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1.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25℃时四种洗手波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增大
B.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强
C.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D.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2.如图是一种简易的自动化彩色喷泉实验。注射器中是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pH=10),小药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实验开始时推动注射器使少量溶液进入小药瓶,然后松开手,可以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小药瓶中出现了美丽的彩色喷泉。已知紫包菜汁的变色范围如表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绿色
B.小药瓶中液体颜色变化依次为:粉红色﹣﹣紫色﹣﹣蓝色﹣﹣绿色
C.液体颜色为粉红色时小药瓶中所含的溶质是NaCl
D.紫包菜汁可以用做酸碱指示剂
3.农作物一般适宜在接近中性(pH在6.5~7.5之间)的土壤中生长。而沿海地区土壤的pH在8左右,若用浇灌的方法来降低土壤的碱性,则土壤的pH的变化与浇灌的次数之间的关系符合图中的( )
A. B.
C. D.
4.用滤纸做成的小花喷洒某无色溶液后放在如图位置,片刻后变成红色。请推测喷洒液和小烧杯中a溶液分别可能是( )
A.酚酞溶液和浓氨水 B.酚酞溶液和pH<7的溶液
C.石蕊溶液和浓硫酸 D.石蕊溶液和浓盐酸
5.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后显红色,在其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A.K+、Fe3+、NO3﹣、Cl﹣ B.Na+、OH﹣、Cl﹣、NO3﹣
C.Na+、Ba2+、SO42﹣、Cl﹣ D.K+、H+、CO32﹣、NO3﹣
6.向一定体积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4%的稀盐酸,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B.
C. D.
7.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两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HCl
C.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溶液的烧杯中
8.如表中,有关量的变化图像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
A.A B.B C.C D.D
9.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干冰冷藏食品优点多
B.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用
C.钡餐透视服用硫酸钡
D.焙制面包时可加入适量小苏打
10.如图为运用烧瓶内外压强差的原理设计化学喷泉实验。烧杯内盛有NaOH溶液,实验时,先从a处挤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随即打开止水夹b,若要形成喷泉,烧瓶中的气体X不可能是( )
A.SO2 B.CO2 C.H2 D.HCl
11.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HCl和H2SO4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
A.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汽车铅酸蓄电池中含有硫酸
B.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它们的溶质质量分数均会变小
C.由于盐酸、硫酸溶液中含有不同的酸根离子,化学性质也有差异
D.在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最多的是稀硫酸
12.某KCl样品中可能含有CuCl2、MgCl2和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取该样品14.9g溶于适量水中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30g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样品中可能含有CuCl2
B.该样品中一定有BaCl2,可能有MgCl2
C.该样品中一定有MgCl2和BaCl2
D.该样品中一定有MgCl2,可能有BaCl2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3.向Na2SO4溶液中滴入Ba(NO3)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如图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〇 ,反应后消失的阴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3)下列物质能与Na2SO4溶液反应产生类似上述实验现象的是 。
A.NaOH
B.HCl
C.BaCl2
D.(NH4)2SO4
14.铁、氯化铜、石灰水、稀盐酸、石灰石之间的反应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表示物质间的反应,则:
(1)a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2)b处的实验现象为 。
(3)c处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d处是实验室制取 气体的反应原理,检验该气体的化学反应为 。
15.如表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清洗剂。
(1)下列物质中,可使用洁厕灵清除的是 。(填序号)
①铁锈②油污③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OH)2)④沾在试管内壁的炭粉
(2)污渍爆炸盐溶于水后生成Na2CO3和H2O2,当加入洁厕灵时,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反应体现了图甲中 (填序号)的性质。
(3)如图乙,将洁厕灵滴入炉具清洁剂中,反应后溶液呈红色,则此时溶液可用图丙中 点表示。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6.小兰同学设计了一个验证某NaCl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Na2SO4和NaOH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已知BaCl2溶液呈中性)
(1)试管A中的溶液呈红色。
(2)滴加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试管B中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仍显红色,则可判断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只写一个)。
(3)再向C中加入适量X溶液,即可确定溶液成分,则X溶液可能是 (填字母)。
A.稀HCl
B.稀H2SO4
C.CaCl2
17.现有含少量NaCl的Na2CO3固体样品,某兴趣小组为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设计如图装置(含试剂)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碱石灰的成分是NaOH和CaO的固体混合物)
