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刷卷05-2022年高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河北专用)
展开2022年高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05
新高考地区专用
1.增大探究性,扩大开放性,体现创新性,鼓励有独特见解、有思想水平、有创新精神的答案。
2.精心选取真实内容情境,信息量大,综合性强,注重考查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阅读理解能力。
1.实验探究题注重试题的探究性和开放性,淡化课本现成知识和结论,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本卷的10题。
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重点关注多步连锁反应、速率方程、反应历程及活化能分析。如本卷的9、15题。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3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中国科技改变世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飞扬”火炬外壳由碳纤维与树脂的复合材料制成,密度小、强度高
B. “天问一号”火星车使用热控保温材料一纳米气凝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C. “雷霆之星”速滑服采用银离子抗菌技术,可有效防护细菌侵入
D. “天机芯”是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计算芯片,其主要成分和光导纤维相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A.“飞扬”火炬外壳由碳纤维与树脂的复合材料制成,该材料具有密度小、强度高的特点,A正确;
B.“天问一号”火星车使用热控保温材料一纳米气凝胶,纳米气凝胶属于胶体,因而可产生丁达尔效应,B正确;
C.“雷霆之星”速滑服采用银离子抗菌技术,Ag+是重金属离子,能够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因而可有效防护细菌侵入的性能,C正确;
D.“天机芯”是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计算芯片,其主要成分是晶体硅,而和光导纤维主要措施二氧化硅,因此二者的成分不相同,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2. 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乙烯能够发生加成反应,可用做催熟剂
B. 具有漂白性,可用作葡萄酒的添加剂
C. 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 溶液呈酸性,可用于腐蚀电路板上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乙烯可用于催熟剂,可催熟植物的果实,与发生加成反应没有关系,A不符合题意;
B.葡萄酒中的少量SO2可以防腐、除杂、抗氧化的作用,且少量SO2对人体是无害的,不是因为二氧化硫漂白性,B不符合题意;
C.CaO能与水反应,消耗水,可用作干燥剂,C符合题意;
D.Fe3+与Cu反应生成Fe2+与Cu2+,说明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不是因为FeCl3溶液呈酸性,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用化学用语表示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为
B. 由H和形成的过程为
C. 的结构式为
D. 的结构示意图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的质量数为15,可表示为,A错误;
B.HCl中只含共价键,其电子式为 ,B错误;
C.NH3中含个N-H键,NH3的结构式为: ,C正确;
D.Cl-最外层有8个电子,Cl−的结构示意图为 ,D错误;
故选:C。
4.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的溶液中、、、
B. 水电离的mol/L的溶液中:、、、
C. mol/L的溶液中:、、、
D. 与Al反应能放出的溶液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A.Fe3+水解显酸性,不能在的溶液中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
B.水电离的mol/L的溶液可以是酸性溶液,也可以碱性溶液,酸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
C.mol/L的溶液中c(H+)=0.1mol/L,溶液呈强酸性,、、、相互不反应且能够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C符合题意;
