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凤翔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凤翔中学2022级初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测试
语 文
本试卷分为A卷和B卷两部分,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60分。全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按题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否则无效。
A卷(10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卓越(zhuó) 校补((jiào) 燕然勒功(yān) 气冲斗牛(dòu)
B. 羸弱(léi) 亘古(gèng) 叱咤风云(zhà) 色厉内荏(rěn)
C. 召唤(zhāo) 拘泥(ní) 相形见绌(chù) 诡计多端(guǐ)
D. 涎水(xián) 告罄(qìng) 怏怏不乐(yàng) 深恶痛绝(wù)
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屏障 萦绕 自出新裁 不修边幅
B. 怪诞 繁琐 颠沛流离 一愁莫展
C. 荒僻 闲暇 化险为夷 郑重其事
D. 消蚀 吞噬 语无伦次 海市蜃楼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对古人来说,登月是异想天开;对今人来说,登月是指日可待。
B. 1月27日以来,雅西高速拖乌山至泥巴山路段出现持续降雪天气,高速公安民警坚守岗位,妙手回春,最终除冰除雪抢通了道路。
C.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有时会茫然无措,所以只能战战兢兢地向前走,寻找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D.据悉,当当2021工具书排行榜全部和传统文化有关,难怪当代青年引用诗词歌赋常常信手拈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B.绵阳市充分使用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时、连续监测的优势,实现地表水主要污染指标的实时监控和特征指示的精准监。
C.近日,据记者从四川省教育厅获悉,四川省将出台进一步深化高考改革加分改革实施方案。
D 相关专家呼吁学校尽快成立心理咨询室,帮助学生自我调节、自我接纳、自我认识,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与人格和谐发展。
5.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剧本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和舞台提示等要素组成。
B.“记”是古代用来记事、记游、状物或表达情感的一种文体,如《礼记》《小石潭记》。
C.古代常用“社稷”“垂髫”“桑梓”“丝竹”作为国家、小孩、家乡、音乐的代称。
D.”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曾巩八位散文家。
二、文言文阅读及诗文积累(21分)
(一)阅读《小石潭记》,完成第 6~9 题。(13 分)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簧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悄怆幽邃 邃:深 B.为坻,为屿 坻:水中高地
C.斗折蛇行 蛇:蜿蜒曲折 D.以其境过清 清:凄清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而 潭西南而望 人不知而不愠
B.以 以其境过清 属予作文以记之
C.之 心乐之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D.乃 乃记之而去 乃重修岳阳楼
8. 下列对课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按照空间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介绍了游览小石潭的全过程。
B.本文与《岳阳楼记》都属游记,都借山水之景表达了作者悲伤厌世之情。
C.一切景语皆情语,第④段所表现出来的凄神寒骨源于作者内心的悲伤、凄凉。
D.本文是作者被贬谪到湖南永州后,流连于山水胜境,以排解心中郁积的苦闷而作。
9. 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二)古诗文积累(8分)
10. 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 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
(3) ,君子好逑。(《诗经·关睢》)
(4) ___________________,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5) 纳兰性德在《浣溪沙》中与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相同意境的句子是: “ , 。”
(6)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7)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
三、 现代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11-13题。(14分)
驱遣我们的想象
叶圣陶
①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②先就作者的方面说。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他把这些所见所感写出来,不作抽象的分析,而作具体的描写,不作刻板的记载,而作想象的安排。他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③现在就读者的方面说,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或者印在纸面的文字,但是看到文字并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④如果不识文字,那自然不必说了。即使识了文字,如果仅能按照字面解释,也接触不到作者的所见所感。王维的一首诗中有这祥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家认为是佳句。如果单就字面解释,大漠上一缕孤烟是笔直的,长河背后一轮落日是圆圆的,这有什么意思呢?或者再提出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假使起了风,烟不就曲折了吗?落日固然是圆的,难道朝阳就不圆吗?这样地提问,似乎是在研究,在考察,可是也领会不到这两句诗的意思。要领会这两句诗,得睁开眼睛来看。看到的只是十个文字呀。不错,我该说得清楚一点儿: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这幅图画简单得很,景物只选四样,大漠、长河、孤烟、落日,传出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给“孤烟”加上个“直”字,见得没有一丝的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更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并不是说唯有“落日”才“圆”,而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就是多么静寂的境界啊!一个“直”,一个“圆”,在图画方面说起来,都是简单的线条,和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配合,构成通体的一致。
