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宁波效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宁波效实中学二〇二一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生物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 O2、胰岛素、血红蛋白、H+
B. DNA聚合酶、抗体、激素、H2O
C. 血浆蛋白、Ca2+、通道蛋白、HPO42-
DNa+、葡萄糖、尿素,血浆蛋白
2. 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 被困矿井下的工人,因饥饿和寒冷出现昏迷
B. 在沙漠腹地行走的人,因缺水等出现休克
C. 剧烈运动时,机体大量出汗,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尿量减少
D. 感染HIV后,机体T细胞遭到破坏,细胞因子分泌量减少
3. 下列关于神经元、神经和神经纤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细胞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B. 轴突是神经元的长而较细的突起,外包髓鞘,构成神经纤维
C. 若干根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一层包膜,构成一条神经
D. 有些神经里面既有传入神经又有传出神经
4. 下列关于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
B. 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位置大致是倒置的
C. 若刺激右侧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可引起其左侧肢体运动
D. 用电刺激中央前回某一区域时,接受刺激的是反射弧中的感受器
5. 下图1表示信息在细胞中的传递规律,图2是图1中某结构的放大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结构①是树突,结构②可能是树突的膜
B. 结构④中所含物质释放的方式是胞吐
C. 刺激X处,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
D. 结构③中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6.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对排尿反射控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排尿时,副交感神经兴奋,膀胱缩小
B. 排尿反射感受器和效应器都位于膀胱
C. 在排尿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
D. 控制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脑干
7. 如图为人体的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二者都需要三种神经元的参与
B. 二者的直接调节中枢都在脊髓
C. 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②→④→⑤→③→①
D. 化验抽血时,手被针刺后并未立即缩回,该过程有大脑皮层参与
8. 阿尔茨海默症发病前常表现为记忆力轻度受损,学习和保存新知识的能力下降,注意力、执行能力、语言能力和视空间能力等认知能力出现轻度受损,但不影响基本日常生活能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学习的过程是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B. 患者若听不懂他人说的话可能与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受损有关
C. 患者感觉性记忆受损与突触数目减少有关
D. 患者形象思维能力受损可能与大脑皮层右半球受损有关
9. 人体内,因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①呆小症,②糖尿病,③白化病,④血友病,⑤巨人症,⑥侏儒症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⑥ C. ①②⑥ D. ①⑤⑥
10. 下列不都是免疫系统组成成分的是()
A. 脊髓、造血干细胞、生长激素
B. 脾脏、B淋巴细胞、细胞因子
C. 扁桃体、巨噬细胞、抗体
D. 骨髓、T淋巴细胞、抗体
11. 如图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其中①②③表示相关腺体分泌的激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①②③分泌均增多
B. 切除垂体,则①②③的合成分泌量都将减少
C. 如果饮食中碘含量不足,①②分泌将增加
D. 用③饲喂正常动物,将引起①②的分泌量减少
12.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寒冷刺激时,下丘脑释放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肾上腺
B. 当正常人从25℃环境突然进入5℃环境中时,机体散热量增加
C. 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D. 炎热时,毛细血管舒张,肝脏产热量减少
13. 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过敏反应是由过敏原刺激机体使浆细胞产生组织胺引起的一系列反应
B. 艾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C. 因为过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危及生命
D. 艾滋病患者最终常常死于严重感染或者恶性肿瘤
14. 下列关于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B. 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一定是分别来源于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
C. 婴儿初次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后,体内可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
D. HIV攻击人体T细胞后,可使人体完全丧失体液免疫能力
15. 下列属于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的分别是()
A. 注射胸腺素,口服抗体 B. 注射卡介苗,输入抗体
C. 注射麻疹疫苗,口服球蛋白 D. 移植胸腺,输入细胞因子
16. 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是()
A. 生长素加快了向光侧的光合作用
B. 单侧光引起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的缘故
C. 光破坏了背光侧细胞的生长
D. 单侧光使背光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促进细胞的伸长
17. 科学家做过如下试验,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把另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如图);另一试验是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下端朝上,做同样试验。请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甲和接受块乙的成分有何变化()
A. 甲含有生长素,乙不含有 B. 乙含有生长素,甲不含有
C. 甲、乙都含有生长素 D. 甲、乙都不含有生长素
18. 红叶石楠在园林景观绿化中应用非常广泛。研究人员将红叶石楠插条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以探究促进其生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实验结果显示,与低浓度相比,在高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插条生根数量少,乙烯含量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果说明,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插条生根,高浓度时抑制插条生根
B.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红叶石楠插条生根的效果一定不同
C. 高浓度生长素促进乙烯生成,二者调节插条生根具有协同作用
D. 在预实验中,应该设置不含生长素的一组实验作为空白对照组
