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二轮复习——信息类阅读文本特征和阅读策略 课件46张
展开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二轮复习——信息类阅读文本特征和阅读策略 课件46张,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真题示例,文本一议论文,信息类阅读方法,文本二科普文,阅读方法,文本三新闻类,新闻阅读,文本四传记类,读文示范,典题试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新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
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 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
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我弯下腰,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但是谈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莱辛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材料二:《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它的主要论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这里的“物”是“事”的同义字。邵雍有两首诗说得详细些:“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 遁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但是,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他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开,还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我联想起唐代的传说:“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此好奇者为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止能画一声”五字也帮助我们了解一首唐诗。徐凝《观钓台画图》:“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崒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画家挖空心思,终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能画一声”。徐凝很可以写“欲作悲鸣出树难”,那不过说图画只能绘形而不能“绘声”。他写“三声”,寓意精微,就是莱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所以画家画“一水”加“两崖”的排列易,画“一”而“两”、“两”而“三”的连续“三声”难。 (摘编自钱锺书《读〈拉奥孔〉》)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他的《拉奥孔》在近代诗画理论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B.雕塑《拉奥孔》既呈现了拉奥孔被缠绞的表情,又不让这表情表现为丑态,体现了希腊艺术恬静与肃穆的一面。 C.雕塑《拉奥孔》与史诗记载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处:一是拉奥孔的表情,二是大蛇缠身的部位,三是人物穿衣与否。 D.莱辛的《拉奥孔》认为,由于诗和画拥有不同的媒介和符号,所以形成了各擅胜场的题材范围。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 B.绘画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 C.“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闼送青来”等诗句,化静为动,以动作来描绘景致。 D.沈括质疑了唐代传说,从这个例子可判断,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 )(3分)A.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B.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C.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D.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5.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它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担负着回答“论证什么”的任务。论点一般出现在议论文的以下四个位置上。(1)在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标题如果表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意思,一般就是论点。(2)在文章的开头。从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来看,文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往往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3)在文章的中间。