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2年四川省中考生物二轮专题练2-生物与环境
展开这是一份2022年四川省中考生物二轮专题练2-生物与环境,共18页。
A.植树节时多种植绿色植物
B.尽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C.节约用水,节约用电
D.一次性筷子非常便利,生活中应多使用一次性筷子
2.(2021•邻水县模拟)下列哪项行为或现象与“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基本特征相同( )
A.燕子育雏B.大树底下好乘凉
C.种子萌发长成幼苗D.小羊发现狼后迅速逃离
3.(2021•旌阳区模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螳螂、蝉、黄雀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缺少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构成的食物链可表示为:蝉→螳螂→黄雀
C.如果大量捕捉螳螂,短期内蝉的数量先减少再增加,黄雀大量减少。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在包含蝉、螳螂和黄雀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中,黄雀和螳螂之间除了捕食关系,还可能存在竞争关系
4.(2021•市中区二模)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池塘中的藻类B.池塘中的所有鱼
C.池塘中所有生物D.一个池塘
5.(2021•成都模拟)下列可以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鱼、水草、虫
B.一个池塘
C.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类和浮游生物
D.一个荷塘中的莲、鱼、水草和分解者
6.(2021•开江县模拟)如图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的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点它们相对含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可以表示为丙→甲→乙→丁
B.甲、乙、丁都是消费者,丙是生产者
C.如果生态系统被农药污染,则农药积累最多的是丁
D.甲、乙、丙、丁及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7.(2021•东坡区模拟)环境污染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毒有害物质,可能会增加基因突变概率,诱发癌症
B.重金属污染会通过食物链积累,危害人体健康
C.温室效应主要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有关
D.酸雨是工厂排放的烟雾造成的,与机动车排放尾气无关
8.(2021•广元模拟)如图为米仓山4A级风景区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生产者为植物
B.该图可以代表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C.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植物→虫→鸟
D.若图中虫的数量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鸟的数量会减少
9.(2021•成都模拟)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碳是有机物中的重要成分。生物圈的碳循环是指( )
A.二氧化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体的过程
B.有机物沿着食物链、食物网的传递过程
C.生物体向无机环境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
D.碳在生物与无机环境间往返循环的过程
10.(2021•肇源县模拟)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南极的企鹅皮下脂肪很厚
B.沙漠地区栽种植物能防风固沙
C.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D.莲藕的茎和叶柄是中空的
11.(2021•岳池县模拟)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初春,仙人掌长出针状叶
B.酷夏,白杨树下好乘凉
C.深秋,金黄色的银杏树叶纷纷落下
D.严冬,青蛙、蛇进入冬眠
12.(2021•成华区校级模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生态系统包括( )
A.黄河中所有的水生植物
B.黄河中所有的鱼
C.黄河水和泥沙中的细菌、真菌
D.黄河中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13.(2021•怀化一模)现在有人为了祈福,经常到河边放生一些鱼类以及其他宠物,如巴西龟等,根据所学生物知识判断,你觉得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放生一定会增加当地生态系统稳定性
B.经常放生必能增加河里生物多样性
C.放生定会增加生态系统食物链条数
D.这样的放生会给当地生物多样性带来隐患
14.(2021•内江)下列语句中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
A.AB.BC.CD.D
15.(2021•广元)“森林防火,人人有责”。下列有关森林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种类繁多,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成分更复杂,自动调节能力更强
C.枯枝败叶堆积未被及时分解,气候干燥时极易引发森林火灾
D.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
16.(2021•成都)我国许多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诗句,最能体现物质可以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往返循环的是( )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7.(2021•资阳)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下列措施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
A.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行动,为生物构建更多更好的生存环境
B.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
C.加快经济发展,将生活污水和工业生产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D.建立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对濒临灭绝及珍稀动植物进行就地保护
