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C2创造真实学习情境-技术环境介绍+情境设计方案【2.0微能力认证获奖作品】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9/80/1303558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生物-C2创造真实学习情境-技术环境介绍+情境设计方案【2.0微能力认证获奖作品】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9/80/1303558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生物-C2创造真实学习情境-技术环境介绍+情境设计方案【2.0微能力认证获奖作品】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9/80/1303558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生物-C2创造真实学习情境-技术环境介绍+情境设计方案【2.0微能力认证获奖作品】
展开初中生物-微能力2.0认证
C2 创造真实学习情境
1.情境设计方案
2. 技术环境介绍
撰写:Z J
【获奖作品】
1.情境设计方案:基于工具/软件/平台设计学习方案,突出学生真实学习体验。方案需包括主题、面向对象、目标、任务、过程、评价、工具/软件/平台的使用策略等内容;若为文本,请以 PDF 形式提交。
2. 技术环境介绍:介绍一种你认为可以为学生创造真实学习体验的技术环境(工具/软件/平台等),包括功能和特点,并结合实践归纳适用主题和情境,建议结合图文呈现。若为文本,请以 PDF 形式提交。
C2 创造真实学习情境 情境设计方案
基本信息 | 学校 | XX初级中学 |
| 姓名 |
| Z J |
|
|
|
|
| ||
能力维度 | □ 学情分析 √ 教学设计 □ 学法指导 □ 学业评价 | |||||
|
|
|
|
| ||
所属环境 | □ 多媒体教学环境 □ 混合学习环境 √ 智慧学习环境 | |||||
|
|
|
|
|
|
|
微能力点 | C2 创造真实学习情境 |
|
|
| ||
|
|
|
|
|
| |
学习主题 |
|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 |||
|
|
|
|
| ||
| 七年级的学生才刚刚开始接触生物学科,对生物的认知还比较模 | |||||
| 糊,同时对生物这门新的学科也充满好奇。学生经过第一章的学 | |||||
| 习,对生物及不同地点分布的生物种类存在差异有了一定的了解, | |||||
| 但对于生物与生态因素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 | |||||
面向对象 | 影响学生并未做过深入思考。本内容涉及初中生物学课程中的第 | |||||
| 一个探究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这一 | |||||
| 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生物的探 | |||||
| 究能力和科学的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需要给予学生更多机 | |||||
| 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表达交流的能力。 |
| ||||
|
|
|
|
|
| |
| 1、理解环境的定义、生态因素的概念; |
| ||||
| 2、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 ||||
| 3、亲历科学探究的六大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 | |||||
学习目标 | 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 Z J |
|
| ||
| 4、通过 iPanda 熊猫频道全景直播及 NB 生物仿真实验室,创造“我 | |||||
| 是小小生态学家”学习情境,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让学生 | |||||
| 在探究活动中理解并学会控制实验变量,学会设计对照实验。 | |||||
|
|
|
|
| ||
|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即为组织好“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探 | |||||
| 究活动。首先要明确非生物因素有哪些,其次就是科学探究的一 | |||||
| 般过程。对于第一个问题,借助 iPanda 熊猫频道全景直播让学生 | |||||
学习任务 | 置身真实学习情境,提出问题“在生态学家眼里,什么是环境?” | |||||
| 邀请学生尝试描述自己理解的环境定义,借此作为突破口,继而 | |||||
| 明确生态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自然过渡到其中的分类之一—— | |||||
| 非生物因素;对于第二个问题,同样将学生设定为野外探究的“小 | |||||
|
|
|
|
|
|
|
小生态学家”,要求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完成提出问题及作出假设
环节,在制订计划的过程中掌握设计对照实验的关键点,NB 生物
仿真实验室提供“沉浸式”体验,要求“小小生态学家”实施计
划,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数据
分析能力及表达交流能力。Z J
1、激疑导入
运用希沃学科工具——星球,展示三维的地球图片,邀请学
生把自己假想成“小小生态学家”,开启本节课的探究之旅。在
此基础上,询问学生“你认为什么是环境”?
设计意图:突破时空限制,整合多种资源,丰富学生学习体
验,促进意义建构。
学习过程
2、生态因素概念学习
邀请学生尝试描述自己理解的环境定义,学生积极表达与交
流。通过 iPanda 熊猫频道全景直播让学生置身大熊猫的真实生活,
“小小生态学家”意识到环境不单单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应包
括存在于生物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明确生物的生活和分布受到
诸多因素的影响,就此引出生态因素的概念并初步理解。
设计意图:将学习内容与现实环境进行有意义的关联和互动,
促进知识的深层次理解;突破时空限制,整合多种资源,丰富学
生学习体验,促进意义建构。
3、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的影响
展示小麦田图片,鼓励“小小生态学家”解决问题串:(1)
图中有哪些非生物因素?(2)这些非生物因素对小麦有何影响?
