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闵行区高中生物一模试卷(解析版)
展开闵行区 2021 学年第一学期质量调研考试
生命科学试卷(高二、高三年级)
考生注意:
1.全卷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
3.答题前, 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清楚填写自己的学校、 班级、姓名及考生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一.选择题(共 40 分, 每小题 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显微镜观察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时,无需的操作是
..
A.将需放大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C.低倍镜下调节物像达到最清晰
B.提升镜筒或下降载物台
D.转动转换器
2.烫发时, 先用还原剂使头发角蛋白中的二硫键断裂, 再用卷发器将头发固定形状, 最 后用氧化剂使角蛋白在新的位置形成二硫键。这一过程改变了角蛋白的
A.空间结构 B.氨基酸种类 C.氨基酸数目 D.氨基酸排列顺序 3.某同学将洋葱内表皮细胞浸润在添加红墨水的 30%的蔗糖溶液中,刚出现图 1 所示的
4.下列关于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巨噬细胞可以吞噬病毒、细菌等抗原
B.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 浆细胞会增殖分化
C.从免疫小鼠内获取的特定 B 淋巴细胞可被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
图 1
质壁分离现象时, 箭头所指结构的颜色为 A.无色
C.绿色
B.红色 D.紫色
D.疫苗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病原微生物抗原的稳定性
5.某同学在网上购买了酸奶,发现一袋酸奶的包装袋明显胀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A.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 CO2 C.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B.酸奶中某些微生物代谢产生气体 D.酸奶中原有气体发生膨胀
6.图 2 是某种酶作用下反应物剩余量的曲线,这体现了酶的
A.催化性
C.专一性
7.给离体叶绿体提供足够的光合作用原料和反应条件,一段 时间后突然撤去光照, 瞬间含量下降的物质是
图 2
A.NADP B.ADP C.三碳化合物 D.五碳化合物
的是
8.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并用适当方法阻止左右两侧之间的物质转移。适宜 条件光照 12h 后,从两侧截取等面积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 a 和b (单位: g),如图
3 所示。则“b-a”代表 12h 内截取部位 A.两侧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差量 B.左侧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量 C.右侧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量 D.右侧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
9.以下关于试管牛和克隆牛培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均需卵细胞参与 ②均为无性繁殖 ③均用到显微注射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图 3
④均用到细胞培养技术 D.全部正确
10.关于图 4 中物质转变关系的分析, 正确的是
A.人体内能进行上述各种反应
B.酵母菌能进行 d、f、e 反应
C.糖尿病病人 a 、b、c 都会加强
D.消耗等量的葡萄糖, e 比 d 、f 释放的能量多 图 4
11.图 5 表示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和骨骼肌细胞之间的联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中含有神经递质
B.②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兴奋时,轴突末梢处的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D.兴奋的传递方向为②→③→④
图 5
12.白发的产生与毛囊中色素干细胞的数量有关。长期压力过大、过度紧张等会过度激 活色素干细胞, 导致色素干细胞数量骤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白发拔掉后,毛囊中会重新长出黑发
B.长期副交感神经兴奋,会过度激活色素干细胞
C.色素干细胞的分化程度高于色素细胞
D.神经细胞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息给色素干细胞
13.图 6 是科学家制备 iPS 细胞的一种方法,可用于治疗镰状细胞贫血。下列叙述错误
..
