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章 地球和宇宙第2节 地球的自转教案
展开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特征,知道地球自转方向
2、了解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
知道晨昏线(圈)的含义和昼夜交替周期
3、能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地球自转特征
2、了解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
教具学具:
地球仪、火柴、十字方向标、橡皮泥、硬纸板(阳光)、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
师: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周而复始地东升西落,怎么好像是太阳在绕地球旋转呢?
生:很多学生会说地球的自转。
<类比>
师:如果我们坐在行驶的汽车里,车外的路灯会怎样移动?
生:向后移动。
师:如果汽车自西向东行驶,我们看到的路灯怎样运动呢?
生:路灯自东向西运动。
师:其实,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载着我们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的缘故。
[新课展开]:
一、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的特点
师:我们在教室里学习,你能感觉到地球它在运动吗?
生:不能。
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我们能够走出地球,那么就能看到我们可爱的地球倒底是怎么运动的了。
师:<动画演示地球的自转>
这是在太空看到的地球运动图片。
师:我们把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你能描述下地球自转的特点吗?
生:
绕地轴旋转;
自西向东旋转;
地轴倾斜,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师:其实地轴并不真实存在,是我们为了研究方便,而假想的一条线。
师:很多同学都希望自己能像杨利伟一样,能够在太空中看一看我们的地球。
如果杨利伟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的呢?
如果他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地球的自转方向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在思考、猜测。
师:我们总不能像杨利伟一样在太空中研究地球的运动吧?
地球这么大,在地球上,我们怎样才能研究呢?
生:用地球仪。
师:对,我们可以用地球仪来模拟地球。
大家利用手中的地球仪,让它自西向东旋转,在南北极上空观察下它的旋转方向。
学生动手转动地球仪。
生: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师: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球的工具,我们要会用地球仪,但决不能依赖地球仪。
老师现在有一个很好的方法,你们要不要学啊?
判断地球自转方向方法——右手定则:
举起右手,大拇指指向北极方向,四指弯曲方向代表地球旋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判断地球自转方向的图一张。
2、模拟地球自转
师:我们都知道,太阳对于地球来说是非常的重要,那么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地球会有什么变化呢?
<活动:模拟地球自转实验>
师:课件展示活动步骤,提示学生也可以参照课本中的活动步骤。
1)、一张白纸,画上太阳平行光线。用橡皮泥将一根火柴和十字方向标粘在地球仪上的中国(北半球),并使十字方向标分别和经线、纬线方向一致(让太阳光线水平照射在赤道上)。
2)、按图示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火柴与太阳光线之间的方位变化。
3)、假如火柴代表观测者,思考以下问题:
(1)当地球旋转到A位置时,太阳位于观测者的 面,观测者处于 时间。
(2)当地球旋转到B位置时,太阳位于观测者的 面,观测者处于 时间。
(3)当地球旋转到C位置时,太阳位于观测者的 面,观测者处于 时间。
(4)你认为观测者观测到一天中太阳方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二、昼夜现象
过渡:2008年是难忘的一年,奥运会在北京顺利举行,我们国家的居民可以在黄金时间观看更多的赛事,而美国纽约的市民想看我们白天的比赛项目的现场直播则要到夜晚才能观看,你能解释一下这其中的原因吗?
生:地球有昼夜现象。
师:宇宙中的天体都有昼夜现象吗?
昼夜现象
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某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亮的半球为昼,暗的半球为夜。
<欣赏地球图片>
师:假如地球不自转,会有什么情况呢?
2、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每自转一周,白天和黑夜就更替一次,时间大约是24小时。
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更替,于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区别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
3、晨昏线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
其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白昼变为黑夜的界线是昏线,从黑夜变为白昼的界线是晨线。
晨昏线巩固练习一道。
4、思考:昼夜交替的周期对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发展有没有好处?为什么呢?
答:昼夜交替的周期适宜,使得地面白昼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冷却不至于过分寒冷,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的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有利于地球上生物的生长。
三、小结
1、假如你是地球,你如何向别人介绍你自己呢?
大家好!我叫地球。
我很喜欢运动,总是绕_______ __________旋转,
从北极上空看呈_______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_______方向旋转。
我每自转一周,____________就更替一次,时间大约是_________。
2、这节课我们还学了什么?
1)、昼夜现象: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某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亮的半球为昼,暗的半球为夜。
2)、昼夜交替现象:地球的自转
3)、晨昏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表面由黑夜转为白昼的界线为晨线,相反由转为白昼黑夜的界线是昏线。
四、练习
1、下列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绕的中心是地轴
B、地球的自转方向总是顺时针方向
C、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D、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地球表面产生昼夜更替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 ( )
A.自转 B.公转 C.不发光,不透明 D.地轴是斜的
3、在地球仪上找一找,哪个国家位于地球上我国的背面?现在我们正在教室里学习,那个国家中的大多数人正在干什么?
4、假如地球自转速度加快或减慢,我们的“一天”的长度将如何变化?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章 地球和宇宙第2节 地球的自转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a href="/kx/tb_c567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4章 地球和宇宙第2节 地球的自转教案及反思</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自转现象,探究昼夜交替的秘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地球在不停地绕地轴旋转,昼夜交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地球的自转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地球的自转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设计特点,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方法与能力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