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节 摩擦力教案及反思
展开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实例说明摩擦力是普遍存在的,固体、气体和液体都会产生摩擦力。
(2)能通过想象描述没有摩擦的世界将会出现的情景。
2.过程与方法:
在读图中穿插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精神。
3.情感价值观目标:
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摩擦,美好的生活中有我们了解小知识,我们通过学习,改善自己身边的小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摩擦力的概念
难点:静摩擦的存在和摩擦力的方向
三、课前准备
筷子、米、矿泉水瓶、黑板檫、班牌、鞋刷、小磁铁。
四、教学过程
活动1.将手掌紧压在桌面上,并慢慢拖动。
有何感觉,感觉在哪里产生,接受此刺激的感受器在手掌还是手背?
学生回答:火辣辣,被摩擦的感觉。感觉在大脑产生,接受刺激的感受器在手掌,说明摩擦力作用在受力物体的接触面上。
摩擦力:用f 表示,单位:牛顿(N)
摩擦力的三要素:作用点: 受力物体的接触面上。
方向:
大小:
现在知道摩擦力作用在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的接触面上,那么摩擦力方向如何?
活动2. 向左向右拖动毛刷,适当向下压,观察刷毛弯曲方向,判断摩擦力方向。
生:向左拖动毛刷,刷毛向右弯曲,此时毛刷受到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向右拖动毛刷,刷毛向左弯曲,此时毛刷受到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生: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师出示图片
师引导生分析:左图中A,B处于静止状态,右图中
B 保持静止,A向左运动
A保持静止,B向右运动
A向左运动的同时,B向右运动
A相对于B向左运动,A受到B对它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相对于A向右运动,B受到A对它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相对于施力物体)。
活动3. 将黑板擦放在班牌上,用力快速水平拉动班牌,观察黑板擦的运动状况。
以班牌为参照物,黑板擦向左运动,受到班牌对它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以地面为参照物,黑板擦向右运动,此时,摩擦力为黑板擦运动提供动力。
摩擦力可以是物体运动的阻力,有时也是动力,但摩擦力方向必定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相对于施力物体)。
师:以上活动中,手、毛刷、黑板擦都与接触物体发生了相对运动,那么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是否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活动4. 筷子提米
活动成功后,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对米受力分析。米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筷子对米竖直向上的摩擦力。
物体保持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趋势,受到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再次将黑板擦放在班牌中间,缓慢提高班牌一端,黑板擦并没有马上下滑。
对斜面上黑板擦受力分析。
将一小块磁铁吸引于黑板上,对小磁铁受力分析。
滑动摩擦、静摩擦
人走路时,地面与鞋底发生的是?
小视频:毛刷模拟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的摩擦状况。
人走路时,前脚受地面摩擦力方向向后,后脚受到地面摩擦力方向向前。结合课本114页分析。
小视频:冰雪地人、动物走路打滑
思考与讨论:假如没有摩擦,将会……
当然,在生活中,摩擦是普遍存在的
“神六”返回舱
不但固体与固体之间会产生摩擦,气体、液体和固体之间也会产生摩擦。
小结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节 摩擦力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节 摩擦力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浙教版第6节 摩擦力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第6节 摩擦力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前准备 有机玻璃底座,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第3章 运动和力第6节 摩擦力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第3章 运动和力第6节 摩擦力教案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