图 6
A.过程①可以取成纤维细胞、T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等
B.过程②需要加入适当的诱导因子
C.过程③过程包含细胞分化, 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D.将 iPS 技术制备的专用干细胞移植回病人后,不发生免疫排斥
14.下列有利于有丝分裂过程中遗传信息准确传递的是
A.前期染色质转变成染色体
C.后期核膜消失便于染色体移动
B.中期纺锤体出现以牵引染色体移动
D.末期细胞膜缢缩使细胞质遗传物质均分
15.图 7 中甲、乙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染色体行为, 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
甲 乙
图 7
A.甲过程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C.乙过程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16.人长期使用某种抗生素会导致药效下降。 A.细菌基因库中抗药基因频率增加 C.细菌对抗生素的适应
B.甲过程会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D.乙过程导致着丝粒数目加倍
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B.人基因库中抗药基因频率增加
D.人对抗生素的适应
17.上海市长江口建立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以保护中华鲟的繁育场所。这属于
A.就地保护 B.迁地保护 C.离体保护 D.人为保护
18.图 8 中,曲线 OP 段表示某健康人一次性饮 500mL 清水后 2 小时内血浆渗透压的变 化情况。则 OP 段每分钟的尿量变化为
A.先升后降
B.一直上升
C.先降后升
D.持续下降
19.某同学构建了血糖调节模型, 如图 9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 8
图 9
A.甲为胰岛 B 细胞
B.胰岛素加速肝糖原的分解
C.胰岛素作用的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D.图示血糖调节的方式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20.决定鸽子羽毛的基因属于复等位基因, 它们之间的显性关系依次是 BA (灰红色) > B (蓝色)>b (巧克力色),且均位于性染色体 Z 上。现有一只灰红色鸽子和一只蓝色 鸽子交配, 出现一只巧克力色后代。则该后代基因型和性别分别是
A.ZbZb 、雄性 B.ZbW、雄性 C.ZbZb 、雌性 D.ZbW、雌性
二、综合分析题(共 60 分)
(一) 肠道微生物( 12 分)
醋酸杆菌是果蝇肠道的主要共生菌之一。 为研究醋酸杆菌对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研究人员利用野生型果蝇建立了 GF、CR、BA 三组果蝇,如图 10 。图 11 显示了不同营
养丰匮条件下,三组果蝇的平均成虫羽化时间。
图 10
图 11
21.(2 分) 醋酸杆菌与果蝇肠道细胞共有的结构有__________。(多选)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核糖体 D.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2.(2 分) 关于实验材料果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
..
A.模式生物果蝇易饲养、遗传背景清楚
B.将分离纯化的醋酸杆菌植入 GF 果蝇,是为建立肠道只有醋酸杆菌的果蝇体系 C.将分离纯化的混合菌植入 GF 果蝇,是为建立常规饲养的果蝇体系
D.GF、CR 、BA 三组果蝇中,BA 是对照组
23.(4 分) 表 1 为培养醋酸杆菌的培养基配方,其中甘露醇(分子式: C6H14O6 )既能 为醋酸杆菌提供__________, 又能抑制其他肠道微生物的生长。从物理状态和用途来看, 该培养基分别属于__________培养基、__________培养基。 实验时, 剖取野生型果蝇肠 道经清洗后研磨, 所得混合液稀释后采用__________法接种于上述培养基,可以获得分
布较均匀的醋酸杆菌单菌落。
表 1
24.(2 分) 下列有关图 11 数据的推论中, 正确的有__________。(多选) A.营养条件越丰富, 果蝇的羽化时间越长
B.三组果蝇中,无菌果蝇体系的发育最为迟缓
C.混合菌对果蝇发育的促进作用均优于醋酸杆菌
D.醋酸杆菌能有效促进果蝇羽化, 且在营养匮乏条件下更明显
25.(2 分) 下列事实中, 支持“肠道微生物促进果蝇生长发育”这一论点的有
__________。(多选)
A.肠道微生物可以降解纤维素, 有助于果蝇消化吸收营养物质
B.BA 组中肠部位分裂中期的细胞数显著高于 GF 组,更利于调节肠道功能 C.GF 组果蝇,在营养匮乏的条件下也能羽化
D.醋酸杆菌使果蝇前胸腺较早分泌蜕皮激素, 促进果蝇由幼虫向蛹转变
(二)激素与肥胖( 12 分)
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 能够促进脂肪细胞中脂肪的分解。
