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安徽省阜阳市某校初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部编版
展开1. 默写。
(1)_______________,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2)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3)我亦无他。_______________。(欧阳修《卖油翁》)
(4)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5)中华诗文,博大精深。有李白闻笛声而起的故园之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有王维深夜宁静淡泊的心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还有岑参对亲人的无限眷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二、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的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 ),处处( ),处处( ),整个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街上异常的清静,只有钢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丁丁当当。
(1)第一处画线句分别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文中括号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顺序是( )
A.烫手 干燥 憋闷B.干燥 憋闷 烫手
C.干燥 烫手 憋闷D.憋闷 干燥 烫手
(3)上文是《骆驼祥子》选段,小说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他被誉为_______________。
(4)小说的题目往往有着丰富的内涵,你能试着说说《骆驼祥子》这个题目的内涵吗?
三、综合读写
学校开展了“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加。
(1)活动中,小马同学研究了央视的一些文化类节目,撰写了一则评论。请你阅读评论完成①至③题。
央视最近播出的大型情感文化类节目《朗读者》,是央视继《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后又一展现文化魅力的节目。这档高质量的节目,无疑又为广大电视观众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朗读者》既满足了观众在疲惫的忙碌之后回归内心宁静的渴望,又让大家感受到了节目传递的情感和精神。嘉宾们选择的散文、诗词、家信、影戏剧剧本等,在他们的二次加工下带着自身的情感再次传递出来时,【甲】把观众带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从而产生共鸣,触及心灵,让心灵愉悦。【乙】《朗读者》节目不仅浸润了观众的心灵,而且对国人的阅读起到了诱导作用。
①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评论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②【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_______________
③【乙】处画线句子有语病,病因是:_______________,你的修改建议是:_______________。
(2)为了了解大家对《朗读者》节目的感兴趣程度,学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下面是调查的数据,请你根据表格内容,归纳出结论(不得出现数据)。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香椿的味道
李红霞
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桠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③春风催荣了万物。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地“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④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就可以了。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的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消失了。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⑦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选自《人民周刊》2017年5期,有删改)
(1)文章围绕“香椿”写了盼香椿、__________、炸香椿、___________四部分内容,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
(3)第④段描写母亲炸“香椿鱼儿”的一系列动作,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第⑦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5)谈谈你对“香椿的味道”的理解。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近日,一段广东深圳小学生在教室午休的视频在网络走红:学生们搬开桌椅,拉开位于教室两侧的折叠床有序躺下休息,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不少网友为此点赞,纷纷留言“期望全国推广”。
在很多地方,中午留校的中小学生都是趴在课桌上午休。实际上,伏案午休既是学生们的无奈之举,也让家长们束手无策。由于各种原因,家长大多很难午间接送孩子,所以只能让孩子在教室将就休息一会儿。午休床的出现,完美解决了这一问题。
午休床被争相点赞,也让我们看到家长对孩子睡眠健康的渴望,2021年4月2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又据《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显示,达到睡眠时间标准的小学生人数不及总数的三分之一,达到标准的中学生人数则不及总数的五分之一。
材料二
第三军医大学重庆新桥医院神经内科戴光明教授说,伏案午休的习惯非常不好,对身体健康有多方面的影响。
伏案午休会伤害眼睛,睡觉起来后出现的暂时性视力模糊,就是因为伏案时眼球被压迫,引起角膜变形、弧度改变;伏案午休压迫胸部,会影响呼吸,加重心脏负担;伏案午休也会因头部压迫双臂,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导致手臂麻木、刺痛;此外,伏案时间长了,还会导致头部缺氧,出现生理性的暂时性“脑贫血”,产生头晕、耳鸣、腿软、乏力等症状。
材料三
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2021年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是:良好免疫源于优质睡眠。那么,人一天的正常睡眠时间是多少?人们常说的“每天8小时睡眠”科学吗?
科学家发现,______________。最新的美国睡眠学会专家共识建议:
初生婴儿(0-3个月):每天推荐睡眠时间为14-17小时;
婴儿(4-11个月):每天推荐睡眠时间为12-15小时;
幼儿(1-2岁):每天推荐睡眠时间为11-14小时;
学前儿童(3-5岁):每天推荐睡眠时间为10-13小时;
小学生(6-13岁):每天推荐睡眠时间为9-11小时;
青少年(14-17岁):每天推荐睡眠时间为8-10小时;
青年人(18-25岁):每天推荐睡眠时间为7-9小时;
成年人(26-64岁):每天睡眠时间保持7-9小时;
老年人(65岁以上):每天睡眠时间范围为7-8小时。
(1)阅读材料一,概括深圳小学生午休床被争相点赞的原因。
(2)阅读材料三,结合选文内容,补全文段横线上的语句。
(3)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由于各种原因,家长大多很难午间接送孩子,所以只能让孩子在教室将就休息一会儿。(分析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②达到睡眠时间标准的小学生人数不及总数的三分之一,达到标准的中学生人数则不及总数的五分之一。(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4)你的同桌小圳学习很刻苦,经常学习到深夜,困了就趴在写字台上休息一下,然后继续习……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从注意健康的角度,给他提一点建议。(不超80字)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往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墙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选自《贞观政要》)
(1)解释下列句中的画线的字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___
②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
③太宗谓房玄龄_______________
④莅事惟烦_______________
(2)用“/”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
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②却思少小时行事,今天大觉非也。
(4)孙权劝学和唐太宗劝学各有特色,你更欣赏谁的劝学艺术?请说明理由。
六、写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阿长买来了《山海经》,让鲁迅终生感激怀念;老王送来鸡蛋香油,让杨绛总是不安愧怍;芳香繁茂的紫藤萝,让宗璞明悟生活真谛;艰难生长的小桃树,让贾平凹追求理想幸福……
请联系自己的经历,以“我与_______________的一段往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2022年安徽省阜阳市某校初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默写题
1.