D.、可形成微溶物CaSO4而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5. 硫的化合物种类繁多。利用H2S废气制取单质硫的常见途径有:①用O2将部分H2S氧化为SO2,SO2与剩余H2S反应得到硫单质,总反应为2H2S(g)+O2(g)=2S(s)+2H2O(g) △H<0;②用ZnO与H2S反应生成ZnS,再用Fe2(SO4)3溶液浸取ZnS得到单质硫。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A. Na2SS B. SOS
C. SO2BaSO3 D. NaHSO3(aq)SO2
【答案】A
【解析】
【详解】A.有强氧化性可以将氧化为,故A正确;
B.SO与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和不反应,故C错误;
D.酸性弱于,所以与不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6. 硫的化合物种类繁多。利用H2S废气制取单质硫的常见途径有:①用O2将部分H2S氧化为SO2,SO2与剩余H2S反应得到硫单质,总反应为2H2S(g)+O2(g)=2S(s)+2H2O(g) △H<0;②用ZnO与H2S反应生成ZnS,再用Fe2(SO4)3溶液浸取ZnS得到单质硫。下列有关H2S制取单质硫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2H2S(g)+O2(g)=2S(s)+2H2O(g)的△S>0
B. 途径①中通入O2越多,越有利于单质S的生成
C. 途径②反应过程中,ZnO是反应的催化剂
D. 途径②中每回收32g硫,理论消耗Fe2(SO4)31mol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反应2H2S(g)+O2(g)=2S(s)+2H2O(g)中气态物质转化为固态物质且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为熵减的反应,△S<0,选项A错误;
B.途径①中若通入O2过多,氧气可能会将硫化氢转化为二氧化硫,不利于单质S的生成,选项B错误;
C.②用ZnO与H2S反应生成ZnS,再用Fe2(SO4)3溶液浸取ZnS得到单质硫,同时生成FeSO4和ZnSO4:Fe2(SO4)3+ZnS=S↓+2 FeSO4+ZnSO4,故ZnO为反应物不是催化剂,选项C错误;
D.根据反应Fe2(SO4)3+ZnS=S↓+2FeSO4+ZnSO4,途径②中每回收32g硫,理论消耗Fe2(SO4)31mol,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7. 咖啡酸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lmolX最多能与1molNaOH发生反应 B. 咖啡酸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 可用溴水检验咖啡酸中是否含有X D. 咖啡酸在水中的溶解度比X在水中的溶解度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A.lmolX含有1mol羧基,最多能与1molNaOH发生反应,故A正确;
B.单键可以旋转,咖啡酸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B错误;
C.X和咖啡酸中均含有碳碳双键,都可以使溴水褪色,不可用溴水检验咖啡酸中是否含有X,故C错误;
D.咖啡酸中羟基和羧基均能与水形成氢键,在水中的溶解度比X在水中的溶解度大,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8. 下列实验所选装置正确的是
A.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B. ②用纯碱和稀硫酸制备二氧化碳
C. ③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盐酸
D. ④选择合适试剂,分别制取少量CO2、NH3、NO和O2
【答案】A
【解析】
【详解】A.关闭止水夹,通过分液漏斗向烧瓶中加入水,若装置不漏气,加入一段时间后,水不能流进烧瓶中,故①可用于检查装置气密性,A正确;
B.图示仪器适用于块状固体与液体混合制取气体,而纯碱与硫酸混合后,盐溶解在水中进入溶液中,不能实现固液分离,因此不能使用该装置制取CO2气体,应该使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B错误;
C.NaOH溶液显碱性,会腐蚀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而使滴定管与玻璃塞黏连,导致仪器报废,应该使用碱式滴定管盛装NaOH溶液进行酸碱中和滴定,C错误;
