞试液遇碱溶液变红。
    3、下列物质长时间敞口放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且会变质的是( )。
    A、生石灰;B、氢氧化钠固体;C、氢氧化钙;D、浓盐酸;E、浓硫酸。
    课件展示:练习1、2、3
    布置作业:
    1、验证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你还有哪些实验方案?
    2、看课件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成功之处:
    1、本节教学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常见的碱的角度创设教学情景,引入新课,诱人深入,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兴趣。
    2、展示新鲜的鸡爪与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过的鸡爪令学生惊讶,亲眼目睹氢氧化钠的腐蚀性之强烈,自然引入使用它该注意什么了。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衔接紧密,一环扣一环,非常自然。
    3、本课题的教学思路清晰,授课语言流利、简练,教态自然,板书工整,充满自信与熟练。对学生的回答能恰当地肯定、评价。
    4、从总体上看,本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教师演示实验都很成功。采用多媒体,有效突破了本节教学的重难点。尤其是后面的补充实验特别好,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我认为这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教学效果比较好,基本上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整体教学过程及学生的练习反馈来看,这是一节较成功的新授课。师生的互动及小组生生互动进行的很好。师生关系融洽、和谐,课堂气氛热烈,在教师面前学生没有顾虑、没有拘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本节课不足之处:
    1、演示实验10-5、 10-6与及学生的活动与探究,要是教师深入到教室后面的同学,效果会更好些。
    2、这一课还有一些传统的授课方式,如能由学生代表或全体来完成,效果会更好些。放开学生,他们去看、去想、去总结。这样老师会更轻松一些。这样更符合现代教学法——教师起着组织、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更能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相关教案

    初中化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册第11章 酸与碱第三节 几种常见的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册第11章 酸与碱第三节 几种常见的碱教学设计,共6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册第三节 化学肥料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册第三节 化学肥料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课时,教学过程,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