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宁津县市级名校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03413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山东省宁津县市级名校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03413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山东省宁津县市级名校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03413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山东省宁津县市级名校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1-2022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开辟/精辟 差使/差强人意 窗明几净/几次三番
B.富饶/环绕 变换/焕然一新 循规蹈矩/拒人千里
C.中间/间隙 看见/图穷匕见 兴师动众/兴高采烈
D.描摹/蓦然 蹉跎/见风使舵 错综复杂/无影无踪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各班级开展“我安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的安全教育班会,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安全防范。
B.能否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中考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
C.记者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300次发射现场采访时了解到,我国重型运载火箭已阶段性取得成果,任务规划预计于2030年前后实现首飞。
D.其实,孩子的睡眠问题,无论是从国家的政策看,还是从社会的呼声看,早已引起了足够的关注。
3.语言运用——下列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周星期日,我们几个同学一起愉快地游览了久负盛名的小西湖。 。
A.虽然天气溽热,大家却兴致勃勃地游览了每一个景点
B.碰巧,遇上阴雨天,给大家增添了一番在雨中游览的情趣
C.尽管雨未停过,大家还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个大概
D.碰巧,下了一场雨,虽是别有一番情味,但我们都淋成了落汤鸡
4.下面说法正确一项是( )
A.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人分别用“告辞”,去到他家用“莅临”,送人出门称“留步”,麻烦别人说“叨扰”。
B.2018年是农历戊戌年,按传统说法是属狗人的本命年。据此推算,2019年是农历丁酉年,是属兔人的本命年。
C.“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牛郎织女》《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都是古代著名民间爱情故事。
D.“桑梓”指故乡,“芙蕖”“水芙蓉”是荷花的别称。“扑朔迷离”“刮目相待”分别出自《木兰诗》《论语》。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运用比喻表达忠贞报国之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下列有关名著《简爱》内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A.《简爱》的作者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她和两个妹妹被称为“勃朗特三姐妹”。
B.《简爱》是一部具有深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主要讲述了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故事。
C.由于好朋友海伦得伤寒去世,简爱厌倦了孤儿院里的生活,登广告谋求家庭教师的职业。
D.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心地纯洁、善于思考的女性,她那倔强的性格和勇于追求平等幸福的精神更为人们所赞赏。有人说:“简爱是一个自尊、自爱、反抗、追求平等自由与人格独立的资产阶级知识女性”,请你结合相关小说情节分析她的其中两个性格。
二、阅读
7.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廉范敌虏①
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②虏人过.五千,移文③旁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
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爇火④,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 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⑤,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①虏:匈奴。②故事:按旧例。③移文:发文书。④爇[ruò]火:点火。⑤褥食:在睡垫上把早饭吃了。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会匈奴大入塞(_________)故事虏人过五千(_________)
2.翻译画线句。
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3.“_____”一句表明廉范起初寡不敌众;最终赢得胜利主要是用了二个妙招:____; 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8.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桃花源记(节选)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2.下列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问所从来”表明源中人对外人持有戒备之心。
B.“与外人间隔”致使源中人不知道已改朝换代。
C.“皆出酒食”说明源中人生活富足且安于享受。
D.“不足为外人道”是源中人对外人的谦虚说辞。
3.节选语段表现了桃花源_________的淳朴风尚,同时也表达出人们______的愿望。
9.翻译①②两题,用“\”符号将第③题在标点符号处标记。
①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②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③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0.鼾 声
①最后那几年,她总睡不好,一方面因为更年期,精神紧张,一方面因为他的鼾声实在太大。连偶尔回家的女儿都说:“爸爸打呼噜那么吵,你怎么睡?干脆搬到我房间,空着也是空着,何必不用?”