D.NH3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使用向上排空气的方法收集;NO会与空气中的O2发生反应,不能使用排空气的方法收集,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9. 将电催化转化成燃料和化学品具有重要意义。甲酸可以作为氢载体直接用于甲酸燃料电池。某科学家在常温下用S—In催化剂电催化还原制甲酸的机理如图1所示,反应历程如图2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原子用*标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使用S—In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 催化剂活性位点在催化过程中的作用是活化水分子
C. 制甲酸过程的决速步骤为
D. 电催化还原制甲酸总反应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使用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导致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从而加快反应速率,故A正确;
B.由图可知,催化剂活性位点在催化过程中的作用是活化水分子,故B正确;
C.由于反应最大,是影响制备甲酸的决速步骤,故C错误;
D.由图2可知,电催化还原制甲酸总反应为CO2+2H2O=HCOOH+2OH-,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则熵变,故D正确;
答案选C。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0. 学习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序号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
现象
出现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出现白色沉淀
实验①、③的白色沉淀经检验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 实验①、②说明在碱性条件下电离得到
B. 实验①、②、③证明与反应过程存在反应
C. 实验①和③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 可用、检验长期放置的中是否含有
【答案】AB
【解析】
【详解】A.实验①中Na2O2和H2O反应生成H2O2和NaOH,实验①生成BaO2白色沉淀,说明在碱性条件下电离得到,故A正确;
B.实验①、②、③中Na2O2和H2O反应生成H2O2和NaOH,BaCl2与H2O2反应生成BaO2和HCl,故B正确;
C.实验①、②、③中Na2O2和H2O反应生成H2O2和NaOH,BaCl2与H2O2反应生成BaO2和HCl,无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H2O与Na2O2反应生成H2O2,为避免生成BaO2白色沉淀的干扰,应该加入MnO2分解H2O2,再加入BaCl2观察是否有BaCO3白色沉淀,即可证明长期放置的过氧化钠中是否含有Na2CO3,故D错误;
故选AB。
11. 目前碘酸钾被广泛应用于食盐加碘。一种由含碘废水制取碘酸钾的工艺如下,其中“制KI(aq)”时,Fe2+会水解形成胶状物吸附KI,造成I-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制备CuI过程中,消耗SO2与Cu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 滤渣1能够完全溶解于稀硫酸中
C. 制得0.1 mol KIO3至少需要标准状况下5.6 L Cl2
D. 制备KI时要控制溶液的pH不宜过大
【答案】CD
【解析】
【分析】含碘废水制取碘酸钾晶体,由实验流程可知,含碘沸水中加入SO2和硫酸铜制备CuI ,发生反应:2SO2 +I2+2Cu2++4H2O=2CuI↓+2+8H+,滤液1含硫酸,过滤得到滤渣中加入铁粉、水制备FeI2,过滤得到滤渣1为Fe和Cu,滤液中加入碳酸钾发生反应:K2CO3+FeI2=FeCO3↓+2KI,滤渣2为FeCO3,酸性条件下KI、过氧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滤液2含硫酸钾,然后碘、氯气、KOH发生反应:5Cl2+I2+12OH-=2+ 10Cl-+6H2O,由溶解度可知,蒸发浓缩、降温结晶可析出碘酸钾晶体,以此来解答。
【详解】A.根据反应方程式2SO2 +I2+2Cu2++4H2O=2CuI↓+2+8H+可知:制备CuI过程中,消耗SO2与Cu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A错误;
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滤渣1成分为Fe和Cu,其中的Fe是比较活泼的金属,能够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而C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H的后边,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B错误;
