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宝安第一外国语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数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12751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第一外国语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数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12751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第一外国语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数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12751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第一外国语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数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宝安第一外国语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数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各式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民族图案是数学文化中的一块瑰宝.下列图案中,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如图,在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EFG中,点D在CG上,BC=1,CE=3,连接AF交CG于M点,则FM=( )
A. B. C. D.
3.如图1是2019年4月份的日历,现用一长方形在日历表中任意框出4个数(如图2),下列表示a,b,c,d之间关系的式子中不正确的是( )
A.a﹣d=b﹣c B.a+c+2=b+d C.a+b+14=c+d D.a+d=b+c
4.二次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是( )
A. B. C. D.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5.如图是由7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将正方体①移走后,所得几何体( )
A.主视图不变,左视图不变
B.左视图改变,俯视图改变
C.主视图改变,俯视图改变
D.俯视图不变,左视图改变
6.如图是由5个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其左视图是( )
A. B.
C. D.
7.如图是由两个小正方体和一个圆锥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其主视图是( )
A. B. C. D.
8.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9.已知二次函数(m为常数)的图象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1,0),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实数根是
A.x1=1,x2=-1 B.x1=1,x2=2
C.x1=1,x2=0 D.x1=1,x2=3
10.在刚刚结束的中考英语听力、口语测试中,某班口语成绩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位数是9 B.众数为16 C.平均分为7.78 D.方差为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直线y=x与双曲线y=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a,1),则k=_____.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3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以AB为边在第一象限作正方形,点D恰好在双曲线上,则k值为_____.
13.正方形EFGH的顶点在边长为3的正方形ABCD边上,若AE=x,正方形EFGH的面积为y,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
14.已知实数a、b、c满足+|10﹣2c|=0,则代数式ab+bc的值为__.
15.计算:()0﹣=_____.
16.举重比赛的总成绩是选手的挺举与抓举两项成绩之和,若其中一项三次挑战失败,则该项成绩为 0,甲、乙是同一重量级别的举重选手,他们近三年六次重要比赛的成绩如下(单位:公斤):
如果你是教练,要选派一名选手参加国际比赛,那么你会选择_____(填“甲” 或“乙”),理由是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8分)下面是小星同学设计的“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尺规作图过程:
已知:如图,直线l和直线l外一点A
求作:直线AP,使得AP∥l
作法:如图
①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B(AB与l不垂直),以点A为圆心,AB为半径作圆,与直线l交于点C.
②连接AC,AB,延长BA到点D;
③作∠DAC的平分线AP.
所以直线AP就是所求作的直线
根据小星同学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
完成下面的证明
证明:∵AB=AC,
∴∠ABC=∠ACB (填推理的依据)
∵∠DAC是△ABC的外角,
∴∠DAC=∠ABC+∠ACB (填推理的依据)
∴∠DAC=2∠ABC
∵AP平分∠DAC,
∴∠DAC=2∠DAP
∴∠DAP=∠ABC
∴AP∥l (填推理的依据)
18.(8分)已知如图,直线y=﹣ x+4 与x轴相交于点A,与直线y= x相交于点P.
(1)求点P的坐标;
(2)动点E从原点O出发,沿着O→P→A的路线向点A匀速运动(E不与点O、A重合),过点E分别作EF⊥x轴于F,EB⊥y轴于B.设运动t秒时, F的坐标为(a,0),矩形EBOF与△OPA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直接写出: S与a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若点M在直线OP上,在平面内是否存在一点Q,使以A,P,M,Q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矩形且满足矩形两边AP:PM之比为1: 若存在直接写出Q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9.(8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两点.
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设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与轴交于点,连接,,求的面积.
20.(8分)鄂州某个体商户购进某种电子产品的进价是50元/个,根据市场调研发现售价是80元/个时,每周可卖出160个,若销售单价每个降低2元,则每周可多卖出20个.设销售价格每个降低x元(x为偶数),每周销售为y个.