这种论点一般是在议论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的,因此具有一定的隐蔽性。(4)在文章的结尾。从事实谈起,层层论述,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论点。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1)事实论据。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具有典型性。它在论述过程中的作用十分明显:通过典型的事实,凸显道理,突出论点。(2)理论论据。理论论据可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名言、警句、俗话、谚语、定理、公式等,也可以是为社会普遍认可的道理。运用时要做到精确,不篡改歪曲,能和论点建立必然联系,能恰当证明论点。
论证是用严密的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1)常见的论证方法
(2)常见的论证结构
(1)标段落数目。文章共几段,要首先标明;重要段落,甚至要标到句。(2)标关键句。论点句、分论点句、过渡句、总结句以及段落中的其他重要语句,一边读,一边标画。(3)标重要词语。诸如“足以证明”“由此可见”“总而言之”“不难看出”“告诉我们”“因此”等词语,这些词语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论点。其他如表示范围、程度的副词,表示时间、结果的词,某些指示代词,含有肯定和否定意义的词,文中反复出现的词等,这些词语,有利于我们对比选项。
具体来说,读完每段理关系,读完全文理层次。梳理关系有两层含义:一是概括出段落层次的大意;二是要注意分析重要句子间、段落间的相互关系。(1)概括段落大意的常见方式①寻找关键句子a.统摄全篇的句子——论点句、中心句、总结句。b.作论据的句子——论述类文本作论据的材料分为两种:一种是事实论据,另一种是理论论据。c.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论证的思路是沿着逻辑思维的过程展开的。这些逻辑关系往往有一些标志性的语句,如“首先……其次……”等语句。如果没有这样的语句,可标记每一段的开头句或结尾句,然后提取每一段的主要信息,把握文脉。
②依据关键词概括a.表示范围、程度的副词;b.表示时间、结果的关键词;c.某些指示代词;d.含有肯定和否定意义的关键词;e.提示信息的词;f.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对于没有中心句也没有关键词的段落,要概括其内容要点进而把握语句间的关系。
(2)梳理句间关系要注意的关系类型论述类文本的重要句子间常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条件、目的、解说、假设等内在关系,分析句间关系要注意把握这些关系类型。(3)厘清全文论述层次论述类文本的论述层次,一般体现在段落关系上,段落间常有总分、递进、并列、因果等逻辑关系。对全文段落层次的梳理,可以采用画结构图的方式进行。
“辨”就是辨析,是在标画、梳理后对文本主要内容的一种分析。要“辨”清如下两点。(1)辨清表达方式。论述类文本主要有两种表达方式,叙述和议论。叙述是引用材料,是论据部分;议论是说理,往往包含着观点。分清叙议,就辨明了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不过学术性论文的表达方式以议论和说明为主,它的说明往往是对观点的诠释,旨在进行科学的、严密的逻辑推导。
(2)辨明方法。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如对比论证、因果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在读后都要有初步的了解。对哪段文字是证明哪一个观点的,运用了什么方法证明的,都需要有初步的认知。学术性论文在诠释观点时,往往运用一些说明方法,比如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引用等,使学术观点严谨、准确、周密。
一、掌握科普文文本的文体特征
1.标画关键,速读明旨。边读边标画出每一段的关键词句,如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表明文章主要信息的中心句、要点句等;快速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围绕什么说明对象阐明了哪些内容。
2.把握对象特点。 整体解读文章,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一篇科普文,总要有一个主要说明对象,阅读文章时要认真把握这个说明对象的特点,如颜色,大小,形状,形态,性质,性能,习性,原理,用途,功能,影响,结构,操作程序,发生、发展的规律等,从说明对象的特点上把握全文。3.探究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体会生命的珍贵与崇高,体会科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
又称简讯、短讯或快讯,特点是真实、简短、快捷结构上∶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组成,常见的有“倒金字塔”式、“金字塔”式内容上∶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五要素”
对新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现象、问题第一时间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特点∶鲜明的观点、准确的材料、议论分析的表达方式
手法上∶借用电影拍摄特写镜头的手法,文学手法运用较多,感情比较充沛内容上∶再现现实生活中富有特征的片段选材上∶用于再现重大事件
