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分与合》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分与合》教案,共11页。
第七单元 分与合
第一课时 2--5的分与合
教学内容:
课本第34--35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2—5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
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课前准备:
教学光盘、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今天呀,小猴家可热闹了,原来小猴今天过生日,想邀请我们的小朋友和他一起过好吗?
2、老师今天也给小猴准备了礼物呢!(师出示3个气球)。
3、设疑:教师将3个气球拿在一只手上。如果要用两只手来拿,每只手都不能空,你打算怎么拿?
4、指名拿,拿好后要求学生说一说左手拿了几个,右手拿了几个。
5、提问:你还能想出别的拿法吗?
6、老师一个转身的动作就可以表示出第二种分法。
7、讲述:通过自己动手,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在自己动手拿一拿、摆一摆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分与合。
二、探索交流
过渡:猴子最喜欢吃什么啊?老师还给小猴带来了4个桃子呢
1、师出示4个桃,放在两个盘子里,要求每个盘里都要有桃,有哪几种分法呢?
2、指名学生用桃卡片和两个盘子摆一摆,探索4的分与合。
3、学生示范上台来演示。
4、问:根据刚才的拿法,你能说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
5、刚才小朋友说的比较乱,谁能按顺序一个不漏地说出来呢?
6、学生回答,师板书。学生读一读4可以分成几和几。追问:几和几合成4呢?
7、集体读一读。
过渡:生日宴会还有几分钟的时间,咱们小朋友来玩个游戏怎样啊?
1、说明游戏规则:两人一小组摆花片,将花片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
2、让学生两人一组通过摆5个圆片,探究5的分与合。
3、在学生把5个圆片分成4个和1个时,引导学生从不同方位观察,得到两种表述。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
4、让学生在六人大组内交流两人得出的结论。
5、小组内推荐出代表交流本组探索的结果,对能按照一定顺序说的和使用联想方法的学生给予鼓励。
6、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有次序地记住5的所有分法。
三、反馈完善
游戏一:吃蛋糕
1、过渡:小朋友们学的真棒,下面,让咱们一起跟它们来分享快乐吧!(放音乐:生日歌)猴妈妈搬来了许多快小蛋糕(出示花片图)。
2、说明要求:选择蛋糕,说出两个数合成几,说对了,就可以吃到蛋糕!
游戏二:对口令(想想做做2)
1、师生对口令:黑板上出示4,师出示卡片1,学生说出的数字与老师的合起来是4。等等。
2、生生对口令:黑板上出示5,一学生说1,另一学生说出的数字与1合起来是5。等等。
游戏三:坐火车
过渡:生日宴会结束了,我们要做上火车回家了。 (想想做做3 )
1、明确要求,说出是几的分与合再进行填数。
2、先填一填,再说一说几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几。
四、全课总结,自我评价。
1、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了什么?
2、你还想知道那些数的分与合?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6、7的分与合
教学内容:
课本第36--37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3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得出6、7的组成。
教学难点:
如何有序地掌握6、7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设疑:老师有18个气球,想送给3个孩子,每人6个气球。6个气球,分在两只手里拿,可以有几种分法呢?
提问:看着一个同学的分法。可以有几种说法呢?
说完后,指导学生有条理地填写教材第32页例题中的空格。教师板书“6的组成”。
二、探索交流
提问:老师看到你们爱动脑、爱思考,每人奖7个○,你能把○分成2堆吗?有几种分法?能按顺序有条理地分一分吗?请你一边分,一边把结果记录在教材第36页“试一试”的空格里。
填完后小组互相交流检查,指定一名学生板书。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1题(连一连)。
讲述:茄子老师看到大家那么聪明,高兴得不得了,他奖给大家6张数字卡片,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合起来是6,请你连一连。
2、“想想做做”第2题(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一说。
3、“想想做做”第3题(对口令)。
师生玩6的对口令:教师出手势2,说:“我说2”,学生出手势4说:“我说4,6能分成2和4。”学生之间玩7的对口令。
4、“想想做做”第4题(吃螃蟹)。
提问:同学们口令对得那么好。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螃蟹,看谁吃的螃蟹多,怎么吃呢?谁能把螃蟹身上的数分成钳子上的两个数,把钳子上的两个数合成身上的数,那只螃蟹就归你吃。
教师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最后统计谁吃得多。
四、自我评价
提问:黑板上是你们动手动脑学会的知识,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学会了什么?
