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节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当堂检测题
展开(进阶篇)2021-2022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8.1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一.填空题(共1小题)
1.有机物中一定含 元素,但含有这种元素的化合物 (一定,不一定)是有机物.请你分别举出日常饮食中不属于有机物的物质二种: 、 ,属于有机物的物质二种 、 .
二.解答题(共9小题)
2.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请用下列三种材料的对应字母填空.
A.有机合成材料 B.金属材料 C.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
(1)塑料制品属于 .
(2)蚕丝、羊毛、棉花属于 .
(3)可用于制造人造骨、航天飞机等的钛合金属于 .
3.今年4月份,我国出现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是目前我国唯一批准上市的抗禽流感药物,其主要成分扎那米韦的化学式是C12H20N4O7.试回答下列问题:
(1)扎那米韦属于 化合物(填“无机”或“有机”)
(2)扎那米韦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4.“塑化剂”是一种工业原料,但不法商人把它添加到饮用品当中,人喝了这样的饮用品,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已知“塑化剂”的主要成分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化学式为C24H38O4,完成下列问题:
(1)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3)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
(4)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5.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高能气”是近年才上市的一种新燃料.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xHy(x、y为下标).
(1)“高能气”主要成分属于 化合物(填“无机”或“有机”);
(2)取一定量的CxHy气体完全燃烧,将产生的气体先后通过浓硫酸和足量澄清石灰水,充分吸收后,将石灰水中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30g沉淀,则CxHy 燃烧产生的CO2质量 g;
(3)经过进一步测算:CxHy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2,试推算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6.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将植物的秸秆[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O5)n]用适当催化剂与水作用生成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酒化酶的催化下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1)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体现了纤维素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写出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的化学方程式: .
(3)乙醇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可能是CO2、 和水;大量排放CO2会导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7.2021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检测发现,人工合成淀粉分子与天然淀粉分子的结构组成一致。
初步测试显示,在能量供给充足时,理论上1立方米大小的生物反应器年产淀粉量相当于我国5亩玉米地的年产淀粉量。这一突破,为淀粉的车间生产打开一扇窗口,并为二氧化碳原料合成复杂分子开辟了新的技术路线。
(1)淀粉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该类物质大多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
A.不易挥发
B.易燃烧
C.难溶于水
D.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2)二氧化碳到淀粉的转变过程,与以下哪几项属同一类型 。
A.木炭燃烧
B.冰雪融化
C.酒精蒸发
D.钢铁生锈
8.教材上有一习题:“设计实验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现有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甲烷气体(图1中的A)。请根据图中装置完成以下各题:
(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B装置中,应选图2中的 (填序号)“注水装置”。
(2)B处是干冷的大烧杯,甲烷燃烧后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甲烷中一定含有 元素;将B中烧杯正放向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证明甲烷中一定含有 元素。
(3)此实验能否证明甲烷分子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填“能”或“不能”)。
(4)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9.为减少大气污染,国家提倡使用含乙醇10%的汽油,乙醇可利用农作物发酵制得.农作物先在催化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乙醇(C2H5OH)和二氧化碳.科学家预言,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来源于绿色植物.
(1)写出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的化学方程式 ;
(2)写出乙醇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二氧化碳不仅与水在常温下发生反应,方程式为 ,还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光照和叶绿素的作用下合成葡萄糖:6CO2+6H2OC6H12O6+6O2,可见,反应物相同,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 .
(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填序号)
A、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10.2017年9月,我国十五部委发文推广车用乙醇汽油,计划到2020年E10乙醇汽油 (由10%的乙醇和90%的普通汽油调和而成)基本实现全国全覆盖。
(1)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由此可知,乙醇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每个乙醇分子是由 个原子构成的,乙醇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01% )。
(2)乙醇可由高粱、玉米、薯类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制得,该制备过程属于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乙醇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汽油是石油产品之一,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8 H18.228g C8 H18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与 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
(5)乙醇汽油能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能减少有害气体(污染物)的排放量。请再写出使用乙醇汽油的一点好处: 。
(进阶篇)2021-2022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8.1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1小题)
1.有机物中一定含 碳 元素,但含有这种元素的化合物 不一定 (一定,不一定)是有机物.请你分别举出日常饮食中不属于有机物的物质二种: 氯化钠 、 水 ,属于有机物的物质二种 食用油 、 蔗糖 .
【分析】根据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进行解答.
【解答】解: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所以有机物中一定含碳元素,但含有这种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日常饮食中不属于有机物的物质有:氯化钠和水,属于有机物的物质食用油、蔗糖.
故答案为:碳;不一定;氯化钠;水;食用油;蔗糖.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判断一种物质是否属于有机物的问题,可以依据有机物的概念进行.