C.根据反应方程式5Cl2+I2+12OH-=2+ 10Cl-+6H2O可知:每制取得到2 mol KIO3,反应消耗5 mol Cl2,则制取0.1 mol KIO3,消耗0.25 mol Cl2,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Cl2)=0.25 mol×22.4 L/mol=5.6 L,C正确;
D.制备KI时若溶液pH过大,Fe2+会反应产生Fe(OH)2沉淀,因此要控制溶液的pH不宜过大,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D。
12. 相同金属在其不同浓度盐溶液中可形成浓差电池。如图所示装置是利用浓差电池电解溶液(a、b电极均为石墨电极),可以制得、、和Na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为电解池的阴极
B. 电池放电过程中,Cu(2)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
C. 当电路中转移2mol电子时,1mol通过膜d向右移动
D. 电池从开始工作到停止放电,电解池理论上可制得120gNaOH
【答案】D
【解析】
【分析】电解池以制得、、和NaOH,根据电解池分析得到左边得到NaOH和,右边得到、,则a为阴极,b为阳极,则Cu(2)为负极,Cu(1)为正极。
【详解】A.根据前面分析得到a为电解池的阴极,故A正确;
B.电池放电过程中,Cu(2)为负极,则负极上的电极反应为,则B正确;
C.当电路中转移2mol电子时,阳极区剩余2mol ,要使溶液呈电中性,则1mol通过膜d向右移动,故C正确;
D.电池放电过程中,Cu(2)的电极反应为,Cu(1)的电极反应为,反应前原电池左边硫酸铜物质的量为5mol,右边硫酸铜物质的量为1mol,电池从开始工作到停止放电,则左右硫酸铜物质的量为3mol,因此右侧有2mol铜离子生成,则转移4mol电子,根据2NaCl+2H2OH2↑+Cl2↑+2NaOH,转移2mol电子得到2molNaOH即80g,因此电池从开始工作到停止放电,电解池理论上可制得160gNaOH,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3. 25℃时,向溶液中逐滴滴入等浓度的溶液,测得溶液的与[Y代表或]的关系如图。下列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A. 曲线a表示与的变化关系
B. 25℃时
C. 当溶液的时,
D. 当滴入溶液时,
【答案】B
【解析】
【分析】溶液的与[Y代表或]的关系如图所示,(3,1.2)在曲线a上,则a对应的电离常数;(6,1.7)在曲线b上,则b对应的电离常数,由于草酸的一级电离常数大于二级电离常数,故曲线a表示与的变化关系,曲线b表示pH与的关系,Ka1=10-1.8,Ka2=10-4.3;
【详解】A.由分析可知曲线a表示与的变化关系,A错误;
B.25℃时,B正确;
C.根据电荷守恒有,C错误;
D.滴入溶液时即生成溶液,由分析可知,,,即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反应后溶液呈酸性,故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D错误;
答案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7分)
第14~1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7-1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2分
14. 三氯化铬()是常用的媒染剂和催化剂,易潮解,易升华,高温下易被氧气氧化。实验室制取的反应为:,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俗称光气)有毒,遇水发生水解:;
②碱性条件下,可将氧化为(黄色);酸性条件下,将 (橙色)还原为(绿色)。
(1)A装置用于干燥和观察其流速,A中的试剂是_______;无水的作用是_______;反应结束后要继续通入一段时间氮气,主要目的是_______。
(2)装置E用来收集产物。实验过程中若D处因发生凝华出现堵塞,A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可通过_______(填操作)使实验继续进行。
(3)尾气与装置G中过量的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4)测定产品中,质量分数的实验步骤如下:
Ⅰ.取产品,在强碱性条件下,加入过量溶液,小火加热使完全转化为,再继续加热一段时间。
Ⅱ.冷却后加适量的蒸馏水,再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和浓磷酸(浓磷酸作用是防止指示剂提前变色),使转化为。
Ⅲ.在溶液中加入适量浓混合均匀,滴入3滴试亚铁灵做指示剂,用新配制的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消耗标准溶液(滴定中被还原为)。
①计算产品中质量分数为_______。
②下列操作将导致产品中质量分数测定值偏低的是_______(填字母标号)。
A.步骤Ⅰ中未继续加热一段时间
B.步骤Ⅱ用盐酸替代硫酸
C.步骤Ⅲ中溶液部分变质
D.步骤Ⅲ中读数时,滴定前俯视,滴定后平视
【答案】(1) ①. 浓 ②. 防止G中水蒸气进人E装置 ③. 将和分别充分排入装置E和G中
