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06980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06980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06980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第六单元21 《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第六单元21 《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有关资料,预习设计,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布置作业,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及文言句式。2.品味重点语句的特殊含义,体会庄子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3.学习庄子的机智、风趣、巧妙的论辩技巧,培养学生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喜怒哀乐。〖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及文言句式。2.品味重点语句的特殊含义,体会庄子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教学难点〗品味重点语句的特殊含义,体会庄子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北冥有鱼》,领略了庄子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庄子不但想象力极为丰富,而且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郭沫若曾这样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学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是绝无仅有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虽然有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今天我们学习另一则庄子的文章,体验一下庄子的机智与幽默。二、有关资料1.作者介绍庄子(约前369一前280),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约与孟子同时或稍晚,是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哲学家,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世人并称“老庄”。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2.作品介绍《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庄子》一书原书52篇,现存33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代表作品为《庄子》以及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3.背景透视该文节选自《庄子•秋水》。庄子视富贵荣华如敝屣,其高洁的生活情趣,使他很难找到知己。惠子就是庄子的一个谈得来的朋友。他们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他们亦很博学,对于探讨知识有浓厚的热情。庄子与惠子由于基本观点的差异,在讨论问题时,便经常互相抬杠,通常情况下,庄子都是站在自己的哲学观点上,而他最大的用意,则在于借惠子来抒发己意。他们两人在现实生活中固然有距离,在学术观念上也相对立,但在情谊上,惠子却是庄子的挚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中这个历史上最有名的论辩,便是他们散步时引发的。 三、预习设计1.请把孟浩然的《望洞庭湖增张丞相》一诗补写完整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答案: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2.根据课文填空⑴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___,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往来翕忽。⑶求之不得,____________。悠哉悠哉____________。⑷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⑴豁然开朗 屋舍俨然⑵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⑶寤寐思服 辗转反侧⑷其翼若垂天之云。3.根据提示默写⑴《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之中人们生活安乐自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4.文学常识填空本文选自《___________》,《庄子》是战国中期________及其后学所著。《庄子,名_____,______时期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继承和发展了______的哲学思想,世人并称“老庄”。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____________”。答案:庄子•秋水 庄子 周 战国 道家 老子 无为而治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濠( )梁 鲦( )鱼 循( )其本 北míng( ) kūn( )鹏 迁xǐ( ) 尘āi( ) 答案:háo tiáo xún 冥 鲲 徙 埃四、朗读课文1.读准加点字字音 2.划分朗读节奏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五、疏通文意1.解释加点词语⑴庄子与惠子游于( )濠梁之上。⑵鲦鱼出游从容,是( )鱼之乐也。⑶子( )非鱼,安( )知鱼之乐?⑷我非子,固( )不知子矣⑸子之( )不知鱼之乐全( )矣!⑹请循( )其( )本( )⑺‘汝安知鱼乐’云者( )⑻既已知吾知之( )而问我答案:⑴在⑵这⑶你 怎么⑷本来⑸介入主谓 完全,完备⑹追溯 话题 本原⑺如此如此⑻它,指代鱼之乐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⑵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⑶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⑷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⑸子固非鱼,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⑹请循其本。 ⑺‘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答案:⑴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⑵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⑶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⑷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⑸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完全肯定的!⑹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⑺‘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六、课堂检测1.填空:庄子著名_________,庄周,是_______时期人,是诸子百家中______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本文节选自外篇中的《______》。答案:哲学家|战国|道 秋水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循( )其本 汝( ) háo( ) 梁 tiáo ( ) 鱼 答案:xún rǔ 濠 鲦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子/固非/鱼也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答案:C(子/固/非鱼也) 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⑴是( )鱼之乐也 是:_________ ⑵固( )不知子矣 固:_________⑶请循( )其本 循:_________ ⑷既已知吾知之( )而问我 之:_________答案:⑴这⑵本来⑶追溯⑷它,指代鱼之乐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⑵‘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答案: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⑵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七、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2.背诵默写课文。《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及文言句式。2.品味重点语句的特殊含义,体会庄子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3.学习庄子的机智、风趣、巧妙的论辩技巧,培养学生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喜怒哀乐。〖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及文言句式。2.品味重点语句的特殊含义,体会庄子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教学难点〗品味重点语句的特殊含义,体会庄子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⑴安( )知鱼之乐? 安:_________ ⑵固( )不知子矣 固:_________⑶请循其本( ) 本:_________ ⑷子之不知鱼之乐全( )矣! 