(1)通入空气的作用是 ,若将装置①去掉,会造成样品的质量分数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装置②中产生的现象是 。
(3)③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 。
18.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进行如图1探究,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A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写出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C、D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
【问题思考】C、D试管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同学们设计以下实验继续进行探究:
(一)探究NaOH溶液与CO2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①方案一:小红同学改变实验装置,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方案,软塑料瓶变瘪程度较大的是 (填“甲”或“乙”),说明该瓶中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方案二:小明同学为证明试管C中已经发生了化学反应,向该试管中再加入Ca(OH)2溶液,产生的现象为 ,写出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为 。
(二)探究稀盐酸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先用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再逐滴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多次测定混合溶液的pH,当测定的pH值结果为7时,则能说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图中b点溶质为 。图3是整个反应过程中的微观实质,反应中数目减少的离子是 (填微粒符号)。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9.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g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加入,溶液的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
(1)该反应实质是 ,a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 。
(2)当pH=7时,消耗NaOH溶液中NaOH的质量为 。
(3)计算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
五.推断题(共1小题)
20.为鉴别碳酸氢铵、氯化铵和尿素三种化肥,分别取三种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图实验:
(1)请分别写出B、C所对应化肥的化学式: 、 。
(2)请写出加入盐酸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3)铵态氮肥遇碱产生氨气,氨气与雨水作用可形成“碱雨”。请写一个中和“碱雨”的化学方程式 。
(培优篇)2021-2022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第7章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25℃时四种洗手波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增大
B.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强
C.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D.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分析】A、根据洗手液a的pH小于7,显酸性,用蒸馏水稀释后酸性减弱,pH增大进行解答;
B、根据洗手液b的pH大于a的pH进行解答;
C、根据洗手液c的pH大于7,显碱性进行解答;
D、根据洗手液d的pH大于7,显碱性,而洗手液a的pH小于7,显酸性进行解答。
【解答】解:A、洗手液a的pH小于7,显酸性,用蒸馏水稀释后酸性减弱,pH增大,故A说法正确;
B、洗手液b的pH大于a的pH,且都小于7,都显酸性,所以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故B说法错误;
C、洗手液c的pH大于7,显碱性,所以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故C说法正确;
D、洗手液d的pH大于7,显碱性,而洗手液a的pH小于7,显酸性,所以洗手液d和a混合液可能呈中性,pH可能等于7,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顺利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2.如图是一种简易的自动化彩色喷泉实验。注射器中是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pH=10),小药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实验开始时推动注射器使少量溶液进入小药瓶,然后松开手,可以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小药瓶中出现了美丽的彩色喷泉。已知紫包菜汁的变色范围如表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绿色
B.小药瓶中液体颜色变化依次为:粉红色﹣﹣紫色﹣﹣蓝色﹣﹣绿色
C.液体颜色为粉红色时小药瓶中所含的溶质是NaCl
D.紫包菜汁可以用做酸碱指示剂
【分析】根据紫包菜汁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变色情况来分析。
【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的pH=10,由紫包菜汁的变色范围表可知,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绿色,故正确;
B、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显酸性,注射器中是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pH=10),所以在注射器中溶液为绿色,实验开始时推动注射器使少量溶液进入小药瓶,然后松开手,开始盐酸过量,最后氢氧化钠过量,小药瓶中液体颜色变化依次为:粉红色﹣﹣紫色﹣﹣蓝色﹣﹣绿色,故正确;
C、液体颜色为粉红色时说明溶液显酸性,盐酸过量,小药瓶中所含的溶质是NaCl和HCl,故错误;
D、紫包菜汁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颜色明显不同,可以用做酸碱指示剂,故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指示剂的使用以及酸碱有关的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以及反应时的有关现象,以便灵活应用。
3.农作物一般适宜在接近中性(pH在6.5~7.5之间)的土壤中生长。而沿海地区土壤的pH在8左右,若用浇灌的方法来降低土壤的碱性,则土壤的pH的变化与浇灌的次数之间的关系符合图中的( )