18.(2021•达州)黑藻是一种沉水植物,采用水面传粉的方式产生果实。雄花成熟后浮至水面开花、散粉;雌花柱头上方的小气泡产生向上的拉力将雌花拉至水面,完成传粉。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黑藻这种传粉方式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黑藻产生水面传粉的变异永远都有利于它的生存
C.黑藻和满江红都是依靠孢子这种生殖细胞繁殖下一代
D.黑藻的生活习性表明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陆生到水生
19.(2021•乐山)下表中的自然现象所对应的生物学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A.AB.BC.CD.D
20.(2021•眉山)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大量种植可用于保持水土。骆驼刺能保持水土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需要适宜环境B.生物可以适应环境
C.环境可以影响生物D.生物可以影响环境
21.(2021•资阳)许多成语或诗句中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以下成语或诗句中的现象与影响因素对应不合理的是( )
A.AB.BC.CD.D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2.(2022•东兴区校级一模)生物兴趣小组在池塘中采集到一些沉水植物,其茎直立细长、有分支、叶薄、披针形,单性花,果实圆柱形,种子26粒。经检索得知,此为黑藻。同学们以此为材料,开展了一系列探究实验。
(1)将黑藻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可看到许多绿色的颗粒随细胞质环形流动,绿色颗粒是
。
(2)将黑藻放入图1所示的装置中,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玻璃管中不断有气泡产生。这种气体是 ,你如何检测? 。
(3)兴趣小组在晴朗的夏季,将黑藻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放在室外培养。连接二氧化碳检测仪,测得密闭玻璃罩内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黑藻在一天中C~F时间段表示的生物学意义是 。
(4)兴趣小组同学观察池塘的生态系统情况,绘制了碳循环示意图(如图3)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是乙中的三种生物。图中丙代表的生物成分是 ,由图可知它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图3中生物B、C之间的关系是 。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
三.解答题(共6小题)
23.(2021•邻水县模拟)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成分构成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从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看,绿色植物属于 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2)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能,图中猫头鹰所处的营养级所含的能量最少,因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 。
(3)在该食物网中,请你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4)在绿色植物→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若鹰的体重增加10克,则至少需要消耗绿色植物的质量为 克。
24.(2021•绵阳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1:我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例如利用微生物技术处理秸秆、畜禽粪便和垃圾等“农村三废”;改造水塘或洼地,利用生态组合净化污水,生态组合中有绿藻、浮萍等植物,浮游动物以及细菌、真菌等生物。
资料2:四川省地处亚热带,生物资源很丰富。四川的野生动物资源以及植物资源,均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珍稀动物主要有大熊猫、牛羚、金丝猴、小熊猫、白唇鹿、梅花鹿、毛冠鹿、林麝、兰马鸡、藏雪鸡、斑角雉等。植物以马尾松、杉木、川柏木为主的亚热带低山常绿针叶林及以多种大茎竹为主的亚热带竹林。
(1)细菌、真菌能分解秸秆、粪便和垃圾中的 ,从而加快物质循环,在处理“农村三废”中发挥作用。
(2)污水中的氮、磷是植物生活需要的 ;浮游动物作为生态系统的 ,有利于水塘中的物质循环。请写出资料一水塘中的一条食物链: 。
(3)资料2中的大熊猫、牛羚、金丝猴、小熊猫、白唇鹿、梅花鹿、毛冠鹿、林麝、兰马鸡、藏雪鸡、斑角雉等体现了 的多样性。
(4)马尾松种子外面没有 包被,在分类上属于裸子植物。
(5)兰马鸡、藏雪鸡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它属于 (填“恒温”或“变温”)动物。
25.(2021•南江县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巴中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地处中国秦岭——淮河南北分界线以南。2020年森林覆盖率63%,有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等,是“国家森林城市”。这里是北方的南方,南方的北方,北纬31度的独特气候赋予大自然丰厚馈赠,拥有野生动植物2400余种,是久负盛名的“中国银耳之乡”、“中国富硒茶之乡”、“中国南江黄羊之乡“、“中国溶洞之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四川盆地北缘山地重要生物基因库”。
(1)每年十月下旬是观赏光雾山红叶的最佳时机,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这体现了阳光、温度等 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自然界中生物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通过吃与被吃形成了食物关系,这种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食物链。请写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俗语中蕴含的食物链: 。
(3)我市有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
(4)美味的木耳、银耳生长于腐木之上,其在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是 。
(5)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自我调节是有限的!为了保护环境,建设美丽家乡,作为中学生的同学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
