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虹口区高中生物一模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11281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12虹口区高中生物一模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11281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12虹口区高中生物一模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11281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12虹口区高中生物一模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12虹口区高中生物一模试卷(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2g,MgSO4 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B.
D.
虹口区 2021 学年第一学期期终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测试 高三(高二)生命科学(等级) 试卷 2021.12
(本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考生注意:本试卷全部由机器阅卷。请考生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对某食物样品的营养成分进行鉴定,鉴定结果如表 1。可推测该食物中含有( )
表 1
检测试剂
现象
班氏试剂 蓝色
苏丹Ⅲ染液 橘红色
5%NaOH 和 1%CuSO4 蓝色
A.淀粉 B.葡萄糖 C.蛋白质 D .脂肪
2.草莓缺少 Mg2+时叶片叶脉缺绿、叶片变黄变白, 缺 Zn2+时幼叶和茎生长受到抑制, 这说明 无机盐( )
A.是植物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C.在细胞中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代谢
D.其浓度决定了细胞吸水或失水
3.在“细胞的观察和测量”实验中,需要进行的操作有: ①转动粗调节器 ②转动细调节器 ③ 移动装片④转动转换器 ⑤调节亮度等。 欲将视野甲转为视野乙(如图 1),操作顺序正确的
是( )
A .④③①⑤
观察目标
图 1
B .③④⑤② C .③②④⑤ D .⑤④③②
4.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需要消耗 ATP。该过程属于( )
A.主动运输 B .协助扩散 C. 自由扩散 D .胞吞
5 .α-珠蛋白由 141 个氨基酸组成。若相关基因序列中一个碱基对缺失, 会形成由 146 个氨基 酸组成的 α-珠蛋白突变体。该变异( )
A .属于基因重组
C .导致终止密码子后移
6.图 2 是甲、乙两种细胞的细胞周期示意图, 据图可 知甲、乙两种细胞( )
A .S 期长度不同
B .M 期所占比例不同
C .G1 期长度相同
D.分裂速度乙细胞更快
是由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
不改变 α-珠蛋白的空间结构
图 2
M 期 1h
3h
7h
11h
甲细胞
3h
M 期 1h
7h
37h
乙细胞
7 .某同学进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 测得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液泡相对体积变
化如图 3,相关操作或说法错误的是( )
A .0 时刻滴加 30%蔗糖溶液
B .与 0 时刻相比 1min 时细胞液浓度变大
C .1.5min 左右滴加清水
D .3min 后细胞不再发生渗透作用
图 3
液泡相对体积
时间(min)
(%)
8 .处于减数分裂某一时期的细胞其染色体组成如图 4 所示, 其正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
组成是( )
A.
B.
C . D.
图 4
9 .在抗生素抑菌实验过程中, 规格相同的无菌滤纸片 a 、b 、c 分别浸有浓度相同的不同抗生 素溶液, 同规格无菌滤纸片d 浸有无菌水,然后放在涂布有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 培养数天
后结果如图 5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处抑菌效果小于b 处
B .b 滤纸片没有沥干
C .c 处的抑菌效果最明显
D .d 处没有大肠杆菌生长
a
图 5
c b
d
10.小鼠的毛色受到 AY、A 、a 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小鼠的毛色对应的基因型如表 2 所示。 一只黄色小鼠和一只灰色小鼠杂交, 理论上后代小鼠的毛色( )
表 2
黄色
灰色
黑色 胚胎致死
AYA、AYa AA、Aa aa AYAY
A.只会出现黄色
C.只会出现灰色
B.只会出现黄色和灰色
D.可能有黄色、灰色和黑色
11 .HIV 是一种包膜病毒, 其结构如图 6 所示。对 HIV 的结构及
其功能分析错误的是( )
A .①能与宿主细胞膜融合
B .②是磷脂分子
C .③是蛋白质分子
D.④是 HIV 的遗传物质
①
②
③
④
图 6
12.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者, 必需严格隔离观察。这种 预防措施属于( )
A .控制传染源
C .保护易感人群
B .切断传播途径
D .消灭病原体
13 .下列杂合体中自交后代可能会出现性状比例为 9:3:3:1 的是( )
A
d
d
a
a
A
A
D
d
a
a
A
D
d
A . B . C . D.