(2) ①. A中导管内液面上升 ②. 对D处稍加热
(3)
(4) ①. 79.25% ②. AB
【解析】
【分析】实验室制取CrCl3的反应为CnO3(s)+3CCl4(g)2CrCl3(s)+3COCl2(g),CrCl3 易潮解高温下易被氧气氧化,所以要防止装置内在高温条件下不能存在空气,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段时间氮气,让CrCl3在氮气氛围中冷却,防止空气进入使CrCl3氧化,A中装浓H2SO4干燥N2并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C装置;无水CaCl2防止G中水蒸气进入E及C装置;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段时间氮气,将CrCl3充分排入装置E,将COCl2排入装置G中并被充分吸收,回收尾气,以此来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题目信息:CrCl3 易潮解高温下易被氧气氧化,所以要防止装置内在高温条件下不能存在空气,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段时间氮气,主要目的是让CrCl3在氮气氛围中冷却,防止空气进入使CrCl3氧化;A中装浓H2SO4,作用是干燥N2并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C装置,无水CaCl2的作用是防止中水蒸气进入E及C装置;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段时间氮气,将CrCl3充分排入装置E,将COCl2排入装置G中并被充分吸收,回收尾气;
【小问2详解】
若D处出现堵塞,则C装置内压强增大,A中导管内液面上升; D处堵塞是因CrCl3升华后在D处凝聚而产生的,故可对D处稍加热,使实验能继续进行;
【小问3详解】
装置G中可以看做是COCl2先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氯化氢,二氧化碳和氯化氢再与氢氧化钠反应,根据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Cl2+4OH-=CO + 2C1-+2H2O;
【小问4详解】
①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测定过程中的物质的量的关系为:2CrCl3~2CrO~Cr2O~6(NH)4Fe(SO4)2,(NH)4Fe(SO4)2的物质的量:n=cV=30.00×10-3L×1.0mol⋅L-1=3×10-2mol,测定产品中CrCl3质量分数为:=79.25%;
②
A.步骤I未继续加热一段时间,过量的H2O2在步骤I中会将Cr2O还原为Cr3+,则滴定时消耗标准溶液(NH)4Fe(SO4)2体积减小,测定的CrCl3质量分数偏低,A符合题意;
B.由提示可知,步骤Ⅱ中用盐酸代替硫酸,由于Cl-具有还原性,会反应消耗Cr2O,导致(NH)4Fe(SO4)2消耗的体积偏小,读取标准液体积小于实际,测出的CrCl3质量分数偏低,B符合题意;
C.步骤I中所(NH)4Fe(SO4)2已变质,则滴定用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出的CrCl3质量分数偏高,C不符合题意;
D.步骤中读数时滴定前俯视(读数偏小),滴定后平视,读取标准液的体积偏大,测出的CrCl3质量分数偏高,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15. 研发二氧化碳利用技术、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成为研究热点。
(1)减少碳排放的方法有很多,转化成有机化合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如下反应:
a.
b.
c.
上述反应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_______(填编号)。
(2)在固体催化表面加氢合成甲烷过程中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主反应:
副反应:
①已知,则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加氢合成甲烷时,通常控制温度为左右,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反应。
①温度及分子筛膜(用分子筛膜代替容器器壁,该膜只允许极性分子通过)对甲醇平衡产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则_______0(填“>”、“<”或“=”);其他条件不变,甲醇的平衡产率总是高于没有分子筛膜,其原因是_______。
②测得在相同时间内,不同温度下的转化率如图2所示,_______(填“>”、“<”或“=”);时,若起始压强为,计算_______(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③已知速率方程,、是速率常数,只受温度影响。图3表示速率常数的对数、与温度的倒数之间的关系,A、B、D、E分别代表图2中a点、c点的速率常数,则点_______表示c点的。