研究者以小鼠作为实验材料探究瘦素的作用机理,检测了一系列与脂肪分解有关 的酶在瘦素作用下的含量变化,其中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和磷酸化的激素敏感
性脂肪酶(p-HSL)的含量检测结果如图 12。
图 12
26.(2 分) 鉴定生物组织中脂肪的试剂是__________。
27.(2 分) 据图 12 推测,瘦素通过__________进而促进脂肪分解。
A.促进 HSL 的合成
C.促进 HSL 的分解
B.使 HSL 磷酸化
D.使 p-HSL 去磷酸化
研究者查找瘦素作用机理的有关资料后, 提出“瘦素通过激活支配脂肪组织的交感 神经促进脂肪分解”的假设,并根据该假设设计了实验,相关操作过程如图 13。
图 13
28.(4 分) 根据题意,图 13 中 Ⅰ 、 Ⅱ处施加的物质分别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
A.生理盐水 B.瘦素 C.抑制瘦素作用的药物
D.激活交感神经的药物 E.抑制交感神经的药物
29.(2 分) 若研究者提出的假设成立, 则实验的预期结果是__________。
30.(2 分) 多数肥胖患者体内并不缺少瘦素, 而是存在“瘦素抵抗” 。请结合本题相
关信息推测, 导致“瘦素抵抗”可能的两种原因: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 遗传变异与人类健康( 12 分)
囊性纤维化(CF)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患者的外分泌腺功能紊乱,黏液腺 增生, 分泌液黏稠,易引起细菌滋生,造成相应部位感染。图 14 为某家庭 CF 的遗传 系谱图。
图 14
31.(2 分) 据图 14,推测 Ⅰ2 的致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__________。(图中
“ ”表示致病基因所在位置)
A B C D
32.(2 分) Ⅱ3 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_。
.
33.(2 分) 某囊性纤维化患者中编码 CFTR 蛋白的基因模板链上发生三个核苷酸 (AAG)缺失,导致第 508 位缺少苯丙氨酸。由此推测,决定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
__________。
A.TTC B.AAG C.UUC D.UUA
34.(2 分) 目前已发现 CFTR 基因有 1600 多种突变,都能导致严重的囊性纤维化。这 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之一是__________。
CFTR 蛋白是位于细胞膜上一种功能蛋白,其作用机理如图 15。
图 15
35.(4 分) 根据图 15,结合本题相关信息分析, Ⅱ4 出现分泌液黏稠的机理是 __________。
(四) 生物技术( 12 分)
乙醛脱氢酶 2(ALDH2)是人体酒精代谢中的关键酶,以 ALDH2 基因为目的基因
制备的 ALDH2 蛋白存在活性低、溶解度差、不易提取等问题。 研究人员参考基因组序 列数据库, 将ALDH2 基因和 NusA 基因(促溶基因) 联合后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获得具 有较好溶解性的 ALDH2 重组蛋白, 图 16 是此过程中使用的质粒。
图 16
图 17
36.(2 分) 根据题意, 研究者将ALDH2 基因与图 16 所示的质粒重组, 应选用的限制酶 为__________。
A.EcR Ⅰ和Xba Ⅰ
C.Nc Ⅰ和Xba Ⅰ
B.Xh Ⅰ和 EcR Ⅰ
D.EcR Ⅰ和 Nc Ⅰ
37.(2 分) 图 17 表示Xh Ⅰ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用Xh Ⅰ切割质粒后形成的单链 末端为__________。
38.(2 分) 为筛选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须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
随后,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了pH 对 ALDH2 重组蛋白的活性影响, 结果如图 18。
图 18
39.( 1 分) 根据图 18 ,ALDH2 重组蛋白作用的最适 pH 为__________。
40.(2 分) ALDH2 重组蛋白不适合作为食用解酒药,原因是__________。(多选)。
.
A.ALDH2 重组蛋白食用后因胃液 pH 过低而失活
B.ALDH2 重组蛋白食用后会被水解而失活
C.ALDH2 重组蛋白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D.ALDH2 重组蛋白无法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41. (3 分) 结合本题信息和已有知识,推测 ALDH2 重组蛋白与 ALDH2 蛋白的催化功 能是否相同,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
(五) 植物生理( 12 分)
分蘖是禾本科等植物在地面以下或接近地面处发生的分枝。分蘖影响植物光能吸收、 养分分配和产量, 与顶端优势有关。农业生产中往往根据生产需要控制分蘖。 图 19 表
示玉米靠近地表的腋芽发育形成分蘖的过程。
图 19
图 20
42.(2 分) 白天,玉米叶肉细胞不能产生 ATP 的场所是__________。
.
