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名校2022年中考数学五模试卷含解析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12835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长沙市名校2022年中考数学五模试卷含解析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12835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长沙市名校2022年中考数学五模试卷含解析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12835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长沙市名校2022年中考数学五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名校2022年中考数学五模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如图,有一块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2=44°,那么∠1的度数是( )
A.14° B.15° C.16° D.17°
2.在中国集邮总公司设计的2017年纪特邮票首日纪念截图案中,可以看作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千里江山图
B.京津冀协同发展
C.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
D.河北雄安新区建立纪念
3.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一个圆锥,下面有关它的三视图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主视图是中心对称图形
B.左视图是中心对称图形
C.主视图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D.俯视图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4.某班 3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如下表:
身高
人数
1
3
4
7
8
7
则这 30 名学生身高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 B.,
C., D.,
5.如图,直线AB∥CD,∠C=44°,∠E为直角,则∠1等于( )
A.132° B.134° C.136° D.138°
6.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M是CD的中点,动点E从点B出发,沿BC运动,到点C时停止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长度单位;动点F从点M出发,沿M→D→A远动,速度也为每秒1个长度单位:动点G从点D出发,沿DA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长度单位,到点A后沿AD返回,返回时速度为每秒1个长度单位,三个点的运动同时开始,同时结束.设点E的运动时间为x,△EFG的面积为y,下列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7.关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B.在数轴上不存在表示的点
C.=± D.与最接近的整数是3
8.若x是2的相反数,|y|=3,则的值是( )
A.﹣2 B.4 C.2或﹣4 D.﹣2或4
9.如图,一把矩形直尺沿直线断开并错位,点E、D、B、F在同一条直线上,若∠ADE=125°,则∠DBC的度数为( )
A.125° B.75° C.65° D.55°
10.下列四个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在一次射击比赛中,某运动员前7次射击共中62环,如果他要打破89环(10次射击)的记录,那么第8次射击他至少要打出_____环的成绩.
12.将2.05×10﹣3用小数表示为__.
13.一组“数值转换机”按下面的程序计算,如果输入的数是36,则输出的结果为106,要使输出的结果为127,则输入的最小正整数是__________.
14.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 .
15.化简:________.
16.分解因式:3x3﹣27x=_____.
17.用换元法解方程,设y=,那么原方程化为关于y的整式方程是_____.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10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90°,AB=3,BC=4,CD=10,DA=5,求BD的长.
19.(5分)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与y轴交于点C(0,2),直线经过点A,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P为直线AC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
①连接PO,交AC于点E,求的最大值;
②过点P作PF⊥AC,垂足为点F,连接PC,是否存在点P,使△PFC中的一个角等于∠CAB的2倍?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8分)如图1,2分别是某款篮球架的实物图与示意图,已知底座BC的长为0.60m,底座BC与支架AC所成的角∠ACB=75°,点A、H、F在同一条直线上,支架AH段的长为1m,HF段的长为1.50m,篮板底部支架HE的长为0.75m.求篮板底部支架HE与支架AF所成的角∠FHE的度数.求篮板顶端F到地面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 m;参考数据:cos75°≈0.2588,sin75°≈0.9659,tan75°≈3.732,≈1.732,≈1.414)
21.(10分)如图,在△ABC中,AB=AC,∠BAC=90°,M是BC的中点,延长AM到点D,AE=AD,∠EAD=90°,CE交AB于点F,CD=DF.
(1)∠CAD=______度;
(2)求∠CDF的度数;
(3)用等式表示线段CD和C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2.(10分)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x=1.
23.(12分)鄂州市化工材料经销公司购进一种化工原料若干千克,价格为每千 克30元.物价部门规定其销售单价不高于每千克60元,不低于每千克30元.经市场调查发现:日销售量y(千克)是销售单价x(元)的一次函数,且当x=60时 ,y=80;x=50时,y=1.在销售过程中,每天还要支付其他费用450元.求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求该公司销售该原料日获利w(元)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当销售单价为多少元时,该公司日获利最大?最大获利是多少元?
24.(14分)如图所示,在△ABC中,AB=CB,以BC为直径的⊙O交AC于点E,过点E作⊙O的切线交AB于点F.
