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现代文考前阅读
- 中考现代文考前阅读23练习题 试卷 8 次下载
- 中考现代文考前阅读24练习题 试卷 4 次下载
- 中考现代文考前阅读26练习题 试卷 5 次下载
- 中考现代文考前阅读27练习题 试卷 5 次下载
- 中考现代文考前阅读28练习题 试卷 6 次下载
中考现代文考前阅读25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现代文考前阅读25练习题,共9页。
中考高频主题:至爱亲情
文章通过作者成年后回忆父亲带自己骑行的经历,表达了对父亲“硌人”教育方式的肯定。阅读本文,感受“父亲的课堂”的魅力,体会父亲的用心良苦。
父亲的课堂
明前茶
①他还记得中考结束那年,父亲回家探亲时,进得家门第三天,就嫌弃他的惫懒、柔弱、优柔寡断与吃饭慢,决定带他去骑行川藏线。
②身为军人,父亲说干就干,立刻买了一辆新的山地车、折叠式帐篷、迷你压力锅,还有冲锋衣什么的,马上带他进行适应性训练,每天骑行50公里。
③当时,他很不乐意父亲这般不容分说地干预他的生活,中考好不容易结束了,不是应该躺在沙发上紧握游戏手柄么?一个时常在儿子的生活中缺席的男人,凭啥对他的性情与吃饭速度指手画脚?他好几天幻想着自己在父亲面前爆发并摔门而去,然而,不知为什么,一到父亲那张黑红的国字脸面前,他就像新兵见到连长,满腹的委屈与愤懑都咽了回去。
④母亲看着不忍,在厨房里小声争辩,说儿子还没有完全发育好,他身体瘦高,穿着冲锋衣顶风上坡时,像一只翼装大鸟,“你就不担心他路上生病吗?”
⑤父亲淡淡地说:“我唯一的儿子,我有数。听着,我不想他长大后经不起磋磨,这会害了他自己。”
⑥母亲不响了,只是给父亲的行囊中硬塞了十几条巧克力,和6支防晒霜。
⑦那场砥砺风雨和暴晒的骑行中,父子间起过什么争执,他已经忘了。他记得的,是父亲满是老茧的大手,一手死死地摁住他的脑瓜,一手帮他涂防晒霜的场景;是父亲把方便面底下卧着的茶叶蛋,硬塞到他碗里的场景;是高原上的冰雹雨降临时,父亲不容分说把唯一的不锈钢脸盆顶在他头上的场景;是父亲站在高坡上,朝坡下倒卧不起的他怒目而视的场景……是的,他是怎么撑下来的,这318国道上炼狱般的25天?可能,支撑他的,是父亲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些许轻蔑与失望吧,父亲跟沿途的修车铺老板、小饭馆伙计、小旅馆老板表达了同一个意思:这小子,百无一用是书生,老刘家的精神气,到他这一辈,恐怕要断。我这一趟拉他出来,就是想练一练他的精神气。
⑧他一直不服父亲给他贴的标签:书生怎么就百无一用了?老刘家的精神气,为什么由你说了算,而不是由我说了算?等着吧,总有一天,我的筋骨会结实,我的目光会锐利,我会修山地车,会在强风中搭帐篷,会看北斗七星寻找方向,会在旷野上点燃篝火,我将会比你更耐压、更有眼光。我等着,等你老了,看你会不会像今天这样自以为是、刚愎自用。
⑨为此,他在骑行的后半段路上目光如炬,沉默是金,连父亲给他挑破脚上的水泡,并给膝头敷上膏药时,他都咬着牙一声不吭。他看到,父亲脸上深不见底的威严裂开了口子,一丝颤栗掠过他的腮帮肌肉。就在他在心里举拳怒吼“不要你心疼”时,那条口子已经合拢,父亲掉头而去,丝毫不带感情地说:“熄灯睡觉,明天6点半开始骑行,要躲过下午三点以后的雷暴。”
⑩他最终和他沧桑满面的自行车,一同见到了布达拉宫。仰望那耸立在高天薄云之下的神圣殿堂,一尘不染的白色楼宇中簇拥着肃穆的深红楼宇,只一瞬间,他的眼泪就流了一脸。他意识到,他的少年时代提前结束了,而这一切,都是拜父亲所赐,他不知道应该感激他,还是怨恨他。
⑪十年后,他成为一名博士生,在大学的高分子实验室里,师兄弟们一边做着对比实验,一边聊起“父亲的课堂”。他发现,大部分都市男生都在成长的某一刻,受到父亲毫不留情的敲打。