(1)直接写出销售量y个与降价x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设商户每周获得的利润为W元,当销售单价定为多少元时,每周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
(3)若商户计划下周利润不低于5200元的情况下,他至少要准备多少元进货成本?
21.(8分)计算:|﹣1|+﹣(1﹣)0﹣()﹣1.
22.(10分)如图,直线y=x+2与抛物线y=ax2+bx+6(a≠0)相交于A()和B(4,m),点P是线段AB上异于A、B的动点,过点P作PC⊥x轴于点D,交抛物线于点C.
(1)B点坐标为 ,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线段PC长的最大值;
(3)若△PAC为直角三角形,直接写出此时点P的坐标.
23.(12分)已知二次函数.
(1)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
(2)若该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当时,函数图象的最高点为,最低点为,点的纵坐标为,求点和点的坐标;
(3)对于该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两点,,设,当时,均有,请结合图象,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
24.如图,已知⊙O的直径AB=10,弦AC=6,∠BAC的平分线交⊙O于点D,过点D作DE⊥AC交AC的延长线于点E.求证:DE是⊙O的切线.求DE的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C
【解析】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图形沿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因此,
A、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B、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C、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D、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2、C
【解析】
由正方形的性质知DG=CG-CD=2、AD∥GF,据此证△ADM∽△FGM得 , 求出GM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可得答案.
【详解】
解:∵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CEFG是正方形,
∴AD=CD=BC=1、CE=CG=GF=3,∠ADM=∠G=90°,
∴DG=CG-CD=2,AD∥GF,
则△ADM∽△FGM,
∴,即 ,
解得:GM= ,
∴FM= = = ,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点.
3、A
【解析】
观察日历中的数据,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出b,c,d的值,再将其逐一代入四个选项中,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依题意,得:b=a+1,c=a+7,d=a+1.
A、∵a﹣d=a﹣(a+1)=﹣1,b﹣c=a+1﹣(a+7)=﹣6,
∴a﹣d≠b﹣c,选项A符合题意;
B、∵a+c+2=a+(a+7)+2=2a+9,b+d=a+1+(a+1)=2a+9,
∴a+c+2=b+d,选项B不符合题意;
C、∵a+b+14=a+(a+1)+14=2a+15,c+d=a+7+(a+1)=2a+15,
∴a+b+14=c+d,选项C不符合题意;
D、∵a+d=a+(a+1)=2a+1,b+c=a+1+(a+7)=2a+1,
∴a+d=b+c,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考查了列代数式,利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出b,c,d是解题的关键.
4、C
【解析】
【分析】观察图象:开口向下得到a<0;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得到a、b异号,则b>0;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上方得到c>0,所以abc<0;由对称轴为x==1,可得2a+b=0;当x=-1时图象在x轴下方得到y=a-b+c<0,结合b=-2a可得 3a+c<0;观察图象可知抛物线的顶点为(1,3),可得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据此对各选项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观察图象:开口向下得到a<0;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得到a、b异号,则b>0;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上方得到c>0,所以abc<0,故A选项错误;
∵对称轴x==1,∴b=-2a,即2a+b=0,故B选项错误;
当x=-1时, y=a-b+c<0,又∵b=-2a,∴ 3a+c<0,故C选项正确;
∵抛物线的顶点为(1,3),
∴的解为x1=x2=1,即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当a>0,开口向上,函数有最小值,a<0,开口向下,函数有最大值;对称轴为直线x=,a与b同号,对称轴在y轴的左侧,a与b异号,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当c>0,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上方;当△=b2-4ac>0,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
5、A
【解析】
分别得到将正方体①移走前后的三视图,依此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
将正方体①移走前的主视图为:第一层有一个正方形,第二层有四个正方形,正方体①移走后的主视图为:第一层有一个正方形,第二层有四个正方形,没有改变。
将正方体①移走前的左视图为:第一层有一个正方形,第二层有两个正方形,正方体①移走后的左视图为:第一层有一个正方形,第二层有两个正方形,没有发生改变。
将正方体①移走前的俯视图为:第一层有四个正方形,第二层有两个正方形,正方体①移走后的俯视图为:第一层有四个正方形,第二层有两个正方形,发生改变。
故选A.