19. 种子萌发、植物生长和开花都接受光的调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烟草的种子在有光的情况下才能萌发的原因是需要光照提供能量
B. 菠菜只有白天时长超过13小时才开花,所以菠菜通常在春天进行种植
C. 植物可以通过光敏色素等接受光信号
D. 红光和蓝光对植物生长发育非常关键
20. 下列有关图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图①中IAA含量的大小关系是a=b、c=d,且都促进水平生长
B. 图②中根的向地性生长和茎的背地性生长均能体现IAA的两重性
C. 图②中IAA含量的大小关系是a<b、c<d,a、c、d处生长素浓度促进生长,b处生长素浓度抑制生长
D. 综合分析图①②可知,重力能够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21.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B. 骨骼肌细胞通过细胞膜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
C. 心肌细胞内的 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D. 若静脉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机体血浆量会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会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22. 如图为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可实现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交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b和d
B. 体力劳动后手掌磨出的水疱中主要成分是c
C. d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氧化分解至少需要穿过3层膜
D. d与b、c在成分及含量上最大的区别是蛋白质含量较高
23. 从神经系统组成角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自主神经系统是一种传出神经,其活动不受大脑皮层支配
B. 支配躯体运动的全部神经就是外周神经系统
C. 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和脑神经一部分
D.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24. 研究表明Ca2+有利于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而Cu2+能抑制Ca2+的作用,如图表示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以及膜电位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瞬间增大组织液中Cu2+的含量,将减缓神经冲动由A向B的传递
B. 轴突膜处于bc段时,Na+大量内流,消耗ATP
C. A处只有在兴奋传到后才能合成神经递质
D. 兴奋传到A释放的递质作用于B一定会引起B的Na+内流
25. 人体皮肤瘙痒的感觉与神经递质5-羟色胺有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痒觉和痛觉的形成都属于人体的非条件反射
B. 5-羟色胺由突触前膜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
C. 当5-羟色胺进入受体细胞后,会引起后者兴奋或抑制
D. 神经递质、激素、酶等细胞间信息分子发挥完作用后会被灭活
26. 膀胱储尿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排尿反射,成年人还可以有意识地憋尿,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膀胱中的尿液不属于人体的细胞外液
B. 膀胱内壁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沿④→脊髓→②→大脑皮层产生尿意
C. 若某人脊椎受损(①②受损),则无法完成排尿反射
D. 成年人能有意识地憋尿,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27. 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狗在进食时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
B. 食物引起味觉属于非条件反射
C. 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 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28. 图甲为研究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实验装置,两个神经元以突触联系,并连有电表I(电极分别在Q点细胞内外侧)、Ⅱ(电极分别在R、S点的细胞外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静息时,若升高细胞外K+浓度,则电表I的指针右偏幅度增大
B. 刺激P点,电表I和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分别为图乙和图丙
C. 刺激P点,电表Ⅰ记录到②处电位值时,Q点膜内Na+浓度可能高于膜外
D. 若S点电极移至膜内,再刺激P点,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乙相似
29. 如图表示胰液分泌调节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物质A是神经递质,胰腺是反射弧的一部分
B. 物质B是促胰液素,需要经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C. 盐酸能直接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D. 胰腺分泌胰液受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
30. 下图为人体某器官中血液的流动情况示意图,①②表示物质,①促进或抑制②的产生,②产生后将释放到血液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若该器官为肝脏,①可表示胰高血糖素,②可表示肝糖原分解产生的葡萄糖
B. 若该器官为下丘脑,则①可能是甲状腺激素,②可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 若该器官为胰腺,则①可能是高浓度的血糖,②可能是胰岛素
D. 若该器官为性腺,则①可能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②可表示性激素
31. 如图为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甲、乙、丙表示不同的器官,a、b、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器官甲除分泌激素a外,还可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B. a、b、c均靠体液运输,只运输给靶器官和靶细胞
C. 激素c分泌增加,对器官甲、丙均有抑制作用
D. 器官丙还可以分泌生长激素,与激素c的作用为协同作用
32. 下图表示水盐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的甲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B. 渴感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所以水盐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中
C. 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D. 丁表示肾小管与集合管
33. 激素、神经递质和抗体在调节正常人体生命活动中各有特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激素和抗体可通过体液运输到达全身,而神经递质分泌后则分布在突触间隙中
B. 三者都需与特异性的物质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且一般发挥作用后均失去生物活性
C. 激素和神经递质作用于自身的组织和细胞,而抗体大多作用于外源性的抗原
D. 激素和抗体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而神经递质都是分子较小的有机物
34. 甲型流感病毒(H1N1)是一种RNA病毒,下图是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物质④是膜上的转运蛋白
B. ①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 ③是溶酶体,③处理病原体的过程无特异性,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