②半夜被吵醒,她也确实想过分房,好几次翻身坐起,抓着枕头,但不知为什么,又放下了,继续接受他的“轰炸”。
③四十年了,从年轻时两个人搂着睡得地老天荒,到中年时,他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常半夜磨牙。到这几年,大概因为胖,由偶尔打小呼噜,到鼾声震四壁。
④起初半夜被吵醒,推推他,或把他的脸转向一侧,还能管用,后来就算用力推,甚至狠狠踹,都无效。只听他哼两声,有时候还说两句梦话,跟着又睡着了,而且变本加厉,鼾声更响。
⑤她也曾陪他去看睡眠科的医生,拿回一本小册子,照着在睡前练习,说是能强化喉咙里的不知什么地方。只是仍然没用,而且可能强化了喉咙的肌肉,却增加了嘴唇的效果,后来除了鼾声,还夹着咻咻的吹气。
⑥“是吗?恐怕不是好现象!”他听她抱怨,叹口气说:“有人讲打呼噜没关系,千万别吹,吹是吹土,吹坟上的灰,吹着吹着,吹得够深,就走人了。”岂知一语成谶,他才说不久,就心肌梗死,连半句话都来不及交代,便走了。
⑦从死那天,到丧礼结束,她每天夜里都哭,哭他的死和自己的大意,尤其是朋友的一句无心之言:“心脏病常有前兆,像是打呼噜的声音特别大,或者带着吹气,好像常常一下子上不来气的样子……”
⑧她总想朋友的那句话,悔自己为什么没注意,也不断回忆他死前的鼾声。结果虽然旁边没了打呼噜的人,耳根清净了,心里却有了另一种鼾声,反比以前睡得更不安,连吃安眠药都不管用。
⑨半年下来,每个看到她的人都说她瘦了,她知道因为失眠,自己憔悴了不少,也老了许多,朋友只是没明说。
⑩女儿终于看不下去,拉着她到日本散心,好死不死,才到东京,就碰上大台风。
⑾住在旅馆三十多层的高楼上,觉得整个房间都在震动,还有那强风吹过窗边发出的呼啸。女儿女婿睡在隔壁,身在异乡,她一个人躺着,更显得孤独凄凉。只是不知是否因为白天舟车劳顿,她居然一点也没被台风吵到,反而很快地进入梦乡。梦里有风有雨也有他,她还是受不了他的鼾声,伸手去推,又不舍地把手举高,改成搂,却一下子搂空。她突然惊醒:“他为什么不在旁边?”
⑿窗外天已亮,而风雨依旧,轰隆轰隆地摇撼,又咻咻地呼啸,她哭着哭着居然又睡着了。
⒀梦中的他刚才只是去洗手间,现在又睡回了她的身边,继续发出那熟悉无比的鼾声……
1.试分析第②段中划线人物描写的作用。
2.文章第⑦自然段中划线句能否去掉,为什么?
3.请你说说第⑧自然段中加点词“另一种鼾声” 的含义。
4.丈夫去世后女人一直失眠,为什么她在大台风的风雨之夜却能很快进入梦乡?说说你的理解。
11.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
冯骥才
①我有三个画面。它不是来自我的故乡故土,而是在遥远的维也纳三次旅行中的画面定格,它们可绝非一般! 在这个用音乐来召唤和描述春天的城市里,春天来得特别充分、特别细致、特别蓬勃、甚至特别震撼。我先说五月,再说三月,最后说四月,它们各有一次叫我的心灵感到过震动,并留下一个永远具有震撼力的画面。
②五月的维也纳,到处花团锦簇,春意正浓。我到城市远郊的山顶上游玩,当晚被山上热情的朋友留下,住在一间简朴的乡村木屋里,窗子也是厚厚的木板。睡觉前我故意不关严窗子,好闻到外边森林的气味,这样一整夜就象睡在大森林里。转天醒来时,屋内竟大亮,谁打开的窗子?正诧异着,忽见窗前一束艳红艳红的玫瑰。 谁放在那里的?走过去一看,呀,我怔住了,原来夜间窗外新生的一枝缀满花朵的红玫瑰,趁我熟睡时,一点点将窗子顶开,伸进屋来!它沾满露水,喷溢浓香,光彩照人;它怕吵醒我,竟然悄无声息地又如此辉煌地进来了!你说,世界上还有哪一个春天的画面更能如此震动人心?
③那么,三月的维也纳呢?
④这季节的维也纳一片空蒙。阳光还没有除净残雪,绿色显得分外吝啬。我在多瑙河边散步,从河口那边吹来的凉丝丝的风,偶尔会感到一点春的气息。此时的季节,就凭着这些许的春的泄露,给人以无限期望。我无意中扭头一瞥,看见了一个无论多么富于想象力的人也难以想象得出的画面——
⑤几个姑娘站在岸边,她们正在一齐向着河口那边伸长脖颈,眯缝着眼,噘着芬芳的小嘴,亲吻着从河面上吹来的春天的风! 她们做得那么投入、倾心、陶醉、神圣;风把她们的头发、围巾和长长衣裙吹向斜后方,波浪似地飘动着。远看就像一件伟大的雕塑。这简直就是那些为人们带来春天的仙女们啊! 谁能想到用心灵的吻去迎接春天?你说,还有哪个春天的画面,比这更迷人、更诗意、更浪漫、更震撼?