(1)求证:EF⊥AB;
(2)若AC=16,⊙O的半径是5,求EF的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C
【解析】
依据∠ABC=60°,∠2=44°,即可得到∠EBC=16°,再根据BE∥CD,即可得出∠1=∠EBC=16°.
【详解】
如图,
∵∠ABC=60°,∠2=44°,
∴∠EBC=16°,
∵BE∥CD,
∴∠1=∠EBC=16°,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C
【解析】
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详解】
解:A选项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B选项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C选项为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D选项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关键是找到相关图形的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
3、D
【解析】
先得到圆锥的三视图,再根据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求解即可.
【详解】
解:A、主视图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A错误;
B、左视图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B错误;
C、主视图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C错误;
D、俯视图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熟练掌握各自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4、A
【解析】
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详解】
解:这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故众数为,
共有30人,
第15和16人身高的平均数为中位数,
即中位数为:,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众数和中位数的知识,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5、B
【解析】
过E作EF∥AB,求出AB∥CD∥E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C=∠FEC,∠BAE=∠FEA,求出∠BAE,即可求出答案.
解:
过E作EF∥AB,
∵AB∥CD,
∴AB∥CD∥EF,
∴∠C=∠FEC,∠BAE=∠FEA,
∵∠C=44°,∠AEC为直角,
∴∠FEC=44°,∠BAE=∠AEF=90°﹣44°=46°,
∴∠1=180°﹣∠BAE=180°﹣46°=134°,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能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此题的关键.
6、A
【解析】
当点F在MD上运动时,0≤x<2;当点F在DA上运动时,2<x≤4.再按相关图形面积公式列出表达式即可.
【详解】
解:当点F在MD上运动时,0≤x<2,则:
y=S梯形ECDG-S△EFC-S△GDF=,
当点F在DA上运动时,2<x≤4,则:
y=,
综上,只有A选项图形符合题意,故选择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像,抓住动点运动的特点是解题关键.
7、D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加法法则、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二次根式的化简及无理数的估算对各项依次分析,即可解答.
【详解】
选项A,+无法计算;选项B,在数轴上存在表示的点;选项C,;
选项D,与最接近的整数是=1.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法法则、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二次根式的化简及无理数的估算等知识点,熟记这些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8、D
【解析】
直接利用相反数以及绝对值的定义得出x,y的值,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解:∵x是1的相反数,|y|=3,
∴x=-1,y=±3,
∴y-x=4或-1.
故选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正确得出x,y的值是解题关键.
9、D
【解析】
延长C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1的度数,则∠DBC即可求得.
【详解】
延长CB,延长CB,
∵AD∥CB,
∴∠1=∠ADE=145,
∴∠DBC=180−∠1=180−125=55.
故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10、D
【解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判断即可.
【详解】
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D、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8
【解析】
为了使第8次的环数最少,可使后面的2次射击都达到最高环数,即10环.
设第8次射击环数为x环,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
62+x+2×10>89
解之,得
x>7
x表示环数,故x为正整数且x>7,则
x的最小值为8
即第8次至少应打8环.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建立与之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不等式,再由不等式的相关知识确定问题的答案.
12、0.1
【解析】试题解析:原式=2.05×10-3=0.1.
【点睛】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原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成原数时,n>0时,n是几,小数点就向右移几位;n<0时,n是几,小数点就向左移几位.
13、15
【解析】
分析:设输出结果为y,观察图形我们可以得出x和y的关系式为:,将y的值代入即可求得x的值.
详解:∵
当y=127时, 解得:x=43;
当y=43时,解得:x=15;
当y=15时, 解得 不符合条件.
则输入的最小正整数是15.
故答案为15.
点睛: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14、﹣1<x≤1
【解析】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分析】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先求出不等式组中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利用口诀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无解).因此,
解第一个不等式得,x>﹣1,
解第二个不等式得,x≤1,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x≤1.
15、
【解析】
根据平面向量的加法法则计算即可
【详解】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加减法则,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面向量的加减法则,注意平面向量的加减适合加法交换律以及结合律,适合去括号法则.
16、3x(x+3)(x﹣3).
【解析】
首先提取公因式3x,再进一步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详解】
3x3﹣27x
=3x(x2﹣9)
=3x(x+3)(x﹣3).