五、课后作业
今天同学们玩得高兴,又学到了知识,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高兴,你能用手势在背后把6、7中的一个数分成几和几,让你同桌来猜,猜对了你们就可以高高兴兴地下课休息了。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练习三
教学内容:
课本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分与和的思想,比较熟练地掌握2-7的组成,加深对2-7的认识。
2、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得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并在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比较熟练地掌握2-7的组成,加深对2-7的认识。
课前准备:
画图,卡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秋天到了,妈妈买了许多的草莓,,妈妈想把这些草莓分给孩子们,
2、你能帮妈妈分一分吗?
出示:草莓图
你能帮妈妈分以下草莓吗?
(1)4个草莓图,你可以怎样分?
(2)还能怎样分?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比一比哪组分法多。
小组汇报。
(4)出示5、6个草莓图。
小组汇报。
(要提醒学生有序的操作,思考,也要提醒学生由一种分法想出另一种分法。)
二、基本练习
美丽的燕子风筝还差一点就做完可以飞上天了,你能把风筝做完吗?(出示图2。)
三、综合练习
1、练习三第3题。分一分。
练习2-7的组成。(先由一人在纸上写好一种分法,再让其他同学猜。)
2、练习三第4题。。
出示:树苗图(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发现出有次序有条理的分法,自己发现出分与合的联系。从而掌握一些自己整理知识的方法)。
集体订正。
3.练习三第5题。填组成
你能有次序的把房子的墙填好吗?.
可以一座房,一座房地考虑。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让学生有兴趣去参与教师所设计的活动。
四、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你得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8、9的分与合
教学内容:
课本第3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8和9的分与合的探索过程,掌握8和9各可以分成哪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8或9。
2、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乐于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8和9各可以分成哪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8或9。
教学难点:
有序的掌握8和9的分与合。
教具学具准备:
小红花。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2-7的分与合,谁能说说7可以分成哪两个数?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了2-7的分与合。
今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研究8和9的分与合,你们有信心学好吗?
板书:8和9的分与合。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请你拿出8个花片,横着摆成一排,先移动1个,说说8分成了几和几,推想到什么,再移动1个,说说8又分成了几和几,推想到什么,就这样每次移动1个花片,说说8的分成。
1)学生独自操作,说一说
2)指名上黑板一边操作一边说
8 8 8 8 8 8 8
/ \ / \ / \ / \ / \ / \ / \
1 7 2 6 3 5 4 4 5 3 6 2 7 1
3)集体边操作边说
4)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想操作的过程说8的分成
5)把书翻到第35页,看8的分成,让我们填写几道?黑板中有几道?那么课本中4道,写哪4道呢?为什么?你能不看黑板将这四道按顺序写出来吗?
6)老师将板书用小黑板盖住,学生独立填写,提醒学生我们遇到困难是怎么办?(借助花片摆一摆)
7)校对、拿掉小黑板,你写的对吗?
8)你能说说几和几合成8吗?
9)8的分与合有7道式子,我们只要记几道?
2、试一试
学完8的分与合接着我们要学几的分与合?
1)出示题目:用9个圆片,每次翻一下,可以分成几和几,推想到几和几你能按照顺序全说出来吗?
●●●●●●●○
(注:这个圆片正面有图案,反面没有)
2)学生独立操作,说一说
3)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9 9 9 9 9 9 9 9
/ \ / \ / \ / \ / \ / \ / \ / \
1 8 2 7 3 6 4 5 5 4 3 6 7 2 8 1
4)集体边操作边说
5)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想操作过程,说9的分成
6)书上9的分成写哪几道?你能不看黑板全都写出来吗?
