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届高考写作指导-作文审题,千万不能忽视题目背后的“隐性要求”课件PPT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届高考写作指导-作文审题,千万不能忽视题目背后的“隐性要求”课件PPT第1页
    2022届高考写作指导-作文审题,千万不能忽视题目背后的“隐性要求”课件PPT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高考写作指导-作文审题,千万不能忽视题目背后的“隐性要求”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写作指导-作文审题,千万不能忽视题目背后的“隐性要求”课件PPT,共4页。


                     作文审题,千万不能忽视题目背后的“隐性要求” 

        高考试卷中的作文审题,有一道千万不能忽视的“关口”,这就是每道作文题目背后的隐性要求。为了清楚明白地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先看一道作文题:

    棋虽小,方寸之间,却蕴含无穷智慧。围棋,弈者持黑白二色圆形棋子在方形棋盘上对弈,棋子地位平等,双方以围地更多为目标,棋盘上往往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象棋,开局方隔阵对垒,棋子分为不同角色,行棋时有各自的规则,棋手排兵布阵展开攻防。跳棋,棋盘为六角型,可多人共同参与,棋子功能相同,行棋时棋子可彼此借力,相互搭桥铺路,力求己方棋子率先全部到达终点。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构思写作写这道题时,能不能只在材料中提到的围棋、象棋和跳棋三种棋中任意选择一种棋来展开论证?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高考题目具有极大的包容度,要保证所有的考生都有话可说、有文可写,只选一种棋写自然可以。但是,只选一种棋来写是不是最合乎要求的作文呢?就应该回答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了。因为题干中赫然写着“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这个要求,材料中既然涉及了三种棋,如果舍弃其二,偏谈其一,那么自然就不能算是全面的结合材料内容,因而也就不能写出最合乎要求的作文了。

    那么,这道题究竟应该怎么样来审题立意呢?我们的回答是:得回到题目中寻找答案,得将题目背后隐藏的要求准确地寻找出来。

    首先,题目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提到:“棋虽小,方寸之间,却蕴含无穷智慧。”这句话最后的落脚点是“智慧”。可见,棋是表象,背后的智慧才是材料的真正主题。那么,背后的智慧到底是什么呢?从材料中可以分析得出,围棋,“棋子地位平等”,“棋盘上往往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由此可知,围棋的智慧是平等兼容。象棋,“棋子分为不同的角色,行棋时有各自的规律”,可知象棋的智慧是各司其职。跳棋呢,“行棋时棋子可彼此借力,相互搭桥铺路”,由此可分析出跳棋的智慧合是作共赢:三种棋子体现出了三种智慧。这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也是题目的隐性问题,即如何把这三种智慧“合三为一”,把题目的立意聚焦到一点之上,而不是泛泛而谈,分而论之,以至于空而论之?于是,如何“合三为一”,就是这个题目背后的隐形要求。

    于是,不难发现,题目真正考查点之一是学生筛选整合材料的能力,考查考生面对看似“貌合神离”的现象时,能否发现隐藏着的“貌离神合”。而如何越过题目表面的“离”发掘题目背后的“合”,则还需要进一步地探究命题者的命题意图。这时,我们可以引导考生思考问一下两个问题,来引导考生思维的深度开展:

    一、棋类运动那么多,为什么命题者单单选取这三种棋?

    二、这三种棋的组材顺序能不能颠倒?

    虽然世界上棋类运动很多,但是归纳起来大抵分为两大类,无角色设置的棋和有角色设置的棋,无角色设置的棋如题目中涉及的围棋、跳棋等,棋子与棋子之间是平等的,没有角色区分,而有角色设置的棋如题目中提到的象棋,棋子与棋子之间是不平等的:功能不同,地位不同,行棋的规则也不同,有明显的角色区分。可见,题目看似在谈棋,其实是在谈棋子与规则之间的关系,棋子譬喻个人,而棋的规则暗指社会组织中的规则,由于社会组织的复杂性,在不同的情境之内,产生了不同的规则,若我们处于“围棋的规则”之下,如学生处于与同学竞争的情境之中,譬如考试,自然要遵守平等兼容的原则办事;但是如果我们处于“象棋的规则”之下,如学生处于与老师、与家长交流的情境之中,那么更需要强调的是各司其职、各行其是的交往原则;而如果学生处于“跳棋的规则”之下,如学生处于与同学合作的情境之中,自然要遵守合作共赢的处世原则。