26.(2021•邛崃市模拟)如图一是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A、B、C代表食物网中的某些生物),图二代表图一中某条食物链生物数量变化曲线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A、B、C代表的生物依次是 。
A.昆虫、蛇、蛙
B.蛙、昆虫、蛇
C.蛙、蛇、昆虫
D.蛇、蛙、昆虫
(2)调查发现该草原被农药污染,图一中体内农药含量最高的是 。
(3)该生态系统有 条食物链,图二代表的食物链是其中的哪一条: 。
(4)由图二可以看出,当乙增加时,丙会随之 ,由此可见,乙和丙之间是 关系。
(5)由图二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从而使生态系统能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6)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归根结底都是来自 ,它是通过图一中的 进入食物链、食物网的。
(7)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一中所示成分外,还应该有分解者和 。
27.(2021•岳池县模拟)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参观了省农科院的一个人工生态系统,此生态系统中由农作物、杂草、虫、鸡、牛、人组成的食物网如图,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1)在该食物网中共包含 条食物链。
(2)在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沼气池中的甲烷细菌属于 ,它获得的能量从根本上来说来自于 。
(3)该人工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28.(2021•成都模拟)凯巴森林主要由松树、冷杉等乔木构成,森林中有草食性动物黑尾鹿,和以黑尾鹿为食的肉食性动物美洲狮,除了这些大型动物之外,还有很多鸟类、昆虫、细菌、真菌等生物,印第安人与各种生物在这片森林中和谐地生活着。回答下列问题:
(1)在凯巴森林生态系统中,草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腐生细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森林中的各种植物属于生产者,原因是 。
(2)在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数量往往随着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而变化。如图表示该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植被、黑尾鹿、美洲狮的数量变化,据图推测:A为 ;B为 ;C为 。
(3)该生态系统食物链(网)中每个环节的能量如下表:
由上表数据计算可得,植被把所获能量的 %传递给植食性动物。假如凯巴森林里的肉食性动物被全部捕杀,黑尾鹿的数量也不会无限增加,这是因为 。
2022年四川省中考生物专题练2-生物与环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解答】解:A、植树节时多种植绿色植物,绿化环境,利于保护地球。
B、尽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防止白色污染,利于保护地球。
C、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利于保护地球。
D、使用一次性筷子,需要大量的木材,砍伐和毁坏大片的森林,不利于保护地球。
故选:D。
2.【解答】解:“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是生物(葵花)能对外界的刺激(太阳)做出反应(向太阳)。
A、燕子育雏,说明生物能够繁殖,不符合题意。
B、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不符合题意。
C、种子萌发长成幼苗,说明生物能够生长,不符合题意。
D、小羊发现狼后迅速逃离,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3.【解答】解:A、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螳螂、蝉、黄雀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缺少非生物成分、分解者和生产者。A错误。
B、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蝉→螳螂→黄雀,链状结构中,蝉为消费者不能构成一条食物链。B错误。
C、如果大量捕捉螳螂,短期内蝉的数量因为天敌数量减少先增加再减少,黄雀大量减少。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C错误。
D、在包含蝉、螳螂和黄雀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中,黄雀和螳螂之间除了捕食关系,还可能存在竞争关系,共同以蝉为食。D正确。
故选:D。
4.【解答】解:ABC、池塘中的藻类、池塘中的所有鱼、池塘中所有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错误。
D、一个池塘既包括了森林所在的环境,也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是一个生态系统,正确。
故选:D。
5.【解答】解:A、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鱼、水草、虫。只有生物因素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所以不属于生态系统,错误。
B、一个池塘包括生产者(浮游生物中有植物)、消费者(浮游生物中有消费者)、分解者(泥土中有分解者)、非生物成分(水),所以,属于一个生态系统,正确。
C、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类和浮游生物。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所以不属于生态系统,错误。
D、一个荷塘中的莲、鱼、水草和分解者,缺少非生物成分,所以不属于生态系统,错误。
故选:B。
6.【解答】解:A、如图所示表示在某一时间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由图可知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甲→乙→丁,正确;
B、甲、乙、丁都是消费者,丙是生产者,正确;
C、如果生态系统被农药污染,则农药积累最多的是丁,正确;
D、甲、乙、丙、丁,分解者及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组成生态系统,错误;
故选:D。
7.【解答】解:A、排入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接触人体,可能会增加基因突变概率,诱发癌症,A正确;
B、水土中很多重金属污染物,有些有毒物质在生物的体内不能被分解,无法排出,会随着食物链的传递而逐级积累,这些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的体内,慢慢的沉积下来,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B正确;
