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下册八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冀教版三年级下册八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共6页。
测试组别 |
|
|
| ||
年 级 | 小学三年级 | 科 目 | 小学数学 | ||
授课题目 |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认识几分一》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与技能 | 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 |||
过程与方法 | 结合具体教学情境和操作活动,经历由生活经验到认识分数的过程。 | ||||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 感受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 ||||
教 学 重 点 | 认识几分之一,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分数。 | ||||
教 学 难 点 | 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 ||||
教 法 学 法 | 教法: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本课教学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法:在教学中,采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学习。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活动,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而达到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的目的。 | ||||
教 具 学 具 |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片,彩笔。 | ||||
板 书 设 计 | 认识几分之一
平均分 一半
1/2 读作:二分之一
1/3 读作:三分之一
1/4 读作:四分之一 | ||||
迁西县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测试
教学设计专用纸(副页)
教学 流程 | 师生活动 | 媒体 运用 | 设 计 意 图 |
情
境
导
入 | 教师讲故事 故事内容大意:小猴子皮皮可淘气了,这天,它站在树上,东张西望的,想看看有什么好吃的。亮亮和丽丽坐在树下的一张石头桌子旁,桌子上摆着2个又大又红的桃子。皮皮的眼睛一下子直了,这可是它爱吃的呀!它还没吃早餐呢,肚子早就敲鼓了。 亮亮对丽丽说:“2个桃子,正好我们每人一个。”说着它们就要伸手,皮皮“嗖”的一下从树上跳下来,拿起一个桃子说:“我也要吃。”丽丽笑着说:“皮皮,你一定饿了吧,这个桃子就送给你吧!” “2个桃子,送给皮皮1个,就剩下1个桃子了,怎么分?”亮亮皱着眉头对丽丽说。
(学生聚精会神听故事) 师:对呀,一个桃子两个人怎么分呢? 生1:一人一半。 生2:每人分半个桃子。师:对,像这样每人分的同样多的分法,咱们把它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
多媒体课件出示情境 图
课件演示“平均分桃子”的过程 |
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在故事情境中提出问题 ,调动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学生乐于主动思考。
这个环节,引出“平均分”的概念。因为“平均分”是分数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 |
学
习
新
知
| 1、师:那么,“一半”可以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呢?(板书:一半)用数学语言来说“一半”就是整个桃子的二分之一。像二分之一这样的数叫做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板书:认识几分之一) 师:你们还能举出生活中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的事物吗? 生1:半个苹果。 生2:半个馒头。 生3:半张纸。 …… | 课件出示半个桃子和二分之一
| 通过质疑,学生发现一半不能用自己学过的数字来表示,自然产生了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这个环节让学生初步建立起分数的概念。
数学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分数的影子。 |
2、教学例1 问题:把盘中的三种食物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到几个? 师:观察一下,盘子中有哪三种食品? 生:橘子、牛奶,月饼。 师:这三种食物中橘子有几个? 生:橘子有4个。 师:那么,4个橘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 生:2个。 师:牛奶呢? 生:牛奶有2盒,平均每人分1盒。 月饼只有一块,该怎么分呢? 生:掰开,每人一半。 师:说得很好,对于一块月饼如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只能分得一半,我们就可以说每人分到二分之一块月饼。 | 课件出示例1图片及问 题
课件演示“分食物”的过程 | 强调“平均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 | |
实
践
活
动 | 1、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折,把它平均分成2份,并把其中的一份涂色。 学生独立操作,展示交流自己的做法(分别找三个学生展示三种折法和涂法) 师: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生: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 (教师指导二分之一的读法和写法,并板书) 2、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把它平均分成3份,并把其中的一部分涂色。 学生交流自己的做法 生: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三分之一 (教师指导三分之一的读法和写法,并板书) 3、再拿出1张长方形纸,把它平均分成4份,并把其中的一份涂色。 学生交流自己的做法,用分数表示出来,并读出分数。 (教师指导四分之一的读法和写法,并板书) | 课件出示教材上的三种折法和涂法
课件出示教材上的两种折法和涂法
课件出示三种折法和涂法 |
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发现有三种折法和涂法,并且每一种涂色部分都能用二分之一表示,进一步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交流汇报,理解三分之一的含义。
学生独立操作,进一步巩固新知,尝试利用所学解决新的问题。 |
巩固练习 | 师生共同完成练习题 | 课件出示练习题 | 设置各种练习题,巩固所学。 |
课堂小结 |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 ||
作业布置 | 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分数? | ||
教
学
反
思 |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本课教学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等教学方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教学活动。通过课件演示、动手操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教学遵循了由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充分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一开始,我由讲故事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因为“平均分”是分数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分桃子”, 学生发现“半个桃子”不能用自己学过的数字来表示,从而引出二分之一,并举例说出生活中用二分之一可以表示哪些事物,让学生初步建立起分数的概念。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教给学生独立探索知识的方法,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让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长方形纸的二分之一。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认识后,很快明白了二分之一的含义。然后让学生继续折纸、涂色,交流结果,自己用分数表示几分之一,同时指导学生读写分数。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并掌握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在巩固练习阶段,设置了由易到难的各种练习题,巩固所学。最后通过整理、总结,使本节课的内容得以升华。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八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冀教版三年级下册八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冀教版三年级下册八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探索新知,反馈完善,反思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