【点睛】
考查了三视图,从几何体的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中正方形的列数以及每列正方形的个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6、A
【解析】
根据三视图的定义即可判断.
【详解】
根据立体图可知该左视图是底层有2个小正方形,第二层左边有1个小正方形.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视图,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立体图的形状作出三视图,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7、B
【解析】
主视图是从正面看得到的视图,从正面看上面圆锥看见的是:三角形,下面两个正方体看见的是两个正方形.故选B.
8、A
【解析】
∵,则B错;,则C;,则D错,故选A.
9、B
【解析】
试题分析:∵二次函数(m为常数)的图象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1,0),
∴.∴.故选B.
10、A
【解析】
根据中位数,众数,平均数,方差等知识即可判断;
【详解】
观察图象可知,共有50个学生,从低到高排列后,中位数是25位与26位的平均数,即为1.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中位数,众数,平均数,方差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1
【解析】
分析:首先根据正比例函数得出a的值,然后将交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得出k的值.
详解:将(a,1)代入正比例函数可得:a=1, ∴交点坐标为(1,1),
∴k=1×1=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属于基础题型.根据正比例函数得出交点坐标是解题的关键.
12、1
【解析】
作DH⊥x轴于H,如图,
当y=0时,-3x+3=0,解得x=1,则A(1,0),
当x=0时,y=-3x+3=3,则B(0,3),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B=AD,∠BAD=90°,
∴∠BAO+∠DAH=90°,
而∠BAO+∠ABO=90°,
∴∠ABO=∠DAH,
在△ABO和△DAH中
∴△ABO≌△DAH,
∴AH=OB=3,DH=OA=1,
∴D点坐标为(1,1),
∵顶点D恰好落在双曲线y= 上,
∴a=1×1=1.
故答案是:1.
13、y=2x2﹣6x+2
【解析】
由AAS证明△DHE≌△AEF,得出DE=AF=x,DH=AE=1-x,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EH2,即可得到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详解】
如图所示:
∵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A=∠D=20°,AD=1.
∴∠1+∠2=20°,
∵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
∴∠HEF=20°,EH=EF.
∴∠1+∠1=20°,
∴∠2=∠1,
在△AHE与△BEF中
,
∴△DHE≌△AEF(AAS),
∴DE=AF=x,DH=AE=1-x,
在Rt△AHE中,由勾股定理得:
EH2=DE2+DH2=x2+(1-x)2=2x2-6x+2;
即y=2x2-6x+2(0<x<1),
故答案为y=2x2-6x+2.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本题难度适中,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
14、-1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得:,解得:,则ab+bc=(-11)×6+6×5=-66+30=-1.
15、-1
【解析】
本题需要运用零次幂的运算法则、立方根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详解】
由分析可得:()0﹣=1-2=﹣1.
【点睛】
熟练运用零次幂的运算法则、立方根的运算法则是本题解题的关键.
16、乙 乙的比赛成绩比较稳定.
【解析】
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甲的比赛成绩波动幅度较大,故甲的比赛成绩不稳定;乙的比赛成绩波动幅度较小,故乙的比赛成绩比较稳定,据此可得结论.
【详解】
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可得,甲的比赛成绩波动幅度较大,故甲的比赛成绩不稳定; 乙的比赛成绩波动幅度较小,故乙的比赛成绩比较稳定;
所以要选派一名选手参加国际比赛,应该选择乙,理由是乙的比赛成绩比较稳定.
故答案为乙,乙的比赛成绩比较稳定.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方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 (1)详见解析;(2)(等边对等角),(三角形外角性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解析】
(1)根据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即可得;
(2)分别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求解可得.
【详解】
解:(1)如图所示,直线AP即为所求.