⑫有人被要求自己组装家具,父亲指导他看说明书,刚装好书柜的外框架,就把冲击钻、膨胀螺丝和工具箱一股脑儿交给了他,父亲就出门长跑去了。他打电话给叔叔、舅舅,所有的人都深表为难,因为,谁也不能阻挡一个男人“不是把儿子培养成国王,就得培养成匠人”的决心。
⑬有人被要求冬泳,哆哆嗦嗦不敢下水,就被父亲所在的“老男人冬泳队”鼓掌群嘲;而为了耐寒训练,他还被父亲强押着,用一大把雪猛搓四肢,直到皮肤下面的血火辣辣地热起来。
⑭有人被要求一个人坐27个小时的绿皮车去大学报到,带着两个28吋的大箱子和一捆被子,父亲在火车只停靠两分钟的车站上,把自己的遮阳帽往儿子头上一扣,就掉头而去。
⑮还有人在假期被要求,每隔一天值一次夜班,独自陪护病重的爷爷,在深夜,每过一个小时,就要起床探看吸氧面罩后面的爷爷是否有任何异样,是否需要喝水或咳痰。他必须,学会为吊着水的爷爷穿脱衣服、擦拭身体、按摩翻身,查看有没有褥疮等意外的发生。父亲教给他护理手法,教给他与护士和值班医生打交道的方式,教给他直面生死的勇气。
⑯可能,相比母亲那种柔软包容的管教方式,父亲的教育都是有点硌人的,可到了男生成年后,回过头来看,这种严厉的课堂,却是为他们结结实实补了一次钙,让他们从精神上到身体上,都强健了起来。
1.文章讲到了哪些“父亲的课堂”,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补全表格。(4分)
2.排比可以使文章节奏更加鲜明,情感更加强烈。请从文中任找一处并作简要分析。(3分)
3.文章第⑩段说“他不知道应该感激他,还是怨恨他”,“感激”“怨恨”分别指什么?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并谈谈你的理解。(4分)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文章结尾段加以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4分)①锻炼动手能力 ②冬泳怕冷被父亲用雪摩擦身体 ③锻炼独立能力 ④锻炼照顾人、沟通、直面生死的能力
2.(3分)示例:句子“我的筋骨会结实,我的目光会锐利,我会修山地车,会在强风中搭帐篷,会看北斗七星寻找方向,会在旷野上点燃篝火,我将会比你更耐压、更有眼光。”
分析: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给自己贴“无用书生”标贴的强烈不满。
3.(4分)“感激”指在父亲的帮助下,自己成功到达布达拉宫,身体变得更加强健,心智变得更加成熟。“怨恨”指父亲为让自己成长,提前结束自己的少年时代。作者虽然对父亲提前结束自己少年时代的生活不满,但在多年后回想当初父亲带自己的骑行的这段经历所带给自己的成长,明白了父亲的用心良苦,饱含了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4.(3分)结尾段通过对母亲柔软包容,父亲“硌人”的教育方式对比,强调父亲的教育虽然“硌人”,但可以使身体和心理都变得强壮起来,使以后受益无穷。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课堂”这种教育方式的肯定,对伟大父爱的赞美。
中考高频主题:教育引导
本文讲述了“她”与楼上女人产生隔阂以及矛盾化解的故事,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温情。
开 锁
靳秀萍
(命题点:标题含义 。“开锁”表层含义指打开厨房的门锁,深层含义指邻里之间的隔阂被化解。)
她解下围裙,顺手去开厨房门,打不开。锁子卡住了?不会吧……她内心一惊,再用力拧,还是打不开!