两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特点∶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内容上∶侧重于写人,突出人物在事件中的能动作用表达方式∶可以采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对某一问题、现象进行分析探究,特点是真实性、针对性、逻辑性常见三类∶经验调查、问题调查、社会情况调查结构上∶由标题、前言、主体、结语四部分组成手法上∶用观点串材料,多用数字、对比、典型事例,有鲜明的立场、观点和目的
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报道,特点是针对性、专题性、典型性问的技巧——-趣问、直问、推问、旁问、追问等答的方法——集中性和条理性
一、掌握传记文本的文体特征
【2020新高考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7分) 巴巴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害怕。它不怕把它团团围住的兴奋的小孩,而是十分镇定地接受着加州夏日烈阳的炙烤。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是能说得通的,因为它就生活在既安全又轻松的环境中。巴巴是一只肚皮雪白的穿山甲,这种惹人喜爱的动物约莫一只小猫那么大。它脸颊边缘的一圈毛好似山羊胡,粉色的脸颊下方是一截尖尖的、没有牙齿的口鼻——十分适合吸食蚂蚁和白蚁。它最具特色的是覆满头、身、四肢和尾巴的鳞片,这些浅橙色的鳞片层层叠叠,形成了一件防御力极强的外套。构成这些鳞片的成分和你的指甲一样,都是角蛋白。巴巴是圣迭戈动物园的形象大使,它性格温顺,训练得当,能参与各类公众活动。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常常把巴巴带到福利院、儿童医院等地方,为患病的孩子带去快乐,并向他们普及关于各类珍稀动物的科学知识。
此时,罗布·奈特正用棉签轻轻擦拭它的脸部边缘,奈特是一名研究微观生命的学者,他研究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特别着迷存在于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微生物。开展研究前,他首先得收集它们,收集蝴蝶的人会用网兜和罐子,奈特的工具则是棉签。他把棉签伸进巴巴的鼻孔,仅仅转上几秒钟,就足以让白色棉签头上沾满来自穿山甲体内的微生物。巴巴不仅是一只穿山甲,也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一些微生物生活在它的体内,绝大多数分布在肠道内,还有一些附着在它的脸部、肚子、爪子和鳞片表面。其实人类身上也寄宿着微生物,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一样——唯一的例外,是科学家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极其小心地培育出来的极少数动物。我们身上仿佛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微生物展览,展品统称为微生物组。它们生活在我们的皮肤表面、身体内部,甚至是细胞内部。其中大部分是细菌,也有一些是其他的微小生命体,例如真菌(比如酵母菌)和古菌——后者的身份至今保持神秘,还有数量多到难以估量的病毒。
海绵是结构很简单的动物,其静态的身体从来不超过几个细胞那么厚,即使如此,它们的周围也寄宿着活跃的微生物。有时候,通过显微镜都几乎看不到海绵的本体,因为它的上面覆满了微生物。北极熊漫步在北极的冰原之上,举目四周除了冰块别无其他,可实际上,它们身上仍紧紧簇拥着微生物。当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登上月球时,他们踏出的一小步既是人类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奥逊·威尔斯曾经说过:“我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活着,又孤独地死去。”这句话并不正确。纵使我们“孑然一身”,也绝对不孤独,我们与许多生命体共同生活在一起。一些动物在还是未受精的卵子时就被微生物占据并在其中繁衍,还有一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从未缺席:我们吃东西时,它们也吃;我们旅行时,它们也结伴而行;我们死后,它们消化我们。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人体都自成一个动物园。
我们观察白蚁、海绵时,也相当于在观察自身。它们身上的微生物或许与我们不同,但是都遵循相同的生存规律。珊瑚礁里的微生物因为经历污染和过度捕捞而变得杀气腾腾,人类肠道中的菌群在不健康的食物或抗生素的侵袭下也会让人发生奔涌的腹泻。老鼠肠道中的微生物会左右它们的行为,而我们自己肠道内的伙伴也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大脑。没有一个物种独自生存着,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之中,持久地往来、互动。微生物也会在动物之间迁移,在人体与土地、水、空气、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跋涉,它们使我们彼此相连,也使我们与世界相连。
我们在观察父母与朋友时,看到的都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个体: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但这只是一个便于理解的假想系统。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从来都是“我们”,而不是“我”。忘记奥逊·威尔斯口中的“孤独”吧,请听从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我辽阔博大,我包罗万象。”(摘编自埃德·扬《我包罗万象》,郑李译)