D. 因为有吞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35. 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
A. B.
C. D.
36. 2020年底,英国、南非等国相继出现新冠病毒(RNA病毒,外有包膜)变种,引发了人们对国内可能爆发第二波新冠疫情的担忧,随着我国新冠疫苗的正式上市,国家启动了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来加强防控疫情,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A. 从疫情严重的国家进口冷冻食品外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表明病毒能在外包装上增殖
B. 一旦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机体即刻产生特异性免疫能力
C. 新冠病毒在侵染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其侵染机制可能存在类似于膜融合或胞吞现象
D. 只要机体产生了新冠病毒抗体,就可以不戴口罩去人员密集的地方活动
37. 如图(a)表示在种子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素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b)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植物器官生长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需要多种激素共同参与
B. 在种子解除休眠的过程中,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C. 图(b)中生长素浓度相同时促进甲和乙生长的效应一定不同
D. 图(b)中植物器官甲比乙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38. 杜鹃兰是一种珍稀药用植物,因顶端优势抑制侧芽萌发,致使营养繁殖率低。研究人员通过打顶及生长素运输抑制剂NPA处理杜鹃兰假鳞茎,改变其内源植物激素水平以促进假鳞茎侧芽生长。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 打顶处理前后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 打顶处理比NPA处理更有利于侧芽的萌发
C. 施加外源细胞分裂素会抑制侧芽萌发
D.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调节侧枝发育方面存在协同关系
39. 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HI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Ⅳ浓度和T细胞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主要是HIV在宿主细胞中大量增殖的结果
B. 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C. 曲线CD段,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大大下降,体液免疫能力基本不受影响
D. 曲线EF段,T细胞浓度上升是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快速分化成熟的结果
40.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2,4-D可杀除禾谷类田间双子叶杂草是由于双子叶植物对2,4-D的敏感性强
B. 双子叶植物花、叶和果实的脱落过程中存在生长素与乙烯的对抗作用
C.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得到的无子番茄,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D. 喷洒脱落酸可延长绿色叶菜类蔬菜的保鲜时间
二、非选择题
41. 某生物科研小组做了如下有关神经调节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该科研小组的同学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元装片,图1和图2是他在装片中看到的两个图像。图1中看到的主要是神经元的________;图2中看到的主要是________末梢及末端膨大结构。
(2)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表,电极均位于细胞外侧。该科研小组将三个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
神经纤维静息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给e点一个强刺激,乙电表指针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偏转;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b点的静息电位将________(填“不变”“增大”或“减小”),若给b点一个强刺激,动作电位的峰值将________(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3)该科研小组探究药物对神经传导的影响,某种药物能够阻止神经递质的分解,若将此药物放在上图中e点与d点间的突触间隙处,刺激b点,预计d所在的神经元将发生________。
(4)该科研小组给某人踝关节处注入局部麻醉药,使其踝关节处暂时失去了痛觉,但还能运动,请分析该局部麻醉药作用的结构可能是________。
42. 甲、乙、丙三人在一次社区健康日活动中检测出尿糖超标,为进一步弄清是否患糖尿病,依据规范又进行了血液检测。图1、图2所示为空腹及餐后测定的血糖及胰岛素浓度。糖尿病血糖浓度标准为:空腹≥7.0mmol/L,餐后2h≥11.1mmol/L,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多。胰岛素可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内________、合成糖原或转变为非糖物质,并抑制________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________受抑制,使血糖浓度下降。
(2)据图初步判断________是糖尿病患者,需复查血糖。患者常因血糖浓度升高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位于________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感,表现为多饮。
(3)除糖尿病外,尿糖超标的原因还可能有________(填序号)。
①一次性摄糖过多②低血糖患者③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④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
(4)结合图1、图2分析,乙出现上述检测结果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填序号)。
①自身抗体与胰岛素结合②自身效应T细胞持续杀伤胰岛B细胞
③自身抗体竞争性结合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④胰岛B细胞膜上载体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下降
43. 花开花落,春华秋实。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受基因的调控、激素的调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它们相互作用、协调配合。请回答下列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问题:
(1)自然界中,植物种子常在大雨后萌发,这是因为________。将休眠状态的植物种子置于0~5℃的低温条件下1~2个月,可使种子提前萌发。处理过程中种子内赤霉素、脱落酸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据图分析,低温处理可使种子提前萌发的主要原因有①_______;②________。
(2)植物开花受成花素的影响。下图所示光周期(日照长短)诱导植物成花素的产生以及影响开花的实验,图中植物去掉了顶端的全部叶子,A、D植株分别接受长日照、短日照;B、C植株方框内为受短日照处理的部分。
结合图2,运用已有知识分析,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 图2中植物属于短日照植物B. 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顶端花蕾
C.接受诱导产生成花素的部位可能是叶D.成花素的作用部位可能是顶端花蕾
人为控制每日光照和黑暗的时长,可以使植物的开花期提前或延迟。菊花是一种短日照植物,若想延迟菊花开花,你的建议是________。
(3)研究表明,赤霉素对植物的开花也具有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如图3所示。检测植物体内是否产生________是预测植物开花的先决条件,结合SPL蛋白的功能,描述赤霉素对植物开花的调节机制:________
(4)脱落酸和乙烯可以帮助植物度过不良环境。当环境条件较为干旱时,叶片中脱落酸的含量会增加,导致________而减少水分的损失。当植物处于机械损伤、污染物毒害等不利环境时,体内乙烯会成倍的增加。在此过程中,乙烯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即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植物体产生更多的乙烯。乙烯的“自促作用”体现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调节。
44.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免疫炎症反应引起的关节受损进而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和残疾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1)TNF-α等细胞因子作为细胞间信号分子,与淋巴细胞表面的________结合后调节免疫应答。其中一类细胞因子(甲类)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促进免疫炎症反应,另一类细胞因子(乙类)则可抑制免疫炎症反应,这两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免疫应答的稳态。研究人员为研究RA的发生与上述两类细胞因子的关系,分别测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RA患者血清中四种细胞因子的平均含量,结果如下图: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属于甲类细胞因子的有________,属于乙类细胞因子的有________,结合甲、乙的含量分析,推测RA的发生可能是________导致的免疫失调。
(2)糖皮质激素(GC)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正常机体通过下图所示的途径调节GC的分泌。GC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是治疗RA的药物之一,RA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GC,会导致患者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________,因此最好在治疗过程中间断补充________,以防止肾上腺皮质萎缩,引起严重后果。
(3)GC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且临床效果并不理想。研究人员为探索中药姜黄提取物姜黄素对RA的干预作用做了如下研究。将体重相同的大鼠先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通过注射弗氏完全佐剂使小鼠患上RA,该组称为“造模组”,另外一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称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造模组进行如下处理,请完成实验方案(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组别 | 预处理 | 预处理后关节情况 | 实验方案 |
正常对照组 | 注射生理盐水 | 关节不肿胀 | ①______ |
造模组 | 注射弗氏完全佐剂 | 关节肿胀 | 模型组:②_______ |
姜黄素组:③______ |
a.注射生理盐水b.注射姜黄素
实验15天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两类细胞因子水平相对值,若实验结果为甲类细胞因子水平________,乙类细胞因子结果与之相反,表明姜黄素具有一定的抗RA作用。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A
11【答案】B
12【答案】A
13【答案】D
14【答案】C
15【答案】B
16【答案】D
17【答案】A
18【答案】D
19【答案】A
20【答案】B
21【答案】B
22【答案】B
23【答案】C
24【答案】A
25【答案】B
26【答案】C
27【答案】C
28【答案】D
29【答案】C
30【答案】D
31【答案】C
32【答案】B
33【答案】D
34【答案】C
35【答案】A
36【答案】C
37【答案】C
38【答案】A
39【答案】C
40【答案】D
41【答案】(1) ①. 胞体和树突 ②. 轴突
(2) ①. 外正内负 ②. 不会 ③. 不变 ④. 减小
(3)持续兴奋或抑制(4)感受器或传入神经
42【答案】(1) ①. 氧化分解 ②. 肝糖原 ③. 胰高血糖素
(2) ①. 甲、乙 ②. 下丘脑
(3)①④(4)①③
43【答案】(1) ①. 降雨导致脱落酸减少(对种子的萌发的抑制作用减弱) ②. 低温使赤霉素含量升高,促进种子萌发 ③. 低温使脱落酸含量降低,抑制种子发芽的作用减弱
(2) ①. B ②. 在夜晚进行闪光照射(或延长每天的光照时间)
(3) ①. SOC蛋白 ②. 赤霉素能够促进DEL蛋白的降解,解除DEL蛋白对SPL蛋白作用的阻止,而SPL蛋白直接激活SOC编码基因转录、翻译产生SOC蛋白,进而促进植物开花
(4) ①. 促进气孔关闭,降低了叶片的蒸腾作用 ②. (正)反馈
44【答案】(1) ①. (特异性)受体 ②. 浆(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 ③. TNF-a和IL-6 ④. IL-4和IL-10 ⑤. 甲类细胞因子增多,乙类细胞因子减少
(2) ①. 减退 ②.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3) ①. a ②. a ③. b ④. 姜黄素组高于正常对照组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大于姜黄素组大于正常对照组)
2023宁波效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宁波效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宁波效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宁波效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宁波效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宁波效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含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Word版含解析doc、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Word版无答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