锁子卡住了!确信无疑。她的愤怒顷刻之间就如火焰山一般燃遍全身,她觉得自己简直要燃爆了!为什么偏偏是今天这个时候?她觉得自己就像一只野兽,随时可以撕裂眼前的一切猎物。(命题点:句子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她被困厨房时的愤怒。)
她拿起一把小刀,在门缝撬了一下。她使劲地摇动着门框,奋力上下拧动锁把手,门还是纹丝不动。
她茫然若失,心里埋怨着不管家事的老公,又懊悔自己的粗心大意。她不停地换着工具去撬,一次次的失望彻底摧毁了念想。她颓然地倚墙而立,慢慢地,从失去理智的急躁中恢复了平静。没事,不就是等他一天吗?她心里这样想的时候,感觉自己的心却在一点点地往下沉。今天老公出个短差,她本来打算早早去给嫁女的同事帮忙的,不想意外地被关进厨房,连手机都没拿,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啊。
厨房好久没有清理了,算了,改日再给同事解释,今天就权当大扫除了。说干就干,她开始清理油烟机、橱柜、灶具……她擦拭着,拿起一块抹布往柜子最深处探过去。忽然,她感到一种钻心的疼,急忙抽出手来,血立刻从中指上涌了出来。她这才想起,里面放着一把早就不用的削骨刀,血滴答滴答地溅落在地板上。
窗外黑乎乎一片,她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荒原之上。打开厨房窗户,凌厉的北风瞬间就灌了进来,她打了一个寒噤。(命题点: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用恶劣的自然环境衬托她此时的无助心境。)注视着黑黢黢的地面,忽然看到了一点亮光,蓝莹莹的,她心中一阵窃喜,大声喊道:
“下面的朋友,请您帮我打个电话好吗?我被关在厨房里了。”
亮光并没有像她期望的那样停下来,仍旧在以原来的速度移动,慢慢地,直至消失在她的视野尽头。北风肆意啃噬着她的脸、脖颈,夹杂着零星飘落的雪花,她顾不上冷,她在焦急地寻找下一个目标。远处分明有人影在走动,她又一次鼓足了勇气,十几层的高楼吞噬着她的声音。她看着他们一个个走近,又一个个远离她而去,刚刚燃起来的希望就如同这黑夜中的星光一样,随即就被黑暗吞噬了。(命题点:词语赏析。第一个“吞噬”写出了她的声音在十几层楼之间传播的微弱;第二个“吞噬”写出了她希望的破灭。)
天蒙蒙发亮,不行,得抓住早晨这个机会,她心中这样想的时候,就再次趴在窗户,看到了一个人影,好像是背书包的学生,她再一次鼓足勇气喊出来,人影却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谁要打电话?”上方,隐隐传来一个模糊的声音。
好像是楼上的那个女人?对,就是她!
她一时有些懊悔,一想到又让那个女人看自己的笑话,简直就是在伤口上再撒一把盐。(命题点:内容理解。她为什么“懊悔”,因为她与楼上的女人之前有矛盾,她担心楼上的的女人知道她现在的情况后,看她的笑话。)
近几年来,她的失眠像扎了根一样,四处求医也没有好转。夜里只要有一点轻微的声响,她就睡意全无。自从楼上那个女人生了二孩,她的悲剧就降临了……清晨,楼上厨房里的豆浆机声响对她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磨难,更不用说大小两个孩子咚咚的跑步声和哭闹声,她简直快被折磨疯了。一天傍晚,她忍无可忍,敲开楼上的房门。
“我睡眠不好,晚上你能不能管管你们家小孩,别太闹了!”她礼貌地说。
“小孩子就这样不听话,不好意思。”女人冷冷地道歉。
她悻悻地回到家。她本没有打算和楼上闹翻,毕竟抬头不见低头见。但她万万没想到,儿子的婚房在楼上的一次漏水事故中面目全非。眼看儿子婚期临近,她像一头发怒的母狮再次冲上楼,砸开了楼上女人的家门……
从此,偶尔在楼里碰面,她们俩甚至都不会坐同一趟电梯。(命题点:记叙顺序。插叙了她和楼上女人之间的矛盾,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内容波澜起伏富于变化。)
“说一下电话号码。”楼上又一次传来了那女人的声音。想赌气不说吧,可老公要是今天中午还回不来,她得等到什么时候?说吧,她那次站在人家门口又叫又骂、惹得上下楼的人都来围观的情形还历历在目。她觉得自己已经虚弱得像风中的稻草,也不知是什么支配着她推开窗户,对着楼上,说出了老公的电话号码。
……是钥匙在锁孔里转动的声音,宛如茫茫海面上朦胧的灯光,她一阵欣喜。
“师傅,厨房在这里!”她听出这是老公的声音。
“大姐,你没事吧?快点,师傅!”是楼上女人的声音。
她,静静地等待着开锁那一刻。(命题点:段落作用。照应标题,意味深长,发人深省。)
中考高频主题:哲理思辨
本文论证了信言不美的道理,启示我们要秉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态度,说话诚实,做事实在,为人诚信,善纳信言、会拒美言。
信言不美
张峰 钟羽
