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湘艺版七年级下册京剧常识教案及反思
展开【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课型】以欣赏为主表演为辅的综合课
【教学内容分析】
【主要教学内容】
1、了解、欣赏京剧的行当和表演形式。
2、学习演奏锣鼓经。
【学生情况】
学生大多深受各种媒体的影响,对于音乐的欣赏兴趣,更趋向于当今的流行音乐,而对于本民族的音乐,特别是戏曲音乐知道的不多,有的学生甚至不想了解,觉得学习欣赏戏曲音乐是“老土”,据老师初步了解,大多学生知道“梅艳芳”,却不知道京剧大师“梅兰芳”。
【设计思路】
民族戏曲音乐对于在城镇生活中的孩子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只是从电视里有一点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根本谈不上理性认识。初中学生不是专业学者,戏曲艺术又博大精深,在这一戏曲启蒙教学课中,在一堂课有限的时间内,对于戏曲知识内容了解上不可能太多,专业性也不可能太强,技能表现更不可能太难。在本课的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增进对戏曲艺术的了解和喜爱。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欣赏曲目,体验京剧音乐的风格韵味。
2、在听赏活动中,知道京剧的表演方式并能分辨生、旦、净、丑等行当
3、通过京剧锣鼓经的演奏练习,感受音乐实践活动的乐趣。
【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归纳、实践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声像结合、视听结合。
【教学重点】
感受京剧音乐的艺术特点,让学生对京剧艺术产生兴趣并知道京剧的四大行当及表演方式。
【教学难点】
如何让初中的学生真正融入到京剧艺术中去,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锣、鼓、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京调》音乐走进教室。
二、谈话导入:
师: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和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而我国的京剧是保留最完整的,它也是第一个走向国际舞台的,代表中华民族的表演艺术。所以我认为作为中国人,有必要了解一下自己的国粹——京剧。
三、新课展开
(一)京剧的行当
1、师:根据你对京剧行当的了解,将图片人物按行当分类。(学生小组讨论,师公布正确答案。)
2、简介京剧行当
京剧中的人物角色被称之为行当。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行,它是依据人物的自然属性(性别、年龄)及社会属性(身份、职业)来划分的。但是,更主要的是要按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来划分。
3、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行当特点,教师总结
(1)生:戏曲舞台上的男性,分为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
老生又称须生、胡子生、正生,指的是中年以上的男性,一般要带髯口(假胡须),按照年龄的不同分别带黑、灰、白三种。
小生指的是年轻的,要化妆,表示英俊潇洒的,分文小生、武
小生,常说的有奶油小生、文弱书生等。
武生:指的是擅长武艺的角色。
娃娃生:专门扮演儿童的角色。
(2)旦:戏曲舞台上的女性,分为青衣、花旦、花衫、武旦、彩旦、老旦。
青衣也叫正旦,是指在戏曲人物中,端庄、严肃、正派的大家闺秀,表演以唱功为主的,走起路来迈着莲花步,很稳重的。
花旦是指年轻、活泼、灵巧的女性,性格开朗、走路带小跑的,以念白为主的,像《拷红》当中的小红娘,《拾玉镯》中的孙玉姣等。
花衫是集青衣的稳重、花旦的活泼、武旦的武功于一身,唱念做打并重的角色。
武旦,又称刀马旦,是精通武艺的女性角色,像孙二娘、扈三娘、梁红玉等角色。
老旦:戏曲中年龄较大的女人。
彩旦,俗称丑婆子,以滑稽、诙谐地表演为主。
(3)净:俗称“大花脸”,就是我们常说的戏曲中需要画脸谱的,性格豪放、威武、凶猛、剽悍的男性角色。包括正净(黑头、铜锤)、副净(架子花脸)、武净(武花脸)等。
(4)丑:奸猾、诙谐的人,属于喜剧的角色行当,又叫“小花脸”。分文丑(方巾丑、彩旦、丑婆等)和武丑(又称“开口跳”)等。
(设计意图:学习之前先将人物分类有两个用意,一是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情况,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加深印象。)
(二)京剧的表演形式
1、简介
京剧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四种:唱(唱腔)、念(念白)、做(动作)、打(武打)。京剧把“唱”、“念”、“做”、“打”都综合在一起。在不同的剧目和场次中,“唱”、“念”、“做”、“打”各有侧重。但从总体上来说,京剧还是以“唱”为主,京剧界传统说法是“唱”居首位;在观众的语言中,把“演戏”说成是“唱戏”,这也可以说明,歌唱在戏曲中的重要地位。唱功必须有基本的技术功力,不仅要扩大音域音量,锻炼歌喉的耐力,还要学会归韵、运腔等技巧,因而唱功是品评演员技艺高下的重要因素。目前京剧已形成不同的唱腔流派,使得京剧的流派纷呈,它的唱以其绚烂多彩而独具魅力。
2、分类欣赏
(1)唱:京剧中的人声演唱部分
= 1 \* GB3 ①欣赏《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和《苏三起解》,总结花脸和青衣的演唱特点。
花脸:音色宽阔洪亮,演唱粗壮浑厚,气度恢弘,表现了男性的阳刚之气。
青衣:旋律优美,细腻婉转。
= 2 \* GB3 ②学生演唱《唱脸谱》的京剧音乐部分,要求唱出净的特点。
= 3 \* GB3 ③欣赏《甘洒热血写春秋》和《红娘》片段,对比西皮腔和二黄腔的特点。
过渡:京剧把“唱”作为重要表现手段,但它不是单独运用,而是经常与“念”配合,互为补充。
(2)念:诗词吟诵和人物间的对话,是没有音乐伴奏但音乐性很强的语言艺术。戏谚“千斤话白四两唱”就正是为了强调念白的重要性。
= 1 \* GB3 ①欣赏《锁麟囊》片段。
= 2 \* GB3 ②引导学生分析主要人物的行当和念白的特点