⑥我心中的画廊里,已经挂着维也纳三月和五月两幅春天的图画。这次恰好在四月里再次访维也纳,我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找到属于四月这季节的同样强烈动人的春天杰作。
⑦开头几天,四月的维也纳真令我失望。此时的春天似乎只是绿色连着绿色。大片大片的草地上,没有五月那无所不在的明媚的小花。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我对驾着车一同外出的留学生小吕说:“四月的维也纳可真乏味!绿色到处泛滥,见不到花儿, 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
⑧小吕听了,就把车子停住,叫我下车,把我领到路边一片非常开阔的草地上,然后让我蹲下来扒开草好好看看。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大吃一惊:原来青草下边藏了满满一层花儿,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 它们比青草只矮几厘米,躲在草下边,好象只要一努劲,就会齐刷刷地全冒出来……
⑨“得要多少天才能冒出来?”我问。“也许过几天,也许就在明天。”小吕笑道,“四月的维也纳可说不准,一天换一个样儿。”
⑩可是,当夜冷风冷雨,接连几天时下时停,太阳一直没露面儿。我很快就要离开这里去意大利了,便对小吕说:“这次看不到草地上那些花儿了,真有点遗憾呢,我想它们刚冒出来时肯定很壮观。”
⑾小吕驾着车没说话,大概也有些怏怏然吧。外边毛毛雨点把车窗遮得象拉了一道纱帘。可车子开出去十几分钟,小吕忽对我说:“你看窗外——”隔过雨窗,看不清外边,但窗外的颜色明显地变了:白色、黄色、紫色,在窗上流动。小吕停了车,手伸过来,一推我这边的车门,未等我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便说:“去看吧——你的花!”
⑿迎着细密地、凉凉地吹在我脸上的雨点,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这正是前几天那片千千万万朵花儿藏身的草地,此刻一下子全冒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全新的色彩。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已经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看到每一朵小花,在冷雨中都象英雄那样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我惊奇地想: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小小的花居然有此气魄!四月的维也纳忽然叫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那就是——勇气!
⒀这两个普通又非凡的字眼,又一次叫我感到强烈的震撼,这种震撼便使眼前的景象定格,成为四月春天独有的壮丽的图画,并终于被我找到了。
⒁拥有了这三幅画面,我自信拥有了春天,也懂得了春天。
1.作者向我们展现了哪三幅维也纳春天的画面?
2.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子。
3.作者写四月的维也纳这幅画面时为什么要先写“失望”和“乏味”呢?
4.作者从四月的维也纳的春天里感悟到怎样的人生哲理?