A. B.
C. D.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
向酸性溶液中加水时,溶液的pH升高,越来越接近7。
【解答】解:显碱性的土壤的pH大于7,引淡水冲洗过程中,溶液的pH降低,越来越接近7,而不可能小于7。
B图符合冲洗过程酸碱性变化情况。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用滤纸做成的小花喷洒某无色溶液后放在如图位置,片刻后变成红色。请推测喷洒液和小烧杯中a溶液分别可能是( )
A.酚酞溶液和浓氨水 B.酚酞溶液和pH<7的溶液
C.石蕊溶液和浓硫酸 D.石蕊溶液和浓盐酸
【分析】用滤纸做成的小花喷洒某无色溶液后放在如图位置,片刻后变成红色,据此结合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无色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选项正确。
B、pH<7的溶液显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故选项错误。
C、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用滤纸做成的小花不会片刻后变成红色,故选项错误。
D、石蕊溶液显紫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片刻后变成红色的含义、常见酸碱指示剂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后显红色,在其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A.K+、Fe3+、NO3﹣、Cl﹣ B.Na+、OH﹣、Cl﹣、NO3﹣
C.Na+、Ba2+、SO42﹣、Cl﹣ D.K+、H+、CO32﹣、NO3﹣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来判断离子能否共存的问题,若离子能结合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时,离子就不能共存。
【解答】解: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后显红色,说明该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OH﹣。
A、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铁沉淀,所以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A错误;
B、四种离子之间不能结合呈气体或沉淀或水,且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B正确;
C、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钡沉淀,所以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C错误;
D、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能结合成水,氢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和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6.向一定体积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4%的稀盐酸,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B.
C. D.
【分析】A、根据酸碱中和反应溶液pH的变化进行分析;
B、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进行分析;
C、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反应完后质量为零,不在改变进行分析。
【解答】解:A、向一定量4%的 NaOH 溶液中逐滴加人稀盐酸,溶液的pH随着滴加的盐酸体积的增大而减小,故A不符合题意;
B、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溶液的温度随着滴入盐酸体积的增大先增大,当NaOH被消耗完时,加人盐酸,溶液的温度下降,故B不符合题意;
C、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先随着加人盐酸体积的增大而增大,然后当二者完全中和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随着盐酸的加人而减小,故C不符合题意
D、溶液中的NaOH的质量在二者完全中和后质量不在改变,故 D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是化学反应中定量关系和图像相结合的题型,题目难度较大,要准确解答题题目,关键要对化学反应知识熟练,并能结合图像的意义,综合考虑可快速解答。
7.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两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HCl
C.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溶液的烧杯中
【分析】A、根据c点时溶液的pH小于7,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a点时溶液的pH大于7,进行分析判断。
C、由c点到d点,是完全反应后不断滴加稀盐酸的过程,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图像中pH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减小到小于7,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c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所示溶液呈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B、图中a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c点到d点,是完全反应后不断滴加稀盐酸的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图像可知,pH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如表中,有关量的变化图像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
A.A B.B C.C D.D
【分析】A、根据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加入大量水,溶液pH只会无限的靠近7,不会越过7,变成碱性进行分析;
B、根据等质量的铁和锌与稀硫酸反应时,铁生成的氢气质量多进行分析;
C、根据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钠会先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
D、根据某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逐渐的增大,然后不变进行分析。
【解答】解:A、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加入大量水,溶液pH只会无限的靠近7,不会越过7,变成碱性,故A错误;
B、等质量的铁和锌与稀硫酸反应时,铁生成的氢气质量多,故B错误;
