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重庆市江北区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卷(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重庆市江北区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卷(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K-39, 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人体从食物中获取营养, 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过滤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北区2020-2021学年(下)九年级质量监测(半期学情调研)化学 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1-35.5 K-39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 空气 B. 钢铁 C. 石灰石 D. 石油2. 人体呼吸过程中,质量几乎不变的气体是A. N2 B. O2 C. H2O D. CO23. 人体从食物中获取营养。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A. 鱼肉 B. 白菜 C. 面条 D. 豆腐4. 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A. NH4NO3 B. CaHPO4 C. K2CO3 D. KH2PO45.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有A. 颜色变化 B. 能量变化 C. 状态变化 D. 气味变化6. 过滤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A. B. C. D. 7. 长寿“地火村”因该村一处地层逸出某种气体常年燃烧而闻名。该气体最可能是A. O2 B. CO C. CH4 D. CO28. 下列物质需密封保存的原因与其化学性质无直接关系的是A. 铁粉 B. 浓盐酸 C. 氢氧化钠 D. 生石灰9. 2020年,“嫦娥五号”成功完成月壤采样任务。长征五号火箭液氢燃料系统为此任务提供了强大动力。下列有关氢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 液氢属于单质 B. 氢气燃烧大量放热C. 目前,通过电解水大量获取氢气 D. 使用氢能源环保无污染10. 从燃烧的角度,对反应,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 P是可燃物 B. 点燃条件表明该反应吸热C. O2体现了氧化性 D. 点燃使温度达到物质着火点11. 抗击“新冠疫情”,过氧乙酸(C2H4O3)是常用化学消毒剂,它是无色透明液体,呈弱酸性,易燃,有强氧化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过氧乙酸含有臭氧(O3) B. 过氧乙酸这种物质由9个原子构成C. 过氧乙酸能腐蚀金属 D. 过氧乙酸燃烧只生成CO212. 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下列在这三方面关联正确的是A. 镁:原子电子层数为3----性质活泼----制合金B. 石墨:碳原子形成层状结构----硬度小----作电极C. 稀硫酸:溶液中含有大量H+----酸性----清洗铁锈D. 一氧化碳: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有可燃性----炼铁13. 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 涤纶与羊毛:灼烧,嗅闻 B. 烧碱与纯碱:加入石蕊溶液,观察C. NH4Cl与KCl:加入熟石灰研磨,嗅闻 D. CO与O2: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14.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下列说法不支持这一结论的是A. 二者含有相同元素 B. 二者是不同物质C. 二者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二者转化时碳原子重新组合15. 下表内两组混合物的相关除杂剂或操作步骤中不合理的是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除杂剂主要操作步骤FeSO4溶液(CuSO4)①铁粉②加过量铁粉,过滤,洗涤,干燥KNO3粉末(K2CO3)③稀硝酸④加适量硝酸,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干燥 A. ① B. ② C. ③ D. ④16. 如图甲,X、Y分别是KOH溶液与稀盐酸中的一种。向Y中逐渐缓慢滴入X的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代表KOH溶液 B. a点对应溶液只含有一种阴离子C. b点对应溶液不能导电 D. b、c点对应溶液中K+质量相等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21分)17. “模型认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1)如图氨(NH3)分子模型中白球代表的原子化学符号为______,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2)原子结构模型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它失去电子后形成的离子化学符号为______。18.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1)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①如图标志表达的主要含义是______。②防止水体污染,下列方式合理的有______(填序号,下同)。A.禁止使用化肥 B.减少使用含磷洗涤剂 C.工业污水集中处理(2)净化水质化学知识很有用。③活性炭可去除水中异味,这是利用了它的______性。④用氯气消毒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A.乙、丙均是氧化物B.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C.反应中甲、乙质量比为71:1819. 