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课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歌曲欣赏,作者简介,时常记起,小溪边的凉亭,回来的路,兴致得到满足,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争渡惊起鸥,画面一溪亭日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散曲明清小诗
宋词 《如梦令》 李清照
词牌是填词时用的曲调的名称 字数、句数、平仄、韵脚《如梦令》就是词牌。词牌之下,一般另有题目,但这首《如梦令》只有词牌没有题目,所以我们一般用词的第一句作为题目,以便区分。
李清照(1084—1155?) 中国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她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是北宋婉约派之首。前期由于她过着平静、优越的生活,诗词多表现欢娱。后期金兵南下北宋灭亡,她饱受流亡之苦,诗词多表现哀伤,也寄托了强烈的故国情思。 “易安体”《李清照集》《漱玉词》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谁伴明窗独坐,我共影儿俩个。灯尽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无那,无那,好个凄凉的我。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宋 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宋 李清照常记 溪亭 日暮,沉醉 不知 归路。兴尽 晚 回舟,误入 藕花 深处。争渡,争渡,惊起 一滩 鸥鹭。
常记:溪亭: 日暮:
沉醉:归路:兴尽:
太阳将要下山,时间已经不早了。
(1)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么事?(2)词人写作的是当天的事吗?(3)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节?(4)词人是一个人去的吗?(5)为什么会误入?(6)为什么词人会常想起这件事呢?
难忘而又令人陶醉的是哪几幅画面?
有夕阳、溪水、亭台、有酒,还有人
有船、有人,有菏花、菏叶、菏香
有船、有人,有菏花、菏叶、菏香、有人声、有鸥鹭
古人说,诗言志。意思是:写诗歌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愿或心境。那么在这首词中,词人描绘了这么一种美妙的场景,表达了她的什么思想感情?
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这首词是作者青年时期悠闲生活的写照,全词文字不多,23个字却文意具佳,意境优美,构成一幅夏日郊游的欢乐图画。词的文字精当值得我们学习。你能写一首这样的词吗?
句数:共7句字数:第一句6字 第二句6字 第三句5字 第四句6字 第五、六句2字(相同) 第七句6字韵脚:1、2、4、7句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手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习题ppt课件,共6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评课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进李清照,认识词,如梦令月夜归航,如梦令,思考与讨论,具体是什么时间,从哪个词可看出,李清照,藕花深处,一滩鸥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课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读准字音,“如梦令”,词牌本词无题目,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的时光,快乐就要大声说出来,我说我快乐,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