5.“拥有了这三幅画面,我自信拥有了春天,也懂得了春天。”请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三、应用
12.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请你欣赏下面四副书法作品,按要求答题。下面四幅书法作品的字体符合变化丰富,奔放跃动,写意性发挥到极致这一特点的是(___________)
请用简体楷书将这幅书法作品的文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米字格内。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13.作文。
泰戈尔:天空不曾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刘禹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李煜: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无论是否留下痕迹,岁月自是流淌。
请以“岁月有痕”或“岁月无痕”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2)不要出现真实姓名、校名;(3)字数不少于600。
参考答案
一、积累
1、C
【解析】
A项 开辟/精辟(pì/ pì)差使/差强人意(chāi/ chā) 窗明几净/几次三番( jī / jǐ);B项 富饶/环绕(ráo/rào) 变换/焕然一新(huàn/ huàn) 循规蹈矩/拒人千里(jǔ/ jù);C项中间/间隙(jiān/ jiàn) 看见/图穷匕见(jiàn/xiàn) 兴师动众/兴高采烈(xīng/ xìng)D项 描摹/蓦然(mó/ mò) 蹉跎/见风使舵( tuó/ duò) 错综复杂/无影无踪(zōng/ zōng)。故选C。
2、D
【解析】
A残缺宾语。句末加“的意识”即可。B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C语序错误。改为“我国重型运载火箭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3、B
【解析】
B项“给大家增添了一番在雨中游览的情趣”和题干“愉快地游览”意境吻合。A项“兴致勃勃地游览”和前边“愉快地游览”重复。C项“走马观花地看了个大概”和“愉快地游览了久负盛名的”不吻合。D项“淋成了落汤鸡”和“愉快地”感情色彩不一致。故选B。
4、C
【解析】
A. “莅临”指贵宾来到、来临。出门送客说“慢走”,与客道别说“再来”,“留步”客套话,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B. 2019年是农历己亥年,是属猪人的本命年。C.正确。D. “刮目相待”出自《孙权劝学》。
5、(1)辗转反侧 (2)家书抵万金 (3)独怆然而涕下 (4)英雄末路当磨折 (5)将登太行雪满山 (6)柳暗花明又一村 (7)马作的卢飞快 (8)醉翁之意不在酒 (9)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10)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
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反”“抵”“怆”“磨折”“威武”“化作”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点睛】
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直接型默写题、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运用型默写题、简单赏析型默写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背完整,记清楚,写正确,理解透彻,对照教材原文,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书写。另外要对名句要注意分类积累。
6、(1)C
(2)示例一:自尊自爱、叛逆反抗。简·爱,在寄居的舅妈家里,和骄横残暴的表哥约翰发生冲突,瘦小的她敢于和表哥扭打。她还敢于指责冷酷护短的舅妈。简·爱的童年生活是让我们了解她的反抗性格和捍卫独立人格的精神起点。
示例二: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平等。当简·爱发觉她深深地爱上了罗切斯特后,在地位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她却敢于去爱,因为她坚信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一个穷教师斗胆爱上一个上流人物,在等级森严的社会中,这本身就是向社会及偏见大胆挑战。
【解析】
(1)C错误,由于老师谭波儿小姐的离开。
(2)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你以为,我因为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和你一样,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简在极力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平等。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简爱身上,表现了自尊、自重、自立、自强的人格和坚定的理想和执着的追求。
二、阅读
7、1. 适逢 超过
2. 匈奴从这以后不敢再入侵云中了。
3. 虏众盛而范兵不敌 (1)用星列般的火把吓退敌人 (2)在凌晨敌人不防备时突然袭击
【解析】
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过”是“超过”;“会”是古今异义词,“适逢”的意思。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由此(从此)、复(再)、向(侵犯,入侵)”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作答。从“虏众盛而范兵不敌”可见廉范起初寡不敌众的。但是之后他采取了两种办法氛围这劣势并最终战胜了敌军:一是“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爇火,营中星列”;一是“范乃令军中褥食,晨往赴之”。用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用星列般的火把让敌军认为救兵到来吓退敌人;在凌晨趁敌人备时突然袭击。据此理解概括作答。
【点睛】
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含义的答题思路是:先利用朗读时语音的不同或停顿辨析。一个词的词义和语音之间是有一定的关联的。一个词,它的语音不同,这个词所表示的词义也必然会有所不同。再利用上下文语境辨析。词义不是单一的,它具有多义性,但当这个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句中时,它的意义大都会单一化。因此,在具体的语句中,一个词的确切意义可以辨析出来。最后,比较互证法。通过词与词之间意义的关系和多义词诸义项的关系对比,较其异,证其同,达到探求和判定词义的目的。
参考译文:
廉范是赵将廉颇的后代,担任云中郡太守。一天,正遇到匈奴大举入侵边塞,按照以往方式,胡虏人马只要超过五千人,就要向旁边的郡传送书信。官吏想发紧急公文求救,廉范不同意,亲自率兵抵抗敌人。但敌兵人数众多而廉范兵力太少不能对抗。刚好太阳下山,廉范命令士兵将两个火炬交叉绑扎,手持一端,点燃三端,在军营中星状排列,敌兵远远望见火炬众多,认为汉军救兵到来,十分惊恐。等到天亮快要撤退时,廉范边命令士兵在睡垫上吃饭。清晨前往敌阵,一会儿,杀了数百个匈奴人,敌人自相踩踏,死者有一千余人,从此匈奴不敢再侵入云中了。