【读文策略】一、标 本文是科普性学术论文,共5段,研究对象是微生物。文章不只是讲微生物,是以“微生物之眼”认识生命体之间的共生关系。二、理第1段,讲述穿山甲“巴巴”的外形特征和人们对“巴巴”的喜爱。第2段指出“巴巴”不仅是一只穿山甲,也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又进一步指出,除了科学家们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培育出的极少数动物,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体表、体内,甚至细胞内部都聚集着微生物。第1、2两段用可爱的动物园形象大使巴巴开篇,生动有趣地引出本文的研究对象:微生物。
第3段指出人类并不孤独,在人类与其他动物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从未缺席。第4段指出没有一个物种独自生存着,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之中,持久地往来、互动。第3、4两段指出所有生命都与许多微生物生活在一起,并持久往来、互动。第5段指出本文的核心观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人体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
三、辨1.辨清表达方式。本文除了对“人体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的观点进行论述之外,还运用描写,描述了穿山甲“巴巴”的外形;运用说明,介绍了微生物的特性。2.辨明方法。第3段中,作者使用了结构简单的海绵和结构复杂的北极熊两个例证,说明自然界中的动物身上都寄宿着微生物这一观点。第3段中,引用奥逊·威尔斯的话语作为批评的靶子;第5段中,引用沃尔特·惠特曼的话语表达了本文的核心观点,并轻松幽默、兼具文采地总结了全文。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层层叠叠的鳞片是巴巴的明显特征,这种由角蛋白构成的鳞片让它拥有了一件防御力极强的浅橙色“外套”。B.除了科学家们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培育出的极少数动物,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体表、体内,甚至细胞内部都聚集着微生物。C.我们肉眼很难直接看见细菌,却可以感受到它们带来的影响,比如当你腹泻时,可能就是你肠道菌群的稳定性遭到了破坏。D.以前我们认为个体是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但是微生物的研究证明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答案】 D 【解析】由第1段“它最具特色的是覆满头、身、 四肢和尾巴的鳞片……构成这些鳞片的成分和你的指甲一样,都是角蛋白”,可知A项表述正确;由第2段“一些微生物生活在它的体内,绝大多数分布在肠道内……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一样——唯一的例外,是科学家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极其小心地培育出来的极少数动物”,可知B项表述正确;由第3段“其(海绵)静态的身体从来不超过几个细胞那么厚”和“有时候,通过显微镜都几乎看不到海绵的本体”,可知C项“我们肉眼很难直接看见细菌”正确;从“人类肠道中的菌群在不健康的食物或抗生素的侵袭下也会让人发生奔涌的腹泻”,可知C项的后半句也是正确的。由最后一段“我们在观察父母与朋友时……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可知D项前半句话属实,但原文中并没有后半句的相关信息。倒数第二段确有“老鼠肠道中的微生物会左右它们的行为,而我们自己肠道内的伙伴也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大脑”一句,但是“影响”可大可小,作者并没有举例说明有什么相关研究能够推翻目前大众对于“个体”这一概念的认知,因此D项不正确。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用可爱的动物园形象大使巴巴开篇,这种行文方式有助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达到科学普及的目的。B.为了说明自然界中的动物身上都寄宿着微生物这一观点,作者使用了结构简单的海绵和结构复杂的北极熊这两个例证。C.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微生物与疾病联系在一起,作者针对这种看法,给读者普及了一种全新的观点:人类与微生物是共同生活的。D.“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我们身上仿佛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微生物展览”“人体都自成一个动物园”,这三句话在本文中都表达了同一种观点。
【答案】 C 【解析】 第1段采用拟人手法,以讲故事的方式用加州圣迭戈动物园的形象大使巴巴开篇,语言生动有趣,极易抓住读者的兴趣,达到科学普及的目的,因此A项表述正确。第3段运用了海绵、北极熊以及尼尔·阿姆斯特朗、巴兹·奥尔德林的三个例证,都是为了说明“自然界动物(和人类)身上都存在微生物”这一观点,可见B项正确。C项,“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微生物与疾病联系在一起”,搜索信息可知,原文并未出现“疾病”这一概念,唯一与“疾病”有关的信息是“人类肠道中的菌群在不健康的食物或抗生素的侵袭下也会让人发生奔涌的腹泻”,但此句及前后文均无“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微生物与疾病联系在一起”的相关论述;“作者针对这种看法,给读者普及了一种全新的观点”,这个观点是不是“全新”,原文并没有说明,因此,总体上看C项表述有误。D项的三句话在本文中都表达了文章第3段“我们与许多生命体共同生活在一起” 的观点,由上下文可知这“许多生命体”就是微生物,因此D项正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他们踏出的一小步既是人类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这说明在人类登上月球之前,月球上可能还没有地球上的微生物。B.“还有一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当我们出生时,微生物会伴随我们而生,同理,当我们死亡后,微生物也会立即消亡。C.我们观察动物时,会发现某些动物身上的微生物与人类身上的微生物遵循着相同的生存规律,这些遵循相同规律的应该属于同一种微生物。D.微生物在人体与土地、水、空气、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不断迁移时,会影响人体各器官的内部协调,进而损害人体的健康。