C、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发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因此,温室效应主要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有关,C正确;
D、酸雨是工厂排放的烟雾造成的,机动车排放尾气也可能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而不是与机动车排放尾气无关,D错误。
故选:D。
8.【解答】解:A、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A正确;
B、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图中仅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还缺少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B错误;
C、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注意:食物链中不包含细菌和真菌。故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植物→虫→鸟,C正确;
D、根据“植物→虫→鸟”分析,若图中虫的数量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鸟的数量会因食物缺乏而减少,D正确。
故选:B。
9.【解答】解:在生物群落内部碳是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的,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无机环境中的碳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也能通过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碳循环是指碳生物与无机环境间往返循环的过程,D正确。
故选:D。
10.【解答】解:A.南极的企鹅的皮下脂肪厚,可以保温,是企鹅对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A不符合题意。
B.在沙地上栽种植物,能防风固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符合题意。
C.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不符合题意。
D.莲的地下茎(莲藕)和荷叶叶柄中都有贯通的气腔,以满足呼吸的需要,适于在有水的地方生存,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解答】解:A、初春,气温回升,仙人掌长出针状叶,这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酷夏,白杨树下好乘凉,因为树木净化空气,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符合题意;
C、深秋,金黄色的银杏树叶纷纷落,此时植物蒸腾作用非常弱,可以减少水分以及热量散失,适应冬天寒冷的环境,C不符合题意;
D、青蛙、蛇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避免温度过低冻伤甚至冻死,变温动物青蛙、蛇等有冬眠的特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解答】解: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黄河生态系统包括黄河中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故选:D。
13.【解答】解:巴西龟,外形可爱,颜色细丽,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由于放生地空间条件适宜,食物充足,缺少巴西龟的天敌,所以放生的巴西龟可能在放生地大量繁殖,呈“J”型曲线增长,对放生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若发现其数量迅猛增长可合理采取引入天敌措施进行生物防治,同时避免环境污染。
故选:D。
14.【解答】解: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不是对环境的适应性。符合题意。
B、人体内的部分废物随尿液排出,体现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即新陈代谢。不合题意。
C、猫妈妈生出几只毛色各异的小猫,体现了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不合题意。
D、一粒小小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发育。不合题意。
故选:A。
15.【解答】解:A、生物圈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错误;
B、森林生态系统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成分更复杂,自动调节能力更强,正确;
C、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枯枝败叶堆积未被及时分解,气候干燥时极易引发森林火灾,正确;
D、森林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正确。
故选:A。
16.【解答】解: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主要意思是春天,温度升高,气候变暖,桃花开放,鸭子开始下水游泳,因此描述的是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落红”中的有机物在土壤中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后,形成“春泥”,可以作为植物的营养被植物吸收利用,重新起到“护花”作用。因此“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往返循环,B符合题意;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描述的是非生物因素温度影响了枫林叶色变化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
D、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所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解答】解:A、退耕还林能保护水土,防风固沙,故A符合此理念;
B、风能、太阳能均为再生清洁能源,B符合此理念;
C、将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会引起水体污染,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故C不符合此理念;
D、保护了基因多样性,D符合此理念。
故选:C。
18.【解答】解:A、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表现出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黑藻这种传粉方式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正确;
B、变异是不定向的,不一定永远都适应环境,错误;
