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水和溶液、溶解度曲线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水和溶液、溶解度曲线解析版,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水和溶液、溶解度曲线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B.农业上可采用喷灌、滴灌来节水
C.软水中一定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D.电解水时,正极端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为氢气
2.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花生油 B.面粉 C.泥土 D.食盐
3.2021年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硬水是混合物,软水是纯净物
B.明矾在净水的同时能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C.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可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益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引起水体污染
4.在生产、生活和实验中经常用到水。如图甲为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如图乙是制取蒸馏水简易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活性炭的作用是杀菌消毒
B.图甲中水流下进上出是为了提高水的净化效果
C.图乙中烧杯内水的作用是密封
D.图乙经过蒸馏后的水仍然是硬水
5.在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小阳同学抽到的考题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小阳的实验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目的分析
A
称取氯化钠时,指针向右偏,调节游码至天平平衡
准确称量氯化钠质量
B
称取氯化钠时,将剩余的氯化钠放回原瓶
节约药品
C
量取水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准确读数
D
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
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A.A B.B C.C D.D
6.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
B.除去甲中少量的乙,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C.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都是 25%
D.t2℃时,等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7.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NaCl溶解度/g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KNO3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A.硝酸钾晶体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用冷却结晶法提纯硝酸钾
B.40℃时,氯化钠和硝酸钾饱和溶液各100g,含溶质较多的是硝酸钾
C.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对应的温度应该在20℃-30℃之间
D.20℃时,将2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70g氯化钠溶液
8.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下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X
双氧水
水
水
水
Y
二氧化锰
生石灰
氢氧化钠
硝酸铵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9.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Cl的溶解度一定大于KNO3
B.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比KNO3大
C.4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63.9gKNO3
D.将60℃时210g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KNO3晶体78.4g
10.下表提供了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A
27.6
37.0
50.0
59.5
69.1
77.8
B
13.3
36.6
75.9
120
172
246
A.A、B两种物质都属于微溶物
B.40℃时,将20gA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可获得A的饱和溶液
C.60℃时,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5:6
D.给出的曲线中①与B物质溶解度变化趋势相符
11.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
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形成100mL酒精溶液
B.1g石灰石粉末与20g水混合,形成21g溶液
C.3g氢气与24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7g水
D.10g氢氧化钠稀溶液与10g硫酸铜溶液混合,形成20g混合溶液
12.下列关于电解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
B.只有电解水的实验,才能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13.为鉴别硬水与软水,应控制的实验条件有( )
①加入的肥皂水浓度 ②加入的肥皂水的滴数 ③实验时的温度④水样中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含量 ⑤水样的体积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14.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步骤依次是:称量、量取、计算、溶解
B.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托盘天平、量筒、漏斗、烧杯
C.量取水的体积为100mL
D.溶解不能在量筒中进行
15.早在二十世纪初,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制纯碱的基础上,创立了更为先进的侯氏制碱法,生产出Na2CO3的同时得到副产品NH4Cl,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实验测得Na2C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H4Cl的溶解度大于Na2CO3的溶解度
B.t1℃时,100g的Na2CO3饱和溶液中含溶质20g
C.t2℃时,Na2CO3和NH4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将t2℃时Na2CO3和NH4Cl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Na2CO3晶体析出的多
16.已知20℃时CuSO4的溶解度为32g。20℃时,取一定质量某CuSO4溶液于烧杯中,按下图进行实验(整个过程中忽略溶剂损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丁>丙>甲
B.丙中溶液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8:25
C.丁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CuSO4 50℃时的溶解度比20℃时的大
17.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性,进行了如图实验(见图Ⅰ),结合KNO3溶解度曲线(见图Ⅱ)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②、溶液④一定是饱和溶液
B.溶液①、溶液③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溶液②、溶液③的质量:③>②
D.溶液②、溶液③溶液④的溶质质量分数:③>②=④
18.某学习小组的同学用数字传感器探究氯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氯离子浓度和溶液的电导率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随时间变化会不断增大
B.实验说明氯化钠溶解在水中解离成 Cl-和 Na+
C.一定条件下,电导率的大小能反映离子浓度的大小
D.a~b 段曲线说明氯化钠开始溶解时,溶液中氯离子浓度陡增
19.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KNO3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则需溶质质量分数为30%和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质量比为( )。
A.1:1 B.2:1 C.1:3 D.1:4
20.在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原因可能是: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
二、填空题
21.小方学习了水的有关知识后,自制了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小卵石、石英沙、纱布等都起到了 作用,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
22.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a、b集气管内的气体体积比为 ,此反应属于 。(填写基本反应类型名称)
2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温度为 ℃时甲、乙溶解度相等: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24.过氧化氢是一种有效的防疫新冠病毒的消毒剂。现有一瓶新售的过氧化氢溶液,标签如图所示,若要配制15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的医用过氧化氢溶液,需用这种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是 g,需要加水 g。(直接填写答案,无需写出计算过程)
25.2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90克,则该温度下硝酸钠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是 ;该温度下硝酸钠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 。
26.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溶液pH与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m的值为 ;bc段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
27.如图是A、B的溶解度曲线。
t2℃时分别将100g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A B(填“>”、“<”或“=”);把t2℃时150gA的饱和溶液稀释为20%,需加水 g;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若量取水时俯视量筒刻度读数(其他操作正确),溶液的质量分数 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8.某同学用天平称取NaCl固体19g,用量筒量取蒸馏水76mL(水的密度为1g/cm3),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该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若该同学量取水时是仰视读数,则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不变”、“偏小”).
