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下册18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
展开《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墨、染、碎等13 个生字,会写墨、染两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展开想象说出诗歌中描绘的溪边、江上的画面。
3.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借助插图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教学重点]:
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借助插图等方法理解难懂的诗句。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开想象说出诗歌中描绘的溪边、江上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走进水墨画,揭题导入
1.导入;今天开始我们将走进第六单元的学习,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71 页,通过单元导语和这个单元打个招呼吧!
2.齐读单元导语。(出示篇章页)你读懂了什么?
3.上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美丽的画,请大家一起欣赏。这是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这是齐白石爷爷笔下的虾,这是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画的竹子。这是丰子恺的绘画,他擅长把生活画进画中。这些画寥寥几笔,但通过笔墨的浓淡晕染出了诗意的画面,像这样的画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水墨画,水墨画是我国传统绘画的代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幅水墨画很特殊,它藏在一首小诗里,一起读《童年的水墨画》,学习“墨”字。
二、检查预习,认读生字
1.课前同学们已经做了预习,带着准备走进课堂是特别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先来认识下本文的作者。出示作者简介。
2..指导书写。依据学生识字情况,指导学生书写易错字。
墨:上下结构,上部分笔画多,书写要紧凑,四点底要均匀铺开。
染:上下结构,特别注意“九”字不加点。
爽:关键在笔顺。先写横,然后“先两边后中间”,即先写左边的两组撇、点,再写右边的两组撇、点,最后写竖撇和捺。
三、整体感知,解开画面
1.词语和难句读得不错,把他们送进三首小诗中你还会读吗?自由朗读小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老师请三位小画家用朗读为我们呈现诗的画面。(指三名学生朗读课文)
3.谁来说说你从诗中看到了哪几幅水墨画?每首小诗孩子们在干什么?(板书: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这就是藏在小诗中的三幅水墨画,画出了孩子们五彩的童年。
4.小结: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三首小诗分别写了童年生活的不同场景,分别是——溪边垂钓、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
四、精读三首小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溪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2.出示一幅风景画,说一说,你想象的《溪边》的图画和这幅画有什么相同之处。你还要在这幅图上添加哪些景物?梳理诗歌结构:全诗共6行3句,第一句写环境——溪边的垂柳和平静的山溪,第二句写事件——人在溪边钓鱼,第三句是一个特写镜头——鱼钓上来了,草地上充满欢声笑语。
3.静景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比喻】把溪水比作镜子,说明溪水的平、静。)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比喻】把山溪比作绿玉带,突出了山溪的平、静、绿。)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一“绿”一“红”,互相映衬,使画面充满了色彩美。)
4.动景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儿在跳跃,孩子们在欢笑,一静一动的转换,动感十足,使画面充满乐趣。)
5.配乐范读,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形容这幅画,你会用什么字呢?联系诗句说说理由。
预设1:“绿”,诗中出现了好几个“绿”,读诗时,想象到的画面也是一片绿色。
预设2:“静”,从“绿玉带”“平静”“立着红蜻蜓”这些句子中都能感受到那份宁静。
预设3:“美”,绿的垂柳,绿的溪水,红的蜻蜓,诗中的这幅画色彩很美。
预设4:“乐”,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仿佛看到了钓鱼的孩子钓上鱼儿时欢乐的场景,能感受到画面中洋溢着的快乐。
6.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比喻】把戏水的孩子比作刚下水的鸭群,把划动双臂比作扇动翅膀。)
-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水葫芦”:“水葫芦”加上了引号,不是指真正的水葫芦,而是指在水中游泳嬉戏将头露在水面的孩子。突出了孩子活泼的特点。
两排银牙:代指刚从水中钻出的孩子。
- 说说你在溪边、江上、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溪边》描绘的是溪边垂钓的场景,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小孩拿着钓竿静静地在山溪边垂钓。两岸的垂柳倒映在溪水里,溪水都被染成绿色了。一只红蜻蜓静静地立在钓竿上,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忽然,鱼儿咬住鱼钩,不停地甩动着尾巴,水面荡漾起一层层波纹。人的影子碎了,孩子开心地拉起钓竿,把鱼儿甩向岸边的草地,草地上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
《江上》描绘了江上戏水的场景,我仿佛看到一群孩子高兴地跳进水里,拍水嬉戏。他们像一群鸭子一样,你拨我溅,好不热闹!忽然,一个水性极好的孩子钻进水里,消失不见了,过了一会儿,他又钻出水面,调皮地冲着大家笑,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
《林中》描绘了林中采蘑菇的场景,一场雨过后,到处都是清清爽爽、明明亮亮的。我仿佛看到一群孩子头戴斗笠,走在雨后的松林中,地上的小蘑菇好像山花一样,孩子们在林中快乐地采蘑菇。
五、小组合作,“放学”江上
1.扑腾一声,有个孩子掉进水里了,江上热闹起来了,让我们一起走进江上,带上刚才的学习方法学习《江上》。
同桌两人合作学习:一说:我们用( )方法来读懂了( )这个句子。二想:我们仿佛看到了( )。三读:请听我们有感情地朗读。
2.合作交流汇报:
(1)“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预设:我们用联系生活经验的方法读懂了,我们仿佛看到了一群孩子在快乐地玩水,你们读懂了一群孩子的快乐(板书:一群)。江里是鸭子们的乐园,把谁比作谁? 写出了水性好,开心快乐。
(2)一双双小手扇动、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笑哈哈。
预设:小朋友门玩得开心吗?你从哪里体会到?引导学生看插图
小结:借助插图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句子。
“你拨我溅”“笑哈哈”。(板书:一群)我仿佛看到一群孩子在水中玩得快乐。
(3)“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水葫芦是谁、两排银牙是谁?
这是“水葫芦水”葫芦本意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而诗中的“水葫芦”是加上引号的,不是真正的水葫芦,而是指在水中嬉戏将头漏在水面向水葫芦一样的孩子,让你感受到什么?可爱、调皮、游泳本领高,透过水葫芦我们还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孩子,(板书:一个)“两排银牙”指代刚从水中钻出来的孩子,他调皮地笑着,漏出两排银牙。
同学们,通过合作学习,第二幅水墨画也呈现在我们眼前了,瞧一群孩子在江上快乐地戏水呢——引读前四行,期中有一个孩子特别可爱——引读后两行。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童年的水墨画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593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童年的水墨画教案</a>,共6页。
语文三年级下册18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下册18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通读诗歌,寻“写生图”,比读诗歌,赏“蒙太奇图”,创读诗歌,绘“临摹图”,拓展阅读,感悟童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8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8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视频导入,了解水墨画,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想象画面,感受诗意,仿写诗歌,推荐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