C、黑藻能够开花、结果,属于被子植物,依靠种子繁殖后代,满江红是蕨类植物,依靠孢子繁殖后代,错误;
D、生物的总体进化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错误。
故选:A。
19.【解答】解:A、北雁南飞,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错误;
B、“南橘北枳”,意思是南北方温度不同,柑橘是热带水果,在温度高的南方生长良好;在温度较低的北方生长不好,温度低影响了柑橘的品质,因此“南橘北枳”,反映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错误;
C、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大树还能遮挡阳光,降低温度;此外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空气清新宜人。因此树荫下,空气湿润、凉爽、清新宜人,正确;
D、“万物生长靠太阳”,是环境因素光对生物的影响,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错误。
故选:C。
20.【解答】解: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大量种植可用于保持水土,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作用。
故选:D。
21.【解答】解:A、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正确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正确
C、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竞争关系。错误
D、红杏伸出墙外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具有应激性。正确
故选:C。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2.【解答】解:(1)黑藻属于绿色开花植物,其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肉细胞中含有绿色的结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把黑藻叶放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许多绿色的颗粒随细胞质环形流动,绿色颗粒一定是叶绿体。
(2)将黑藻放入如图1所示的装置中,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玻璃管中不断有气泡产生。植物的叶片中的叶肉细胞利用叶绿体在光下可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因此玻璃管中释放的这种气体是氧气。由于氧气有助燃的作用,因此其检测的方法是:打开橡皮塞,迅速将快要熄灭的木条插进玻璃管中,木条复燃,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3)从图2可知,曲线C~F段二氧化碳浓度不断降低,说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有机物不断积累。
(4)丙能将动植物遗体遗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因此是分解者,其作用是分解有机物。
A直接以植物为食物,属于初级消费者;据分析可知,图中A直接以植物为食物,属于初级消费者。B以C为食物,两者又都以A为食,两者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故答案为:
(1)叶绿体。
(2)氧气;打开橡皮塞,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玻璃管中,木条复燃,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3)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有机物不断积累。
(4)分解者;分解有机物;捕食和竞争;自动调节。
三.解答题(共6小题)
23.【解答】解:(1)从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看,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它们能够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2)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图中猫头鹰所处的营养级所含的能量最少,因为能量在流动过程中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还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因此能量流动一般是单方向的,并且是逐级递减的。
(3)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的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图中有3条食物链,分别是:①绿色植物→鼠→蛇→鹰;②绿色植物→食草昆虫→食虫鸟→鹰;③绿色植物→食草昆虫→食虫鸟→蛇→鹰,营养级越多食物链越长,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绿色植物→食草昆虫→食虫鸟→蛇→鹰。
(4)能量沿食物链是逐级递减的,传递效率是10%﹣20%,在“绿色植物→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鹰的体重增加10克,则至少需要消耗绿色植物:10÷20%÷20%÷20%=1250(克)。
故答案为:(1)生产
(2)递减
(3)绿色植物→食草昆虫→食虫鸟→蛇→鹰
(4)1250
24.【解答】解:(1)在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能将秸秆、粪便和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可见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在处理“农村三废”中发挥作用。
(2)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污水中的氮、磷是为植物生活需要的无机盐,浮游动物不能自己制作有机物,靠现成有机物维持生活,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有利于水塘中的物质循环。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资料一水塘中的一条食物链:绿藻(或浮萍)→浮游动物。
(3)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资料2中的大熊猫、牛羚、金丝猴、小熊猫、白唇鹿、梅花鹿、毛冠鹿、林麝、兰马鸡、藏雪鸡、斑角雉等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4)马尾松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
(5)兰马鸡、藏雪鸡都属于鸟类,体内有许多气囊,可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体表被覆羽毛,属于恒温动物。
故答案为:(1)有机物。