⑤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读者也许是到过北方的,本来觉得北方的景物旷远、荒凉、静寂,使人怅然凝望。现在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宛如听一个朋友说着自己也正要说的话,这是-种愉快。读者也许不曾到过北方,不知道北方的景物是怎样的。现在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就因而扩大了,并且想想这意境多美,这也是一种愉快。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⑥上面说的不过是一个例子。这并不是说所有文艺作品都要看作一幅图画,才能够鉴赏。这一点必须弄清楚。
……
⑦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够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
(选自课文,有删改)
11.概括本选段文字的论点(2分)
12.结合选文④⑤段内容,理清作者论述思路,用简练文字填空。(4分)
思路 | 过程 | 结果 |
一 | 字面解释 | 十个文字,没有什么意思 |
二 | ① | 构成一幅图画,接触作者意境 |
三 | 领会作者意境 | ② |
13.选文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选文先论述作者、读者及文字之间的关系,再以诗歌为例,深人浅出地阐述欣文艺作品的方法,最后得出结论。
B.“长河落日圆”的“圆”用得不恰当,这样落日和朝阳并没什么不同,意境缺少独特性。
C.作者要多观察、思考,将感情寄寓在文章中,而读者只要多做抽象分析,就可以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D.作者随便地集合文字,也可以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E.第⑥段是个补充说明的段落,旨在说明上面所讲的只是一个例子,并非所有的文艺作品都要“看作一幅图画”才能够鉴赏,这样使文章的论证更全面更严谨。
四、作文(50分)
1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成长路上,我们不断迎接挑战,努力完成各式各样的作品,这些作品或有形或无形,都是我们成功的印迹,也许其中就有自己心中最好的作品,也许最好的作品还在追寻的路上。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以“最好的作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有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不得抄袭、套作;不少600字;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B卷(60分)
一、阅读理解(47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6~17题。(8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6.“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句中 、 两个字相互映衬,形象地描绘了山寺 、 的景色。 (4分)
17.有人说尾联与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说说你的看法。(4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8~20题。 (10分)
信陵君①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
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②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 (选自《唐雎说信陵君》)
注释:①信陵君:即魏公子无忌,魏昭王少子。公元前257年,秦围赵之邯郸。信陵君率兵大破秦军,解邯郸围。②卒然:“卒”通“猝”,突然,形容时间很短。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存赵国 存: ②破秦人 破:
③人之憎我也 憎: ④人之有德于我也 德:
19.翻译文中划线句子。(3分)
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
20.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分)
(三)阅读下面关于“碳排放”科普知识的短文,完成第21~24题。 (14分)
什么是碳排放?
①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一词作为代表。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排放二氧化碳。例如汽车燃烧汽油、居民使用天然气等,这种通过直接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被称为直接排放。而生活中的电力、热力等使用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但在生产电力、热力的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如火力发电),因此被称为间接排放。
②在过去的200年里,人类向大气层排放了数万亿吨二氧化碳,他如同给地球造了一个大棚,削弱了地球散热能力,所以二氧化碳又称为温室气体。为遏制全球变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首要任务。
“碳达峰”和“碳中和”
③碳达峰:当年碳排放总量达到历史最高峰,即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就可以认为“碳达峰”。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这并不意味在2030年前中国的碳排放量可以无限制增长,因为我们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时间仅有30年,远短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中国的“碳达峰”将是结合各种减排手段,在总量控制下的达峰,也为后续“碳中和”打好基础。
③碳中和:通俗来说,就是碳排放量的“收支相抵”,通过各种方法抵消人为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这就是“碳中和”。植树造林是最常见的“碳中和”手段之一。