A.类囊体 B.叶绿体基质 C.线粒体内膜 D.线粒体基质
43.( 1 分) 若分蘖芽发育成新个体, 则该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中的__________ 。 44.(2 分) 玉米植株顶芽处和靠近地表的腋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接近图 20 中的
__________。
A.b 点、a 点 B.c 点、b 点 C.b 点、c 点 D.c 点、a 点
45.(2 分)玉米植株的顶端优势较强, 腋芽分蘖一般受到抑制。研究发现,这一现象 与腋芽蔗糖水平的降低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多选)
A.玉米植株中蔗糖来源于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B.蔗糖的合成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
C.去除玉米植株的顶端,腋芽中的蔗糖水平会升高
D.直接给腋芽喷洒蔗糖溶液,一定能促进腋芽的生长
独角金内酯是一种新发现的控制植物分枝的激素。为研究外施独角金内酯类似物 GR24 对水稻分蘖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试验, 结果如图 21。
图 21
46.(3 分) 据图 21,分析 GR24 对去除顶穗的水稻分蘖芽的生长具有__________(促 进/抑制) 作用,并描述该作用在时间上的效应是__________。
47.(2 分) 已有研究表明,水稻叶片可以吸收外施的 GR24 。但实验发现叶面喷施
GR24 基本不影响分蘖芽的生长,请结合图 21 信息推测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
闵行区 2021 学年第一学期质量调研考试
生命科学试卷(高二、高三年级)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40 分,每小题 2 分)
二、综合分析题(共 60 分)
(一)肠道微生物( 12 分)
21.(2 分) BC
22.(2 分) D
23.(4 分) 碳源 固体 选择 涂布
24.(2 分) BD
25.(2 分) ABD
(二)激素与肥胖( 12 分)
26.(2 分) 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
27.(2 分) B
28.(4 分) B E
29.(2 分) 实验组 1 脂肪组织中脂肪的分解速率显著高于/脂肪含量显著低于/p-HSL 含 量显著高于/HSL 含量显著低于实验组 2 和对照组, 实验组 2 和对照无显著差异 30.(2 分) 瘦素不能激活 HSL 的磷酸化过程 不能激活支配脂肪组织的交感神经
(三) 遗传变异与人类健康( 12 分)
31.(2 分) D
32.(2 分) 1/3
33.(2 分) C
34.(2 分)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多方向性
35.(4 分) Ⅱ4 是 CF 患者,其外分泌腺细胞的细胞膜上的 CFTR 蛋白功能异常( 1 分),
使得氯离子运出量减少( 1 分), 引起水分子运出量也相应减少(1 分), 导致分泌物 不能得到稀释而逐渐黏稠( 1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A
B
B
C
D
D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C
A
C
A
A
A
B
D
(四)生物技术( 12 分)
36.(2 分) B
37.(2 分) TCGA- /-AGCT
38.(2 分) 青霉素
39.( 1 分) 8
40.(2 分) ABC
41.(3 分)
相同。 ALDH2 重组蛋白与 ALDH2 蛋白的结构虽然不同, 但它们的活性部位可能仍然 相同, 所以它们的催化功能也相同。
不相同。 ALDH2 重组蛋白与 ALDH2 蛋白的结构不同, 活性部位空间结构也不同, 所 以它们的催化功能也不同。
无法确定。 ALDH2 重组蛋白与 ALDH2 蛋白的结构虽然不同, 但无法判断它们活 性部位的空间结构是否发生改变,所以无法判断它们的催化功能是否相同。
(五) 植物生理( 12 分)
42.(2 分) B
43.( 1 分)营养繁殖
44.(2 分) C
45.(2 分) AC
46.(3 分) 抑制 前 48h 抑制作用明显, 48h 后抑制作用减弱
47.(2 分) GR24 被叶片吸收后无法运输至分蘖芽处发挥作用(合理即可)
上海市闵行区2022届高三一模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上海市闵行区2022届高三一模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部分校高二下学期基础学科知识竞赛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南省部分校高二下学期基础学科知识竞赛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12虹口区高中生物一模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1.12虹口区高中生物一模试卷(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2g,MgSO4 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