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电磁铁(二)教学设计 教案 17 次下载
- 11、有趣的碰碰球教学设计 教案 16 次下载
- 13、杠杆教学设计 教案 21 次下载
- 14、斜面教学设计 教案 16 次下载
- 15、滑轮教学设计 教案 19 次下载
2021学年12 无处不在的能量教案设计
展开课 题 | 12、无处不在的能量 | 课 时 | 1 | |||
备课教师 |
| 单 位 |
| |||
教学目标 | 1. 通过学生学习活动,学生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简单的实验;会查阅书刊或其他信息源,获取能量及转化的资料和信息;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对能量转化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2. 通过学生合作学习活动,学生在做能量转化小实验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愿意合作与交流。
3.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知道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导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 |||||
教学重点 | 学生认识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导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探究合作学习活动。 | |||||
教学难点 | 学生认识电、光、热、声、磁的不同表现形式的能量。 | |||||
教学准备 | 教师和学生一起做好课前相应的学习准备:搜集有关能量转化、生活需要各种能量的图片、文字资料、相关图片课件;小马达、导线、小灯泡、电池、皮筋、弹簧、塑料尺、纸屑等。 | |||||
教 学 过 程 | 复 备 | |||||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与学生一起交流谈话,出示生活中、工作处处需要能量图片,结合学生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使学生了解生活、工作处处需要能量,能量无处不在,引入本次课堂学习活动。 二、学习新课: 1.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生活中的能量。 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学习活动,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将课前搜集的资料予以汇总整理,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观察将生活中的能量分类。 教师指导学生充分交流汇报,相互完善、相互补充,进而对生活中的能量形成整体认识。 2.教师指导学生认识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教师出示灯泡实例,指导学生认识“灯泡将电能转化成光能、热能”,提示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和搜集的资料,认识能量的转化。 教师指导学生充分交流发言,引导学生制作能量转化的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小组学习活动,提示学生一定的方法,如摩擦起电、热胀冷缩的事例、手弯铁丝等,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大胆创新实验,加深对能量转化的认识,对学生的创新活动给予肯定。 3.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太阳是地球万物的主要能量来源。 教师提出问题:“汽车动力(机械能)与太阳有什么关系?”、“人与太阳能有什么关系?”、“地球生物与太阳能什么关系?”等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引导学生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将看上去没有任何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认识太阳是地球万物主要的能量来源。 三、拓展延伸: 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继续查阅有关资料,提出拓展延伸课后的学习主题内容:“观察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实例,尝试描述能量转化的过程及形式”,为学生日后进一步深入探究能量的相关知识做好铺垫,延伸课后学习。 1、学生与教师谈话,学习观察教师出示的图片,结合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初步了解生活、工作处处需要能量,能量无处不在。了解本次课堂学习活动。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将课前搜集的资料予以汇总整理,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观察将生活中的能量分类,进一步认识生活中的能量。。 学生充分交流汇报,相互完善、相互补充,进而对生活中的能量形成整体认识。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识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学生思考灯泡实例,认识“灯泡将电能转化成光能、热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和搜集的资料,认识能量的转化。 学生充分交流发言,在教师帮助指导下进行能量转化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 在活动中积极联系生活经验,大胆创新。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识太阳是地球万物的主要能量来源。 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充分交流讨论,尝试利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将看上去没有任何联系的事物建立联系起来,进而认识太阳是地球万物主要的能量来源。 3、学生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了解课后拓展延伸学习内容,延伸课后学习。 (一)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图片:宇宙、太空、地球、地表、地下不同层面物体都需要能量、释放能量,结合课前搜集资料,交流体会。教师创设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 (二)尊重学生在科学学习中表现出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能力水平、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特点,介绍更多关于能量存在的生活经验、信息资料。,通过归类学习活动,深化对能量的认识。 教师为学生充分交流活动提供开放、宽松、自由的空间。在交流中对能量转化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小精通过小试验,建议不展开想象、联系生活体验,自己动手设计,从而加深对能量的认识。 让学生解释生活中较复杂的能量转化的实力,从中认识到太阳能对地球及地球生物的意义。思路如下:从电视的声(声能)和像(光能)到电磁波(电磁能),再到电(电能),再到风力发电(风能)、水力发电(水能)、火力发电(热能)、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等,最终归结于太阳能。 (三)根据实际教学,自行设计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做好铺垫,拓展延伸课后学习活动。 四、总结 五、作业:找一找生活中能量转化的例子。
|
| |||||
板 书 设 计 |
12、无处不在的能量
能量:动能、声能、磁能、热能······
各种能量之间互相转换 :如电磁铁把电能转化成磁能等。 | |||||
教 学 反 思 |
| |||||
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六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能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六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能量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年级下科学教学设计-无处不在的能量|青岛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科学教学设计-无处不在的能量|青岛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展示与交流,巩固应用,拓展创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青岛版 (五四制2017)五年级下册12 无处不在的能量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五四制2017)五年级下册12 无处不在的能量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的,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