29.已知A~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发生反应.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E是最轻的气体,B和D所含元素相同.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D .
(2)G物质的一种用途 .
(3)写出F→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
30.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
(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 ;
三、综合题
31.如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30
50
6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3
37.0
37.3
硝酸钾
20.9
45.8
85.5
110
(1)图中能表示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是 (选填“A”或“B”),P点表示的含义是 。
(2)据表格可知,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在 ℃之间。
(3)60℃时,100g水中加入90g硝酸钾,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该溶液降温到1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g。
(4)60℃时,用等质量的氯化钠、硝酸钾分别配制两种饱和溶液,测得其质量依次为m1g和m2g,则m1 m2(填或“>”、“丙>甲,不符合题意;
B、丙中有溶质未溶解,是20℃时的饱和溶液,故丙中溶液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2g:100g=8:25,不符合题意;
C、丁中溶质完全溶解,丁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符合题意;
D、升温后,丙中未溶解的溶质完全溶解,说明升温后,溶解度增加,CuSO4 50℃时的溶解度比20℃时的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计算时注意未溶解的固体其质量不算溶质质量分析;
B、根据题中所给各溶液中物质的溶解情况分析;
C、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分析;
D、根据硫酸铜溶液升温后饱和溶液变不饱和分析。
【解析】【解答】A. 溶液②、溶液④中烧杯底部均有未溶解的溶质,故一定是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B. 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1.6g,20g水最多可以溶解硝酸钾质量为6.32g>4g,故溶液①是不饱和溶液;溶液③没有说明具体升高的温度,不能判断溶液状态,符合题意;
C. 溶液②升温后底部晶体溶解得到溶液③,故两者的质量大小为:③>②,不符合题意;
D. 溶液②、溶液④均为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故两者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溶液②升温后底部晶体溶解得到溶液③,故溶质质量分数③最大,所以三者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为:③>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结合各烧杯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关系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及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分析。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实验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随时间变化先增大后不变,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随着氯化钠的不断溶解,氯离子浓度逐渐增大,说明氯化钠溶解在水中解离成 Cl-和 Na+,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一定条件下,氯离子的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说明一定条件下,电导率的大小能反映离子浓度的大小,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a~b 段曲线溶液中氯离子浓度陡增,是因为氯化钠溶于水,氯离子浓度不断增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A、根据图像可知,溶液的电导率随时间变化先增大后不变,来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氯化钠溶解时, 溶液的电导率增大,说明溶解时有离子产生,来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图像可知,一定条件下,电导率的大小随离子浓度的大小而发生变化,来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图像可知,在 a~b 段氯离子浓度变化曲线很陡,得出溶液中氯离子浓度陡增,来进行分析解答。
【解析】【解答】 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KNO3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设需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溶液质量为a,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质量为b,则30%a+10%b=20%(a+b),解得a:b=1:1;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两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等于混合前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和分析。
【解析】【解答】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测量的水的实际体积偏小,故溶液的浓度偏大,故不符合题意;
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相当于溶液中水的质量偏大,故浓度偏小,故符合题意;