【答案】
(1)将军百战死
(2)百般红紫斗芳菲
(3)惟手熟尔
(4)烟笼寒水月笼沙
(5)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考点】
木兰诗(《乐府诗集》)
名篇名句默写
晚春(韩愈)
卖油翁(欧阳修)
泊秦淮(杜牧)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逢入京使(岑参)
竹里馆(王维)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将军百战死
(2)百般红紫斗芳菲
(3)惟手熟尔
(4)烟笼寒水月笼沙
(5)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二、名著阅读
【答案】
(1)拟人,夸张
C
(3)老舍,“人民艺术家”
(4)①交代了小说主人公的名字及称号;②揭示了小说主人公的性格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沉默憨厚。
【考点】
课内名著阅读
修辞手法的辨识
《骆驼祥子》
正确使用词语
作家作品
观点评价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运用比喻修辞,写出炎热的状态;“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运用拟人修辞,突出了天气的酷热,衬托出祥子在这样的天气里拉车的不易。
(2)三个词语之间构成递进关系,突出天气的炎热,故应该先说“干燥”,接着应是“烫手”,最后是人感到“憋闷”。故选C。
(3)《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1899-1966)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
(4)骆驼是生活在沙漠中,作为交通运输的一种工具,它生活在烈日、暴雨、狂风等恶劣的环境中,为了生活,它不得不劳动,然它们的命运往往由不得自己作主,它们的命运是由它们所处的环境决定的,它们的命运往往悲惨。祥子的一生就象骆驼一样,为了生活好一点,在恶劣的天气中拼命劳作,然而什么也没得到,因为他的命运由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那个狂风暴雨的时代,已经由不得他作主了,最后,也逃脱不了悲惨的命运了,他给同伴讲述经历后,同伴称他为“骆驼祥子”。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三、综合读写
【答案】
(1)①央视的《朗读者》节目又为国人带来一场文化盛宴。,②把观众带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从而触及心灵,产生共鸣,让心灵愉悦。,③用词不当(词语搭配不当),把“诱导”改为“引导”
(2)老年人、中年人普遍对《朗读者》节目感兴趣,青少年对其感兴趣的偏少。
【考点】
病句修改
一句话概括内容
统计图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①学生要先迅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然后迅速阅读题干,有针对性地锁定答题范围,并迅速提炼出相关信息。从“展现文化魅力的节目”“对国人的阅读起到了引导作用”可以提炼出问题的答案。
②画线句子语序不当,“触及心灵”是最直接的感受,“产生共鸣”意思上更进一层,应该放在后面。
③“诱导”带有贬义,用在这里不恰当,应该改为“引导”。
(2)做题时要分析出表中有关材料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要及时筛选有用信息。从图表中的百分数可以看出,中年人对《朗读者》感兴趣的人数较多,青少年最少。据此概括即可。
四、现代文阅读
【答案】
(1)扒香椿,吃香椿
(2)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香椿芽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在枝尖绽放时的勃勃生机,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
示例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香椿树比作老者,把香椿芽比作蝴蝶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初绽时的美丽,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
(3)生动传神(描写细腻)地表现了母亲技艺娴熟(做事利落、勤劳能干)。
(4) 照应题目(前文),深化主题。
(5)“香椿的味道”指香椿本身的味道,也指母爱的温暖、童年的快乐、春天的味道。
【考点】
散文阅读
梳理故事情节
修辞手法及作用
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记叙文结尾段的作用
记叙文标题含义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这篇文章以“香椿”为线索展开叙述。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①),写春天来临,“我”盼望着香椿芽的出现;第二部分(②~③),写香椿芽逐渐长大,“我”用长杆将它们扒下来;第三部分(④),写母亲为“我”做炸香椿;第四部分(⑤~⑦),写“我”大口的吃炸香椿,以及母亲为“我”将它们晒干了可以在四季随意地吃。结合题干要求,概括得出答案。
(2)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赏析的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
画线句子中“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将香椿芽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将香椿发芽时生机勃勃的情状展现在读者眼前,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
“一簇簇短短的芽子……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香椿树“干瘪的枝尖”比作“老者”,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比作“蝴蝶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初绽时的美丽情状,表现了作者的愉快心情。
(3)解答此题,先找出描写母亲炸“香椿鱼儿”的一系列动作,结合人物的身份与行为目的来分析。母亲将香椿芽“择好”“码好”“洗净”“腌一下”,然后打鸡蛋、和面、搅匀,再炸。一系列的动作井然有序,可见母亲的技艺娴熟。