(3)你还能举出其他相关的例子吗?运用班级优化大师随机邀请
“小小生态学家”分享观点。Z J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
4、探究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
提问:鼠妇和黄粉虫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小小生态学
家”思考并回答,为探究的第一步——提出问题做铺垫。引导学
生提出问题,并作出自己的假设。假设需要实验的验证,将学生
置身于“生态学家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和黄粉虫的影响”情境,
推荐实验器材,鼓励“小小生态学家”自主设计实验。出示问题
串帮助学生理清思路:(1)如何确定你所要探究的实验因素是什
么?(2)如何保证实验动物出现的变化只能是由于实验要探究的
因素引起的?(3)对于其他可能影响实验动物分布的因素,你如
何处理?(4)你准备选择多少实验动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讨
论结果,利用推荐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装置,制订实验方案。运
用班级优化大师随机邀请“小小生态学家”分享实验设计,讨论
其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案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引导学生进入 NB 生
物仿真实验室进行仿真实验,提醒“小小生态学家”认真观察实
验现象并记录好实验数据。引导学生交流数据并加以分析,得出
结论并自由分享观点。继而利用智慧课堂设备,收集统计各组数
据,提问: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在此过程中,“小
小生态学家”理解实验变量的确认和控制,明确对照实验的设计
要点及如何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设计意图:为学生经历和完成复杂的、挑战性的任务提供情
境;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投入,促进学生自我导向的学习;
扩大学习交流范围和交流对象,帮助学生发展社会基本技能。
5、拓展:探究非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小小生态学家”进阶任务:请试着思考如何探究非生物因
素对霉菌生长的影响。
学生通过生活经验联想霉菌的生长环境,完成科学探究的提
出问题和作出假设环节,继而自主制定实验计划。鼓励“小小生
态学家”展示、交流各组设计的实验方案,集思广益,修改完善
实验方案,培养实验探究的严谨性和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引导
学生进入 NB 生物仿真实验室进行仿真实验,提醒“小小生态学
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好实验数据。组织学生有序的汇报
各小组的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Z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投入,促进学生自我导
向的学习。
学习评价
6、小结
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调查
问卷:作为“小小生态学家”,你今天收获了什么?你还有什么
新的想法吗?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头脑风暴。
设计意图:扩大学习交流范围和交流对象,帮助学生发展社
会基本技能。
1、学生通过“沉浸式”学习,获得身临其境感官体验的同时,有
效达成初步学会确认和控制实验变量及设计对照实验的目标;
2、学生根据难度自主选择想要探究的实验对象,体现分层的学习
模式;J
3、通过 NB 生物仿真实验,学生学会有效观察并实时记录实验数
据;
4、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结构,使用智慧课堂设备引导学生对探
究内容进行反馈,充分体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有效融合。
iPanda 熊猫频道全景直播、NB 生物仿真实验室、机房、智慧课堂;
教师借助 iPanda 熊猫频道全景直播及 NB 生物仿真实验室,提供
- / “沉浸式”体验,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生态因素的概念,同时将课
工具 软件
平台 本上的实验操作搬到计算机屏幕中,以往在真实实验实际操作中
使用策略
遇到的难题如原材料难以获取、实验周期过长得到有效解决,有
效降低成本和风险,开展绿色实验教学,让实验探究变得灵活、
简单、高效。
C2 创造真实学习情境 技术环境介绍
XX初级中学 Z J
一、工具软件
本课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利用 NB 生物虚拟仿真实验室提供虚拟情境“沉浸式”体验学习。
二、功能特点
NB 生物虚拟仿真实验室使用了 HTML5 技术,通过全新的用户界面、交互方
式、底层架构和 3D 引擎,操作者能够真正进入一个由计算机生成的交互式三维
虚拟现实环境中,与之产生互动,进行交流。通过参与者与虚拟仿真环境的相互
作用,并借助学生本身对所接触事物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帮助启发学生的思维,
以全方位地获取虚拟环境所蕴涵的各种空间信息和逻辑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
1、逼真立体的表现形式,可以让抽象的实验过程形象逼真地演示出来。教
师可结合实际的教学需求,最大限度的发挥虚拟元器件资源的优势,提升教学效
果。Z J
2、有效解决传统实验遇到的难题。如复杂实验、危险性实验、极端破坏性
实验、反应周期过长等,可以安全直观的展示出来。
3、增强课堂趣味性。借助对多媒体技术、虚拟仿真技术、传感技术、输入
输出技术,构建了一种高度虚拟、现实仿真的实验教学环境,使学习者体验置身
其中的感觉,能够实现互动实验教学,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自主实验兴趣以
及解开生物奥秘的冲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适用主题和情境
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生物课程作为基础自然科学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
生的科学素养,新课程标准同时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因此,初中
生物学课程中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地位
不言而喻。以往该实验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第一次接触探究实验、实验
材料不易得等原因,实验进行的并不十分圆满。课堂时间往往只够学生探究一种
非生物因素对一种动物的影响,不能很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Z J
此活动中,教师将学生设定为野外探究的“小小生态学家”,借助 NB 生物
虚拟仿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有效亲历科学探究的
六大步骤。NB 生物虚拟仿真实验室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有效的探究平台,解决了
以往有学生反应小组共用实验装置导致不便观察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有足够的
时间、空间进行探究,更好地构建自己的科学思维。NB 生物虚拟仿真实验室提
供多种动物、非生物因素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可根据难度、兴趣进行自由选择,
体现分层的学习模式。在情境中学会观察、记录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科学思维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及表达交流能力得以提升。同时,本活动不局限于课本展示的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借助 NB 生物虚拟仿真实验室的高效性,学生可以继续探究非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发散思维,拓宽思路。在整个过程中,理解并学会控制实验变量、学会设计对照实验,有效突破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