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稳稳》教案1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08/130842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美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4课 平平稳稳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4课 平平稳稳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导阶段,发展阶段,欣赏阶段,创作阶段,评析阶段,收拾整理阶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平平稳稳》教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能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对称和均衡的物体,并能区分对称和均衡的物体。2选用剪纸、拼贴、绘画等方法,表现对称或均衡形式的作品1——2幅。3在收集、创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细节的好习惯以及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对称与均衡。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称或均衡图案。教具准备:收集对称、均衡的图片和实物若干,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教师出示一根带绿色叶片的对称形树枝,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上仔细观察,它有什么特征?学生观察,得出结论:两边叶片相等,形状相同,色彩一模一样。教师引出对称的概念:像这样以中心线为标准,周围的形状、色彩、相同的图形,我们就称它为对称图形。2、教师出示“轴对称”和“点对称”图形若干,请几位学生上台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加以归类,教师在学生分类的基础上说出“轴对称”和“点对称”的区别。3、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和实物,从中找出“轴对称”和“点对称”图形并分类,同桌交换检查是否正确,有疑问及时提出,师生共同解决。二、发展阶段1、教师出示另一组图片,一张是对称(吉他图),一张是均衡(毕加索的作品《镜前的少女》):这两张作品都是对称的吗?他们有什么区别呢?2、学生通过观察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小结:中心线两边的图形,色彩虽不相同,但在视觉上有平衡感,我们就称它为均衡。3、学生找出自己所带的物品中属于均衡的图片和实物,同桌讨论:你觉得均衡的作品是怎样保持平衡的?4、讨论后得出结论:靠的是感觉、经验,而不是数量、色彩等的相同。5、回忆一下: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对称和均衡的? 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哪些物体是对称和均衡的?三、欣赏阶段1、实物投影展示一些优秀画家和同龄人所作的对称和均衡作品。2、小组讨论交流:这些对称和均衡的作品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讨论后,师生一起小结:庄重、严肃、整齐、平稳。板书课题:平平稳稳 3、找出这些优秀作品中你最喜欢的,说出你喜欢它的原因,它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如果是你,你会有更好的制作方法吗?四、创作阶段1、出示作业要求:选择对称或均衡中的一种形式,用剪纸、拼贴、绘画等方法来制作你喜欢的作品。小组合作,注意安全。2、小组讨论交流:你们准备选用均衡与对称中的哪种形式来作业?你们准备表现什么?怎样表现?3、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回辅导。五、评析阶段出示评价建议:是否能了解对称与均衡,说明自己的设计思路。是否能用对称或均衡的形式来构图、表现。1、让学生自由地相互评论作品。2、小组自我推荐,走上讲台把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并说出设计思路,同学和老师肯定成绩,同时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六、收拾整理阶段课后小记 对于这一课我比较满意的地方是在带领学生感受“均衡”过程中对课件图片的运用,学生很容易的就感受到了均衡的平衡与舒适感。美中不足的是,类似的图片准备的少了,学生没有能尽兴。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4课 平平稳稳优质课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第4课 平平稳稳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提高阶段,知识点巩固阶段1,教师巡回辅导提醒学生注意事项,作品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4课 平平稳稳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游戏导入,深入思考,教师示范,创意天地,作品展示与评价,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