(2)无机盐;消费者;绿藻(或浮萍)→浮游动物。
(3)生物种类(物种)。
(4)果皮。
(5)肺;恒温。
25.【解答】解:(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每年十月下旬是观赏光雾山红叶的最佳时机,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这体现了阳光、温度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没有生产者,因而在写食物链的时候要加上,蝉吸食树的汁液,螳螂捕食蝉,黄雀捕食螳螂,故食物链应为:树→蝉→螳螂→黄雀。
(3)生物多样性通常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市有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4)美味的木耳、银耳生长于腐木之上,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和枯枝落叶,营腐生生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5)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自我调节是有限的!为了保护环境,建设美丽家乡,作为中学生的同学们好的建议是不乱扔垃圾、多植树种草等。
故答案为:(1)非生物
(2)树→蝉→螳螂→黄雀
(3)生物种类
(4)分解者
(5)不乱扔垃圾、多植树种草等(合理即可)
26.【解答】解:(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图一中绿色植物是生产者,蛙吃食草昆虫,因此A代表蛙,C代表昆虫;蛇吃兔和鸟,因此B代表蛇。所以图一中A、B、C代表的生物依次是蛙、蛇、昆虫,故选C。
(2)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在该生态系统中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最高。
(3)图甲中食物链有:绿色植物→鼠→蛇→鹰、绿色植物→鼠→鹰、绿色植物→鸟→蛇→鹰、绿色植物→昆虫→蛙→鹰,因此它包含4 条食物链。图二甲表示生产者,乙、丙表示吃一被吃的捕食关系,因此代表的食物链是绿色植物→鼠→鹰。
(4)由图二可以看出,乙和丙之间是捕食关系,丙数量增加时,由此可见,乙和丙之间是捕食关系。
(5)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有限的。
(6)从图中可以看出,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归根结底都是来自太阳能。该能量进入生物体,主要是通过图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它是通过图一中的绿色植物进入食物链、食物网的。
(7)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图中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各种动物是消费者,因此,除图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该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故答案为:(1)C
(2)鹰
(3)4;绿色植物→鼠→鹰
(4)增加;捕食
(5)自动调节
(6)太阳能;绿色植物
(7)非生物部分
27.【解答】解:(1)图中食物链有:杂草→虫→鸡→人、杂草→鸡→人、杂草→牛→人、农作物→虫→鸡→人、农作物→鸡→人、农作物→人、农作物→牛→人,因此在该食物网中共包含7条食物链。
(2)在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杂草、农作物都是绿色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属于生产者。沼气池中的甲烷细菌属于分解者。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和流动起点都是太阳能。
(3)相对自然生态系统,在人工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
故答案为:
(1)7
(2)分解者 太阳能
(3)人
28.【解答】解:(1)在凯巴森林中的动物属于消费者,动植物死后的尸体被腐生细菌分解,这些腐生细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植被可以利用环境中的无机物制造有机物,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属于生产者。
(2)在凯巴森林中存在一条食物链:植被→黑尾鹿→美洲狮;根据食物链中物质流动的特点,植物的含量最多,肉食性动物含量最少,所以图中A最多表示植被,B较少表示黑尾鹿,C最少表示美洲狮。
(3)物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据表中的数据可见:能量传递的效率是15%。假如凯巴森林里的肉食性动物被全部捕杀,由于空间、食物、资源的限制,黑尾鹿的数量也不会无限增加。
故答案为:(1)消费者;分解者;植被可以利用环境中的无机物制造有机物,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
(2)植被;黑尾鹿;美洲狮
(3)15;空间、食物、资源的限制
选项
语句
生物的特征
A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适应性
B
人体内的部分废物随尿液排出
新陈代谢
C
猫妈妈生出几只毛色各异的小猫
遗传变异
D
一粒小小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
生长发育
组别
自然现象
生物学解释
A
北雁南飞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
南橘北枳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
大树底下好乘凉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
万物生长靠太阳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选项
成语或诗句
影响因素
A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生物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温度
C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土壤
D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光照
环节
能量(单位:千焦)
植被
10000
黑尾鹿等植食性动物
1500
美洲狮等肉食性动物
300
相关试卷
【福建专用】2023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2-生物与环境(含解析):
这是一份【福建专用】2023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训练——2-生物与环境(含解析),共20页。
2022年辽宁省中考生物二轮专题练2-生物与环境:
这是一份2022年辽宁省中考生物二轮专题练2-生物与环境,共24页。
2022年福建省中考生物二轮专题练2-生物与环境:
这是一份2022年福建省中考生物二轮专题练2-生物与环境,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