8、1.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去他们家做客。
2.B
3. 热情好客 厌恶战争、追求和平
【解析】
1.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余”“复”“延”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2.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得出答案。A项有误,“问所从来”写出了桃源人的惊讶和好奇;C项有误,“皆出酒食”说明桃源人热情好客;D项有误,“不足为外人道”是因为桃源人不想外面的人打扰他们平静的生活。故选B。
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从“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可知桃源人对战争的厌恶;从“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不足为外人道也”可知他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选自《陶渊明集》 作者:陶渊明 年代:东晋
参考译文: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都一一作了回答。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村里面的其它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全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先祖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所以和外面的人隔绝了一切往来。村里的人问渔人现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说了出来,村民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自己的美酒佳肴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日后,就向村里的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9、①心意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奋发。②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③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解析】
①②小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困”,困惑;“虑”,思虑;“一”,全。③小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翻译为:(所以我)喜欢的东西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我)厌恶的东西还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不仅仅贤能的人有这样的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是贤能的人能不丧失罢了。故可断句为: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0、1.第②自然段运用了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写出了丈夫鼾声对女人的影响之大,和女人内心的矛盾,也表现了女人对丈夫的宽容与爱。
2.不能,因为划线句交代了丈夫的死因;照应了上文,也为下文写“她”后悔、自责以致失眠作铺垫。
3.指女人回忆起的丈夫死前的鼾声,以及她心中涌起的后悔、自责,和对丈夫的思念。
4.白天舟车劳顿容易疲劳,窗外风雨轰隆轰隆的摇撼声,咻咻的呼啸声极似丈夫的鼾声和咻咻的吹气声,让她产生错觉,以为丈夫睡在身边,她心安、踏实,因此进入了梦乡。这表现了女人对丈夫的挚爱和对丈夫深深的思念。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描写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人物描写方法有肖像(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对话)、心理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又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是衬托、突出……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感情。本题画线句子运用的是动作和心理描写,从这个角度结合语境分析作答。
2.试题分析:考查重点语句的作用。这种题型一般回答不能删除,要结合文章主旨和表达作用来分析。答题格式:分析语句的含意+表达作用。作答时要结合语句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进行分析。
3.试题分析:考查重点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的含义不要仅浮于语句的表面意义,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作答时要结合语段的具体内容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本题作答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依据“只是不知是否因为白天舟车劳顿,她居然一点也没被台风吵到,反而很快地进入梦乡。梦里有风有雨也有他,她还是受不了他的鼾声,伸手去推,又不舍地把手举高,改成搂,却一下子搂空。她突然惊醒:‘他为什么不在旁边?’”这一语句分析作答。
11、1. 第一幅画面:五月,红玫瑰夜间推窗进屋
第二幅画面:三月,姑娘们岸边轻吻春天
第三幅画面:四月,花儿们迎雨开放。
2.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红玫瑰轻柔地、悄无声息地伸进了窗外,以及它带给“我”的惊喜和震憾。
3. 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目的在于突出强调后文小花在冷雨中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的形象,表达作者对小花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的勇气的赞赏。
4. 生命的意味是勇气。
5. 作者亲身经历了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懂得了春天的特性和品格,春天无处不在,生机勃勃,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春天浪漫迷人,富有诗意,让人期待;春天的生命具有敢于向冷酷与逆境挑战的勇气和英雄气概。
【解析】