14. 狂犬病疫苗、乙型脑炎疫苗等是经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病毒制成的灭活疫苗。灭活疫苗进 入体内后( )
A.病毒抗原蛋白结构保持完整
C.可以促进浆细胞增殖分化
B .能在机体内大量增殖
D.可促进记忆 B 细胞分泌抗体
15 .药物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作用于靶细胞的一般途径是( )
A.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C.淋巴液→血浆→靶细胞
B.血浆→淋巴液→靶细胞
D.组织液→淋巴液→靶细胞
16 .一种新型的治疗高血压的方法是在颈动脉处植入人工装置来降低血压。这个装置的功能 是( )
A .扩张颈动脉管径
C .增大颈动脉弹性
B .抑制压力感受器
D.激活压力感受器
17.载脂蛋白 apoB- 100 可与血浆中的胆固醇结合形成某种脂蛋白, 将血浆中的胆固醇运往全
身组织细胞加以利用。该脂蛋白最可能是(
A .CM B .VLDL
18 .图 7 是小肠粘膜上皮细胞所处的内环境,
A .a 可代表 CO2
B .b 可代表肝糖原
C .c 可代表乳糜微粒
D .d 可代表尿素
)
C .LDL D .HDL
图中字母表示不同的物质。由此可以判断( )
图 7 静脉端
毛细淋巴管 c
b
a
小肠上皮细胞
d
动脉端
19.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 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 程中大部分Na+ 、Cl-被重吸收, 而水很少被重吸收, 由此可以推测出汗会导致( )
A.血浆渗透压降低
C .ADH 的分泌增多
B .汗液的渗透压大于血浆渗透压
D .渴觉中枢兴奋性减弱
20 .冬泳爱好者在冬天跳入冰冷的河水中, 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 以维持体温恒定。 此时, 机体内会发生的反应是( )
A.交感神经兴奋
C.立毛肌舒张
B.皮肤毛细血管扩张
D.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操作 II
操作 I
二、综合题(共 60 分)
(一)手机屏幕上的细菌检测( 12 分)
有国外期刊撰文指出“手机屏幕比马桶按钮单位面积上的细菌多 18 倍”。为了验证该说 法的正确性, A 、B 两组研究人员分别进行实验调查。 A 、B 两组的实验操作流程和实验结果
如图 8 。表 3 是 2 种可供选择的培养基配方。
取样工具
取样
10mL 菌悬液
图 8
表 3
A 组
手机屏幕
B 组
手机屏幕
马桶按钮
马桶按钮
培养基名称
培养基 1
蛋白胨 10g,牛肉膏 5g,NaCl 5g ,蒸馏水 1000mL,琼脂 15g
培养基 2
葡萄糖 10g ,KH2PO4 0.2g,MgSO4 0.2g,NaCl 0.2g ,CaSO4 5g, 蒸馏水 1000mL,琼脂 15g
21.(2 分) 从物理性质上看, 上述两种培养基属于_____培养基。培养基 2 中提供碳源的物 质是_________。
22.(3 分)根据实验目的,应选择培养基_______(1 或 2),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
23.(2 分)在取样环节,合理的操作应包括__________。
①用无菌棉拭子取样
③在样品表面任选 5 个点取样 ⑤在取样部位反复涂抹 5 次
②用无菌接种环取样 ④在样品表面选固定面积的区域内取样
⑥将采集到的样本置于无菌试管内封闭备用
24 .(2 分) 研究人员欲通过菌落计数的方法,比较手机屏幕和马桶按钮的细菌污染情况。据 图 8 ,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
① 操作 Ⅰ可将待测样本放入无菌生理盐水
② 接种时用接种环进行划线
③ 接种时用玻璃刮铲进行涂布
④ 不同的培养基平板需在皿盖上做好记号
⑤ 接种后的培养基平板需倒置放在恒温箱中培养 2-3 天
25.(3 分) A 、B 两组各自完成了实验, 但实验结果却截然不同。经检查, 两组操作步骤均 正确, 对实验结果分析合理的是________。(多选)
A .可能因为取样部位不同
B .可能因为细菌的生长速度不同
C .样本数少,影响实验结果可信度
D .未考虑个人卫生习惯和取样环境等因素
第一极体
细胞 X
精子
受精卵
第二极体
雄核
雌核
正常分裂
异常分裂
(二)哺乳动物受精卵的首次分裂( 12 分)
科研人员利用小鼠受精卵探究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首次分裂时纺锤体行为与 细胞分裂的关系。
26 .(1 分) 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 哺乳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 与纺锤体形成密切相关的 细胞器是__________。
27 .(2 分) 长春碱能阻碍纺锤丝微管蛋白的聚合, 使纺锤体无法形成。用长春碱处理分裂间 期的细胞, 会导致细胞分裂时__________。
A .DNA 无法复制 B .着丝粒无法形成
C.染色质无法螺旋化 D.染色体无法向两极移动
研究发现受精卵首次细胞分裂时, 它是以“双纺锤体”的形式进行分裂的, 每一套亲代 染色体各有一个对应的纺锤体。而“双纺锤体”在形成过程中可能出现异常,分裂产生异常 子细胞, 如图 9 所示。
未分裂的
第一极体
正常子细胞
异常子细胞
图 9
28 .(2 分) 图 9 中细胞 X 和第一极体是由同一个细胞分裂产生的, 则细胞 X 的名称是____。
29 .(4 分) 试比较图 9 中编号为①②③的三个核的异同, 将比较结果填入表 4 中, 相同的打 “√”,不相同的打“×”)。
表 4
DNA 含量相同
携带遗传信息相同
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①与②
①与③
30 . (3 分) 与正常分裂的过程相比, 异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有哪些异常? _____________, 试据图分析出现异常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三) 人类遗传病的诊断与预防( 12 分)
先天性眼球震颤(CN)是一种遗传性眼病, 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研究人员调查了 一个四代非近亲婚配的 CN 家系(图 10),该家系中患者均为男性, 女性携带者均表现正常。
I
II
III
Ⅳ
2
1 2 3 4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正常男性
正常女性
患 CN 男性
患 CN 女性
图 10
31. (2 分) 若用“ ”表示显性致病基因, 用“ ”表示隐性致病基因,正常基因不表示。 则在该家系中, 致病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的位置可表示为_______。
A . B . C . D.
