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冲刺二模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二(解析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冲刺二模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二(原卷版).docx
    • 解析
      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冲刺二模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二(解析版).docx
    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冲刺二模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二(原卷版)第1页
    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冲刺二模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二(原卷版)第2页
    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冲刺二模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二(原卷版)第3页
    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冲刺二模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二(解析版)第1页
    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冲刺二模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二(解析版)第2页
    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冲刺二模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二(解析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冲刺二模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二(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冲刺二模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二(解析版),文件包含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冲刺二模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二解析版docx、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冲刺二模沪教版化学模拟试题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 60 分。试卷满分为 100 分。 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考生须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一律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写在试卷上,并填写答题卡上的考生信 息。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时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Ar(H) =1 Ar(C) = 12 Ar(O) =16 Ar(Na) =23 Ar(Mg) =24 Ar(S) =32
    Ar(Cl) =35.5 Ar(Ca) =40 Ar(Fe) =56 Ar(Cu) =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0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小题,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序号按对应的 题号填涂在答题纸上)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铜变成铜绿 C.湿衣服晒干 D.胆矾研碎成粉末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食物腐败 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C.矿石粉碎 D.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施用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
    B.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硫代替红磷
    C.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
    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单晶硅是信息技术和新能源开发的基础材料。硅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硅原子的质子数为14 B.硅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C.硅元素的原子质量为28.09g D.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均衡膳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下列食物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的是
    A.米饭、土豆 B.番茄、黄瓜 C.牛肉、鸡蛋 D.奶油、花生油
    下列做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利用活性炭净水,可以软化硬水 B.利用洗涤剂清洗餐具,可以去除油污
    C.使用无磷洗衣粉,可以减少水体污染 D.食用铁强化酱油,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混合加热至800℃,得到一种外形似金子的锌铜合金(俗称黄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2O中铜的化合价为+2价 B.黄铜熔点比铜与锌的熔点都低
    C.该变化过程中有化合反应 D.通过观察颜色可鉴别金子与黄铜
    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B、C三只小烧杯内分别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易溶于水
    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X、Y、Z B.X、Z、Y C.Y、Z、X D.Z、Y、X
    农作物缺磷时,会引起生长迟缓、产量降低,需要施用适量的磷肥。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是常用的磷肥,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3 C.+4 D.+5
    某同学对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洗涤剂除去油污是因为乳化作用 B.家用电器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C.用铁锅做饭是利用铁的导热性 D.长期过量摄入食盐不利于人体健康[来源:学。科。网Z。X。X。]
    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 )
    A.丝绸 B.草药 C.茶叶 D.瓷器
    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FeFe2O3Fe(OH)3 B.CuOCuSO4CuCl2
    C.SSO2H2SO4 D.CO2Na2CO3NaOH
    不使用其它试剂,利用物质间两两混合反应将物质区别开(提供的物质可重复使用),也是物质鉴别的常用方法。下面四组物质利用上述方法可鉴别开的是( )
    A.H2SO4、Na2SO4、BaCl 2、FeCl3 B.BaCl2、HCl、NaNO3、AgNO3
    C.Na2CO3、HNO3、NaNO3、BaCl2 D.H2SO4、NaOH、MgCl2、Ba(NO3)2
    小柯为比较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可能的组成有
    ①Mg2+ ②Mg2+和Fe2+ ③Mg2+和Cu2+ ④Mg2+、Fe2+和Cu2+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硝酸铵溶于水,溶于温度开高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浓硫酸涂在木棒上,木棒变黑 D.点燃羊毛纤维,闻到烧焦羽毛气味
    有一不纯的Na2CO3样品,杂质可能是K2CO3、CaCO3、FeCl3和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样品10.6g,加入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得到无色容液,同时产生4.4g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杂质一定有FeCl3和CaCO3 B.杂质一定没有NaCl
    C.杂质可能是K2CO3、CaCO3、NaCl组成的 D.杂质可能是K2CO3和NaCl组成的
    (本题包括4小题,共18分)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四种物质:
    ①活性炭 ②熟石灰 ③氮气④小苏打。请选择以上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
    (2)食品工业中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3)常用于除去冰箱中异味的是______。
    (4)农业上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
    青少年过多摄入蛋糕里的人造奶油会产生一种影响身体发育的反式脂肪酸,其化学式C18H34O2。请计算:
    (1)该反式脂肪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
    (2)141g该反式脂肪酸分子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g。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图是某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丙图中所示物质都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选填“分子”“ 原子”或“离子”);
    (2)结合上图分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
    (3)画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
    (4)甲图所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丙是单质,则甲可能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若甲是一种黑色固体,乙和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写出丙→乙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若甲是纯碱,乙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则丙可能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乙→丙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本题包括3小题,共17分)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认真分析并回答:

    (1)t3C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_________。
    (2)t2C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lC时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
    (3)当A中含有少量的B,可采用____________(填“降温”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
    (4)t3C时,若用A、B两物质各50g配成饱和溶液,则所需加水的质量A_______B(填“>”、“<”、“=”)。
    某硫酸厂欲测定排放的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假设废水中只含硫酸一一种溶质),取废水样品200g,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废水中硫酸的质量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1)要配制100g 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固体质量为___________g;[来Cm]
    (2)计算该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020年5月13日,我国第二艘国产航母开始海试,标志着我国在航海及军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建造航母用到了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_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工业制钛有一种反应为:TiF4+2H2SO44HF+2X+TiO2,X 的化学式为_______。
    (2)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_______________接触而锈蚀。
    (3)为了探究航母材料中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
    B.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CuCl2溶液
    C.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
    (本题包括3小题,共25分)
    氧化锌(ZnO)可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应用于化妆品中,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
    (1)推测草酸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沉锌”过程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常用的研磨仪器是_____________;
    (4)“高温灼烧”时草酸锌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校甲、乙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酸、碱、盐、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分别做了A、B、C三组实验:
    甲、乙小组同学都观察到C组实验的现象为________。
    实验结束后,甲、乙小组同学分别同时将三组实验反应后的物质各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甲、乙小组同学分别对气体成分及充分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实验探究)
    (交流与反思)
    (1)乙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甲组同学得出气体成分的结论不严谨,其理由是______。
    (2)甲、乙小组同学所做实验相同,得出的实验结论却不同,原因是________。
    (拓展与应用)只用一条化学方程式表示AlCl3与过量NaOH在溶液中的反应: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混入Na2CO3的NaOH固体,于是他们对该固体中Na2CO3的含量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Ⅰ.碱石灰是氢氧化钠与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
    Ⅱ.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
    (提出问题)该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反应原理)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制定计划)同学们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装置气密性良好,浓硫酸、碱石灰均足量)。
    方案甲:用图1所示装置测定反应生成CO2的质量。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于锥形瓶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后,向样品中滴加稀硫酸,待样品反应完全,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后,测出生成CO2的质量,计算。
    方案乙:用图2所示装置测定反应生成CO2的体积。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将样品和足量稀硫酸分别置于Y形管a、b处(此时量气管液面在零刻度处),倾斜Y形管,使反应发生,待样品反应完全,测出生成CO2的体积,计算。
    (分析与讨论)
    (1)方案甲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为测出生成CO2的质量,需要在样品反应前后分别称量装置__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的质量。方案乙中,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应_____________,然后根据液面读出生成CO2的体积。
    (2)小红同学认为方案甲的装置设计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可增加图3中的一个装置进行改进,改进后整套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填装置序号)。
    (3)小青同学认为,还可以用“沉淀法”进行测定: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试管中,_____________,计算。
    (进行实验)同学们在完善实验方案后,测出了该NaOH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反思与评价)设计实验方案应使实验简便、误差小。
    A
    CO2(HCl):通过NaOH溶液后用浓硫酸干燥
    B
    N2(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C
    MnO2(KC1):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KNO3溶液(KCl):加适量的AgNO3溶液,过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组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气体为CO2、H2;溶液中溶质一定含有AlCl3、NaCl、___、HCl
    乙组
    分别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
    往一支试管中先滴入足量BaCl2溶液,再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只观察到溶液变红色
    气体为H2;溶液中溶质一定含有NaAlO2、NaCl、NaOH
    往另一支试管中不断滴入稀盐酸
    _____

    相关试卷

    2021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1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1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