(命题点:中心论点。文章题目点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道德经》最后一章里有句话叫“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里的“信言”,是指真实的话、可信的话;“美言”,则是指华美的话、伪饰的话。意思是,真实的话因为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往往不好听;而溢美之词好听,内容却往往不真实、不可信。
信是一个会意字,从人,从言。本义为言语真实,引申泛指诚实,不欺。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重视“信言”,从孔子的“言必信,行必果”“巧言令色,鲜矣仁”到墨子的“言不信者,行不果”等,可以看出,人们最注重言论的真实性、可靠度,一个诚实的人,他的言论也应当是诚实的。
“美言”则大多带有一种不真实的虚美、矫饰之美。“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从修辞的角度看,美言能够使人文雅、礼貌,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但是,事物也有另一面,过分注重“美言”、重修饰,难免善掩饰、好虚言。“美言不信”,说的就是这个方面。
汉代陆贾在《新语·辅政》中说过:“谗夫似贤,美言似信;听之者惑,观之者冥。”爱说坏话的人似乎像个贤士,语言华丽动听,貌似很让人信服,实际上却有着很强的迷惑性、隐蔽性、欺骗性,也容易让听到这些话的人困惑不解,使看到这些现象的人暗昧不明。
美言虽美,不可崇信。美言往往带有很强的功利性,投其所好,容易让人失去对事情正确的判断。《吕氏春秋》里有“宣王好射”的故事,齐宣王喜欢人家夸耀他能够使用强弓,明明用过的弓“不过三石”,左右为讨好齐宣王,都说其用的弓“不下九石”。三石是实,九石为虚,喜欢听奉承话、得不到实情的齐宣王被“美言”蒙蔽,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拉开的弓有多大斤两,终为后世所耻笑。(命题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本段主要使用举例论证。)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信言真诚、求真、实在,有一说一,没有拐弯抹角,没有曲意逢迎,听起来虽刺耳,却往往一针见血、直击要害。信言真语难听,但能帮助到人,让人看清事情的真相,正视和直面问题。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进咸阳后,面对豪华宫殿和奇珍异宝,不禁目眩神驰,从小卒当上大王,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不走,止步于此。恰巧在这个时候,有人进献“良策”:大王受尽各种苦难,终于熬出头了,可以肆意享受了。刘邦深以为然。可樊哙和张良却坚决告诫他别这样做,说秦朝之所以灭亡,正是因为这奢靡的享受,如果这样贪图享乐,必然咎由自取,失掉人心,重蹈秦王覆辙。在两人的劝诫下,犹如一盆冷水浇到了头上,刘邦登时清醒。(命题点①: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本段使用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命题点②:论证思路。请分析本段的论证思路。)
善纳信言、会拒美言。“听言不可不察。不察则善不善不分。善不善不分,乱莫大焉。”有些人正是在“听言”上缺乏智慧,“美言”“信言”混淆不分,失去了好与坏的鉴别力,最终在别人的吹捧中迷失自我,在“美言”的“精神贿赂”中滑下深渊。因此,一定要看清溢美之词背后的用意、躲过浮夸之言背后的陷阱、跳出虚华之语背后的圈套。
能说真话,反映的是底气,体现的是担当;善纳信言,彰显的是胸襟,传递的是自信。明人吕坤说:“实言实行实心,无不孚人之理。”一切从实际出发,秉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态度,说话诚实,做事情实在,为人诚信,如果这样做,就没有不使人信服的道理。
“父亲的课堂”内容
作用
骑行川藏线
锻炼心性,改掉坏习惯
被要求自己组装家具
①
②
锻炼耐寒能力
自己坐27小时火车去学校
③
假期陪护重病的爷爷
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现代文考前阅读17练习题,共8页。
这是一份中考现代文考前阅读15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章去掉最后四段,读来依然完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现代文考前阅读29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提示在表格中填写恰当的词语,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