1.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找准文中的事件,然后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 主要描写了维也纳三个时间段的画面,第一个是五月,着重刻画红玫瑰夜间伸进窗子的画面;第二个是三月,着重刻画姑娘们在岸边享受春天的画面;第三个是四月,着重刻画花儿们迎着雨怒放的画面。
2.“它怕吵醒我,竟然悄无声息地又如此辉煌地进来了”一句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将红玫瑰写得有情有义,表达出它带给“我”的惊喜和震憾,表达“为”对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点睛: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
3.欲扬先抑指的是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作者写四月的维也纳先写对它的“失望”和“乏味”,后表达赞美和喜悦,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强调花儿们在雨中开放的形象,表达作者对小花的赞美之情。
4.根据第(12)段中“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小小的花居然有此气魄!四月的维也纳忽然叫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那就是——勇气!”一句可提炼作答,即: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
5.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文章的整体,仔细体味推敲,透过语言的表象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意。结合全文内容理解,理解“拥有了这三幅画面,我自信拥有了春天,也懂得了春天”一句,首先要理解这三幅画面的内容,即“五月、三月、四月”三幅图画,从画面中了解作者对春天的感悟,体会图画带给人的精神体验,即敢于向冷酷与逆境挑战的勇气和英雄气概。据此分析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三、应用
12、(1)D(2)家和万事兴
【解析】
(1)D最符合,是草书,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A是隶书,B是楷书,C是甲骨文。
(2)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注意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结构要匀称,字迹要工整。所有的字应当恰当地书写在格子的中间,四边留有一定的空隙。笔划要清楚,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本题需要注意的字是:兴。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13、参考例文
岁月有痕
阴似箭。转眼间,我们就从初一蹦到初三。在这三年里,我们笑过,哭过。每一次不寻常的经历都是那么的令人感慨万千。
“36分。”听着数学老师叫了我的名字后的分数,我惊呆了。我木木的走上讲台,手里拿着满是红叉的试卷,看着鲜红的“36”,泪水流了下来。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看着同桌那试卷上大大的“120”和那高兴的笑脸,似乎都在嘲笑我。课前我很认真的预习了,上课我也很努力的听老师的讲解了,课后我也很积极的做练习了。可在我的身上却未能体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难道我真的不是读书的料?接下来老师和同学们说了什么我都不知道。
放学了,我走在校道里,我能想到妈妈那失望的眼神和爸爸那责备的话语。我不愿回家,徘徊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天也变了脸,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不想打伞,任那雨水打在我的脸上和身上,我奔跑在雨中,看看这雨能否把我的悲伤洗去。突然,我撞在了一个人的身上,透过雨水和泪水我看清了——是我的妈妈。我和妈妈在雨中抱着哭了,我为我的学习而哭,妈妈为我的平安而哭。
回到了家,我不安地看着爸爸。我本以为会是大声的斥责,但我看到的却是担忧的眼神,听到的是“回来了,回来了就好”,爸爸钻进厨房里,做着我喜欢的菜。可是我宁愿他骂我,他这样我更加难过。我回到房间盖上被子大哭了起来,我恨自己为什么老是学不会,考不好。我多么希望期末的时候能拿奖状,我多么想在开家长会的时候,父母能眉开眼笑。
“孩子,你爸弄的全是你喜欢吃的菜,快起来吧!”妈妈轻声的对我说,“知道了,你先出去,我就来。”饭桌上,爸爸说了很多安慰我的话语,终于我也想通了。只要自己努力了就问心无愧,不管结果如何。
雁过无声,岁月有痕。只因在这其中有爸妈浓浓的关爱,让我的人生之旅充满幸福。
【解析】
“岁月有痕/岁月无痕”,“岁月”其实也就是时间,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它静静地流淌着,不为谁驻足,它能够成就事也能埋没事。它是无情的也是有情的,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岁月无痕”/“岁月留痕”直接为我们确定了标题,考生要做的是对这个标题进行分析确定立意。“痕”它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印记,更重要的是这个印记后面很多无言的感动以及蕴含的深刻感情。可以写一件事或者一段感情,也可以写对它的感触和联想。但必须以“岁月”为背景,以“无痕”“有痕”为内容,阐释这些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和情感的共鸣。
【点睛】
“痕”可以是实实在在的“物”。可以是一叠叠的证书和漂亮的成绩单,它们是你求学路上充实的痕迹;可以是手上一个厚厚的茧和纸篓里无数张涂鸦的稿纸,它们是你漫漫写作路上的痕迹;可以是跑道上流下的点滴汗水和手上擦伤留下的伤疤,它们是你体能训练中进步的痕迹…它们见证了你由懵懂无知到沉静成熟,由低落迷茫到逐渐坚定自己的信念;“痕”也可以是关爱、善良、理解、包容、诚信等美好情感带给自己的心灵触动,这些情感在“我”的心里留下痕迹。也可以是享受到某种心境而带来的愉悦之感在“我”心里留下的痕迹。可以选择陌生人的帮助、理解,表现大爱带给自己的感动;可以选择与大自然神交,表现美好景色带给自己的心灵触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泗洪县市级名校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泗洪县市级名校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默写,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市级名校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市级名校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河南郑州市级名校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河南郑州市级名校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语文综合实践,默写填空子曰,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