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06768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4课《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06768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4课《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06768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展开1.知识与能力:
(1)通过抓取奇特的景物描写及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能在品析中去感悟诗歌独特的语言美、意境美。
(2)能通过对诗句的品读,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
(1)把握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鼓励个体感悟、小组合作,体味诗歌优美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在艰苦的生活环境表现出的乐观昂扬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朗读诗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边塞诗,边塞诗表现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建功立业的豪情,描写边塞雄奇瑰丽的奇异景色,表现出动人心魄的阳刚之美。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等,写边塞、从军、守边、战斗的诗歌,今天我们学习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以摇曳生姿的笔触描绘了壮丽瑰奇的塞外雪景,表达了诚挚浑厚的送别之情,读来感人至深。
2. 解题
(1)从诗题中能看出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咏雪、送别。(板书)
(2)哪些诗句是写咏雪的,哪些诗句是写送别的?
明确: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前十句着重于咏雪,后八句着重于送别。
(二)预习展示
1.作者介绍
岁参:盛唐时期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他与高适齐名。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其边塞诗歌雄健豪迈,读之令人兴奋。
2.读准字音
岑参 cén shēn 散入sàn 狐裘qiú 锦衾薄qīn bó
瀚海 hàn 阑干lán 羌笛qiāng 风掣 chè
(三)朗读
1.(幻灯片展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朗读节奏)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听范读,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3.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4.指名配乐朗读。
5.全班齐读。
(四)理解诗意
1. 根据注释,独立理解诗意,对文中的疑难处做好标记。
2.小组交流自己理解不了的诗句的意思。
3.小组组长推荐代表展示(以后进生为主)。
(五)赏析名句
1.分配任务,每两个小组赏析一句相同的句子,形成竞争组,比较哪组赏析的更全面,更准确。
(1)1.2组赏析:“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3.4组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5.6组赏析:“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4)7.8组赏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5)9.10组赏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小组中每个同学先自己赏析,然后在小组中交流,汇总意见,使句子的赏析更全面。
3. 小组组长推荐代表展示(以后进生为主)。
赏析同一句诗句的两个小组分别展示,其他组成员对这两个组的赏析做出评价,评价优点与不足。
明确:
(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卷”与“折”字写出了北风之迅疾猛烈,“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忽如”既写出大雪来得急骤,又表现了诗人的惊喜。以梨花比雪,写出了雪的铺天盖地,又表现了雪景之美。而且以春天比喻冬天,作者以新奇的想象,表现了在艰苦环境中乐观的人生态度,体现了作者的豪放风格。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掣”描绘出红旗冻住,北风吹不动的情状。此句运用反衬手法,既突出了天气的寒冷,也突出色彩感,构画了奇异美丽的画面。红旗在风中坚强挺立也喻指边塞将士不屈的斗志。
(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两句诗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咏雪过渡到送别。 “百丈冰”形容天气奇寒, “万里”采用夸张,“惨”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望不见远去的朋友,仍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足迹。表达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惆怅。
4.明确赏析诗歌的方法:
(1)抓关键词 (2)修辞方法 (3)表达方式
(4)情感 (5)蕴含的哲理等
(六)再次诵读,尝试背诵
1.男女生分读全诗:女生读咏雪部分,男生读送别部分;
2.全班齐读
3.尝试背诵
(七)总结: 全诗以“雪”为线索,以雪景起,以雪景结;由雪而发,兼及咏雪与送别两个方面。诗中描绘了典型的具有北方特征的景物,组成了一幅壮阔奇丽的万里边疆风雪图,它既是饯别送行之背景,又是作者抒情之寄托。以写雪景衬托送别,又在送别中写雪景,表达了作者真挚而复杂的感情——对北国风景之赞叹,对灿烂春光的憧憬,对别友之惆怅,对故乡之思念——全部寄托在这壮丽的雪景中了,还有作者在艰苦环境中的乐观昂扬的人生态度,这是值得我们要学习的。
(八) 布置作业
基础:背诵默写。
提高:积累并品评咏雪的名句。
(九)板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咏雪: 忽如 梨花——豪放
送别:不见 空留——依依不舍 惆怅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标题理解,整体感知,细读品味,诗歌赏析,诗歌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