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2022.04
(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题(本大题共42小题,每题2分,总分84分。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读江苏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江苏人口密度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全省均匀分布 B.南部高于北部 C.沿海高于沿江 D.东部高于西部
2.影响江苏人口分布地区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交通运输 C.土壤肥力 D.地形地势
以黑河—腾冲线为界划分的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即“胡焕庸线”,被我国地理学界评为“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下图为2010年中国人口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A.青海B.内蒙古C.江苏D.黑龙江
4.导致该线西北部人口密度较小的决定性因素是
A.科技水平 B.交通条件 C.自然条件 D.经济水平
下图为2011—2018年我国部分城市常住人口平均增量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2011—2018年,我国常住人口年均增长30万以上的城市主要分布在
A.东部沿海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长江沿线地区
6.近年来,中西部核心城市逐渐成为新的人口增长高地,其吸引力增强主要是因为
A.就业岗位增多 B.高速交通发达 C.基础设施完善 D.高等院校较多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示意近十七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7-8题。
7.根据图示资料推测,图示时期该直辖市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B.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C.劳动力需求数量逐年增加 D.人口迁入量逐年增加
8.人口迁移对该市的负面影响可能有
①加大了该市的就业压力 ②劳动力、人才外流
③加剧了该市的环境问题 ④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随着国家对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截至2018年12月,全国已有520多万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农产品加工、观光农业等。据此回答9-10题。
9.农民工返乡,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A.从城市到乡村 B.从内陆到沿海 C.从北方到南方 D.从山区到平原
10.农民工返乡,对乡村的影响是()
A.解决污染问题 B.扩大城乡差距 C.带动经济发展 D.减少地域联系
我国春运期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常常“一票难求”。近年来,老人到子女工作城市过年的现象增多,形成反向春运。据此回答11-12题。
11.下列省区中,反向春运人口流入最多的是()
A.宁夏 B.广东 C.云南 D.河南
12.关于反向春运带来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A.缓解交通运输压力 B.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C.缓解农村人地矛盾 D.加剧城市用工荒
下表为2017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前五个省份老龄化统计表,读表回答13-14题。
省份 | 江西 | 内蒙古 | 山西 | 云南 | 海南 |
65岁以上人口占该省总人口比重(%) | 9.6 | 9.44 | 8.7 | 8.38 | 8.25 |
13.影响五省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迁移 B.经济水平 C.人口死亡率 D.人口出生率
14.人口老龄化将有利于五省区
①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②加快农业现代化 ③改善基础设施 ④缩小城乡差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据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动态监测调查资料(下图)显示,2020年浙江省进城务工人员72.9%来自省外,其中25.7%来自周边省份安徽。据此完成15-16题。
15.关于来浙进城务工人员
①以永久居住为主 ②以青壮年为主 ③中部地区多于西部地区 ④山区多于平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
16.大量人口流入浙江省,有利于
A.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B.降低社会保障风险
C.缓解交通拥堵状况 D.减轻人口老龄化程度
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人口密度”,完成下面17-18题。
地区 | 年生物量/万吨 | 可承载人口/万人 | 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1) |
长江中下游 | 88600 | 22000 | 395 |
青海、西藏 | 10000 | 1000 | 4 |
17.青海、西藏资源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海拔高、气候寒冷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自然资源丰富 ④土地生产潜力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8.据分析研究,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少,原因可能是
①消费水平迅速上升 ②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
③青藏铁路的开通,方便了与外界之间的联系 ④自然灾害的增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区域资源承载力指数是衡量区域资源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指数越高,区域资源承载力越强。下图为2006—2016年甘肃省资源承载力指数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下列资源承载力中,影响2013—2014年区域资源承载力下降的是()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森林资源 D.能矿资源
20.甘肃省区域资源承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
A.人口增长加快 B.消费水平提高 C.交通运输发展 D.科技水平提高
下图示意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门与柏林市中心的勃兰登堡门。读图,回答21-22题。
21.造成图中这两个建筑景观差异的因素最可能是()
A.气候差异 B.地域文化差异 C.地形差异 D.经济差异
22.北京市中心天安门附近的功能区是行政区,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因素 B.经济因素 C.历史因素 D.自然因素
成都平原西部的灌渠众多、水网密布,润泽土地的同时,也影响着聚落的分布。林盘是该区域一种典型的聚落。林盘外是水稻田,林盘内是起居空间,林盘密集种植树、竹,形成一种田---林----宅空间格局,多个林盘形成一个村庄。随田散居形式是当地最为适合的传统居住方式,是四川独特的文化符号。下图为林盘景观图。据此完成23-24题。
23.随田散居的居住方式,主要为了
A.改善环境 B.节约土地 C.减少污染 D.便于耕作
24.林盘中树林和竹林所具有的生态功能
A.林木掩映,保证了居民生活的私密性 B.降低林盘中的气温,调节微气候
C.提供燃料、竹具、水果 D.营造田、林、宅的空间变化意境
下图为北京某街巷平面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M代表的是()
A.工业用地 B.文教用地 C.商业用地 D.仓储用地
26.北京胡同承载着北京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历史记忆,对其保护的有效措施是
A.划定历史街区 B.增加商业网点 C.增加绿化面积 D.扩大住宅区面积