C、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钠会先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所以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时,增加的溶剂包括盐酸中的水和生成的水,和氯化铜反应时,增加的溶剂只有稀盐酸的水,所以开始阶段增加的幅度大,后一阶段增加的幅度小,故C正确;
D、某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逐渐的增大,然后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能结合图象分析问题。
9.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干冰冷藏食品优点多
B.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用
C.钡餐透视服用硫酸钡
D.焙制面包时可加入适量小苏打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解题时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A.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易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且不会留下任何痕迹,所以用干冰冷藏食品优点多,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反应释放出氨气,造成肥效降低,所以铵态氮肥不可与碱性物质混用,选项说法错误;
C.钡餐透视服用硫酸钡,因为硫酸钡难溶于酸,故选项说法正确;
D.小苏打受热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焙制面包时可加入适量小苏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如图为运用烧瓶内外压强差的原理设计化学喷泉实验。烧杯内盛有NaOH溶液,实验时,先从a处挤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随即打开止水夹b,若要形成喷泉,烧瓶中的气体X不可能是( )
A.SO2 B.CO2 C.H2 D.HCl
【分析】喷泉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若要形成喷泉,则气体能与液体反应或极易溶于液体,使装置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瓶内液体喷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若要形成喷泉,则气体能与液体反应或极易溶于液体,使装置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瓶内液体喷出。
A、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与水,使瓶内气压减小,故能形成喷泉,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水,使瓶内气压减小,故能形成喷泉,故选项错误。
C、氢气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瓶内气压变化不大,不会产生喷泉,故选项正确。
D、HCl气体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使瓶内气压减小,能形成喷泉,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喷泉”产生的原理,熟练掌握碱的化学性质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HCl和H2SO4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
A.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汽车铅酸蓄电池中含有硫酸
B.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它们的溶质质量分数均会变小
C.由于盐酸、硫酸溶液中含有不同的酸根离子,化学性质也有差异
D.在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最多的是稀硫酸
【分析】A、根据常见酸的用途分析判断;
B、根据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特性分析判断;
C、根据酸具有通性和不同的性质分析判断;
D、根据金属和酸反应计算分析判断。
【解答】解:A、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汽车铅酸蓄电池中含有硫酸,A正确;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质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溶剂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B正确;
C、不同的酸阴离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也有差异,C说法正确;
D、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和稀硫酸中溶质氯化氢和硫酸质量相等,但氯化氢中含有氢元素多,所以产生的氢气质量大,故该说法不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熟练掌握基础然后才能熟练应用。
12.某KCl样品中可能含有CuCl2、MgCl2和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取该样品14.9g溶于适量水中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30g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样品中可能含有CuCl2
B.该样品中一定有BaCl2,可能有MgCl2
C.该样品中一定有MgCl2和BaCl2
D.该样品中一定有MgCl2,可能有BaCl2
【分析】根据氯化铜在溶液中显蓝色,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会生成氯化银沉淀,依据生成的氯化银沉淀质量进行分析。
【解答】解:取该样品14.9克溶于适量水中,得到澄清的无色溶液,说明样品中一定不含有蓝色的氯化铜,
然后向其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得到30克白色沉淀,
假设14.9g是纯的氯化钡,产生氯化银的质量为x
BaCl2~2AgCl
208 287
14.9g x
=
x≈20.6g
设纯净的氯化镁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的质量为y
MgCl2~2AgCl
95 287
14.9g y
=
y≈45.0g
设纯净的氯化钾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的质量为z
KCl~AgCl
74.5 143.5
14.9g z
=
z=28.7g
因为氯化钾反应产生的沉淀是28.7g,过滤,洗涤,干燥,得到30g白色沉淀,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镁,
A、该样品中一定不含氯化铜,故A错误;
B、该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可能含有氯化钡,故B错误;
C、该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可能含有氯化钡,故C错误;