如何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④如何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主要方法有:1.调整能源结构,完善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推动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2.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严格控制高耗行业新增产能,推动钢铁、石化、化工等传统高耗行业转型升级。3.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着力提升新基建能效水平。4.加速低碳技术研发推广,更大力度推进节能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应用。5.健全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6.努力增加生态碳汇,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⑤衣,随季节更替,穿着适宜的应季服装可以减少空调的使用。选择环保面料并减少洗涤、选择手洗、减少衣服的购买。
⑥食,购买本地、季节性食品,减少食物加工过程,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使用少油少盐少加工的烹饪方法,健康的不仅是自己,还有地球。
⑦住,居住面积不必求大,理智选择适合户型。因为住房面积减少可以降低水电的用量,这在无形之中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⑧行,选择合适的汽车车型,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汽车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大户,应尽量选择低油耗、更环保的汽车。
⑨用,洗菜水洗澡水循环利用、每间房只装节能灯、不吃口香糖、使用时尚的环保袋、双面打印、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尽量购买包装简单的产品,既减少生产中消耗的能量,也减少了垃圾。
21.根据⑤~⑨段的内容,加一个小标题。(2分)
22.说说文中第①段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5分)
2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能否删去?简述理由。(3分)
植树造林是最常见的“碳中和”手段之一。
24.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
A. 说明文的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本文围绕碳排放,介绍其有关知识,属于逻辑顺序。
B. 碳中和,就是碳排放量的“收支相抵”,通过各种方法抵消大自然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这就是“碳中和。
C. 因为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所以人类向大气层排放了二氧化碳,就会削弱地球散热能力,为遏制全球变暖,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D. 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本文主要介绍了6种主要的办法,“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只是其中之一。
E. 因为汽车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大户,应尽量选择低油耗、更环保的汽车,所以以化石能源为主的燃油车市场将会逐渐萎缩。
(四)比较阅读【甲】【乙】两文,完成第25~27题。(16分)
【甲】
①有一次,我亲眼瞧见他手指飞快地一动,把一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忍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哪,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球朝我惊奇地一闪,跟着换了一种正经的神气对我说。“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行!我说准了!”我亲眼所见,所以一口咬定。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手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咦,碗下边怎么什么也没有呢?难道球儿从地下钻进左边那个碗下边去了。快手刘好像知道我怎么猜想,伸手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什么也没有!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只球儿居然又都在碗里边。四周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之声。“你输了吧!买块糖吃就行。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
②高中二年级,我回家度假。十年不见,他的模样接近了老汉。他分明换了一双手!手背上青筋缕缕,指头绕着一圈圈皱纹,快像吐尽了丝而缩下去的老蚕……他抓着两只碗口已经碰得破破烂烂的茶碗,笨拙地翻来翻去;那四只小红球儿一会儿没头没脑地撞在碗边上一会儿从手里掉下来。他的手不灵了!孩子们叫起来:“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头中间夹着哪!”
③我也清楚地看到,在快手刘扣过茶碗的时候,把地上的球儿取在手中。这动作缓慢迟钝,失误就十分明显。孩子们吵着闹着叫快手刘张开手,快手刘的手却捧得紧紧的,朝孩子们尴尬地掬出笑容。这一笑,满脸皱纹都挤在一起,好像一个皱纸团。他几乎用请求的口气说:“是在碗里呢!我手里边什么也没有……”。
④我走进孩子们中间,手一指快手刘身旁的木箱说:“你们都说错了,球儿在这箱子上呢!”孩子们给我这突如其来的话弄得莫名其妙,都瞅那木箱,就在这时,我眼角瞥见快手刘用一种尽可能的快速把手里的小球塞到碗下边。“球在哪儿呢?”孩子们问我。快手刘笑呵呵翻开地上的茶碗说:“瞧,就在这儿啊!怎么样,你们说错了吧,买块糖吧,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
——节选自《快手刘》,有删改
【乙】
①香伯住在一幢很旧的老屋里。屋子坐落于一条很瘦的老街上。这间祖传的屋子砖瓦破落,屋内屋外的墙壁,全都被岁月的火把熏得灰黑灰黑的,尽管其貌不扬,可是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人慕名而来。
②到老屋来的人,只有一个目的:买饼。
③香伯做的香饼,单是饼皮,便足以令人拍案叫绝:一层叠一层,脆而不碎,烤成很淡很淡的褐色,最上面的那一层,还俏皮地粘着几颗好似在跳舞的芝麻。充作饼馅的麦芽糖呢,软软甜甜且不说,最不可思议的是它不腻,不滞,不粘牙。
④一般人想吃香饼,总是顺口说道:“去中央市场找香伯买!”