全:_________答案:⑴怎么⑵本来⑶本原⑷完全,完备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⑵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答案: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⑵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二、文言知识归纳1.一词多义⑴固①固不知子矣( ) ②子固非鱼也( )⑵之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②我知之濠上也( )③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答案:⑴副词,固然/副词,本来⑵助词 的/代词,代鱼之乐/介入主谓2.古今异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安,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答案:怎么/安全3.特殊句式⑴是鱼之乐也。(判断句,“……也”表示判断语气)译:这是鱼的快乐。⑵子固非鱼也。(判断句,“……也”表示判断语气)译:你本来不是鱼。⑶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倒装句(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译: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上游玩。三、探究课文1.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庄子与惠子关于人是否“知鱼之乐”的论辩。2.庄子和惠子他们的观点和论据各是什么?⑴庄子观点:我知道鱼很快乐。庄子论据一: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论据二:你说“你从哪里知道鱼乐”时,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儿是快乐的,还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的桥上知道鱼儿是快乐的。⑵惠子观点: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惠子论据:我不是你,不知道你;你不是鱼,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3.惠子和庄子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惠子注重逻辑,从科学的角度看世界;庄子注重感情,从美的角度、诗意的角度看问题。4.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5.本文是一篇寓言,你觉得庄子想告诉我们什么?人应该追求快乐自由、诗意的生活。四、课堂总结1.主题归纳本文通过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的论辩,表现了庄子的机智与巧妙的论辩风格,也表现了庄子的“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2.写作特色⑴精彩的论辩艺术。通篇采用对话形式,两人一句接一句,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把这场辩论深化,显示了精彩的诡辩艺术。⑵笔法轻松,充满机智与幽默。围绕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的小辩论,本是深奥的逻辑问题,但论辩过程辩论过程笔调轻松、闲适,二人语言不乏幽默,令人感受到日常生活的诗意。五、拓展延伸1.《庄子》一书中有许多内容已衍化为寓言和成语,你能写出几个吗?鹏程万里 扶摇直上 望洋兴叹 朝三暮四 东施效颦 涸辙之鲋 邯郸学步 2.阅读以下短文,看看庄子和惠子之间的关系到底怎么样?庄子送葬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注释:①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国都。“郢人”指楚国都城里的某人。 垩:石灰 慢:通“墁”,涂抹。②匠石:工匠名。 斲:削,清除。 ③运:挥动。斤:斧头④听:任凭。 ⑤宋元君:宋国国君。 ⑥质:对手。 ⑦夫子:指惠子。译文:庄子给亲朋送葬,经过惠施的坟墓,回头对随从的人说:“郢人在他的鼻尖上涂象苍绳翅膀那样大小的白土子,让匠石把白点砍掉。匠石运斧如成风,声声作响地砍它,砍尽了白土子而没伤鼻子,郢人站立面不改色。宋元君听到此事,召匠石说:‘试试为我砍一次看看。’匠石说:‘我以前砍过,但是,我砍的对象已经死很久了。’自从先生死了后,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辩论的对象了!”小结: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在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纯厚真挚之情。能设出这个妙趣的寓言,来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谊,如此神来之笔,非庄子莫能为之。 六、课堂检测㈠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固①子固非鱼也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B.安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②安能辨我是雄雌C.本①请循其本 ②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D.之①子之不知鱼之乐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答案:B(A.①本来)②巩固B.①怎么②怎么C.①本原②原来D.①介入主谓②补足音节)2.按课文填空⑴庄子提出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惠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驳斥庄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⑴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⑵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3.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对此,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答案:赞同。人之所以不一样正是因为内心的私密性.不同的经历和天生的性格造就出来的人格是互不相同的.即使是所谓的心理治疗也不过是推断病人有可能的心理状态 ㈡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8分)【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已而夕阳在山,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日:“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日:“请循其本。子日‘出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⑴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 ⑵已而夕阳在山⑶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⑷请循其本。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游①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②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B.乐①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②安知鱼之乐C.其①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②请循其本D.之①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②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⑵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4.这两个语段讲的都是出游之乐。【甲】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乙】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 5.这两个语段围绕一个“乐”字,描绘了两幅不同的图景,你怎么看待这两段文字中的 “乐”? 参考答案:1.(2分)⑴借指老人⑵不久⑶这⑷追溯2.D(A.①游玩②游泳B.①以‥‥‥为乐②快乐C.①他们②话题D.①介入主谓②介入主谓3.(2分)⑴到溪边钓鱼,溪水深而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甜而酒水清(1分);⑵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1分)?4.(2分)【甲】太守与民同乐(1分)【乙】庄子乐则在庄子看来水中游鱼也乐(1分)。5.(2分)示倒:把别人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用自己的快乐击发现生活中的快乐。说明:围绕两段文字的“乐”,发表自己的看法,内容止确即可。七、布置作业1.掌握生字词,背诵默写课文。2.把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过程,自由辩论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1 《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文本探究,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发兴趣,【文学常识】,【听读朗读】,【读懂文意】,【合作探究】,【《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拓展延伸】,【文言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