二.解答题(共9小题)
2.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请用下列三种材料的对应字母填空.
A.有机合成材料 B.金属材料 C.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
(1)塑料制品属于 A .
(2)蚕丝、羊毛、棉花属于 C .
(3)可用于制造人造骨、航天飞机等的钛合金属于 B .
【分析】根据材料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复合材料等进行解答.
【解答】解:(1)塑料制品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故填:A.
(2)棉花、羊毛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故填:C.
(3)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故填: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材料,难度大,学生应熟悉材料中的成分,能运用所学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3.今年4月份,我国出现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是目前我国唯一批准上市的抗禽流感药物,其主要成分扎那米韦的化学式是C12H20N4O7.试回答下列问题:
(1)扎那米韦属于 有机 化合物(填“无机”或“有机”)
(2)扎那米韦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6:5:14:28 (填最简整数比)
【分析】(1)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扎那米韦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
(2)扎那米韦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1×20):(14×4):(16×7)=36:5:14:28.
故答案为:(1)有机;(2)36:5:14:28.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有机物的特征、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塑化剂”是一种工业原料,但不法商人把它添加到饮用品当中,人喝了这样的饮用品,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已知“塑化剂”的主要成分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化学式为C24H38O4,完成下列问题:
(1)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属于 有机物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90 .
(3)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144:19:32 .
(4)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73.8% .(精确到0.1%)
【分析】(1)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进行解答;
(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化学式为C24H38O4可知,含有碳元素,所以属于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故填:有机物;
(2)由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化学式为C24H38O4可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相对分子质量=12×24+1×38+16×4=390;故填:390;
(3)由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化学式为C24H38O4可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24):(1×38):(16×4)=144:19:32;故填:144:19:32;
(4)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73.8%.故填:73.8%.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根据化学式确定组成物质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以及有机物的定义,掌握了这些问题就不难解决此题了.
5.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高能气”是近年才上市的一种新燃料.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xHy(x、y为下标).
(1)“高能气”主要成分属于 有机 化合物(填“无机”或“有机”);
(2)取一定量的CxHy气体完全燃烧,将产生的气体先后通过浓硫酸和足量澄清石灰水,充分吸收后,将石灰水中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30g沉淀,则CxHy 燃烧产生的CO2质量 13.2 g;
(3)经过进一步测算:CxHy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2,试推算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C3H8 .
【分析】(1)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进行判断.
(2)根据沉淀的质量计算出二氧化碳质量即可
(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
【解答】解:(1)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判断可知“高能气”属于有机化合物;故答案为:有机;
(2)设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则:CO2+Ca(OH)2=CaCO3↓+H2O
44 100
x 30g
根据:解得x=13.2g.
(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得:
碳元素与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8;
由此推算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3H8;
故答案为:(1)有机;(2)13.2;(3)C3H8;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根据化学式确定组成物质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进行解题的能力.
6.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将植物的秸秆[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O5)n]用适当催化剂与水作用生成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酒化酶的催化下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1)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体现了纤维素的 化学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写出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的化学方程式: C6H12O62C2H6O+2CO2↑ .
(3)乙醇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可能是CO2、 一氧化碳 和水;大量排放CO2会导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温室效应 ;绿色植物通过 光合 作用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分析】根据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解答;根据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的条件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物质对环境的影响解答即可.
【解答】解:(1)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发生了化学变化,体现出的是纤维素的化学性质,故填:化学;
(2)葡萄糖在酒化酶的催化下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故填:C6H12O62C2H6O+2CO2↑;
(3)乙醇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排放的二氧化碳会形成温室效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故填:一氧化碳,温室效应,光合.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7.2021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检测发现,人工合成淀粉分子与天然淀粉分子的结构组成一致。
初步测试显示,在能量供给充足时,理论上1立方米大小的生物反应器年产淀粉量相当于我国5亩玉米地的年产淀粉量。这一突破,为淀粉的车间生产打开一扇窗口,并为二氧化碳原料合成复杂分子开辟了新的技术路线。
(1)淀粉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有机物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该类物质大多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BC 。
A.不易挥发
B.易燃烧
C.难溶于水
D.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2)二氧化碳到淀粉的转变过程,与以下哪几项属同一类型 AD 。
A.木炭燃烧
B.冰雪融化
C.酒精蒸发
D.钢铁生锈
【分析】(1)根据物质分类分析回答此题;根据有机物性质分析回答此题;
