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下册8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平均数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下册8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平均数教案及反思,共6页。
平均数 课题名称:四年级下册《平均数》学情分析: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四年级的学生都听说过平均数,并且了解到一部分我们生活中的平均数,但大多数同学不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及它所表示的意义。教学目标: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问题解决中初步感受平均数是代表一组数据整体水平的统计量,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积累处理数据的经验,发展数据分析能力。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培育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感悟平均数的统计意义预习作业:1、了解生活中和平均数相关的事例。2、班级图书角的书架上层有8本书,下层有4本书。你能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吗?教学内容:一、感知“平均数”,激活已有经验师:咱们班第三单元检测的平均成绩为86分。平均成绩是你的真实成绩吗?请大家来说说你的成绩是多少? 师:平均成绩是怎么得来的你们知道吗?师:平均分86分是什么意思?你们是怎样理解这个86分的呢?平均分并不是你们每个人的真实成绩,但这个平等的86分代表了我们班全体同学这次考试的整体水平。所以我们说这个“平均数”具有代表性。二、探究交流,认识平均数1、教学例1(1)出示情境图,
提出问题。 师:你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请大家思考:怎样求这四位同学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瓶子?请在你的练习纸上完成。(2)交流算法第一种:“移多补少”法请你给大家说说你的想法:生1:把小红的瓶子给小兰一个,小明的瓶子给小亮2个,这样他们的瓶子就同样多了。师:谁看明白了?他是怎样移动瓶子的?(学生再次说明移动过程,课件出示移动路线和数量)师:刚才这两位同学都是通过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同学,让每个同学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就叫做“移多补少”法。师:拿着同样多的数量13个表示什么意思?生:表示他们收集瓶子数量的平均数。第二种:先求和再平均分师:这位同学用列算式的方法,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先把他们4个人收集的瓶子总数加起来,再除以4(也就是平均分成4份),就是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师:谁和他的方法一样,你能不能再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再除以4?生:要想让4个人收集的数量同样多,可以通过平均分,把总数平均分给4个人,就是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师小结:我们通过“移多补少”和先求总数再平均分的方法都得到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3)讨论交流那平均数13与他们实际收集到的瓶子数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你的想法。生1:平均数不是每个人实际收集的数量,是代表这一组的整体水平。生2:平均数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它是有范围的。师:如果小亮收集的是3个水瓶,平均数会有什么变化?如果小明收集的是50个水瓶,平均数又有什么变化?看来平均数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而发生较大变化,此时你对平均数又有什么新感觉?生:平均数很脆弱,容易上下波动。师:咱们班上次啦啦操比赛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老师们在算分时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平均分,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吗?教学例2(1)独立思考,汇报交流师:请你来当小裁判,哪个队的成绩好?师:同样都是求平均数,为什么男生队用总数除以5,女生队用总数除以4 ?生:因为人数不同,平均分的份数就不同。师:如果现在男生队5人,女生队增加1人也变成5人,可以怎样比呢?三、巩固运用 四、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五、课后作业 教材第92页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二3 、4题六、板书设计 平均数 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1、“移多补少”法2、先求和再平均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板书设计,设计理念及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免费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内容,课时目标,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案,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