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称量所得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故浓度偏小,故符合题意;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相当于溶液中水的质量偏大,浓度偏小,故符合题意;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相当于溶液中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故浓度偏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配制溶液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解析】【解答】小卵石、石英沙和纱布能除去一些不溶性的杂质,它们的作用是过滤;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分析】根据过滤的原理和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解析】【解答】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正极得到氧气,负极得到氢气,两者体积比为1:2;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电解水为“一变多”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解析】【解答】由图像可知20℃时甲、乙溶解度相等;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为1、恒温蒸发溶剂;2、增加溶质;3、依据溶解度曲线,可降低温度。
【分析】根据两溶解度曲线的交点为对应温度下溶解度相等及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不饱和溶液变饱和可通过加溶质、蒸发溶剂和降温分析。
【解析】【解答】溶液在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是不变的,所配制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为: ,则所需浓溶液的质量为: ,所需要水的质量为: 。
【分析】根据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质质量等于溶液质量乘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
【解析】【解答】有题干可知,2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90克,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溶解90g硝酸钠达到饱和状态,故该温度下硝酸钠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是:90g:100g:190g=9:10:19;根据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可得, ×100% =47.4%;故填写:9:10:19,47.4%。
【分析】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
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析】【解答】ab段发生的反应是盐酸和碳酸钠,b点时盐酸恰好被消耗完,氯化钙、氯化钠溶液都显中性,故m为7;bc段是碳酸钠和氯化钙的反应,故化学方程式为: 。
【分析】根据酸碱盐化学性质,溶液酸碱性与pH关系进行分析。
【解析】【解答】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100gA、B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A小于B,分别将100g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根据溶剂的质量A小于B,可知析出固体质量A>B;把t2℃时150gA的饱和溶液稀释为20%,需加水 ;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若量取水时俯视量筒刻度读数,水的实际体积偏小,所以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5%。
【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出以下信息:
(1)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的变化趋势:曲线向上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曲线向下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曲线相交的点表示在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位于曲线上或者曲线以上区域的点表示该溶液属于饱和溶液,位于曲线一下区域的点表示该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
(4)在温度不变时,蒸发溶剂可以将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5)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的物质,降低温度可以将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升高温度可以将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解析】【解答】解:1mL=1cm3,蒸馏水76mL(76cm3),水的密度为1g/cm3,其质量为1g/cm3×76cm3=76g;则某同学用天平称取NaCl固体19g,该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0%.
量取水时是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故答案为:20%;偏小.
【分析】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100%,密度×体积=质量,该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9 g + 76× 1.0 × 100%=20%.量取水时是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解析】【解答】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所以A是盐酸,E是最轻的气体,所以E是氢气,氢气和F可以相互转化,F会与氧化钙反应,所以F是水,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G是氢氧化钙,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B和D含有相同的元素,可以相互转化,所以B是二氧化碳,D是一氧化碳,A能够和C反应,C能够和D﹣一氧化碳反应,因此C是金属氧化物,因此C可以是氧化铁,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带入验证符合转化关系,因此:
(1)A是盐酸,D是一氧化碳;故填:HCl;CO;
(2)G是氢氧化钙,可以改良酸性土壤等;故填:改良酸性土壤等;
(3)F→E是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分解反应;故填:2H2O 2H2↑+O2↑;分解.
