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陋室铭》一课时教案

    《陋室铭》一课时教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7 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7 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者及时代背景简介,预习检测,探究新知,课堂练习,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虚词。
    2.通过多种阅读方式,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品味文中优美深刻、脍炙人口的语言。
    3.学习古代仁人志士高尚的品格和情操。
    教学重点:托物言志的写法,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虚词。
    教学难点:体会古代仁人志士高尚的品格和情操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上课之前,请大家先来做个选择题:A、假设有一栋富丽堂皇的大厦,要得到它,必须说一辈子违背良心话,做尽伤天害理的事;B、有一间简陋的屋子,那里风景迷人,有知音相伴。如果是你选择哪个呢?(学生回答:选择B,因为……)
    很好,你的选择与一位诗人一样,他是唐代刘禹锡。他的一篇文章 《陋室铭》很出名。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他的《陋室铭》吧!(板书 题目)
    适时解题目:陋室,意思是简陋的房子。那么“铭”怎样理解?请一个同学读书下注释,了解“铭”的特点: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作者在什么样情况写下这篇文章呢?
    二、作者及时代背景简介
    1、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刘梦得文集》。
    2、背景 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当时他热心帮助一个叫王叔文的人改革,反对宦官势力。失败后,他被贬到安徽和州县做了一名小官。按规定,他应得到三间三厢的房子。 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故意刁难。于是把他安排在面对大江居的三间毛屋。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非常快乐,于是就写下了《陋室铭》表达自己理想和人生的抱负。
    三、预习检测
    1.德馨(xin ) 苔痕(hen) 鸿儒( ru)
    2.画出朗读的节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3.大声读课文,划出押韵韵脚。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四、探究新知:
    (1)诵读课文并翻译
    读一读:
    1、学生自读,标出难读的字词。
    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3、学生齐读,读出感情。
    (2)翻译全文:
    1学生合作翻译。
    1教师点拨重点字词:
    名:动词,出名 灵:灵验,神奇。
    斯:指示代词,此:这。惟:只。
    馨:这里指品德高尚。 上:长到,蔓到。
    鸿儒:知识渊博的大学者。鸿:通“洪”,大。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弹奏。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金经:用泥金书写的佛经。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3)过渡:而陋室主人都和些什么人交往呢?
    回答:“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这个陋室里.常与学识渊博、才华出众,高谈阔论的人交往。
    适时提问:为什么要写这些人?
    教师讲解:因为通过他的朋友可知他是什么人。俗话说,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这就是说,要想知道他的为人,只要看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因此,我们便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这两句在于衬托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
    陋室主人的朋友——博学(板书)
    (4)过渡:当他朋友走了之后,作者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回答:“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说的是主人的生活情趣。在陋室里,可以弹弹古琴,看看佛经,没有不健康的音乐扰乱,也没有繁冗的公文劳累身心。
    可以看出作者生活情趣恬淡闲适、安贫乐道。
    陋室主人的生活情趣——安贫乐道(板书)
    (5)作者明明在赞颂自己的陋室不陋,为什么又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其用意是什么?
    教师讲解:诸葛庐、子云亭都是最简陋的屋子。诸葛亮是政治家、扬雄是西汉的文学家。虽然他们居住的房屋很简陋,但由于他们的主人德才兼备而房屋闻名天下。作者用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在说明自己的陋室不陋。
    他又想证明我也要像诸葛亮、扬雄一样从政治上,文学上干一番事业被后人所敬仰。已隐含着自己远大的志向。
    人生抱负、志向远大( 板书)
    (6)理解“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这句话是一个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 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自己正是孔子一类的君子,自己的生活态度正如孔子一样安贫乐道。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 强调陋室因君子居住而不再简陋。
    总之,陋室之景迷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陋室其陋。正因为主人道德高尚,名声远扬,陋室才见其不陋。
    五、课堂练习:
    1.文中哪句话统领全文大意?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陋”室不“陋”,表现室主品德高尚的?
    环境清幽,交往高雅,情趣脱俗三方面。
    3.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作用何在?
    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相呼应,有力表现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品质。
    4.文章借写“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这是什么写法?
    高尚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1、作者要写的是陋室,为什么开头却先说“山不在高,有仙则m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以引起对陋室的吟咏。
    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的方法叫“起兴”。
    课堂小结:作者先运用起兴手法,由“山”、“水”引出“陋室”;由“仙”、“龙”引出“德馨”,点出文章中心;再运用类比,将自己的陋室和诸葛庐、子云亭相比,其目的就是把自己和诸葛亮、杨雄相提并论,陋室才见其不陋。
    这种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的这种写法叫什么?(托物言志)
    六、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课文。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相关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小结,课后作业,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课文,了解文体及陋室相关情况,出示学习目标,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谈一谈,结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