【答案】(1)b (2) ①. ②. 催化剂活性最高或温度较低反应速率较小,温度较高副反应平衡右移,副产物增多
(3) ①. < ②. 有分子筛膜时能及时分离出产物,上述平衡正向移动,甲醇的平衡产率增大 ③. < ④. 0.5 ⑤. B
【解析】
【分析】(1)根据原子利用率是指被利用的原子的质量比上总原子的质量,公式为原子利用率=×100%,计算原子的利用率;
(2)根据反应可得①×2-主反应可得CH4 +2O2=CO2+2H2O,根据盖斯定律进行放热的计算;根据反应可知主反应放热,副反应吸热,温度高可能使催化剂的活性降低,进行分析;
(3)①根据图像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甲醇的转化率降低,升温逆向移动,判断ΔH;浓度对平衡影响分析;
②根据图像可知,不同温度相同时间测得H2的转化率,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判断,利用三行式进行分压数据分析,再根据Kp=进行计算;
③根据上面分析可知C达到平衡,v正=v逆,v正=k正⋅c(CO2)⋅c3(H2),v逆=k逆⋅c(CH3OH)⋅c(H2O),则K=,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移动,再进行分析;
【小问1详解】
根据题中信息CO2转化成有机化合物,有机物为我们的预期产物,其他属于没有充分利用的,根据原子利用率是指被利用的原子的质量比上总原子的质量,公式为原子利用率=×100%,可知a的原子利用率为=×100%=48.4%;b.的原子利用率为×100%=64.0%;c.的原子利用率为×100%=28.0%,b的原子利用率高;
【小问2详解】
①根据反应可得①×2-主反应可得CH4 +2O2 =CO2+2H2O,根据盖斯定律可知ΔH=ΔH3×2-ΔH1+=-395.6kJ⋅mol-1×2-(-156.9kJ⋅mol-1=-634.3kJ⋅mol-1;
②根据反应可知主反应放热,副反应吸热,温度过高主要发生副反应,温度低反应速度慢,温度高也可能使催化剂的活性降低,综合考虑选择500℃左右;
【小问3详解】
①根据图像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甲醇的转化率降低,升温逆向移动,说明反应放热ΔH<0,分子筛膜能选择性分离出H2O (g),使生成物的浓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导致甲醇产率增大;
②根据图像可知,不同温度相同时间测得H2的转化率,b点前温度低反应速率慢未到达平衡,b点后面达到了平衡,且温度高反应速率v(c)正=v(c)逆,a点未到达平衡温度低反应慢,且v(a)逆
恒容密闭容器,根据pV=nRT,可知p和n正比,反应后总的物质的量为(1+2+1+1)mol,的压强为×3.5MPa=2.5MPa,根据Kp===0.5;
③根据上面分析可知C达到平衡,v正=v逆,v正=k正⋅c(CO2)⋅c3(H2),v逆=k逆⋅c(CH3OH)⋅c(H2O)则K=,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平衡常数减小,即越小,lgk越小,即点B表示c点的lgk正;
16. 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除外,还含有箔、少量不溶于酸碱的导电剂)中的资源,可采用如图所示工艺流程:
碳酸锂的溶解度()如表: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1.54
1.33
1.17
1.01
0.85
0.72
(1)Ⅰ步操作是粉碎废旧电极,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
(2)Ⅱ步加入过量溶液后,滤液1中存在的主要阴离子是_______。
(3)浸出液中存在大量和,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Ⅳ步中加入30%溶液沉铁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
(4)Ⅴ步沉锂后,使用热水而不使用冷水洗涤的原因是_______。
(5)工业上将回收的、粉碎与足量的炭黑混合高温灼烧再生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6)Ⅵ步将粗品制备成高纯的部分工艺如下:
a.将溶于盐酸作电解槽的阳极液,溶液做阴极液,两者用离子选择透过膜隔开,用惰性电极电解。
b.电解后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溶液并共热,过滤、洗涤、干燥得高纯。
①a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宜选用_______(填“阳”或“阴”)离子交换膜。
②b中,加热条件下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答案】(1)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溶解效率
(2)、
(3)消耗,使减小,、电离平衡右移,增大,与结合生成沉淀
(4)温度升高,碳酸锂溶解度减小,热水可减少溶解损失
(5)
(6) ①. ②. 阳 ③.