⑤他姓什么,没人探问;他名唤什么人,没人关心;只是人人都喜欢他卖的香饼,所以,顺理成因地唤他“香伯”。……
⑥后来,香伯早已不在菜市摆卖香饼了,他成日成夜地窝在老屋里烤饼。烤好的饼放在铁皮桶内,每桶十斤。凡是上门买饼的,必须拨电话预订。香伯屋里放了一块大大的黑板,黑板上清清楚楚地写着订购者的姓名和订购的数量,凡是不曾预先订购而贸然摸上门去的,香伯一概不应酬。除此以外,也将饼批发给附近的杂货店,不过他有个凡人皆知的怪脾气:向他领货的人必须将香饼在同一天内卖完,借此以确保香饼的新鲜度。
⑦有时,他心血来潮,还会“微服出游”,查看别人有没有把他的饼卖完,倘若卖不完,下回去领货时,他便会让你领教领教他那好像石头一般又冷又硬的臭脾气。有人劝他把这种家庭式的香饼制作业机械化、企业化,他一口回绝。理由是:“机械死板板,硬邦邦,做出来的饼一个个好像穿上制服的木乃伊,连味道都带着机器那一股冰冷生硬的味儿!”
⑧姻亲带我到老屋去,远远地,便闻到了烤饼的香味。
——节选自《香伯》,有删改
25.两篇选文都介绍了民间手艺人,但作者洋溢其中的情感却大有不同。请结合两篇选文的人物形象分别分析作者对他们的感情。(4分)
26.下面两句话都是快手刘完成戏法后说的,请从表现人物形象的角度,结合全文比较分析。(4分)
①“你输了吧!买块糖吃就行。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
②“怎么样,你们说错了吧,买块糖吧,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
27.第⑦自然段为什么要写有人对香伯的劝说?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4分)
28.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甲文中用较多文字写了快手刘的“不灵”和失手,却还以“快手刘”为题,是因为可以交代人物身份,暗示人物遭遇,凸显人物特点,也更能表现我对“快手刘”这类人物的感情。
B.甲文中,“我”转移孩子们的视线,让快手刘“用一种尽可能的快速把手里的小球塞到碗下边”,是为了帮助他完成戏法,摆脱窘态。表现了我对生活在社会底层小人物命运的同情和关注。
C.乙文第③段中加点词“俏皮”“跳舞”两个词语的使用,使芝麻有了人的特点,让文章语言生动活泼,更加真切地表达作者对香饼的喜爱之情。从中也可以看出作者的儿童视角。
D.乙文中,上门买饼,香伯有诸多怪脾气,比如买饼必须电话预订,否则概不应酬;代销他的香饼必须在同一天卖完;厌恶、拒绝机械化做饼等。这些都是固执、守旧的表现,也预示着香伯的麦饼技术无法传承。
E.两篇选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快手刘外貌、境况等方面产生说了巨大的变化,香伯做饼坏境、卖饼方式的变化,都预示着他们的处境不容乐观,在逐渐走向没落。
二、名著阅读及语言运用(12分)
29. 阅读选段,完成下面小题。(8分)
【甲】
匡超人想,别的都不打紧,忙进房去抢了一床被在手内,从床上把太公扶起,背在身上。把两只手搂得紧紧的,且不顾母亲,把太公背在门外空处坐着。又飞跑进来,一把拉了嫂子,指与他门外走。又把母亲扶了,背在身上。才得出门,那时火已到门口,几乎没有出路,匡超人道:“好了!父母都救出来了!”
【乙】
匡超人道:“潘三哥是个豪杰,他不曾遇事时,会着我们,到酒店里坐坐,鸭子是一定两只,还有许多羊肉、猪肉、鸡、鱼,像这店里钱数一卖的菜,他都是不吃的。可惜而今受了累。本该竟到监里去看他一看,只是小弟而今比不得做诸生的时候,既替朝廷办事,就要照依着朝廷的赏罚,若到这样地方去看人,便是赏罚不明了。”
(1) 选文出自 (作者)写的 (书名)。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之为 。(4分)
(2) 概括匡超人的变化,分析匡超人变化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社会根源。(4分)
30.下面是凤翔中学初三语文教师送给同学们的一段寄语,请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4分)
如果你是一只鸟,飞翔就是你生命的姿态; , ;
, 。不论现在如何,从不轻言放弃,犹如那鸟、那树、那河,这就是生命最美的姿态。
2022级二模答案
A卷(10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D(A气冲斗牛dǒu B亘古gèn C拘泥(nì))
2.C(A自出心裁 B一筹莫展 D 销蚀)
3.B【解析】“妙手回春”是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愈。对象用错
异想天开:比喻想法离奇,实现不了。
战战兢兢:形容极端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词汇或材料丰富,不假思索,就能写出文章来。
4.A(B搭配不当,将“使用”改为“发挥”;C语义重复,去掉“据”;D语序有错: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接纳)
5、B(《礼记》不属于“记”。《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
二、文言文阅读及诗文积累(21分)
6、C (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弯曲。蛇:像蛇那样。解释不正确。