32 . (3 分) Ⅲ- 1 与Ⅲ-2 再生育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这个孩子的性别是_______。
33 .(2 分) 若Ⅲ-7 与一表现型正常男子婚配, 生育了一个患有 CN 和白化病的男孩, 则Ⅲ-7 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用 A、a 表示 CN 的等位基因, 用 B 、b 表示白化病的等位基 因)
研究人员对该家系Ⅳ- 1 、Ⅳ-3 、III-3 及其他表现型正常的成员进行 CN 基因的检测。经 过 DNA 提取、酶切等操作步骤,分离出含正常基因和含致病基因的两种 DNA 片段。检测结
果如表 5 所示(“ √”表示有)。
表 5
成员编号
Ⅳ- 1
Ⅳ-3
①
②
③
DNA 片段 1
√
√
√
DNA 片段 2
√
√
√
34 . (2 分) III-3 的检测编号不小心遗失了, 表 5 中编号_____有可能是 III-3 的检测结果。
35 . (3 分) Ⅳ- 1 希望他的后代 DNA 中不含 CN 基因,在婚配和生育时需要采取的措施有__
________
①与配偶共同进行遗传咨询
③对胎儿进行染色体检查
②对配偶进行基因检测
④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
⑤将 CN 相关的正常基因导入眼部细胞进行基因治疗
热
TRPV1
(四)辣椒素与内环境( 12 分)
人接触辣椒后, 往往产生“热辣辣”的感觉。在口腔黏膜和皮肤的神经末梢中,存在有 一种特殊蛋白质 TRPV1,它们能被辣椒中辣椒素或热刺激(43℃以上) 激活,导致钙离子大 量内流, 引起神经元的兴奋及某种神经肽的释放。 神经肽会引发血管舒张和血管通透性增加。 其作用机理如图 11 所示。
辣椒素
Ca2+
神经肽
图 11
36 . (2 分)据图 11 可以推测 TRPV1 的功能有________。(多选)
A.传递能量 B.接受信息 C.催化代谢反应 D.转运离子
37 . (2 分)含有 TRPV1 的神经末梢属于神经元的_________(轴突/树突)的末梢。
38 .(3 分) 产生兴奋后, 信息将在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 用箭头和以下编号表示神经元之间 信息传递的流程__________。
①突触前膜的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②突触后膜Na+内流
③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 ④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⑤突触后膜膜电位变化
39 .(2 分) 人大量进食辣椒会出现大汗淋漓的现象, 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 .辣椒素可使口腔黏膜细胞温度上升
B .辣椒素使 TRPV1 产生与热激活相同的电信号
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产生热的感觉
D.机体散热大幅增加
40 .(3 分) 吃辣有时会“上火”,如口腔黏膜处出现红肿的现象。 请结合图 11 信息及相关知识, 推测产生该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μmol / (kg•min)
mmol / liter
0
高 FFA 组
低 FFA 组
葡萄糖摄取量
60
40
20
60 120 160 240 300 360
口服葡萄糖
低 FFA 组
高 FFA 组
时间
0
60 120 160 240 300 360
时间
50
40
30
20
10
0
。
糖原合成量
(五)血糖平衡及其调节( 12 分)
依 WHO 诊断标准, 2020 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 11.2%,糖尿病防控已经成为关系国计 民生的重要战略任务。 图 12 是不同人的胰岛素分泌模式图, 其中曲线 X 和 Y 分别代表两种类
型糖尿病患者。 非糖尿病肥胖者血浆中含有过多的游离脂肪酸(FFA)。 图 13 为血浆高 FFA 人群和血浆低 FFA 人群(正常人)血糖代谢的模式图。 有研究发现, FFA 水平升高,会间接 抑制胰岛素受体对信息的接受以及信号传导。
血岛度( μU/mL)
非糖尿病肥胖者 X
正常人 Y
时间(min)
口服 100g 葡萄糖
图 12
口服葡萄糖
图 13
41.(2 分) 据图 12,正常人在口服葡萄糖后 45 分钟时,机体在调节血糖时发生的生理活动 有____。(多选)
A.组织细胞加强对葡萄糖的利用
C.氨基酸转变为葡萄糖受抑制
B.肝糖原的水解速度加快
D.葡萄糖加速转变成脂肪酸
42 .(4 分)图 12 中,曲线 Y 代表______(1 型/2 型)糖尿病患者,判断理由是_______。