(2)证明:∵AB=AC,
∴∠ABC=∠ACB(等边对等角),
∵∠DAC是△ABC的外角,
∴∠DAC=∠ABC+∠ACB(三角形外角性质),
∴∠DAC=2∠ABC,
∵AP平分∠DAC,
∴∠DAC=2∠DAP,
∴∠DAP=∠ABC,
∴AP∥l(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故答案为(等边对等角),(三角形外角性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作图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
18、(1); (2);(3)
【解析】
(1)联立两直线解析式,求出交点P坐标即可;
(2)由F坐标确定出OF的长,得到E的横坐标为a,代入直线OP解析式表示出E纵坐标,即为EF的长,分两种情况考虑:当时,矩形EBOF与三角形OPA重叠部分为直角三角形OEF,表示出三角形OEF面积S与a的函数关系式;当时,重合部分为直角梯形面积,求出S与a函数关系式.
(3)根据(1)所求,先求得A点坐标,再确定AP和PM的长度分别是2和2,又由OP=2,得到P怎么平移会得到M,按同样的方法平移A即可得到Q.
【详解】
解:(1)联立得:,解得:;
∴P的坐标为;
(2)分两种情况考虑:
当时,由F坐标为(a,0),得到OF=a,
把E横坐标为a,代入得:即
此时
当时,重合的面积就是梯形面积,
F点的横坐标为a,所以E点纵坐标为
M点横坐标为:-3a+12,
∴
所以;
(3)令中的y=0,解得:x=4,则A的坐标为(4,0)
则AP= ,则PM=2
又∵OP=
∴点P向左平移3个单位在向下平移可以得到M1
点P向右平移3个单位在向上平移可以得到M2
∴A向左平移3个单位在向下平移可以得到 Q1(1,-)
A向右平移3个单位在向上平移可以得到 Q1(7,)
所以,存在Q点,且坐标是
【点睛】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综合题、勾股定理以及逆定理、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19、见解析
【解析】
(1)二次函数图象经过A(2,0)、B(0,-6)两点,两点代入y=-x2+bx+c,算出b和c,即可得解析式;
(2)先求出对称轴方程,写出C点的坐标,计算出AC,然后由面积公式计算值.
【详解】
(1)把,代入得
,
解得.
∴这个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2)∵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
∴的坐标为,
∴,
∴.
【点睛】
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要会求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会运用面积公式.
20、(1)y=10x+160;(2)5280元;(3)10000元.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由售价是80元/个时,每周可卖出160个,若销售单价每个降低2元,则每周可多卖出20个,可得销售量y个与降价x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根据题意结合每周获得的利润W=销量×每个的利润,进而利用二次函数增减性求出答案;
(3)根据题意,由利润不低于5200元列出不等式,进一步得到销售量的取值范围,从而求出答案.
试题解析:(1)依题意有:y=10x+160;
(2)依题意有:W=(80﹣50﹣x)(10x+160)=﹣10(x﹣7)2+5290,∵-10<0且x为偶数,故当x=6或x=8时,即故当销售单价定为74或72元时,每周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5280元;
(3)依题意有:﹣10(x﹣7)2+5290≥5200,解得4≤x≤10,则200≤y≤260,200×50=10000(元).
答:他至少要准备10000元进货成本.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等知识,正确利用销量×每个的利润=W得出函数关系式是解题关键.
21、1
【解析】
试题分析:先分别计算绝对值,算术平方根,零指数幂和负指数幂,然后相加即可.
试题解析:
解:|﹣1|+﹣(1﹣)0﹣()﹣1
=1+3﹣1﹣2
=1.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计算,熟悉计算的顺序和相关的法则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2、(1)(4,6);y=1x1﹣8x+6(1);(3)点P的坐标为(3,5)或().
【解析】
(1)已知B(4,m)在直线y=x+1上,可求得m的值,抛物线图象上的A、B两点坐标,可将其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通过联立方程组即可求得待定系数的值.
(1)要弄清PC的长,实际是直线AB与抛物线函数值的差.可设出P点横坐标,根据直线AB和抛物线的解析式表示出P、C的纵坐标,进而得到关于PC与P点横坐标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PC的最大值.
