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沪教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0396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沪教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03968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 (五四制)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教学设计
展开【知识目标】
探索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算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能力目标】
让学生亲身经历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算理过程,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探究能力。
2、在自主探究及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探究活动中,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索及合作交流意识,增加学习数学的乐趣。
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和良好的计算习惯,并产生解决数学问题的积极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选择合理算法。
教学难点:能自主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横式计算算理迁移到竖式计算中并理解用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口答)
10×14 = 50×16 = 25×4×3= 13×3+7×3=
18×20 = 25×40 = 45×2×6= 24×9-17×9=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师:团体操比赛开始了。从图上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每行12只,排成14行。
【设计意图:创设有趣的动物情境,充分体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理念,为进一步探究算法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师:如何列式呢?
生:14×12=
4、师:你能估一估大约有多少只刺猬参加团体操比赛吗?同桌讨论。
反馈:
①14×10=140 ③20×12=240
②10×12=120 ④14×20=280
……
师:看来你们没忘记以前学过的估算这个本领,掌声送给自己!
【适时评价给予鼓励,帮助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
根据这些数字你知道刺猬的实际只数在什么范围内吗?更接近?你是怎样想的?
师小结:我们在估算时,一般取一个最接近整十数的那个两位数进行估算,这样得出的估算结果最接近实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在计算前先对结果进行估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体会估算的方法与价值,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为后续探讨横式计算的算法多样化做准备。】
5、师:那14×12的结果究竟是多少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究的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板贴课题,齐读)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师:请你们以4人为一小组讨论算法,看哪组的算法最多,最后由组长记录你们的算法。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学生小组活动,使他们不仅互相学习,丰富了算法的多样化,同时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并促进了知识的迁移。】
板书反馈:
小丁丁: 14×12 小巧: 14×12
= 14×10 + 14×2 = 14×3×4
= 140 + 28 = 42×4
= 168 = 168
小亚: 14×12 小胖: 14×12
= 20×12 - 6×12 = 5×12 + 9×12
= 240 – 72 = 60 + 108
= 168 = 168
………
小结:
小丁丁:将其中一个因数分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形式,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
小亚:将其中一个因数分拆成整十数减一位数的形式,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减。
小巧:将其中一个因数分解成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再用连乘。
小胖:将其中一个因数分拆成两个一位数相加的形式,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
师:看来小组的智慧果然很强大呀!我们发现算得的实际结果与刚才估算的结果还是挺接近的。所以掌握估算的本领也可以帮助我们检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无论学生是用递等式还是分步算式表示,只要算法合理,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和评价,并进行引导。《新课标》明确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这也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肯定,能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2、师:小羊带来一道题,请用你喜欢的一种方法帮他解决。
出示:23×15 (多媒体反馈)
师:看来用小丁丁方法的最多。为什么你们喜欢用呢?
3、师:小牛也带来一道题,请用你认为最方便的方法解决。
出示:43×37
师:谁想来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指名一生。
板写 43×37
=43×30+43×7
=1290+301
=1591
师:看来大家都选择了小丁丁的这种最方便的方法。(齐读过程)
师:谁愿意总结一下怎样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师:你说的真好,表扬他!
师小结: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时,可以将其中一个因数分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将两部分积相加,这样计算又方便又好。
【设计意图:小丁丁算法的好处是使学生更能理解乘法的算理,同时也为后面的竖式计算奠定基础。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尝试、比较,使学生自主体会到各种算法的优劣,这样更能加深对算法优化的理解,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三、运用发展,巩固新知
1、师:小羊和小牛说想看小朋友的比赛了。请你们用你喜欢的方法,完成以下2题,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出示:17×29 52×61
(投影核对,每答对一题得10个积分。)
【通过惯例的积分奖励政策,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督促他们要准确计算。】
2、师:团体操结束后,小动物们又开始马拉松比赛了,你们愿意为他们加油吗?
出示火眼金睛:
(1)26×42 (2)38×72 (3)54×29
=20×42+6×42 =38×7+38×2 =54×30-54
=84+252 =266+76 =1620-54
=336 =342 =1566
【设计意图:通过对判断题的辨析,让学生一起分析、交流,通过集体“会诊”,达到既“治病”又“预防”的目的。不仅能巩固新知,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鉴别能力。】
四、拓展应用,自主探究
1、师:小动物们看大家知识掌握的这么好,邀请大家去旅行,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43×37 112×28
师:选择你喜欢的一题,根据要求尝试一下。
一生板演竖式。
【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通过自行观察、比较,尝试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竖式计算以及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过程中。这也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理念。】
反馈:
(1)竖式:
采用师生问答,从而引出“末位上的0可以省略不写”的一般形式。
【以学生自行做题为出发点,使学生感受乘法竖式由繁到简的变化过程。】
最终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法则:
①先用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
②再用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③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师小结: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哪一位对齐。
(2)横式:
多媒体核对。
小结:这两题的算理和今天学的算理都是一样的。
3、师:哎呀,你们太聪明了,把老师以后要教的知识都学会了,那我就轻松多啦!再次把掌声送给自己!
【这是一种知识迁移和主动探究能力的体现,及时评价会带来积极性效应,并能在全班起到很好的提示激励作用。】
五、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到哪些新本领?
拓展:
想一想:小胖将“78×23”中的“3”错看成是“6”,结果比原来的积大了( )
数学三年级下册二、 用两位数乘除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下册二、 用两位数乘除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教案,共3页。
沪教版 (五四制)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巩固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