某中心城市,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下图示意该城市某个方向的土地价格(P)变化(箭头方向指向高值)。读图,回答27-28题。
27.为优化城市中心附近的功能布局,在城市改造过程中,甲地宜增建()
A.住宅 B.工业园区 C.公园 D.物流园区
28.乙地附近比例最大的用地类型可能是()
A.仓储用地 B.公共绿地 C.居住用地 D.工业用地
读沿海某城市空间布局图,回答29-30题。
29.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是()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田园城市模式
30.图中P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休闲区
下图中a、b、c表示某地不同阶段的城镇空间布局演化特征,①②③代表不同时期的城市功能区布局演化特征。读图,回答31-32题。
31.推测该地城市化过程的先后顺序最可能是()
A.a、b、c B.c、b、a C.b、c、a D.b、a、c
32.图中城镇空间布局与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a—①、b—②、c—③ B.a—②、b—③、c—①
C.a—③、b—①、c—② D.a—②、b—①、c—③
城镇化水平体现了一个地区的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018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山东省城镇化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下图示意2012—2018年山东、江苏、四川及全国城镇化水平变化。据此回答33-34题。
33.图中示意城镇化水平最高的江苏省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4.城镇化的推进()
①减少了对自然界的干扰 ②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
③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④二、三产业比重下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读“贵州和江苏2007—2016年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回答35-36题。
35.与江苏相比,贵州城市化进程的特点表现为
A.起步晚、水平低、目前速度慢 B.起步早、水平高、目前速度快
C.起步早、水平高、目前速度慢 D.起步晚、水平低、目前速度快
36.导致江苏、贵州两省城市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域文化 B.区域发展 C.资源状况 D.城市布局
下图为1990—2019年我国城镇人口与建成区面积的增长变化图。读图,回答37-38题。
37.图示时期,我国城镇人口与建成区面积()
A.呈同步增长趋势 B.呈持续增长趋势 C.前者增长较快 D.后者增长幅度小
38.图示时期,我国城镇人口和建成区面积的变化可能()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减轻城市环境污染
C.控制城市房价上涨 D.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雄安新区的设立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意义。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39-40题。
39.国家在河北省新建雄安新区的首要目的是
A.平衡京津冀区域发展 B.提高河北省城市化水平
C.减轻首都人口压力 D.吸引国内外投资
40.与北京市相比,在河北省建设雄安新区的优势条件是
A.劳动力充足 B.用地充足 C.基础设施完善 D.交通便利
读我国东部某城市示意图,回答41-42题。
41.下列四地中最适宜布局钢铁厂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2.图中甲处布局石化工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最小风频率上风向,大气污染小 B.位于城市河流上游,水污染小
C.位于热岛环流范围内,污染气体易扩散 D.位于铁路沿线,交通运输便利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8分,共16分)
4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甲图为我国部分省区≥65岁的老年人口比重(%)图,乙图为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
材料二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力量来获得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立的(丙图)。
(1)习惯上,当一个地区≥65岁的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时,说明该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区有____________,这些地区老龄化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____________。(3分)
(2)以我国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为依据,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分布____________、东部人口密度比中西部____________。10年间其发展的趋向是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变____________。(3分)
(3)材料二中,区域内人口承载状况大于2的省区通过区域合作,其人口承载状况将(“变大”或“变小”)____________,环境人口容量将(“变大”或“变小”)____________。(2分)
4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下图为某城镇1960—2010年人口和土地利用变化统计图。
材料二下图为该城镇中心区与郊区的水资源情况统计图。
(1)据材料一分析,该城镇50年间人口和用地变化情况。(2分)
(2)材料一中的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_,这种现象对该市郊区农业的产业结构有什么影响?(2分)
(3)据材料二,从水循环角度分析该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4分)
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2022.04
一、单项选题(本大题共42小题,每题2分,总分84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B | A | C | C | A | A | A | B | A | C | B | A | A | A | B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D | D | A | B | D | B | C | D | B | C | A | C | C | B | A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
|
|
C | B | A | C | D | B | B | D | C | B | A | D |
|
|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8分,共16分)
43(8分)
(1)沪、苏、津、粤(写对2-3个得1分,全部写对得2分)高(1分)
(2)不均大大(3分)
(3)变小变大(2分)
44(8分)
(1)非农业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建成区(城镇用地)面积增大;耕地面积减小。(人口和用地方面各答一点即可2分)
(2)城镇化(1分)粮食种植面积减少,蔬菜、花卉等比重增加。(1分)
(3)问题:雨水下渗量减小,地表径流量增大,易形成城镇内涝。(2分)
措施:植树种草,增大绿地面积;使用渗水砖,增加雨水的下渗;完善城镇排水系统,整修城镇河道,加速雨水的排泄;建设海绵城市等。(任答二点2分)
2020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0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2021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可编辑)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可编辑)PDF版含答案
2021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