【点睛】
本题考查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的能力.
一个多项式有公因式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再用其他方法进行因式分解,同时因式分解要彻底,直到不能分解为止.
17、6y2-5y+2=0
【解析】
根据y=,将方程变形即可.
【详解】
根据题意得:3y+,
得到6y2-5y+2=0
故答案为6y2-5y+2=0
【点睛】
此题考查了换元法解分式方程,利用了整体的思想,将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是解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BD=2.
【解析】
作DM⊥BC,交BC延长线于M,连接AC,由勾股定理得出AC2=AB2+BC2=25,求出AC2+CD2=AD2,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ACD是直角三角形,∠ACD=90°,证出∠ACB=∠CDM,得出△ABC∽△CMD,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求出CM=2AB=6,DM=2BC=8,得出BM=BC+CM=10,再由勾股定理求出BD即可.
【详解】
作DM⊥BC,交BC延长线于M,连接AC,如图所示:
则∠M=90°,
∴∠DCM+∠CDM=90°,
∵∠ABC=90°,AB=3,BC=4,
∴AC2=AB2+BC2=25,
∵CD=10,AD= ,
∴AC2+CD2=AD2,
∴△ACD是直角三角形,∠ACD=90°,
∴∠ACB+∠DCM=90°,
∴∠ACB=∠CDM,
∵∠ABC=∠M=90°,
∴△ABC∽△CMD,
∴,
∴CM=2AB=6,DM=2BC=8,
∴BM=BC+CM=10,
∴B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出△ACD是直角三角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9、(1);(2)①有最大值1;②(2,3)或(,)
【解析】
(1)根据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对应关系,可得A,C点坐标,根据代定系数法,可得函数解析式;
(2)①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根据平行于y轴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是较大的纵坐标减较小的纵坐标,可得二次函数,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答案;
②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ABC是以∠ACB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取AB的中点D,求得D(,0),得到DA=DC=DB=,过P作x轴的平行线交y轴于R,交AC于G,情况一:如图,∠PCF=2∠BAC=∠DGC+∠CDG,情况二,∠FPC=2∠BAC,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1)当x=0时,y=2,即C(0,2),
当y=0时,x=4,即A(4,0),
将A,C点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得
,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是为;
(2)过点P向x轴做垂线,交直线AC于点M,交x轴于点N
,
∵直线PN∥y轴,
∴△PEM~△OEC,
∴
把x=0代入y=-x+2,得y=2,即OC=2,
设点P(x,-x2+x+2),则点M(x,-x+2),
∴PM=(-x2+x+2)-(-x+2)=-x2+2x=-(x-2)2+2,
∴=,
∵0<x<4,∴当x=2时,=有最大值1.
②∵A(4,0),B(-1,0),C(0,2),
∴AC=2,BC=,AB=5,
∴AC2+BC2=AB2,
∴△ABC是以∠ACB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取AB的中点D,
∴D(,0),
∴DA=DC=DB=,
∴∠CDO=2∠BAC,
∴tan∠CDO=tan(2∠BAC)=,
过P作x轴的平行线交y轴于R,交AC的延长线于G,
情况一:如图
,
∴∠PCF=2∠BAC=∠PGC+∠CPG,
∴∠CPG=∠BAC,
∴tan∠CPG=tan∠BAC=,
即,
令P(a,-a2+a+2),
∴PR=a,RC=-a2+a,
∴,
∴a1=0(舍去),a2=2,
∴xP=2,-a2+a+2=3,P(2,3)
情况二,∴∠FPC=2∠BAC,
∴tan∠FPC=,
设FC=4k,
∴PF=3k,PC=5k,
∵tan∠PGC=,
∴FG=6k,
∴CG=2k,PG=3k,
∴RC=k,RG=k,PR=3k-k=k,
∴,
∴a1=0(舍去),a2=,
xP=,-a2+a+2=,即P(,),
综上所述:P点坐标是(2,3)或(,).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解(1)的关键是待定系数法;解(2)的关键是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又利用了二次函数的性质;解(3)的关键是利用解直角三角形,要分类讨论,以防遗漏.
20、(1)∠FHE=60°;(2)篮板顶端 F 到地面的距离是 4.4 米.
