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考五调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B.用粮食酿酒
C.用铁矿石炼铁 D.烧结粘土制陶瓷
2.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量取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加热液体 D.倾倒液体
3.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③属于同种元素
B.②表示的元素常见化合价为+1价
C.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4
D.③④为稳定结构
4.化学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制造船体使用的新材料玻璃钢属于合金
B.硬水通过石英砂过滤及活性炭吸附后可得到软水
C.研发和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D.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可用于延长某些食品的保质期
5.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均已略去)。先在试管Ⅱ中加入试剂乙,然后在试管Ⅰ中加入试剂甲,立即塞紧橡皮塞,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Ⅱ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
选项 | 甲 | 乙 |
A | Na2CO3、稀盐酸 | NaOH溶液 |
B | Al、稀硫酸 | Ba(NO3)2溶液 |
C | MgO、稀盐酸 | AgNO3溶液 |
D | Cu、稀硫酸 | BaCl2溶液 |
A.A B.B C.C D.D
6.某铁粉样品中可能混有C粉、CuO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将该样品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铁粉,铁粉表面只有气泡产生;将滤渣在氧气中充分灼烧,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并有残余固体。依据相关实验现象,得出如下结论:
①样品中一定含有CuO粉末,可能含有C粉
②样品中一定含有C粉和CuO粉末
③残余固体的质量与样品中CuO的质量相同
④滤渣中一定含有C粉和Cu
⑤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H2SO4,可能含有CuSO4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7.A、B、C、D 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A,B都是氧化物,则C和D反应时可能产生白色沉淀
B.若A,B都是氧化物,C,D常温下均为气体,则D→A的反应不可能是置换反应
C.若A,B都是金属单质,则B→A、B→C的反应基本类型相同
D.若A,B都是盐,且A不溶于水,则C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
8.乙醇可作燃料。现有一定量的乙醇与一定量的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16.2g水,同时得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25.2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为13.6g
B.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混合物中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11
D.若要使上述混合物中不生成一氧化碳至少还需1.4g的氧气
二、综合题
9.某课外活动中,学生利用下图所示的材料完成探究实验,杠杆已调至平衡。
(1)实验1中,较长时间后,左边铁粉布包下降,是因为铁粉与 发生了反应。
(2)实验2中,通入CO2一段时间,右边乒乓球 (填“上升”或“下降”)。再往集气瓶中滴入足量NaOH溶液,杠杆重新平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0.有一包混合物样品,其中只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为了测定各成分的含量,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并称取不同质量的该样品分别滴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100mL,充分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加入样品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不考虑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反应)。
已知:
①在碳酸钠中滴入盐酸,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
第二步反应:NaHCO3+HCl=NaCl++CO2↑+H2O
②装置气密性良好,B、C、D、E装置中每种药品均足量。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仪器甲的名称是 。
(2)在实验过程中要通入氮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滴入稀盐酸前通入氮气是为了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干扰实验
B.滴入稀盐酸时通入氮气可以起搅拌作用,使每一步反应都充分进行
C.滴入稀盐酸后通入氮气,可以将生成的气体全部排入D装置
(3)实验过程中B中会出现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由图2可知,a、b、c三处表示稀盐酸过量的点是 。
(5)混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 。(取最简整数比)
11.在 t℃时,分别取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液,恒温蒸发水分,得到析出晶体质量与蒸发水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
(1)蒸发水之前,甲形成的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t℃时,甲、乙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 乙(填“<”“>”或“等于”)。
(3)P点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B.t℃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相同温度,析出甲的质量小于乙
C.用固体乙配制50g 6%的乙溶液,主要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混匀
D.P点表示t℃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12.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硫酸钠、氯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为探究其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根据实验填空。
(1)探究活动一:取适量原白色粉末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1-2滴无色酚酞溶液后,将所得溶液分成两份。
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某种物质后,观察到 现象,得出结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2)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足量另一种物质后,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原溶液中一定不含有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探究活动二:为探究其他两种物质是否存在,该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由步骤II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若要从步骤III中得出正确结论,步骤I中加入过量试剂甲的目的是 。
(5)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
三、计算题
13.实验室用68.0g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过氧化氢溶液与2.0gMnO2混合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ag的滤渣。
(1)理论上a的值为 。
(2)求生成氧气的质量。(结果精确到0.1g)
答案解析部分
【解析】【解答】A、打磨磁石制指南针是物质形状改变,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B、用粮食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C、用铁矿石炼铁,有金属铁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D、烧结粘土制陶瓷,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A。
【分析】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解析】【解答】A. 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量筒水平放置,视线与量筒内液体最低凹液面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故A不符合题意;