= 1 \* ROMAN I、片段中的主要人物是谁?(老生、花旦)
= 2 \* ROMAN II、他们的念白风格一样吗?有什么特点?(生讨论,师总结)
老生:韵白(有丰富的韵律性和音乐性,是一种特殊的舞台语言,最后一字或关键字声韵高扬,近似唱的拖腔,给人以严肃、端庄、沉稳之感,适用于小生、老生、老旦、青衣、花脸。)
花旦:京白(按北京方音念的京字京味的念白,语调流利,多表现幽默诙谐的内容和情感,多用于花旦、架子花脸和丑行。)
总之,京剧的念白,无论是“韵白”或“京白”,都不是普通生活语言,而是经过艺术提炼的语言,近于朗诵体,具有节奏感和音乐性,并与唱腔协调,相互衔接,使念白达到传神的艺术境界。
过渡:戏曲除了通过语言,而且要通过行动,来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征,京剧中的“做”正是为了完成以上任务而强调的一门功夫,所以称为“做功”也称“做派”。
(3)做:舞蹈化的形体动作。
= 1 \* ROMAN I、“做功”泛指表演技巧,它有一套特定的程式体系。京剧中对种种生活情景,如开门、关门、上楼、下楼、上船、下船、乘马、行舟、饮酒、跪拜,种种不胜枚举的情景,在表演时均有一定的程式可供使用。
= 2 \* ROMAN II、欣赏《拾玉镯》片段,说说人物行当并猜猜她在干什么?(生自由谈)
(4)打:是戏曲形体动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也是生活中格斗场面的高度艺术提炼。
京剧在武戏剧目的丰富过程中,形成了武生行当,提高和发展了武打的技巧。武生有两门功夫是必须具备的,这就是“把子功”和“毯子功”。“把子功”是传统武戏中所用兵器道具的统称,“毯子功”包括翻、跃、腾、扑各种技艺,俗称“筋斗”,因为这些技艺的难度大,技术复杂,练习时需要在毯子上进行,以免练功者受伤,所以又称“毯子功”。
= 1 \* GB3 ①欣赏《三岔口》片段,学生说说戏中人物的行当和剧情。
= 2 \* GB3 ②师总结:《三岔口》打击乐器配合演员表演,非常形象地刻画出任堂会与刘利华两位英雄在灯火通明的舞台上表演“摸黑”对打的刺激场面。
(设计意图: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识别人物行当,学以致用。)
(三)学打锣鼓经
京剧伴奏乐器分打击乐(武场)与管弦乐(文场),其中打击乐是京剧伴奏乐器中的灵魂 。在剧中用来控制和体现节奏,由各种打击乐器的音响组成的锣鼓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阵锣鼓,既可渲染磅礴的气势,又能烘托演员的表演。接下来我们来试着学打一段锣鼓经。
读谱
练习节奏(拍桌子)
分组演练,自评,互评
乐器演奏(表演)
师小结:
6、思想教育:“不打不知道,配合真重要”,同学们应该要有协作精神,这对于我们很重要。如果你打你的鼓,我敲我的锣,将一事无成。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小结
1、学生总结本课的收获。
2、师小结
中国的戏曲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京剧艺术,博大精深,美妙绝伦。最后让我们高歌《说唱脸谱》,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
众所周知,现在的孩子几乎都对戏曲不太感兴趣,所以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过程的安排上我都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比如有的学生对京剧的念白非常感兴趣,我就让他们自己创作几句来念念,有的学生有一定的表演基础,我就让他们模仿着也来一段“大师”级的表演,这些活动都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45分钟的课堂里都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
“乐(音乐)即乐(快乐)”。我想老师应从传统的角色中跳出来,变“教书匠”为“指导者”,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宽松、快乐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音乐课堂上积极参与欣赏、模唱、表演和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
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了解新的京剧知识,使本感枯燥的音乐知识,变为师生京剧知识的交流与展示。学生在模仿演唱中体验到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了解到京剧与时俱进的变化,使这节课成为学生热爱京剧的良好开端。
教学终究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时间的关系,有些教学环节还不能较好的展开,这是我今后需要改进的。
湘艺版七年级下册京剧常识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湘艺版七年级下册京剧常识精品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京剧的行当,京剧的唱腔,京剧的脸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三单元 美丽的村庄德涅泊尔 美丽的村庄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第三单元 美丽的村庄德涅泊尔 美丽的村庄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设想,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自主预习,合作交流,展示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音乐湘艺版七年级下册唱脸谱 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湘艺版七年级下册唱脸谱 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版本,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媒体选择,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