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0676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1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06769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1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06769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教学流程,国学动画——子非鱼,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安、固”等重难点文言词汇,掌握划分节奏确定句读的方法和能力,有韵味地朗读文言文。2.过程与方法目标:注重读文赏文入文,尝试运用情景再现如编演故事剧、赏析动画音频等学习方法,进入情境,感知掌握课文。3.情感与价值观:深度体验,感悟庄子哲学思想和人生境界,培养超然审美的文化品格。肯定并学习惠子认真严谨的态度。整合相关知识,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确定人生目标和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体会文言的韵味。2.情感体验,感悟庄子的思想。3. 学有所思,明确人生的道路。 【教学难点】1.体会分析庄子与惠子不同的人生态度。2.情感体验,感悟庄子的思想。3. 学有所思,明确人生的道路。【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读旧入新同学们刚刚诵读了我们学习过的《小石潭记》,其中“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似与游者相乐”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河东先生一句“似与游着相乐”将自己的愉悦的心情展现的淋漓尽致,那么同学试着走进小石潭,看看水中的游鱼,你觉得游鱼真的在“与游者相乐”吗?既然如此,我们不难看出“似与游者相乐”与“与游者相乐”虽一字之差,意思却千差万别,由此可见中国文字的奇妙。同学们,在历史的轮转中,曾有两位智者,也对“鱼乐”产生了争议,也因一字之异留给后世一段笑谈,同学们想不想去一探究竟?那就让我们以字为媒,共同走进那段故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二.读题入境1.读题,明确题意。《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的桥上游玩。2.入境。(1)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的身份如何?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惠施,即惠子,战国中期宋国人。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他是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文哲大师庄子的至交好友。惠子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拓展:名家学派是战国时以辩论名实问题为中心的一个学派。名家以擅长论辩著称,重视名与实的关系,强调名称和事实必须完全相符,开创了中国的逻辑思想探究。(2)两人游于濠上的氛围应该如何?两友游乐,轻松愉快;两派学者同行,各有己见,针锋相对。 三.读文识字1.指名读,教师正音。2.齐读、范读,确定句读。3.自由朗读:(1)读准字音与句读。(2)试着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3)确定两人讨论的问题,感受语境,试着揣摩语气。 四.读文理意1.有方法地译读:(1)学生翻译。(2)重点辩译:固、安。(3)板书提取主要内容。 板书 庄子: 鱼乐。 安知:怎么知? 惠子: 非鱼,不知鱼乐。 安知:怎么知? 庄子: 非我,不知我知鱼乐。 惠子:非你,不知你;你非鱼,不知鱼乐。 安知:哪里知? 庄子: 安知,已知我知鱼乐。 在哪里?濠上。 五.读文体情1.试想你就是故事中的庄子与惠子(1)感受两人争辩的语气的变化。(2)试着用自己的话再现当时的情景。2.课文变形,情景剧得分角色再现庄子与惠子的巧辩过程。这一日晴空万里,暖风拂面,庄子不由得心情大好,想想最近闲来无事,又适逢游山玩水的好时节,于是动身去找老朋友惠子,邀他出去踏青。惠子正坐在府中无聊地打盹,见老朋友来找自己消遣时光,自是十分乐意。于是二人一道出了城,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濠梁的桥上。 庄子看着清澈见底的水中鱼儿无拘无束地游动着不由得感慨道:“ 。” 惠子在一旁听了,颇为不屑地回道:“ 。” 庄子闻言淡淡一笑,说:“ 。” 惠子心里很不高兴,他想:庄子他这是故意针对我吧,哼,这次偏不让你如意。他表面不动声色却毫不退让地说:“ 。” 庄子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那鱼儿正自由自在的和水草嬉戏。惠子见庄子不说话,心中暗自得意,正准备好好奚落一番,一旁却又传来庄子的声音:“ 。” 惠子一愣,顿时哑口无言,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庄子却已经下了桥,慢悠悠地向家里去了。惠子憋着一肚子的郁闷,看着那个远去的身影,却又无可奈何,愤愤地捡起一块小石子,“扑通”一身,水里的鱼儿仓皇四散……3.转换情境,梳理故事剧中的人物情绪,试用原文读出正确的语气。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悠然自得,愉悦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肯定,刁难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从容不迫但又针锋相对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让步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气势汹汹的反攻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 胜券在握 全矣!” 缓和,从容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一击制胜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3.观看动画,穿越千年,与名家同行。【国学动画——子非鱼】https://dwz.cn/OqgXfrAH?u=3287d1e98ff7350f 六.读文辩理1.庄子与惠子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的辩论?是围绕“庄子能不能够知道鱼是快乐的”而展开的辩论。4.庄子与惠子的观点各是什么? 你更赞同谁的观点?庄子:自己能知道鱼是快乐的。惠子:庄子不能知道鱼是快乐的。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引导学生明确辩论中庄子的巧换概念,惠子的归谬。各具特色,各有优势。5.你认为在此次辩论中谁更胜一筹?为什么? (1)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肯定庄子的自由超然,结局胜;肯定惠子的严谨认真,逻辑胜。 (2) 我二三十岁时读《庄子》这一段,认为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是很有道理的,而庄子所谓“是鱼之乐也”不过是主观的臆断。近年来,参照中国思想史上的情况,我的观点改变了。我认为庄子肯定“鱼之乐”是正确的,乃是一个比较深刻的观念。 ——国学大师张岱年《直道而行》以国学大师张岱年的话向学生阐明人生没有一成不变的“理”,惠子有其“理”,庄子亦有其“理”。6.庄子与惠子各有何“理”?(各自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辩对待事物生活方式庄子智辩、巧辩观赏求美自由、超然惠子力辩、善辩分析求真拘泥、严谨 七.读文有思学有所思,学有所愿,回顾所学,指引学生学习经典,品悟人生。学派篇目学者所学所思儒家《论语》十二章孔子仁爱《孟子》二章孟子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道家《庄子》二则庄子自由、超然、无拘无束名家《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惠子严谨、认真 愿你一路不惧风雨和荆棘,走得长、走得远; 愿你一路不缺阳光和芬芳,走得乐、走得欢。愿你们待人仁爱,待事严谨,立志高远,立世超然。 【板书设计】智辩、巧辩 力辩、善辩 安知?庄子(自由、超然) 与 惠子(严谨、拘泥) 游于 濠梁之上观赏——求美 分析——求真 庄子: 鱼乐。 安知:怎么知? 惠子: 非鱼,不知鱼乐。 安知:怎么知? 庄子: 非我,不知我知鱼乐。 惠子:非你,不知你;你非鱼,不知鱼乐。 安知:哪里知? 庄子: 安知,已知我知鱼乐。 在哪里?在濠上。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过程,自由辩论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设计,共6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知识点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及其文学常识,字音.,朗读节奏,词语解释,重点句子翻译,课文翻译,内容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