B. 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酒精灯,以防发生火灾,故B不符合题意;
C. 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故C不符合题意;
D. 往试管内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试管要略微倾斜,瓶口紧挨着试管口倾倒,避免液体溅出,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 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B、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酒精灯。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否则会引起液体飞溅,造成烫伤。
D、液体药品取用是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
【解析】【解答】A、①③的原子序数都是17,都是氯元素,属于同种元素,不符合题意;
B、②表示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因此常见化合价为+1价,不符合题意;
C、硒元素的原子序数是34,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符合题意;
D、③④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是稳定结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原子的质子数;最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解答】A、玻璃钢是多种材料复合而成,是复合材料。不符合题意。
B、石英砂过滤及活性炭吸附不能除去溶于水的钙镁离子,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不符合题意。
C、研发和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能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符合题意。
D、福尔马林有毒,不能用于食品,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
B.过滤、吸附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和色素、异味,不能将硬水软化;
C.“白色污染”是指塑料制品对环境的污染,研发和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D.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有毒,不能用于食品。
【解析】【解答】A、甲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将溶液压入乙中。氯化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钠不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可能有沉淀生成。不符合题意。
B、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氢气将溶液压入乙中。硫酸铝和硫酸均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符合题意。
C、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甲中溶液无法进入乙中,不符合题意。
D、铜与稀硫酸不反应,甲中溶液无法进入乙中,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出现题干中现象的原理是试管Ⅰ中的物质反应,使试管内的气压增大,试管Ⅰ中的溶液被压入试管Ⅱ中并与试剂乙反应生成沉淀。
【解析】【解答】①由以上分析可知,原样品中一定含有碳和氧化铜,故不符合题意;
②由分析可知,符合题意;
③由上分析可知,符合题意;
④滤渣中一定含有C粉和Cu,符合题意;
⑤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不含有CuSO4和H2SO4,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将该样品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铁粉,铁粉表面只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液中含有FeSO4,H2SO4,不含有CuSO4,滤渣中一定不含有Fe。(2)将滤渣在氧气中充分灼烧,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并有残余固体,说明滤渣中滤渣中含有C和Cu,灼烧后的参与固体为CuO,则样品中一定含有C粉和CuO粉。
【解析】【解答】A、若A、B都是氧化物,B可以是二氧化碳,A可以是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和碳酸钠),二氧化碳可以和碳酸钠(C)相互转化,水可以与氢氧化钙(D)相互转化,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可以生成白色沉淀。不符合题意。
B、若A、B都是氧化物,B可以是二氧化碳, A可以是水。D氢气可以与A水相互转化,B二氧化碳可以与C氧气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互转化。D氢气可以通过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水转化为水,该反应是置换反应,所以D→A的反应可能是置换反应,符合题意。
C、若A、B都是金属单质,则B(如镁)活动性比A(如铁)强,A铁能与四氧化三铁D相互转化,B能与氢气C相互转化,B→A可以是镁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铁是置换反应,B→C可以是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是置换反应。B→A、B→C的反应基本类型相同,不符合题意。
D、若A、B都是盐,且A不溶于水可能是碳酸钙,B可以是碳酸钠,B碳酸钠可以和C氢氧化钠(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相互转化,A碳酸钙可以和二氧化碳相互转化,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若A、B都是氧化物,则A可以是水,B是二氧化碳。此时C可能是碳酸钠或氧气,D可能是氢氧化钙或氢气,C和D反应可能生成白色沉淀;D→A的反应也可能是置换反应;若A、B都是金属单质,则B的金属活动性比A强,D是A的氧化物,C是氢气。B→A、B→C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都属于置换反应;若A、B都是盐,且A不溶于水,A可以是碳酸钙,B可以是碳酸钠,C可以是氢氧化钠,D可以是二氧化碳,那么C在生活中可以用来去除油污。
【解析】【解答】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氢元素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即反应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乙醇中含有的氢元素的质量,故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为: ,此选项表述不符合题意;
B、根据A中计算可知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为13.8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16.2g+25.2g-13.8g=27.6g,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此选项表述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碳元素的质量不变,即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含有的碳元素的质量,若一氧化碳的质量为m,则 ,m=2.1g,即一氧化碳的质量为2.1g,二氧化碳的质量=25.2g-2.1g=23.1g,混合物中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2.1:23.1=1:11,此选项表述符合题意;
D、根据C中的计算可知,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2.1g,若将该部分一氧化碳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需要的氧气的质量为n,则 , ,n=1.2g,故若要使上述混合物中不生成一氧化碳至少还需1.2g的氧气,此选项表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生成水的质量可求出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进一步算出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以求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进一步算出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水的分子个数比;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碳元素的质量不变,即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含有的碳元素的质量,根据计算可知混合物中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
D.含碳化合物充分燃烧时不会生成一氧化碳。计算出将混合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时所需氧气的质量,就是使乙醇燃烧不生成一氧化碳再需要氧气的质量。
