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二轮专题】专题十五 坐标图像题 强化训练题(有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308522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科学【二轮专题】专题十五 坐标图像题 强化训练题(有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308522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科学【二轮专题】专题十五 坐标图像题 强化训练题(有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中考科学【二轮专题】专题十五 坐标图像题 强化训练题(有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向一定质量的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此过程中溶液的溶质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之间的
关系,能用如图曲线表示的是 ( )
2.[2021·杭州江干二模]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表示将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
B.表示向BaCl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C.表示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加入少量硫酸,通电一段时间
D.表示向一定量的饱和Ca(OH)2溶液中加入CaO
3.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过程中,测得混合物中溶液的
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B.c点,溶液中的溶质为Fe(NO3)2和Cu(NO3)2
C.d点,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只含有1种物质
D.e点,向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4.如图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A.把NaOH和NH4NO3固体分别溶于水中
B.分别向等质量镁和铁中,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至过量
C.向一定质量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
D.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5.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 将镁逐渐加入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
杯,测量加人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m曲线ac和
bc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1:m2=3:7
B.m1-△M1
D.当乙烧杯内加入铁的质量为m1时,溶液中溶质不止一种
6.小明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
化,如图所示。从图中所获信息不正确的是( D )
A.100~140 s,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 B.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C.0~50 s,发生的反应为Al2O3+6HCl=2AlCl3+3H2O D.50 s时,溶液中溶质为AlCl3
7.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知识绘制了如图关系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表示向等浓度、等质量的盐酸中逐渐加入铝粉和铁粉
B.表示向等浓度、等质量的盐酸中逐渐加入铝粉和铁粉
C.表示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逐渐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
D.表示向等浓度、等质量的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
8.[2021·潍坊]向盛有CuSO4和H2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沉淀质
量、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随NaOH溶液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代表溶质质量
B.Q点溶液中溶质为Na2SO4
C.O →P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D.原溶液中CuSO4和H2SO4质量相等
二、填空题
9.硫酸钡不容易被X射线透过,在医疗上可用作检查肠胃的内服
剂,俗称“钡餐”。小柯将硫酸镁溶液滴入 硝酸钡[Ba(NO3)2]
溶液中得到硫酸钡,如图表示该实验过程中溶液总质量随加入
硫酸镁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图线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
是 ,c点处溶液中的溶质有 。
10.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小
科同学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步骤I:取少量固体样品置于烧杯中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
淀产生。
步骤Ⅱ: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随
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C段观察到的现象是 。
(2)C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3)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确定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 _(填化学式)。
11.某实验小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
钙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于是,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
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 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 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
猜想二:可能是CaCl2和HCl。
猜想三:可能是 (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 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1: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实验现
象为酚酞不变色。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2: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实验过程中
测得溶液的pH随滴入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实验中出现的现象是
,bc段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结论:猜想二正确。
【反思拓展】
证明酸碱发生化学反应时常选用无色酚酞试液而不选紫色石蕊试液,其原因是 。
三、解答题
12.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50g硫酸铜溶液样品于烧杯中,
逐滴加入10%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 。
(2)计算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3.称取NaCl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11.1g,加入100.0g水配成溶液后,向其中逐渐加入一
定浓度的CaCl2溶液。所加CaCl2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aCO3的质量是_______g。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14.取氯化钡和盐酸的混合溶液100g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产生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g。
(2)x的值为_________。
(3)求所用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
计算过程)。
15.复方碳酸氢钠片是一种常用的抗酸剂药物,口服后能迅速中和胃酸,用于缓解胃酸过多
引起的胃痛等症状。复方碳酸氢钠片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其他成分可溶于水但不参
与反应),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做了以下实验:先将复方碳酸氢钠片制
成粉末,取10克分多次放入盛有100克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测出加入的粉末质量
和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两者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实验后,兴趣小组又往烧杯中加入少量粉末,观察到 ,说明上述实
验结束时稀盐酸过量。
(2)计算复方碳酸氢钠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
(3)计算10克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
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B 4.C 5.B 6.D 7.A 8.D
二、填空题
9.产生白色沉淀 Mg(NO3)2和MgSO4
10.(1)固体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2)NaCl、BaCl2。 (3)NaOH、Na2CO3、Na2SO4。
11.CaCl2 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Na2CO3+CaCl2 == CaCO3↓+2NaCl
酚酞试液更容易观察现象
三、解答题
12.(1)80 (2)32%
13.(1)10.0 (2)6.1%
14.(1)9.85 (2)2.2 (3)10%
15.(1)有气泡产生(2)84% (3)5.5
甲
乙
A
稀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B
稀盐酸
碳酸钙粉末
C
稀盐酸
锌粒
D
硝酸银溶液
铜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科学【二轮专题】 专题十五 坐标图像题 讲义练习
这是一份中考科学【二轮专题】专题二十四 人的健康 强化训练题(有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科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二 金属 强化训练(有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