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30天历史冲刺复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练习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30858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中考30天历史冲刺复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30天历史冲刺复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练习,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资治通鉴》记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复习冲刺打卡3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完成时间:10min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一、 选择题1.根据《三国志魏书》等记载,220年曹操卒于洛阳,葬在邮城(今河南省安阳市郊)2009年,国家文物局审核了河南省安阳市高陵墓的考古发掘成果,最终认定高陵墓的墓主为曹损,以上确认高陵墓主为曹提的依据是( )A.历史文献与考古成果B.家族族谱的记载C.历史学家的主观判断D.安阳的悠久历史2.南北朝时,南人已有嗜茶之癖,北人尚视之为怪异。而唐人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则有“自邹、齐、沧、隶,浙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吏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白江、准而来,舟车相维,所在山积……。该材料反映了( )A.国家统一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B.饮茶之风从江南向北方扩散C.茶叶经济已形成完整产业链D.南北饮食习惯已趋一致3.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东晋以8万精兵打败了号称有百万大军的前秦。东晋获胜的根本原因是( )A.前秦将士无心恋战,有意想输掉战争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江南经济发展快C.前秦士兵不习水战,晕船怕水忙逃跑D.东晋将领指挥得当,火烧连营建奇功4.《资治通鉴》记载:(西晋灭亡后)“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稍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古代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A.促进了北方地区经济的开发B.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C.导致北方经济发展落后南方D.标志着南方经济结构发生变化5.在我国南方各省,分布着数以百万计的客家人。史学界普遍认为客家人是历史上渐次南迁的中原汉族人。下列有关中原人口南迁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汉末年开始出现大批中原人口南下现象B.自然灾害频繁是中原人口南迁的主要原因C.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D.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引发南方社会动荡不安
6.魏晋南北朝时期,下图中的坐具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引入内地,为内地人民所爱。这说明该时期( )A.政治动荡造成了人民生活困苦B.南北对立造成了阶级矛盾激化D.民族交融丰富了各民族的生活C.南方开发缩小了南北经济差距7.《宋书》记载了南朝前期南方经济发展的情况: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鄂,杜之间,不能比也。(鄂、杜,均为古代关中地区县名)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长期以来基本处于和平环境B.拓跋宏推动民族交融的影响C.自然条件优越,具备良好的开发基础D.人口南迁,带来的先进技术和劳动力8.的少数民族以武力占据北方后要立国中原,以汉法治汉人。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制作毛毡、奶酪、酥油的技术,逐渐为汉人所接受。这说明( )A.中外交流的加强B.中原文化对少数民族的影响C.商业贸易的繁荣D.民族文化的交流具有双向性9.习俗是儒家礼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垂脚高坐被视为傲慢行为。魏晋南北朝时,随着“胡床、胡坐”的传插,汉人的路坐礼俗逐渐变为重脚高坐,这一转变体现了( )A.民族交融的加强B.儒学正统地位的丧失C.政权分立的加剧D.少数民族汉化的开始10.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的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材料意在说明( )A.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北方分裂局面B.北魏政权最早推行了汉化措施C.北魏孝文帝改革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D.北魏政权以后分为东魏、西魏
中考复习冲刺打卡03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AABBCDBDA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练习)-2024年初中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解析版),文件包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练习-2024年初中中考历史复习答案docx、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练习-2024年初中中考历史复习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练习专题0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复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形成,三国经济的发展状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