D、该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可能含有氯化钡,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3.向Na2SO4溶液中滴入Ba(NO3)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O4+Ba(NO3)2═BaSO4↓+2NaNO3 。
(2)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如图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S ,〇 Na+ ,反应后消失的阴离子是 SO42﹣ 。(填离子符号)
(3)下列物质能与Na2SO4溶液反应产生类似上述实验现象的是 C 。
A.NaOH
B.HCl
C.BaCl2
D.(NH4)2SO4
【分析】(1)根据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进行分析;
(2)根据反应的实质是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进行分析;
(3)根据能与Na2SO4溶液反应产生类似上述实验现象,应该是反应实质相同进行分析。
【解答】解:(1)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Na2SO4+Ba(NO3)2═BaSO4↓+2NaNO3;
(2)反应的实质是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图形代表的离子S;〇Na+,反应后消失的阴离子是SO42﹣;
(3)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实质是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故选:C。
故答案为:(1)Na2SO4+Ba(NO3)2═BaSO4↓+2NaNO3;
(2)S;Na+;SO42﹣;
(3)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实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铁、氯化铜、石灰水、稀盐酸、石灰石之间的反应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表示物质间的反应,则:
(1)a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置换反应 。
(2)b处的实验现象为 产生蓝色沉淀 。
(3)c处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a(OH)2+2HCl=CaCl2+2H2O 。
(4)d处是实验室制取 CO2 气体的反应原理,检验该气体的化学反应为 Ca(OH)2+CO2=CaCO3↓+H2O 。
【分析】(1)根据a处的反应是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进行分析;
(2)根据b处的反应是氯化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氢氧化铜沉淀进行分析;
(3)根据c处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进行分析;
(4)根据d处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
【解答】解:(1)a处的反应是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2)b处的反应是氯化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氢氧化铜沉淀,实验现象为:产生蓝色沉淀;
(3)c处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4)d处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是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反应原理;检验该气体的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故答案为:(1)置换反应;
(2)产生蓝色沉淀;
(3)Ca(OH)2+2HCl=CaCl2+2H2O;
(4)CO2;Ca(OH)2+CO2=CaCO3↓+H2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反应的现象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如表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清洗剂。
(1)下列物质中,可使用洁厕灵清除的是 ①③ 。(填序号)
①铁锈②油污③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OH)2)④沾在试管内壁的炭粉
(2)污渍爆炸盐溶于水后生成Na2CO3和H2O2,当加入洁厕灵时,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反应体现了图甲中 ② (填序号)的性质。
(3)如图乙,将洁厕灵滴入炉具清洁剂中,反应后溶液呈红色,则此时溶液可用图丙中 A 点表示。
【分析】(1)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2)根据反应物类别分析;
(3)根据中和反应过程分析;
【解答】解:(1)洁厕灵有效成分是盐酸。
①铁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可以用洁厕灵除去铁锈;
②油污与盐酸不反应,不能用洁厕灵除去;
③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OH)2)能与盐酸反应,可以用洁厕灵除去;
④沾在试管内壁的炭粉与盐酸不反应,不能用洁厕灵除去;
故选①③
(2)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此反应体现了酸能与盐反应,故选 ②;
(3)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炉具清洁剂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钠,滴加洁厕灵后,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pH大于7,故选A点。
故答案为:(1)①③;(2)②;(3)A。
【点评】明确酸的化学性质是解答本题关键。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6.小兰同学设计了一个验证某NaCl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Na2SO4和NaOH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已知BaCl2溶液呈中性)
(1)试管A中的溶液呈红色。
(2)滴加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试管B中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仍显红色,则可判断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氢氧化钠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BaCl2+Na2CO3=BaCO3↓+2NaCl或BaCl2+Na2SO4=BaSO4↓+Na2SO4 (只写一个)。
(3)再向C中加入适量X溶液,即可确定溶液成分,则X溶液可能是 A (填字母)。
A.稀HCl
B.稀H2SO4
C.CaCl2
【分析】(2)根据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碳酸钠能与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
(3)根据碳酸钡沉淀能与酸反应,硫酸钡不溶于酸进行分析。