【分析】根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所以A是盐酸,E是最轻的气体,所以E是氢气,氢气和F可以相互转化,F会与氧化钙反应,所以F是水,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G是氢氧化钙,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B和D含有相同的元素,可以相互转化,所以B是二氧化碳,D是一氧化碳,A能够和C反应,C能够和D﹣一氧化碳反应,因此C是金属氧化物,因此C可以是氧化铁,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然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
【解析】【解答】图1的甲中还有未溶解的固体存在,故为饱和溶液;从图2可以看出,50℃时,甲、乙两种物质都已完全溶解,且它们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都相等,所以它们所得到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对比图1和图2的信息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受温度影响较小的N表示的是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分析】饱和溶液的根念,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曲线。
【解析】【解答】(1)分析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可知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故溶解度曲线中氯化钠为A,硝酸钾为B;P点为氯化钠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在t1℃时的交点,故P点表示t1℃时A、B(或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由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可知10℃时,氯化钠溶解度大于硝酸钾溶解度,20℃时氯化钠溶解度小于硝酸钾溶解度,故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在10℃~30℃;
(3)由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可知6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110g,即在60℃时,100g水中加入11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溶液恰好饱和,现在100g水中加入90g硝酸钾,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将该溶液降温到1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20.9g,即在1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20.9g硝酸钾,原溶液中有90g硝酸钾,在10℃时只能溶解20.9g硝酸钾,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90g-20.9g=69.1g;
(4)60℃时,由硝酸钾溶解度大于氯化钠溶解度,可知用等质量的氯化钠、硝酸钾分别配制两种饱和溶液,氯化钠需要水的量大于硝酸钾需要水的量。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故溶解后氯化钠溶液质量m1大于硝酸钾溶液的质量m2。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析】【解答】(1)在煮沸的过程中,碳酸氢钙发生分解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氧气分别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故通过电解水实验可知,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
(3)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①②③④分别属于四种不同的基本反应类型。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其中②为置换反应且生成水,则可以为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下生成铜和水, (合理即可);
(4)①分析表格可知,表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碳酸钠;
②A.没有具体温度,不确定两者溶解度大小,故取两只烧杯,分别加样品各4g,各加50g水溶解观察现象,不能鉴别;
B.20℃时,碳酸钠、碳酸氢钠溶解度分别为21.5g、9.6g;取两只烧杯,分别加样品各6g,各加50g水溶解,观察现象则有固体剩余的为碳酸氢钠,完全溶解的为碳酸钠,可以鉴别;
C.碳酸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更大;故30℃时,取两只烧杯,分别配制两样品的100g饱和溶液,再降温到0℃观察现象,析出晶体较多的为碳酸钠、较少的为碳酸氢钠,可以鉴别;
D.40℃时,碳酸钠、碳酸氢钠溶解度分别为49.0g、12.7g;取两只烧杯,分别加样品各6g,各加50g水溶解,两种均全部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不能鉴别。
故答案为:BC。
【分析】(1)根据碳酸氢钙加热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2)根据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分析
(3)根据氧化铜和氢气加热生成铜和水分析
(4)根据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分析
【解析】【解答】(1)由石灰石制取石灰乳的过程中,发生反应有碳酸钙高温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
(2)碳酸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碳酸钠晶体;故根据图1分析,提取碳酸钠的季节最好是冬季。
(3)苛化反应时将温度升高至99~100℃的原因是碳酸钠在温度较高时溶解度大,使参加反应的碳酸钠更多,利于得到更多产品;操作1为分离固液的操作,需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漏斗(或烧杯或玻璃棒)。
(4)t2℃碳酸钠、氯化钠溶解度相等,故配制等浓度的碳酸钠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需要将温度控制在t2℃。
【分析】(1)根据碳酸钙、氢氧化钙、氧化钙三者的转化关系,分析解答;
(2)提取碳酸钠:降温结晶;
(3)根据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分析;固液分离的操作是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
(4)碳酸钠、氯化钠溶解度相等时为t2℃。
【解析】【解答】(1) 实验室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 36.5%的浓盐酸100 g,设可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的质量为x
100g×36.5%=7.3%x
x=500g
则需水的质量为400克,体积为400毫升;配置溶液的操作步骤为①计算、③量取、②混匀;
(2)样品中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而杂质不反应,由图像可知,最终剩余1.6克固体为杂质,则碳酸钙质量分数为 ;
(3)第一次和第二次稀盐酸都完全反应,而第三次盐酸只反应一部分,第四次盐酸未反应,所以计算稀盐酸质量分数可用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数据。
【分析】(1)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及所需水的质量即为两溶液质量差分析;
(2)根据样品中杂质不反应,剩余固体即为杂质质量,从而计算出碳酸钙质量,再利用碳酸钙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生成二氧化碳质量分析;