43.(2 分) 在胰岛素的作用下, FFA 在_________细胞中与甘油合成甘油三酯。
44.(4 分) 研究表明, 肥胖者人群 2 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较体重正常人群明显增高。根据题干 和图示信息,结合已有知识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高三) 生命科学试卷答案 20211216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B
D
C
B
D
B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D
A
A
D
C
C
C
A
二、综合题(共 60 分)
(一)( 12 分)
21.(2 分)固体 葡萄糖
22.(3 分)培养基 1 ( 1 分) 培养基 1 属于通用培养基,可满足多种微生物的营养需
要(培养基 2 是无氮培养基,不能满足多种微生物生长的需要) (2 分)
23 . (2 分)①④⑤⑥ (选对 1 个不给分, 选对 2-3 个得 1 分,答错 0 分)
24.(2 分)①③⑤ (选对 2 个得 1 分,选错 0 分)
25.(3 分) ACD (选对一个得 1 分,答错 0 分)
(二)( 12 分)
26 . ( 1 分) 中心体
27 . (2 分) D
28 . (2 分) 次级卵母细胞
29 . (4 分) ×××(2 分。答对 1-2 空得 1 分) ,√√×(2 分)(同上)
30 . (3 分)异常子细胞中来自雌核和雄核的遗传物质没有融合, 形成了多核细胞( 1 分) 异常分裂时, 双纺锤体(每一套亲代染色体对应的纺锤体) 在形成过程中两个纺锤体没
有平行排列, 使得其中一极的雌和雄遗传物质不能靠拢阻碍了遗传物质的融合, 分裂产生的 子细胞出现多核现象(2 分)
(三)( 12 分)
31.(2 分) A
32.(3 分) 3/4(1 分) 男或女(2 分) (按标答得 2 分, 答错 0 分)
33.(2 分) BbXAXa
34.(2 分) ①或③ (写对 1 个给 1 分, 答错 0 分)
35.(3 分) ①②④ (答对一个给 1 分, 答错 0 分)
③→④→
(四)( 12 分)
36.(2 分) BD
37.(2 分) 树突
→①
38.(3 分) →②→⑤
评分细则: ( 1)3 分: 与标答一致。
(2)2 分: ③→④→②→⑤→①
(3)1 分:③→④→②→⑤ /③→④→②→①→⑤ /③→④→①→②→⑤
(4)0 分:排序错误
39.(2 分) BD
40.(3 分) 辣椒素激活 TRPV1 受体,大量钙离子内流, 促进相关神经肽的释放( 1 分) 。 神经肽引发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大, 导致黏膜处发红(1 分) 。神经肽引发血管通透性增加, 导致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 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水从血浆流向组织液, 组织液增多, 引起水 肿 ( 1 分) 。
(五)( 12 分)
41.(2 分) ACD (答对 1-2 个得 1 分,答错 0 分)
42.(4 分)(每空 2 分)
1 型(2 分) 因为 1 型糖尿病患者胰岛 B 细胞受损, 以至胰岛素绝对不足, 所以其血浆 胰岛素浓度低于正常人(2 分)
43.(2 分) 肝(1 分) 、脂肪( 1 分)
44.(4 分) 肥胖者较正常人体内有较高浓度的 FFA, 据图 13,高 FFA 者细胞摄取葡萄糖量 和糖原合成量均低于正常人, 其糖代谢出现了异常。 这说明高水平 FFA 已影响到胰岛素的信 号传导, 阻碍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又据图 12,肥胖者体内具有高浓度的胰岛素, 但是在高水平 FFA 水平下, 胰岛素不能起到正常的生理效应, 以致血糖水平失衡, 因而易出 现 2 型糖尿病。
评分点:获取图 13、图 12 和题干信息 1 分; 梳理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 分析肥胖者体内的 血糖调节情况 2 分; 得出结论 1 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勤建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科竞赛生物试题,共11页。
这是一份2021生物竞赛真题 1,共25页。
这是一份2022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生物基础知识竞赛(必修二)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摩尔根用果蝇做了大量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