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四 毫米和千米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四 毫米和千米教学设计,共3页。
教 学 设 计课题认识毫米教学目标1、经历认识毫米,以及用“毫米”作单位测量、估算物体长度的过程。2、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3、积极参加测量活动,丰富实践活动经验,感受数学的发展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重点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知道1厘米=10毫米。难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实际测量。教学准备橡皮、直尺、1分硬币、光盘、卡、练习本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及要求小研究1、观察直尺上的1厘米。2、数一数1厘米之间有几个小格,看一看每个小格有多长,认识1毫米。探究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激趣设疑1、比划1米、1分米、1厘米的长。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接近1米、1分米、1厘米。我们已经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当我们测量更小、更短或要求测量更准确时,用这些单位还合适吗?(学生思考后回答)这节课,我们再来了解一种长度单位:毫米。自主探究1、认识毫米的作用(1)课件出示橡皮图,提问:这个橡皮有多长?引导学生发现:这个橡皮3厘米多一些。(2)让学生量一量自己的橡皮的长度,学生汇报。教师巡视,重点注意学生测量时是否从0刻度开始的。有汇报“不到1厘米”时指出:为了表示比1厘米更小的长度,需要引入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2、表示方法(1)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是“毫米”,“毫米”用“mm”表示。让学生写一遍“毫米mm”,并读一读。(2)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要求测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3、认识1毫米(1)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直尺,先看一看直尺上的1厘米,再数一数1厘米之间有几个小格,看一看每个小格有多长。1厘米中间的每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2)让学生再看一看自己直尺上的1毫米。你知道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吗?为什么?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3)量一量光盘的厚度,感受光盘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因为1分硬币不流通,所以采用光盘代替)(4)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学生汇报。(5)闭眼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再用手指比划1毫米的长。4、小组合作测量(1)测量数学课本和练习本的厚度学生完成测量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核对,并组织学生交流:测量数学课本、练习本等这些比较薄的物品的厚度,怎样做能够量得更精确些。(2)估测一摞纸有多少张发给每个小组一摞纸,学生想办法估测这一摞纸有多少张。小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估测方法。师总结:测量比较薄的物体的厚度时,可以先把几个这样的物品摞起来一起测量,再算出每个物品的厚度。分享启智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测量练习,再组织学生反馈、交流。让学生自学“兔博士网站”,再让学生说一说: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全课小 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汇报。板书设计认识毫米 1厘米=10毫米 1cm=10mm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四 毫米和千米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回顾,问题激趣,引入“毫米”,合作探究,认识“毫米”,实际操作,应用“毫米”,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下册四 毫米和千米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四 毫米和千米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