7)教师将板书盖住,学生独立填写。
8)校对,你填对了吗?
9)你能说说几和几合成9吗?
三、完善练习
1、想想做做第3题。
请你将树叶上的数字补充完整。
3、想想做做5
小蝴蝶们排起了长队,向远方飞去。你能将蝴蝶身上的数字补充完整吗?
4、想想做做第8题。
美丽的结中国上的3个数字有什么规律?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10的分与合
教学内容:
课本第4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得出并掌握10可以分成哪两个数以及哪两个数合成10。
2、让学生初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更加乐意学习数学。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10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
有序地掌握10的分与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手,一双手共有几根手指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的分与合。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1、手指游戏
请小朋友伸出双手面向自己,弯曲一只大拇指,你能说两道10的分成式子吗?
接着每次弯曲一根手指,让学生说出两道式子,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教学例题
请大家把书翻到第41页,数数这页书的上面画了几串珠子?
再数一数每串有几颗?
第一串珠子中有几颗涂色的?几颗没有涂色?
你能根据第一串珠子的涂色情况说10的分成吗?
你能接着有序地涂一涂,把每串10颗珠都分成两部分,最后根据涂色结果在书上填一填。
学生独立做后,指名回答。
你还能想到什么?
10的分与合共有9道式子,你为什么只填这里5道?
你能闭上眼睛有序地说出10的分成吗?
10的合成呢?
三、检测完善
1、“想想做做”第1题:接受鲜花
向日葵姐姐看到你们肯动脑筋,给每个人都带来了好几朵花,印在了你们的书上,就是想想做做第一题,向日葵姐姐还提出了一个问题,哪两朵花上的数合起来是10?用铅笔在书上还还合起来是10的两朵花连起来。
2、“想想做做”第2题:找朋友
你们看题中的两位小朋友在干什么?你知道为什么7是3的好朋友吗?
你能动手连一连吗?
3、“想想做做”第3题:验收货物
向日葵姐姐用火车给我们送来一批货物,让我们都当小验收员验收,这些货物也印在我们的书上,就是“想想做做”第二题,你能看出每辆小车上的货物是多少吗?怎么看出来的?许多车上只写了一个数,你能把缺少的数写出来吗?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10的分与合
10 10 10 10 10
/ \ / \ / \ / \ / \
9 1 8 2 7 3 6 4 5 5
第六课时 练习四
教学内容:
课本第42--4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8-10的分与合。
2、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乐于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多种形式的练习中巩固,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在多种形式的练习中巩固,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导入:今天我们练习8-10的分与合,有一天兔妹妹采了8个蘑菇,要放在两个盘里,可以怎样放?兔哥哥采了9个蘑菇,要放在两个盘里,可以怎样放?
二、基本练习
1、第42页第2题:猜猜我把10分成了几和几
教师准备9张纸上分别写9道不同的10的分成式子,然后让学生猜猜教师把10分成了几和几。
2、第38页第3题:教师准备这样几张数字卡片,贴在黑板贴上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问:哪两张卡片是好朋友合起来是8?
你能上来拿一拿吗?
问:哪两张卡片是好朋友,合起来是9?
你能上来拿一拿吗?
问:哪两张卡片是好朋友,合起来是10?
你能上来拿一拿吗?
问:你能按顺序说说10的分成吗?
你能按顺序说说9的分成吗?
你能按顺序说说8的分成吗?
三、综合练习
1、第39页第5题
谁来读一下题目,集体读一读
问:哪两只蚂蚁可以住在7号房中?
哪两只蚂蚁可以住在9号房中?
哪两只蚂蚁可以住在10号房中?
2、第38页第4题
审题:每支花上的3个数字有什么秘密呢?
学生独立填写。
指名回答。
3、第39页第7题
学生独立练习,比比谁写得漂亮
展示好作品。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练习了什么?你掌握了吗?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分与合》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思索探究,交流共享,检测完善,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分与合》教案,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探索交流,反馈完善,全课总结,自我评价,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苏教版第七单元 《分与合》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