【答案】 A 【解析】作者化用尼尔·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时所说的名言:“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本意就是借这句话引出微生物与尼尔·阿姆斯特朗都是第一次登上月球的观点,所以A项正确。B项,“还有一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来自原文,“当我们出生时,微生物会伴随我们而生”是对这句话的解释,表述无误;“同理”一词后的内容为命题人的推断,但与上句并不存在类比推断关系,“出生”和“死亡”属于发生在不同时间有不同规律的事项,不能作同理推断,且与原文“我们死后,它们消化我们”的内容不相符,因此B项错误。C项前半句也来自原文,第4段:“我们观察白蚁、海绵时,也相当于在观察自身。它们身上的微生物或许与我们不同,但是
都遵循相同的生存规律。”而C项后半句“应该”后的内容是命题人的推理结论,“这些遵循相同规律的应该属于同一种微生物”,前半句“它们身上的微生物或许与我们不同”虽未表明微生物种类一定不同,但也存在不同的可能性,且“相同的生存规律”与是否“同一种微生物”无关,本推理不成立,因此C项不正确。D项的前半部分的表述来自第4段的最后一句内容,作者这里的写作意图是要告诉读者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之中,进而得出“它们使我们彼此相连,也使我们与世界相连”的结论,但人类与微生物往来、互动的过程中,是否会“影响人体各器官的内部协调,进而损害人体的健康”,这是无法确定的,需要分具体情况而定,文中并未就此展开分析,因此D项推断不准确。
4.下列选项,最能够支持第三、四自然段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3分) A.古生物学家安德鲁·诺尔曾经说过:“动物就像整个演化蛋糕上的糖霜,细菌才是糖霜下的蛋糕本体。”B.生物学家玛格丽特·麦克福尔-恩盖表示:“它们(微生物)与动物紧密共生,动物的生命活动是通过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C.微生物学家们开展过“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会怎样”的思维实验,并得出结论:“地球上的大多数物种会灭绝,而幸存下来的物种,其数量也将大大减少。”D.生物学家勒内·杜博写道:“鼠疫、霍乱、黄热病都被写成了故事,排成了戏剧,拍成了电影,但却没有人漂亮地讲出肠道和胃部微生物发挥有益作用的故事。”
【答案】B 【解析】根据原文内容分析概括可知,“纵使我们‘孑然一身’,也绝对不孤独,我们与许多生命体共同生活在一起”为第3段中心句;“没有一个物种独自生存着,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之中,持久地往来、互动”为第4段中心句,两段统一考量,中心论点应当是:所有生命都与许多微生物生活在一起,并持久往来、互动。A项,古生物学家安德鲁·诺尔强调微生物的主体地位,认为在生命演化过程中动物远不如微生物重要,观点与本文内容没有太大关联,且不相符。B项,“它们(微生物)与动物紧密共生”与中心论点表述近似,且“动物的生命活动是通过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与第4段“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之中,持久地往来、互动”的表述也类似,因此B项正确。C项,学者们开展思维实验的结论说明了微生物对自然界中的生物非常重要,但这与第3、4段的中心论点无关。D项,生物学家勒内·杜博表述的核心思想是某些细菌对人体有益,并希望微生物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同样与第3、4段中心论点无关。因此,C、D两项均不正确。
5.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作者引用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与奥逊·威尔斯“我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活着,又孤独地死去”这句话遥相呼应,既使文章结构严谨,又再一次强调了本文的核心观点:所有的生命都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人类也不例外,突出了文本主题;同时,作者引用两句观点对立的名言,旨在用轻松诙谐的方式表达观点、总结全文,以让读者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语文部编版一轮复习课件-信息类阅读专题(1)文体特征与阅读策略,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感知高考,考情分析,题型设置,考点梳理,真题示例,参考答案,文体一议论文,常见的论证结构,1辨清表达方式,2辨明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和作文二轮复习策略课件PPT,共60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和作文二轮复习策略课件PPT,共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