    因此,三种棋,三类规则,为考生设置了三种不同的生活情境,暗示着人生的三种处世之道。人生如棋,但却不只是在下一种棋。面对复杂、多源、有时还很矛盾的当代超大型社会,身处其中的我们,企图通过一套规则去“包打天下”显然很不现实,明智的做法应该是进入不同的情境之中,去理解不同情境下的不同规则,去体认不同规则下的不同社会角色,然后在明确自己的角色之后,再在不同规则之下发挥自己的价值,这才是这道题体现的“棋”的智慧所在,也是三种智慧“合三为一”的有效思维途径。

    三种棋子在叙述顺序上是否能颠倒?想要解决这一个问题,我们首先得让思维进一步深化:在无角色设置的棋和有角色设置的棋这一基本分类上,命题者的材料设置重心是否有偏重?哪一部分现象才是其主要想揭示阐明的部分?

    很明显,材料中涉及了三种棋,其中围棋、跳棋是无角色设置的棋的代表,而象棋是有角色设置的棋的代表,二比一,材料设置重心偏向哪边一目了然。也就是说,无角色设置的棋子及其规则应该是论述的主体部分,而有角色设置的棋子及其规则应该是论述的次要部分。这一材料的“偏重”设置也与人在社会之中所处的位置有关,人生来平等,并无角色之别,这是大前提,因此材料一开始就用围棋譬喻,谈到“棋子地位平等”,暗示平等是社会交往规则中的第一要义。但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理想化的绝对平等并不存在,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处于一种相对平等的状态之下,在这种状态之下我们要学会明确自己在具体情境下的角色定位,各司其职、各行其是,因此材料通过象棋来进一步展开阐释,谈到“棋子分为不同角色,行棋时有各自的规则”。

    在这种“相对平等”的情境之下,是否就意味着“平等”的丧失呢?也不是,根据自己的角色行事,也可以与人为善,通过合作共赢来彰显自我价值。因此材料通过跳棋来进一步展开譬喻,与围棋、象棋两者对弈不同的是,跳棋是一个“多人共同参与”的棋类运动,是一个典型的正和博弈,而非前者的零和博弈。

    因此,跳棋可能更加符合当代超大型社会的游戏规则,与你赢我输、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不同,正和博弈更加强调在合作之中实现共赢,目的是让“己方棋子率先全部到达终点”,但在这种合作关系中,甚至对手都会参与其中,因此只要在过程中所有棋子都彰显了自己的价值(甚至包括对方棋子),在价值层面上已然是实现了“众生平等”。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三种棋子的规则叙述,呈现着典型的“正反合”论述逻辑,围棋为“正”,象棋为“反”,跳棋为“合”,层层递进,体现着思维的不断深化过程,顺序是不能颠倒的。

    在审题立意过程中,题目的材料是现象,是我们思维活动的起点,而文章的主旨立意是价值,是我们思维活动的终点。比如说在这道题目里,围棋、象棋、跳棋是现象,是起点,而平等兼容、各司其职、合作共赢的智慧,是价值,是终点。起点好寻,终点亦不难得(高考考查的学生价值取向,已经在“高考评价体系”中详细说明,老师“按图索骥”即可),但是起点与终点之间的思维路径建构,却是能否完成作文“审立构”的关键所在,也是思维水平高下的重要体现。

    如何建构“从起点到终点”的思维过程呢?在本题的题目分析中,我们初步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思维路径,即从现象到概念,然后进入情境,进而形成观点,最后抵达价值。

    三种棋是现象,现象背后的概念是规则,规则是不同情境下的不同规则,而不同规则之下要求我们根据自己的角色各行其是,从而得出观点:我们作为“棋子”的不同角色,有时“绝对平等”,有时又“相对平等”,然而不管是“绝对平等”还是“相对平等”,我们都要展现自身的价值,在价值上实现最高意义上的“平等”,最终体现出核心价值,即平等兼容、各司其职、合作共赢的处世智慧。

    总而言之,在写作构思时,要帮助考生生培养正确的构思方法,最重要的是建构起“从现象到概念,然后进入情境,进而形成观点,最后抵达价值”的思维路径,才能让考生登到成功的峰顶。


     

    相关课件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漫画作文审题和写作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漫画作文审题和写作 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她是谁,学习目标,年卷Ⅰ,考情分析,年卷Ⅲ,年新Ⅱ,审题方法,老师叮嘱学生聆听,师生情深,面向读者的老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作文的审题立意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作文的审题立意 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要求,简单来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课件,共60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2届高考写作指导-作文审题,千万不能忽视题目背后的“隐性要求”课件PPT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