【解析】【解答】(1)铁与氧气、水蒸气发生缓慢氧化生成铁锈,质量增加,故较长时间后左边铁粉布包下降。(2)实验2中,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左侧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增大,左边的乒乓球上升,右边乒乓球下降。再往集气瓶中滴入足量NaOH溶液,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杠杆重新平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分析】(1)根据铁与空气中氧气和水接触生锈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分析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仪器甲的名称是:锥形瓶;
(2)在实验过程中要通入氮气,滴入稀盐酸前通入氮气是为了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干扰实验,滴入稀盐酸时通入氮气可以起搅拌作用,使每一步反应充分进行,提高反应速率,滴入稀盐酸后通入氮气,可以将生成的气体全部排入D装置,使生成气体全部被吸收,防止产生误差。
故答案为:ABC;
(3)实验过程中B中会出现浑浊,是因为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了氯化氢气体,氯化氢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由图可知,a、b点时,生成气体的质量还在增加,说明此时稀盐酸过量,故填:a、b;
(5)解:2.22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m,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m=1.59g
故混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1.59g:(2.22g-1.59g)=53:21。
【分析】(2)实验中要测量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避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在实验开始前先通入氮气,这样可以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在实验过程中不断的通入氮气,此时氮气可以起到搅拌作用,使稀盐酸与样品充分反应;实验结束时,继续通入氮气,可以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排入D装置;
(3)稀盐酸浓度偏大时,制取的气体中会混有氯化氢气体,它与B中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4)由图中的数据可知,a、b点后生成气体的质量还在不断的增加,说明此时稀盐酸是过量的;
(5)利用题中所给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即可算出样品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随着水分的蒸发,甲一开始就析出晶体,说明蒸发水之前,甲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2)由图可知,t℃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析出相同质量的晶体时,甲需要蒸发50g水,乙需要蒸发10g水,即t℃时,溶解度:甲<乙;
(3)P点时,乙为饱和溶液,t℃时,乙蒸发10g水,析出10g晶体,说明该温度下,乙的溶解度为100g,故P点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4)A、由图无法得出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故无法得出,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是否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正确;
B、由图无法得出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无法得出是否析出晶体,及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正确;
C、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正确;
D、P点时,甲和乙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但是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溶解10g甲,即甲的溶解度为20g,由以上分析可知,乙的溶解度为100g,故甲和乙的溶解度不相等,正确。
故答案为:ABCD。
【分析】(1)甲溶液开始蒸发水就有晶体析出,说明甲溶液是饱和溶液;
(2)甲和乙的饱和溶液析出相同质量的晶体时,甲需要蒸发水的质量更多,所以甲的溶解度小于溶解度;
(3)P点时,乙溶液是饱和溶液。根据图可知,乙的饱和溶液蒸发10g水可析出10g晶体,推出t℃时乙的溶解度为100g,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即可算出P点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由题中所给的图像无法判断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而变化的情况,所以无法确定提纯乙的方法,也不能确定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用固体配制溶液的主要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坐标图中点P表示的是甲乙溶液蒸发掉50g水时,析出的晶体都是10g。
【解析】【解答】(1)鉴别碳酸盐的方法: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某种物质后,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故得出结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2)因为样品中含有碳酸钠,不含有氢氧化钠。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足量另一种物质后,出现现象,则该试剂为氯化钡溶液,作用是除尽碳酸钠,现象是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不变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Cl2+Na2CO3=BaCO3↓ +2NaCl。
(3)为了除去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又不引入氯离子、硫酸根离子,步骤一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由于溶液中硫酸钠和氯化钠可能都有,故加入试剂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若先加入硝酸银溶液,不能验证有无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氯化银不溶于水、硫酸银微溶于水),所以应先加入硝酸钡溶液,若无沉淀,证明不含硫酸根离子;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根据有无白色沉淀生成,检验有无氯化钠存在。所以由步骤II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原白色样品中没有硫酸钠。
(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若要从步骤III中得出正确结论,步骤I中加入过量试剂甲的目的是除去样品中所含的碳酸钠。
(5)因为步骤I是加入过量稀硝酸,试剂乙是硝酸钡溶液,所以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Na+、H+、Ba2+。
【分析】(1)碳酸钠属于碳酸盐,检验碳酸盐可用稀盐酸,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会产生气泡;
(2)白色粉末加水溶解后得到无色溶液,向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后呈红色,向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溶液中有碳酸钠,没有氢氧化钙,可能有氢氧化钠;向其中加入另一种物质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碳酸钠,除去碳酸钠后的溶液变为无色,说明原溶液中没有氢氧化钠。加入的物质可以是氯化钡溶液;
(3)实验中加入的过量试剂甲是稀硝酸,目的除去样品中的碳酸钠;过量试剂乙是硝酸钡溶液,目的是检验是否有硫酸钠;过量试剂丙是硝酸银溶液,目的是检验是否有氯化钠。
【解析】【解答】(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过滤后,得到的滤渣是二氧化锰,故a=2.0;
【分析】(1)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起催化作用,反应前后它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2)根据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作为已知量,利用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
精品解析: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九年级五月调考化学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九年级五月调考化学试题(原卷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梅苑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梅苑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