(3)根据顶点问题分情况讨论,若点P为直角顶点,此图形不存在,若点A为直角顶点,根据已知解析式与点坐标,可求出未知解析式,再联立抛物线的解析式,可求得C点的坐标;若点C为直角顶点,可根据点的对称性求出结论.
【详解】
解:(1)∵B(4,m)在直线y=x+1上,
∴m=4+1=6,
∴B(4,6),
故答案为(4,6);
∵A(,),B(4,6)在抛物线y=ax1+bx+6上,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1x1﹣8x+6;
(1)设动点P的坐标为(n,n+1),则C点的坐标为(n,1n1﹣8n+6),
∴PC=(n+1)﹣(1n1﹣8n+6),
=﹣1n1+9n﹣4,
=﹣1(n﹣)1+,
∵PC>0,
∴当n=时,线段PC最大且为.
(3)∵△PAC为直角三角形,
i)若点P为直角顶点,则∠APC=90°.
由题意易知,PC∥y轴,∠APC=45°,因此这种情形不存在;
ii)若点A为直角顶点,则∠PAC=90°.
如图1,过点A(,)作AN⊥x轴于点N,则ON=,AN=.
过点A作AM⊥直线AB,交x轴于点M,则由题意易知,△AM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MN=AN=,
∴OM=ON+MN=+=3,
∴M(3,0).
设直线AM的解析式为:y=kx+b,
则:,解得,
∴直线AM的解析式为:y=﹣x+3 ①
又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1x1﹣8x+6 ②
联立①②式,
解得:或(与点A重合,舍去),
∴C(3,0),即点C、M点重合.
当x=3时,y=x+1=5,
∴P1(3,5);
iii)若点C为直角顶点,则∠ACP=90°.
∵y=1x1﹣8x+6=1(x﹣1)1﹣1,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
如图1,作点A(,)关于对称轴x=1的对称点C,
则点C在抛物线上,且C(,).
当x=时,y=x+1=.
∴P1(,).
∵点P1(3,5)、P1(,)均在线段AB上,
∴综上所述,△PAC为直角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为(3,5)或(,).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二次函数的应用.
23、 (1)x=1;(2),;(3)
【解析】
(1)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x=-,带入即可求出对称轴,
(2)在区间内发现能够取到函数的最低点,即为顶点坐标,当开口向上是,距离对称轴越远,函数值越大,所以当x=5时,函数有最大值.
(3)分类讨论,当二次函数开口向上时不满足条件,所以函数图像开口只能向下,且应该介于-1和3之间,才会使,解不等式组即可.
【详解】
(1)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
(2)∵该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
∴当时,的值最大,即.
把代入,解得.
∴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当时,,
∴.
(3)易知a0,
∵当时,均有,
∴,解得
∴的取值范围.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定区间内求函数值域,以及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难度较大,综合性强,熟悉二次函数的单调性是解题关键.
24、 (1)详见解析;(2)4.
【解析】
试题分析:(1)连结OD,由AD平分∠BAC,OA=OD,可证得∠ODA=∠DAE,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OD∥AE,再由DE⊥AC即可得OE⊥DE,即DE是⊙O的切线;(2)过点O作OF⊥AC于点F,由垂径定理可得AF=CF=3,再由勾股定理求得OF=4,再判定四边形OFED是矩形,即可得DE=OF=4.
试题解析:
(1)连结OD,
∵AD平分∠BAC,
∴∠DAE=∠DAB,
∵OA=OD,
∴∠ODA=∠DAO,
∴∠ODA=∠DAE,
∴OD∥AE,
∵DE⊥AC
∴OE⊥DE
∴DE是⊙O的切线;
(2)过点O作OF⊥AC于点F,
∴AF=CF=3,
∴OF=,
∵∠OFE=∠DEF=∠ODE=90°,
∴四边形OFED是矩形,
∴DE=OF=4.
考点:切线的判定;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矩形的判定及性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上海外国语大附属外国语校2021-2022学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南通启秀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数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计算的结果是,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中学山市十二校联考2021-2022学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如图,,则的度数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