(3)根据前两次盐酸完全反应,而后两次盐酸未完全反应分析。
【解析】【解答】(1)图中出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广口瓶和量筒,故填烧杯,溶解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故填不断搅拌,加快溶解;
(2)用天平称量时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药品与砝码放错了位置;
(3)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80g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80g15%=12g,需要水的质量为:80g-12g=64g,即64ml的水,选用量筒遵循大而近原则,故需要用100ml的量筒;
(4)配制溶液的操作依次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故顺序为:④②①⑤③ 。
【分析】(1)根据溶解时需要用玻璃棒搅拌进行分析
(2)根据天平使用的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量筒的选择依据进行分析
(4)根据配制溶液的步骤进行分析
【解析】【解答】(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2H2O2H2↑ + O2↑,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填:2H2O2H2↑ + O2↑;氢元素和氧元素。
(2)A、电解水正氧负氢,氢二氧一,b连接正极是氧气,实验1中b管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正确。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实验1属于化学变化,原子的种类、个数均不改变,正确。
C、实验2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正确。
D、实验2中水分子间隔改变,不正确。
故答案为:ABC。
【分析】(1)根据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进行分析
(2)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和结论进行分析
【解析】【解答】(1)①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主要操作顺序:溶解、过滤、蒸发,故填:BDC。
②B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速溶解,故填:加速溶解。
③图中,物码放反且使用了游码,氯化钠质量偏少,量筒仰视读数,溶剂体积偏大,最终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1%,故填:小于。
④取100g配制好的质量分数为11%的NaCl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5.5%的NaCl溶液,设需加水x,,x=100g,故填:100。
(2)①锌和稀硫酸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观察到的现象是:锌片表面有气泡冒出,故填:有气泡冒出。
②铜是金属活动性氢之后金属,图2中两种金属触碰后铜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故填:没有。
③图3将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平行插入稀硫酸中,锌比铜活泼,酸溶液中的氢离子从铜片表面获得锌失去的电子生成了氢气,故填:锌。
④制造钢制船闸门时,为防止铁被腐蚀,常在钢闸门表面安装比铁更活泼的金属,让更活泼的金属被腐蚀,从而保护铁,故填:更活泼。
【分析】(1)根据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主要操作顺序是溶解、过滤、蒸发、溶解时玻璃棒搅拌是加速溶解、仰视读数水的实际体积偏大及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分析;
(2)根据锌与酸反应产生氢气,铜不与酸发生反应及锌的化学性质比铜活泼分析。
【解析】【解答】(1)硬水与软水的定义,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对比②和⑧可知,加入相同量肥皂水,硬水泡沫少,软水泡沫多,肥皂水能区分软水和硬水,依据的现象是产生泡沫多少。
(3)设计第2组实验时,为控制水的硬度相同,混合溶液用量应相同,所以⑤中X应为1。
(4)第2组实验以肥皂水用量为变量,探究肥皂水多少与产生泡沫量的关系。
(5)由上述三组实验可看出硬水中加肥皂水泡沫少,软水中加肥皂水泡沫多。
(6)硬度越大,观察到泡沫产生时所需肥皂水的用量越大,故由数据可知硬度最大的水样是湖水。
(7)由表中数据可知,煮沸后的自来水相对于自来水来说,观察到泡沫产生时所需肥皂水的用量减小,硬度减小,故煮沸可以降低自来水硬度。
【分析】(1)根据硬水与软水的定义,进行分析。
(2)把肥皂水倒入水中搅拌,若水易起浮渣的为硬水,若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3)根据实验设计第2组实验时,为控制水的硬度相同,进行分析。
(4)根据第2组实验以肥皂水用量为变量,进行分析。
(5)根据硬水、软水中加肥皂水的现象,进行分析。
(6)根据表格数据,进行分析。
(7)硬水中的杂质离子在煮沸后会生成氢氧化镁及碳酸钙的沉淀,形成水垢从而降低其硬度。
【解析】【解答】解:(1)设配制后10%的稀盐酸的质量为x。
30%×20g=10%X
X=60g;
(2)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消耗碳酸钙的质量为z。
CaCO3+
2HCl═
CaCl2+H2O+
CO2↑
100
73
44
z
30%×20g=6g
y
y=3.6g;(3)W碳酸钙= 63.2%
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3.2%。
【分析】(1)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列等式计算出HCl的质量,然后根据HCl的质量依据写出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就能得出二氧化碳和碳酸钙的质量,,引文完全反应,所以计算出的碳酸给就是样品中全部的碳酸钙,用碳酸钙的质量除以样品的质量就是质量分数。’
【解析】【解答】(1)设需要30%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68 32
x×30% 16g
x=113.3g
(2)设需要30%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y.
200g×3%=y×30%
y=20g
水的质量为:200g﹣20g=180g.
答:(1)需要30%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113.3g.
(2)需要30%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20g,水的质量为180g.
【分析】(1)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然后结合题中的数据进行解答;
(2)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进行分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二轮复习题 课时5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梳理+巩固训练考点04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9%=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B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升训练专题09 溶解度曲线与溶液的稀释(含解析),文件包含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ppt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教案doc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原卷版docx、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验收卷解析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