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三、重力教学设计
展开重 力
【仪器材料】 弹簧测力计、50g钩码4个、铁架台一个、带有细线的小球、水平仪、一把直尺
【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的现象,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联系生活实际等能力;
(2) 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并学会找规则物体的重心;
(3)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重力与质量的正比关系,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4) 能用公式 G = mg 计算有关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参与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能利用表格的形式收集实验数据;
(2)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让学生学会用比值处理数据的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树立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
(2)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3) 通过物理知识与自然、生活现象的关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 教学重点 】
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 教学难点 】
理解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 教学过程 】
| 教师活动设计 | 学生活动设计 |
一、什么是重力 导入(由日常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引出重力的概念,学生感觉自然熟悉,易于理解接受) | 教师:在讲新课前,我们来看几个录像。在观看录像时,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 | 学生听讲、仔细观察并思考。
|
教师播放录像:运动员高台跳水、踢飞的足球最后落到地面、飞流直下的瀑布、树上的苹果落向地面、发射出去的炮弹等。 |
| |
教师: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找到它们运动的共同点了吗?
| 学生的可能回答: ① 运动员跳进水里; ② 足球(炮弹)在空中飞行一段时间后落到了地面; ③ 苹果掉到地上; ④ 它们的共同点是最后都回到了地面,并且静止了; 等等。 | |
教师:不管这些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是长还是短,最后它们都回到了地面,因为它们都受到了地球的吸引力,重力就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力而产生的。在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与重力有关的现象,你们能举出这些现象吗?大家先不要讨论,自己好好想一想,可以在纸上写出来。 | 学生思考,在纸上写出所能想起的生活中与重力有关的现象。 | |
教师走下讲台,观察学生思考和记录。 | ||
教师:同学们都想出了许多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象,有些同学还想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哪位同学愿意说说自己注意到了什么现象呢? | 学生踊跃发言: ① 向上跳起会落回地面; ② 教室里的桌子、椅子静止在地面; ③ 篮球投进篮框后会落回地面; ④ 跳伞运动员从高空跳下后,落到地面; ⑤飞机降落; 等等。 | |
教师:由此可见,重力在我们周围时时刻刻存在着。地球周围的一切物体时时刻刻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
| |
二、重力的大小: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1. 提出问题、进行猜想 | 教师:大家说从树上掉下的苹果受到什么力的作用? | 学生回答:重力。 |
教师:大家分析一下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什么? | 学生回答: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苹果。 | |
教师:对的。苹果受到重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苹果。重力也是一种力。我们学过力有三要素,同学们还记得力的三要素是什么吗? | 学生:大小、方向、作用点。 | |
教师:正确。重力是一种力,所以重力也应该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
| |
教师拿出一厚一薄两本书,一个大钩码(或砝码)和一个小钩码(或砝码)。 教师: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重力是有大有小的。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比较这两本书,哪本书的重力大呢?比较这两个钩码(或砝码),哪个更重呢? | 学生:厚的书比薄的书重;大的钩码(砝码)比小的重。 | |
教师:为什么呢? | 学生:质量大的,受重力大;质量小的,受重力小。 | |
教师:大家可以用手掂掂各自桌上不同质量的物体,比如厚度不同的书、铅笔盒、书包等,想一想,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大小是不是真的有关系呢?如果有,那么它们的定量关系是什么? | 学生用手掂身边的物体,不同质量的物体,手上所感觉到压力不一样;学生进行思考、讨论,猜测重力和质量有一定的关系。 | |
2. 进行实验 | 教师:我们如何研究它们的关系? 教师:对。我们可以利用实验来找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用你们桌上的实验仪器进行实验。 | 学生:进行实验,由实验数据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解释学生的疑难问题。 | 学生分为小组(2人一组) ① 制定简单的实验计划,设计表格; ②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一个或多个钩码的重力;把数据填入表中;分析数据。 ③ 分析数据,采用比值法处理数据: m 1 : m 2 = G 1 : G 2 或 G : m = 常量 ④ 小组成员间进行讨论,得出本小组的结论。 | |
3. 交流讨论 | 教师:你们的实验结果怎样?得到了什么样的结论?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来汇报你们的实验结果。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给出 g 的含义,写出物理公式。 | 交流讨论: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和结论,提出各组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结论:重力和质量成正比关系;或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常数。 |
补充一个例题,让学生利用公式进行相关计算后,再进行讲解。 | 学生利用公式 G = mg 进行计算。 | |
三、重力的方向(利用直观的小实验,给学生直观的印象,易于理解接受) | 教师: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呢?大家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和我们上课时录像的现象猜想一下。 | 学生回答: ① 向下的; ② 指向地面; ③ 垂直于水平面。 |
教师演示实验:从空中释放粉笔,粉笔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 | 学生观察,分析得出重力的方向和粉笔下落的方向一致。 | |
教师:重力的方向会发生变化吗?大家利用桌上的铁架台做个小实验,看看在铁架台抬起的过程中,重力的方向是否发生了变化。 | 学生进行实验: ① 把带细线的小球系在水平放置的铁架台上,让学生观察细线的方向; ② 把铁架台底座的一侧轻轻抬起(模拟在不平地面上的情况),在抬起的过程中观察细线的方向。 | |
教师提问:各种情况下观察的方向是否一致呢?重力的方向是否与地面情况有关?是与当地地面垂直呢,还是与水平面垂直? | 学生回答:在铁架台抬起的过程中,细线的方向没有发生变化;重力的方向不一定垂直于地面等等。 | |
教师:我们观察到的细线的方向与重力方向一致,它垂直于水平面,而不是垂直于地面,我们称这个方向为“竖直向下”。 |
| |
观察图8-4-3到8-4-4,联系生活实际向学生讲解,介绍重垂线的使用。 简单介绍水平仪,让学生简单分析水平仪的原理。 |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 |
四、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 教师直接给出重心的概念,告诉学生如果有其他物体支持着重心,物体就能保持平衡。 |
|
带领学生一起做个小实验:用手指支在直尺的中心,直尺能够保持平衡。
|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用手指支撑直尺的中心,发现直尺平衡。有兴趣的学生继续用同样的方法寻找钢笔、圆珠笔、课本等的重心。 | |
教师介绍重心与物体形状、质量分布是否均匀的关系,让学生知道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并且向学生介绍重心位置在工程中的作用。 |
| |
五、发展空间 |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重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大家想一想,如果地球对物体没有了重力作用,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 | 思考、讨论,得出了形形色色的答案: ① 人会漂浮在空中; ② 踢飞的足球不会回到地面; ③ 水不会往低处流,看不到美丽壮观的瀑布; ④ 炮弹打击不到地面的目标; ⑤ 不能玩滑梯; ⑥ 秋天的落叶不会飘落到地上; 等等 |
六、课堂小结 | 1. 重力产生的原因; 2. 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 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G = mg 。 | |
七、课堂练习 | 小明的质量是40kg ,他的体重是多少?小聪的体重为441N ,他的质量是多少? |
【 实践活动 】
1. 根据重垂线的原理,制作一个简单的水平仪,检查家中的家具是否放置水平。
2. 制作不倒的“小丑”。
3 如果没有重力,生活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写出你能想到的情况,越多越好。
【 课后练习 】
学生活动手册的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3 重力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3 重力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仪器材料,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三、重力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三、重力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重力概念,研究重力方向,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心,小结与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下册三、重力教案: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三、重力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重力的产生,重力的大小——用弹簧秤来测量,重力的方向.,重垂线,重力的作用点叫重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