【解析】
【分析】电池正极片由LiFePO4活性材料、Al箔、少量不溶于酸碱的导电剂组成,加入NaOH溶液溶解Al箔,生成NaAlO2溶液,过滤后,向滤渣Ⅰ中加入稀HCl和氧化剂,中和过量的NaOH溶液,溶解LiFePO4,并把Fe2+氧化为Fe3+,然后过滤,除去不溶于酸和碱的导电剂,30%的Na2CO3调节浸出液的pH,使FePO4沉淀,过滤除去后得到滤液2,主要含有Li2SO4和Na2SO4,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利用高温时Li2CO3的溶解度很小,析出Li2CO3沉淀,趁热过滤得到Li2CO3。
【小问1详解】
Ⅰ步操作是粉碎废旧电极,其主要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溶解效率。故答案为: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溶解效率;
【小问2详解】
Ⅱ步加入过量溶液后,加入NaOH溶液溶解Al箔,生成NaAlO2溶液,溶质成分为NaAlO2和NaOH,反应原理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滤液1中存在的主要阴离子是、。故答案为:、;
【小问3详解】
浸出液中存在大量和,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Ⅳ步中加入30%溶液沉铁的主要原理是消耗,使减小,、电离平衡右移,增大,与结合生成沉淀。故答案为:消耗,使减小,、电离平衡右移,增大,与结合生成沉淀;
【小问4详解】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Li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热水洗涤可以降低Li2CO3的溶解度,从而析出更多的Li2CO3,Ⅴ步沉锂后,使用热水而不使用冷水洗涤的原因是温度升高,碳酸锂溶解度减小,热水可减少溶解损失。故答案为:温度升高,碳酸锂溶解度减小,热水可减少溶解损失;
【小问5详解】
工业上将回收的、粉碎与足量的炭黑混合高温灼烧再生制备,同时生成一氧化碳,根据原子守恒和化合价升降守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小问6详解】
①a中,氯离子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溶液中阴离子不断放电使阳离子浓度增大,为维持溶液电中性,宜选用阳(填“阳”或“阴”)离子交换膜。故答案为:;阳;
②b中,加热条件下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故答案为:。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右侧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行评分;不涂,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
17. 石墨烯、高温氯化钠、砷化镉等超导材料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烯结构如图1所示,则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12 g石墨烯中含有六元环个数与σ键个数之比为_______。
(2)温度升高时,NaCl晶体出现缺陷,如图2方格处填入Na+时,恰好构成氯化钠晶胞的,此时晶体的导电性大大增强。已知氯化钠晶体中两个相邻Cl-之间的间隙小于Na+直径,则Na+最可能通过途径_______(填图中序号)迁移到空位处。
(3)石墨烯限域单原子铁催化剂使CH4在室温条件下被H2O2直接氧化为HCHO、HCOOH,比较HCHO、HCOOH的沸点高低并说明理由_______。
(4)镉(Cd)与Zn同族且相邻,则基态Cd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与砷(As)同主族的N、P两种元素的氢化物水溶液的碱性:NH3强于PH3,原因是_______。
(5)砷化镉可以看作是石墨烯的3D版,其晶胞结构为正方体如图3,占据顶点和面心,Cd占据As围成的四面体空隙,空隙占有率75%,故Cd为“具有两个真空的立方晶格”,其中“①”和“②”位是“真空”。建立如图的原子坐标系,①号位的坐标为(,,),则③号位原子坐标参数为_______。晶胞的密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晶胞中距离最远的两个Cd原子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pm(列计算式即可)。
【答案】(1) ①. sp2 ②. 1∶3
(2)Ⅰ (3)HCOOH沸点较高,因为HCOOH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4) ①. 4d105s2 ②. 原子半径N<P,电负性N>P,NH3更易结合水中的H+而电离出OH-
(5) ①. (,1,)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在石墨烯结构中每个C原子与相邻的3个C原子形成共价键,因此C原子杂化类型是sp2杂化;
在一个正六边形中含有6个C原子,每个C原子与相邻的3个C原子形成3个C-C共价键,为相邻的3个正六边形所共有,则1个小六边形中含有的C原子数目是6×=2,每个C-C共价键都是σ键,是相邻的2个C原子形成,故平均1个六边形含有2个C原子,含有3个σ键;12 g 石墨烯中C的物质的量是1 mol,则其中含有六元环物质的量是0.5 mol,含有σ键物质的量是1.5 mol,因此12 g石墨烯中含有六元环个数与σ键个数之比为0.5 mol:1.5 mol=1:3;
【小问2详解】
导电性增强的原因:该晶体导电时,Na+在电场作用下迁移到空位上,形成电流;在氯化钠晶体中两个相邻Cl-之间的间隙小于Na+直径,则Na+不可能通过途径II迁移到空位处,则是Na+最可能通过途径I迁移到空位处;
【小问3详解】
HCHO、HCOOH都是由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形成的分子晶体,由于HCOOH的分子之间除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外,还存在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作用,导致HCOOH的沸点比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的HCHO高;