铝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之一。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地壳中铝资源存在的形式最不可能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A.Al B.Al2O3 C.Al2(SO4)3(2)铝大量应用于飞机、火箭等制造,被誉为“会飞的金属”。铝获此赞誉最直接的原因是______。A.导电性好 B.硬度较小 C.密度较小(3)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证明此结论的一个反应方程式为______。(4)“铝热剂”是铝粉与氧化铁粉的混合物,在高温下通过置换反应产生铁水用于野外焊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0. 根据表中物质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KNO313.331.663.9110169246NaCl35.736.036.637.338.439.8(1)20℃时,将31.6gKNO3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______g。(2)60℃时,30g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______。(3)某温度时,KNO3与NaCl溶解度相等。该温度所在范围为______(填序号)。A.0℃~20℃ B.20℃~40℃ C.40℃~100℃(4)海水是获取NaCl的主要来源。海水制盐利用蒸发结晶而不用降温结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21. 2020年9月,习近平在联大针对气候变化表示:“中国将力争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降低“碳排放”以减弱温室效应。现阶段,下列措施合理的是______。A.禁止烧煤 B.研发汽车新能源 C.鼓励乘坐公交出行(2)“碳中和”目是使碳排放与碳吸收达平衡,最终实现零碳排放。结合如图,提出一种可行的碳吸收方式:______。(3)“碳捕获”并封存被认为是目前减缓全球变暖最经济可行的方式。下图是一种利用NaOH溶液实现“碳捕获”的技术主要流程:①吸收器中,NaOH溶液用喷淋方式加入,其优点是______。②分离器中,Na2CO3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③用该技术进行“碳捕获”有效利用了原材料,在该过程中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1分)22. 化学是实验的科学。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几种常见装置。(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2)实验室用装置甲制取CO2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用装置丙收集CO2时,CO2应该从______端通入(填“a”或“b”)。(3)实验室制取O2可采取下列两种方案:方案一: 方案二:①选用发生装置乙制取O2,适用于方案______。②关于两种制取O2的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A.方案一更耗能,方案二更环保B.反应物中都含氧元素是它们能用于制O2的前提C.制取O2时,方案一比方案二氧元素利用率更高23. 在溶液中,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小勤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究:(1)测试溶液的导电性。经导电性实验,发现H2SO4、KOH、NaCl、Na2CO3、Ba(NO3)2溶液均能导电,酸、碱、盐在水中均会解离出离子。如H2SO4会解离出和______。(2)判断复分解反应的发生。将稀硫酸分别加入下表其它几种溶液中,观察现象,判断反应情况。 KOH溶液NaCl溶液Na2CO3溶液Ba(NO3)2溶液能否与稀硫酸反应能不能能能判断依据XY有气体生成有沉淀生成表中,判断依据X应为______。【查阅资料】:酸、碱、盐溶液中存在溶质离子,发生复分解反应时,某些反应物离子大量减少。如:反应,反应中和Ba2+因生成BaSO4沉淀而大量减少,而H+和仍然在溶液中。分析稀硫酸与Na2CO3溶液的反应,大量减少的两种离子是______(填符号)。(3)证明实验判断。“依据Y,判断H2SO4不能与NaCl发生复分解反应”,对此,小勤设计了以下实验证明其判断。①设计思路:思路甲:混合稀硫酸与NaC1溶液,通过检验H2SO4未被消耗证明二者不反应。思路乙:混合稀硫酸与NaCl溶液,通过检验未生成HC1证明二者不反应。②实验证明:根据思路甲,进行下列实验。根据以上现象分析推理,可判断H2SO4不能与NaCl发生复分解反应。该实验中试剂M可能是______。③方案评价:根据思路乙证明“H2SO4不能与NaCl发生复分解反应”是否可行?对此,你的判断是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你的理由是______。离出的氢离子与NaCl解离出氯离子在溶液中结合生成氯化氢气体,而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能够形成盐酸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24. 双氧水(H2O2溶液)一种绿色消毒剂,应用广泛。(1)医疗上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的双氧水消毒,欲配制500g该浓度双氧水,计算所需30%的双氧水(密度约1.1g/mL)的体积。(精确到0.lmL)(2)一瓶标识质量200g的30%的双氧水,经存放缓慢分解后质量变为198.4g,计算该过程产生的O2质量及剩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考虑水分挥发,精确到0.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化学(安徽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与说明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化学(徐州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说明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化学(哈尔滨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