【解析】
(1)直接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出cos∠FHE=,进而得出答案;
(2)延长FE交CB的延长线于M,过A作AG⊥FM于G,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1 )由题意可得:cos∠FHE=,则∠FHE=60°;
(2)延长 FE 交 CB 的延长线于 M,过 A 作 AG⊥FM 于 G,
在 Rt△ABC 中,tan∠ACB=,
∴AB=BC•tan75°=0.60×3.732=2.2392,
∴GM=AB=2.2392,
在 Rt△AGF 中,∵∠FAG=∠FHE=60°,sin∠FAG=,
∴sin60°==,
∴FG≈2.17(m),
∴FM=FG+GM≈4.4(米),
答:篮板顶端 F 到地面的距离是 4.4 米.
【点睛】
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解题的关键是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记住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21、(1)45;(2)90°;(3)见解析.
【解析】
(1)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可得结论;
(2)连接DB,先证明△BAD≌△CAD,得BD=CD=DF,则∠DBA=∠DFB=∠DCA,根据四边形内角和与平角的定义可得∠BAC+∠CDF=180°,所以∠CDF=90°;
(3)证明△EAF≌△DAF,得DF=EF,由②可知,可得结论.
【详解】
(1)解:∵AB=AC,M是BC的中点,
∴AM⊥BC,∠BAD=∠CAD,
∵∠BAC=90°,
∴∠CAD=45°,
故答案为:45
(2)解:如图,连接DB.
∵AB=AC,∠BAC=90°,M是BC的中点,
∴∠BAD=∠CAD=45°.
∴△BAD≌△CAD.
∴∠DBA=∠DCA,BD=CD.
∵CD=DF,
∴BD=DF.
∴∠DBA=∠DFB=∠DCA.
∵∠DFB+∠DFA=180°,
∴∠DCA+∠DFA=180°.
∴∠BAC+∠CDF=180°.
∴∠CDF=90°.
(3).
证明:∵∠EAD=90°,
∴∠EAF=∠DAF=45°.
∵AD=AE,
∴△EAF≌△DAF.
∴DF=EF.
由②可知,.
∴.
【点睛】
此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判定定理及性质.
22、.
【解析】
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得到最简结果,把x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详解】
原式==
当x=1时,原式=.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1)y=-2x+200(30≤x≤60)(2)w=-2(x-65)2 +2000);(3)当销售单价为60元时,该公司日获利最大,为1950元
【解析】
(1)设出一次函数解析式,把相应数值代入即可.
(2)根据利润计算公式列式即可;
(3)进行配方求值即可.
【详解】
(1)设y=kx+b,根据题意得解得:
∴y=-2x+200(30≤x≤60)
(2)W=(x-30)(-2x+200)-450
=-2x2+260x-6450
=-2(x-65)2 +2000)
(3)W =-2(x-65)2 +2000
∵30≤x≤60
∴x=60时,w有最大值为1950元
∴当销售单价为60元时,该公司日获利最大,为1950元
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
24、(1)证明见解析;(2) 4.8.
【解析】
(1)连结OE,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EC=∠OCA、∠A=∠OCA,即可得∠A=∠OEC,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判定OE∥AB,又因EF是⊙O的切线,根据切线的性质可得EF⊥OE,由此即可证得EF⊥AB;(2)连结BE,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可得,∠BEC=90°,再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求得AE=EC =8,在Rt△BEC中,根据勾股定理求的BE=6,再由△ABE的面积=△BEC的面积,根据直角三角形面积的两种表示法可得8×6=10×EF,由此即可求得EF=4.8.
【详解】
(1)证明:连结OE.
∵OE=OC,
∴∠OEC=∠OCA,
∵AB=CB,
∴∠A=∠OCA,
∴∠A=∠OEC,
∴OE∥AB,
∵EF是⊙O的切线,
∴EF⊥OE,
∴EF⊥AB.
(2)连结BE.
∵BC是⊙O的直径,
∴∠BEC=90°,
又AB=CB,AC=16,
∴AE=EC=AC=8,
∵AB=CB=2BO=10,
∴BE=,
又△ABE的面积=△BEC的面积,即8×6=10×EF,
∴EF=4.8.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定理、圆周角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两种面积求法等知识点,熟练运算这些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湘江新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