【小问4详解】
Zn是第四周期四IIB元素,原子核外价电子排布式是3d104s2,则与Zn同一族且处于相邻周期的Cd元素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d105s2;
由于原子半径:N<P,元素的电负性:N>P,则NH3更易结合水中的H+而电离出OH-,因此溶液的碱性:NH3强于PH3;
【小问5详解】
如图的原子坐标系,①号位在底面的投影应位于底面对角线的处,根据①号位的坐标为(,,) ,可知该坐标系中晶胞的棱长为1,③号位碳原子在底面的投影位于底面棱心上,所以x、y坐标为、1;③号位碳原子位于右侧面的面心,所以z坐标为,则该原子的坐标为(,1,);
根据均摊法,该晶胞中As原子个数为:8×+6×=4,含有Cd原子数为6个,该晶胞中距离最远的两个Cd原子之间的距离为体对角线的。假设晶胞边长为a pm,则根据晶胞密度计算公式可得ρ=,a=×1010 pm,故该晶胞中距离最远的两个Cd原子之间的距离为L=pm。
18. 物质F可用于制造有机离子导体,其某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①
②
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X的名称为___________,C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D→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检验E中是否含有D的试剂为____,E→F的反应类型为_____。
(3)符合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种。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含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4)结合上述合成路线,设计由3-溴-1-丁醇为起始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_。
【答案】(1) ①. 甲醛 ②. 碳碳三键、羟基
(2) ①. +H2O2+H2O ②. 溴水 ③. 加成反应
(3)5 (4)CH3-CHBr-CH2-CH2OHCH3-CH=CH-CH2OH
【解析】
【分析】A是乙炔,结构简式是CH≡CH,CH≡CH与HCHO发生信息①反应产生B是CH≡C-CH2OH,B与溴苯发生取代反应产生C是,C与H2在Pd催化下加热发生加成反应产生D:,D与H2O2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产生E:,E与CO2、TBAB加热发生加成反应产生F。
【小问1详解】
试剂X是HCHO,名称为甲醛;C是,其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碳碳三键、羟基;
【小问2详解】
D是 ,D与H2O2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产生E:,则D→E的反应方程式为: +H2O2+H2O;
D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能够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而E不能使溴水褪色,因此检验E中是否含有D的试剂为溴水;
E与CO2在TBAB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产生F,故E →F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小问3详解】
D是 ,其同分异构体符合条件: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说明含有苯环;②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③含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可能的结构有、、、、,共5种不同结构,因此有5种同分异构体;
【小问4详解】
3-溴-1-丁醇(CH3-CHBr-CH2-CH2OH)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产生CH3-CH=CH-CH2OH,然后与H2O2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然后与CO2在TBAB作用下加热发生加成反应产生目标产物,故以3-溴-1-丁醇为起始原料制取的合成路线为:CH3-CHBr-CH2-CH2OHCH3-CH=CH-CH2OH。
必刷卷03-2022年高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河北专用): 这是一份必刷卷03-2022年高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河北专用),共27页。
必刷卷05-2022年高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甲卷): 这是一份必刷卷05-2022年高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甲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光气在工业上具有重要的用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刷卷02-2022年高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河北专用): 这是一份必刷卷02-2022年高考化学考前信息必刷卷(河北专用),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eV的能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