(2)根据物质变化过程分析回答此题。
【解答】解:(1)淀粉属于常见有机物;大多数有机物易挥发,可以燃烧,难溶于水,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但是不一定含有氧元素,故选BC;
故答案为:有机物;BC。
(2)二氧化碳变为淀粉属于化学变化,因此根据选项内容可以判断变化过程是否为化学变化:
A、木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选项A符合题意;
B、冰雪融化是固体变为液体,属于物理变化,选项B不符合题意;
C、酒精挥发是液体变为气体,属于物理变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
D、钢铁生锈是铁氧化变为氧化铁,属于化学变化,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8.教材上有一习题:“设计实验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现有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甲烷气体(图1中的A)。请根据图中装置完成以下各题:
(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B装置中,应选图2中的 ② (填序号)“注水装置”。
(2)B处是干冷的大烧杯,甲烷燃烧后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甲烷中一定含有 氢。 元素;将B中烧杯正放向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证明甲烷中一定含有 碳。 元素。
(3)此实验能否证明甲烷分子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不能。 (填“能”或“不能”)。
(4)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CO2+2H2O。 。
【分析】(1)根据①②③装置的差异性以及该实验的要求进行分析解答;
(2)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甲烷燃烧有水生成,澄清石灰水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4)甲烷在点燃的条件下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解:(1)需要得到平稳的气流还需要能够控制反应的速度,通过水的滴加来实现,因此选择分液漏斗,故答案为:②;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烧杯内壁上的水中氢元素来自于甲烷,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证明二氧化碳的存在,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来自于甲烷;故答案为:氢;碳;
(3)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氧气中含有氧元素,所以无法确定甲烷中是否含有氧元素;故答案为:不能;
(4)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答案为:CH4+2O2CO2+2H2O。
【点评】本题属于物质的鉴别的考查,关键是利用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差别,设计实验,实验中出现明显的现象差异,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还要注意干扰因素的存在。
9.为减少大气污染,国家提倡使用含乙醇10%的汽油,乙醇可利用农作物发酵制得.农作物先在催化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乙醇(C2H5OH)和二氧化碳.科学家预言,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来源于绿色植物.
(1)写出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的化学方程式 C6H12O62C2H5OH+2CO2↑ ;
(2)写出乙醇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2H5OH+3O22CO2+3H2O ;
(3)二氧化碳不仅与水在常温下发生反应,方程式为 CO2+H2O=H2CO3 ,还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光照和叶绿素的作用下合成葡萄糖:6CO2+6H2OC6H12O6+6O2,可见,反应物相同,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 反应条件不同 .
(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A (填序号)
A、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分析】(1)葡萄糖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2)乙醇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分析;对比这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反应物、反应条件以及生成物的异同进行分析;
(4)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解答】解:(1)葡萄糖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2C2H5OH+2CO2↑,故答案为:C6H12O62C2H5OH+2CO2↑;
(2)乙醇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故填:C2H5OH+3O22CO2+3H2O;
(3)二氧化碳与水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通过对两个化学反应的对比,发现它们的反应物相同,但是反应条件不同,造成生成物不同;故答案为:CO2+H2O=H2CO3;反应条件不同.
(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填: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2017年9月,我国十五部委发文推广车用乙醇汽油,计划到2020年E10乙醇汽油 (由10%的乙醇和90%的普通汽油调和而成)基本实现全国全覆盖。
(1)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由此可知,乙醇是由 三 种元素组成的,每个乙醇分子是由 9 个原子构成的,乙醇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C:H:O=12:3:8 ,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3.04% (精确到0.01% )。
(2)乙醇可由高粱、玉米、薯类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制得,该制备过程属于 化学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乙醇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2H5OH+3O22CO2+3H2O 。
(4)汽油是石油产品之一,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8 H18.228g C8 H18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与 368 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
(5)乙醇汽油能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能减少有害气体(污染物)的排放量。请再写出使用乙醇汽油的一点好处: 节约化石燃料 。
【分析】(1)根据化学式的意义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2)根据是否生成新物质来分析;
(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来分析;
(5)根据节约化石燃料来分析。
【解答】解:(1)乙醇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的。1个乙醇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乙醇分子是由9个原子构成的;
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12:3:8.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04%;故填:三;9;C:H:O=12:3:8;13.04%;
(2)乙醇可由高粱、玉米、薯类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制得,该制备过程是由糖类物质生成了新物质乙醇,属于化学变化;故填:化学;
(3)乙醇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5OH+3O22CO2+3H2O.故填:C2H5OH+3O22CO2+3H2O;
(4)设需要乙醇的质量为x,则:
228g×=x×
x=368g
故填:368;
(5)使用乙醇汽油可以节约化石燃料;故填:节约化石燃料。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元素组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方面的知识。
2021学年第2节 糖类 油脂精练: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2节 糖类 油脂精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简单的实验方法解决下列问题,如图是某品牌补铁剂的标签,如图为速力菲补血剂的说明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3节 几种重要的盐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3节 几种重要的盐复习练习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明课下在家做了一个趣味实验,某Ca,小金分别向含有B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