(4)某一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就是指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内容上有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而结构上通常有总领全文、承上启下、总领前文等作用。第⑦段为本文的末段,在结构上起到总结全文,并与标题相照应的作用;从内容上看,则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表达对母亲、对故乡的那份深爱。
(5)解答标题的含义,大多从象征义或双关义入手。结合本文的内容来看,标题本义指香椿本身的味道,文章主要写了母亲为自己做香椿,自己童年时对香椿的痴迷,而且现在还是爱吃故乡的香椿,可以看出这里的味道还包括母爱的温暖、童年的快乐、故乡的眷恋,还有那独特的春天的味道。
【答案】
(1)①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大多数家长午间无法接送孩子,而导致的孩子们只能在教室将就休息的问题。
②午休床被争相点赞,也让我们看到家长对孩子睡眠健康的渴望。
(2)不同年龄段的人的正常睡眠时长各不相同。
(3)①“大多”指多数,不排除有特例,说明家长午间不能接送孩子是普遍情况,但不是绝对的。这一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②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突出准确地说明了达到睡眠标准的中小学生数量较少。
(4)示例:小圳,刻苦学习固然好,但你不能保证每天9小时的睡眠和正确的睡眠姿态,对你身体损伤很大,还可能导致免疫力降低。为了身体健康和更好地学习,请你改变这种作息,你看行吗?
【考点】
概括内容,归纳要点(应用文)
续写补写
说明方法
说明文语言
应用文阅读开放问题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①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大多数家长午间无法接送孩子,而导致的孩子们只能在教室将就休息的问题。
②午休床被争相点赞,也让我们看到家长对孩子睡眠健康的渴望。
(2)不同年龄段的人的正常睡眠时长各不相同。
(3)①“大多”指多数,不排除有特例,说明家长午间不能接送孩子是普遍情况,但不是绝对的。这一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②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突出准确地说明了达到睡眠标准的中小学生数量较少。
(4)示例:小圳,刻苦学习固然好,但你不能保证每天9小时的睡眠和正确的睡眠姿态,对你身体损伤很大,还可能导致免疫力降低。为了身体健康和更好地学习,请你改变这种作息,你看行吗?
五、文言文阅读
【答案】
(1)①推托,②等到,③对……说,④只
(2)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
(3)①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用新的眼光看待。
②但是我回想年轻时的行为处事,现在觉得很是不对。
(4)示例一:我更欣赏孙权劝学,结合自身例子,现身说法,直接点明了学习的必要性,又提供那有效的读书方法和作用。
示例二:我更欣赏唐太宗劝学,他既从自身实际出发阐述“为人须大有学问”,又引用古人的名言,从反面论证不学习的危害。
【考点】
文言文比较阅读
文言实词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文言断句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开放问题
【解析】
【乙文参考译文】
唐太宗对房玄龄说:“做人应该学习与求问。我过去因为许多凶敌没有平定,东征西讨,亲自参与军事,没有空暇读书。近来天下太平,我人在殿堂,不能亲自拿着书卷,(就)命令别人读给我听。做君主,做臣子及做父,做子的道理,政令教化的道理都在书中。古人说‘不学习,面对墙面一无所知,处理事情只会感到麻烦。’这不只是说说。但是我回想年轻时的处事行为,觉得很是不对。”
【解答】
(1)①推托;②等到;③对……说;④只
(2)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
(3)①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用新的眼光看待。
②但是我回想年轻时的行为处事,现在觉得很是不对。
(4)示例一:我更欣赏孙权劝学,结合自身例子,现身说法,直接点明了学习的必要性,又提供那有效的读书方法和作用。
示例二:我更欣赏唐太宗劝学,他既从自身实际出发阐述“为人须大有学问”,又引用古人的名言,从反面论证不学习的危害。
六、写作
【答案】
略。
【考点】
半命题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略。年龄段
不感兴趣
感兴趣
很感兴趣
老年人
19.1%
35.2%
45.7%
中年人
14.7%
32.7%
52.6%
青少年
46.4%
31.7%
21.9%
2022年安徽省阜阳市某校初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部编版: 这是一份2022年安徽省阜阳市某校初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部编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题,综合读写,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年安徽省阜阳市某校初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3): 这是一份2020-2021年安徽省阜阳市某校初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3),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题,综合读写,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年安徽省阜阳市某校初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年安徽省阜阳市某校初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题,名著阅读,综合读写,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