【解答】解:(2)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试管A中的溶液量红色,说明溶液显喊性,含有碳酸钠或氢氧化的中的一种或两种;继续滴加过里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显红色,则酸酸钠或硫酸钠被反应完,又知BaCl2、NaCl溶液呈中性,即可判断原溶液中一定含有呈碱性的氢氧化钠,试管B中的白色沉淀可能是BaCO3或BaSO4,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BaCl2+Na2CO3=BaCO3↓+2NaCl或BaCl2+Na2SO4=BaSO4↓+Na2SO4;故答案为:氢氧化钠;BaCl2+Na2CO3=BaCO3↓+2NaCl或BaCl2+Na2SO4=BaSO4↓+Na2SO4;
(3)碳酸钡沉淀能与酸反应,硫酸钡沉淀不溶于酸,则X应为酸溶液,但不能选用稀硫酸,因为会对新酸的的检验造成干扰。根据沉淀部分消失还是全部消失、是否有气泡产生,可以完成对Na2CO3和Na2SO4的验证;故答案为:A。
【点评】熟练掌握盐的化学性质、无色酚酞溶液遇酸碱性溶液的变色情况是正确解善本题的关键。
17.现有含少量NaCl的Na2CO3固体样品,某兴趣小组为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设计如图装置(含试剂)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碱石灰的成分是NaOH和CaO的固体混合物)
(1)通入空气的作用是 排出装置中生成的二氧化碳,使之被氢氧化钡溶液全部吸收 ,若将装置①去掉,会造成样品的质量分数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装置②中产生的现象是 有气泡产生 。
(3)③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 CO2+Ba(OH)2═BaCO3↓+H2O 。
【分析】(1)根据该实验要使装置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装置①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2)根据装置②中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3)根据装置③中发生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进行分析。
【解答】解:(1)该实验要使装置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①通入空气的作用是排出装置中生成的二氧化碳,使之被氢氧化钡溶液全部吸收;装置①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若将装置①去掉,会造成③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大的质量偏大,则会造成样品的质量分数增大;
(2)装置②中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产生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
(3)装置③中发生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Ba(OH)2═BaCO3↓+H2O。
故答案为:(1)排出装置中生成的二氧化碳,使之被氢氧化钡溶液全部吸收;增大;
(2)有气泡产生;
(3)CO2+Ba(OH)2═BaCO3↓+H2O。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明确测定原理、熟练掌握盐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进行如图1探究,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A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
(2)写出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CuSO4=Cu(OH)2↓+Na2SO4 。
(3)C、D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
【问题思考】C、D试管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同学们设计以下实验继续进行探究:
(一)探究NaOH溶液与CO2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①方案一:小红同学改变实验装置,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方案,软塑料瓶变瘪程度较大的是 乙 (填“甲”或“乙”),说明该瓶中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CO2=Na2CO3+H2O 。
②方案二:小明同学为证明试管C中已经发生了化学反应,向该试管中再加入Ca(OH)2溶液,产生的现象为 白色沉淀 ,写出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Ca(OH)2+Na2CO3=CaCO3↓+2NaOH ,反应类型为 复分解反应 。
(二)探究稀盐酸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先用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再逐滴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多次测定混合溶液的pH,当测定的pH值结果为7时,则能说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图中b点溶质为 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图3是整个反应过程中的微观实质,反应中数目减少的离子是 H+、OH﹣ (填微粒符号)。
【分析】(1)根据酚酞遇碱变红进行分析;
(2)根据B中药品写出反应方程式;
(3)(一)①根据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推测实验现象及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物进行分析;
(二)根据b点的pH>7呈碱性进行分析;根据图4进行分析。
【解答】(1)因为酚酞遇碱变红,所以A试管中现象: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2)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反应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
(3)(一)探究NaOH溶液与CO2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①由于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因此软塑料瓶变瘪程度较大的是乙,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②由于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加入氢氧化钙溶液后,氢氧化钙和生成的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
(二)探究稀盐酸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图中b点pH>7,说明溶液呈碱性,氢氧化钠有剩余,所以b点溶质氯化钠和氢氧化钠,根据图4可以看出,反应中数目减少的离子是H+、OH﹣,生成的新微粒是H2O。
故答案为:
(1)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2)2NaOH+CuSO4=Cu(OH)2↓+Na2SO4;
(3)(一)①乙;2NaOH+CO2=Na2CO3+H2O;
②产生白色沉淀;Ca(OH)2+Na2CO3=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二)氯化钠和氢氧化钠;H+、OH﹣。
【点评】本题主要通过实验探究酸碱的性质,培养了学生分析实验、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9.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g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加入,溶液的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
(1)该反应实质是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a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 Na+、H+、SO42﹣ 。
(2)当pH=7时,消耗NaOH溶液中NaOH的质量为 0.8g 。
(3)计算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
【分析】(1)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以及据溶液的pH、稀H2SO4与NaOH溶液的反应分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进行分析;
(2)根据图象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3)根据稀H2SO4与NaOH溶液的反应的方程式,由NaOH的质量求出稀H2SO4的溶质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再求出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解:(1)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由图示可知,在a点时溶液的pH小于7,说明加入的NaOH完全反应,有剩余的硫酸,所以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Na+、H+、SO42﹣;
(2)通过分析图象中的数据可知,当pH=7时,消耗NaOH溶液中NaOH的质量为0.8g;
(3)由图示可知,在溶液的pH等于7,消耗的NaOH溶液的质量为16g,溶质的质量为:16g×5%=0.8g;
10g稀硫酸样品含有H2SO4的质量为x
2NaOH+H2SO4═Na2SO4+2H2O
80 98
0.8g x
=
x=0.98g
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9.8%
答: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是9.8%。
故答案为:(1)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Na+、H+、SO42﹣;
(2)0.8g;
(3)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是9.8%。
【点评】本题是一道结合图象的计算题,解题时找到pH=7的恰好反应点,并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进行解决是解题的突破口。
五.推断题(共1小题)
20.为鉴别碳酸氢铵、氯化铵和尿素三种化肥,分别取三种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图实验:
(1)请分别写出B、C所对应化肥的化学式: NH4HCO3 、 NH4Cl 。
(2)请写出加入盐酸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NH4HCO3+HCl═NH4Cl+H2O+CO2↑ 。
(3)铵态氮肥遇碱产生氨气,氨气与雨水作用可形成“碱雨”。请写一个中和“碱雨”的化学方程式 NH3•H2O+HCl=NH4Cl+H2O 。
【分析】(1)加入熟石灰同时研磨,无现象得为尿素,加入稀盐酸,有气体生成为碳酸氢铵.
(2)碳酸氢铵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水和二氧化碳。
(3)根据氨气与水反应生成氨水进行分析。
【解答】解:(1)加入熟石灰同时研磨,无现象的为尿素,故A为尿素;有氨味的为氯化铵、碳酸氢铵,加入稀盐酸,B有气体生成为碳酸氢铵(NH4HCO3);无现象的C为氯化铵(NH4Cl).
(2)碳酸氢铵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水和二氧化碳,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HCl═NH4Cl+H2O+CO2↑;
(3)因为氨气与水反应生成氨水,就是“碱雨”中碱,化学式为:NH3.H2O,盐酸可以中和“碱雨”,化学方程式为NH3•H2O+HCl=NH4Cl+H2O.
故答案为:
(1)NH4HCO3;NH4Cl;
(2)NH4HCO3+HCl═NH4Cl+H2O+CO2↑;
(3)NH3•H2O+HCl=NH4Cl+H2O。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了铵态氮肥的检验和碳酸氢根离子与酸反应产生气体,应熟悉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及反应的现象,能利用现象来确定物质.
pH
<6.5
7.0﹣7.1
7.5﹣8.5
8.5﹣12.0
>12.5
颜色
粉红色
紫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A
B
C
D
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加入大量水
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铁和锌
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
某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
名称
洁厕灵
炉具清洁剂
活氧彩漂
污渍爆炸盐
产品
有效成分
盐酸
氢氧化钠
过氧化氢
过碳酸钠
pH
<6.5
7.0﹣7.1
7.5﹣8.5
8.5﹣12.0
>12.5
颜色
粉红色
紫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A
B
C
D
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加入大量水
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铁和锌
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
某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
名称
洁厕灵
炉具清洁剂
活氧彩漂
污渍爆炸盐
产品
有效成分
盐酸
氢氧化钠
过氧化氢
过碳酸钠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水和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如图是甲、乙、两三种固体物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是一位同学记录的实验现象,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明课下在家做了一个趣味实验,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