7、D (A.修饰/转折。 B因为/来 C.代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两个“乃”都是“于是,就”的意思。)
8 B.(《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9 、(1)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
(2)溪流两岸的地形像犬牙似的互相交错,也不知道溪流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10.(8分)(1)浊酒一杯家万里(2)山雨欲来风满楼(3)窈窕淑女(4)回首向来萧瑟处(5)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6) 柳岸花明又一村(7)提携玉龙为君死
(每空1分,如有错别字、漏字或者词序、句序颠倒,则该空不得分。)
四、 现代文阅读(14分)
11.鉴赏文艺作品,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2分)。(自己归纳意对即可)
12、示例:①驱遣想象(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2分) ②眼界扩大,感受愉快(2分)
13举例论证、对比论证(2分)。列举了赏析王维的诗句的例子,作者先从反面说起,如果只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很难把握文艺作品的意境。再从正面阐述,如果驱遣我们的想象力,通过文字想象一幅图画,就很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境(1分)。进行对比,更好地突出了鉴赏文艺作品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的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形象,更易于读者理解(1分)。
14.AE(B选项中“‘圆’字用得不恰当”错误;C选顶太绝对;D选项“随便地”错误。)
四、作文 15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B卷(60分)
一阅读(一)、16、幽、深、宁静、幽美(一空1分,自己归纳意对即可)
17、赞同,两句都运用了以声衬静(反衬)的表现手法(2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通过写蝉、鸟声音的反衬山林之静(1分),本诗尾联则通过钟磬音营造了一个万籁俱静的境界,突出了禅院之静,寄托了诗人欣赏幽美的景色,超凡脱俗的情趣(1分)。
(二)18. (4分)①存:使……幸存(保存) ②破:打败 ③憎:厌恶 ④德:恩惠
19.(3分)现在,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你。你很快就会见到赵王了,希望你把救赵王的事忘掉吧!
20. (3分)告诉人们一个人做了好事切不可居功自傲、于人有恩德的事不应放在心上。
译文:信陵君杀了晋鄙,救下邯郸,打败了秦兵,使赵国得以幸存。赵孝成王亲自到郊外去迎接他。这时,唐雎对信陵君说:“我听说,事情有不可以知道的,有不可以不知道的;有不可以忘掉的,有不可以不忘掉的。”信陵君说:“这话怎样讲呢?”唐雎回答说:“别人憎恨我,不可以不知道;我憎恶别人,是不可以让人知道的;别人有恩德于我,是不可以忘记的;我有恩德于别人,是不可以不忘记的。如今,你杀了晋鄙,救下邯郸,打败秦兵,保存了赵国,这对赵国是大恩德。现在,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你。你很快就会见到赵王了,希望你把救赵王的事忘掉吧!”信陵君说:“无忌我敬遵你的教诲。”
(三)21.(2分)个人(个体、民众)在生活中如何减少碳排放?(2分)
22.(5分)作诠释、举例子、分类别(3分)。通过对“碳排放”作诠释、并举例子让读者对碳排放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更易于理解(1分),对碳排放类型做分类解说,让碳排放的类型更清晰,让读者更了解。(1分)。
23.(3分)不能删去(1分),“之一”表范围,表明植树造林是“碳中和”的手段中的一个,去掉之后变成最常见的手段只有这一个,意思与实际不相符合(1分),这个词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1分)。
24.(4分)B C(B:抵消人为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C:因果倒置,是因为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如同给地球造了一个大棚,削弱了地球散热能力,所以二氧化碳又称为温室气体)
(四)25.快手刘的精明、朴实和善良,年轻时动作敏捷、眼疾手快,年老时却动作笨拙。表现了作者对生活在社会底层小人物命运的同情和关注(2分)。香伯虽然脾气古怪,却技艺高超,敬业爱业,表现了作者对香伯的敬佩与赞美(2分)。
26.(4分) 第①句表现了快手刘表演成功后神气十足、自豪得意(1分);第②句中快手刘近乎哀求,显得底气不足(1分)。两句话都能表现快手刘的精明、朴实和善良;也使人感到快手刘手脚渐渐不灵,状况大不如前(2分)。
27. 写人们劝他把家庭式的香饼制作机械化、企业化,但是他一口回绝(1分),通过侧面描写(对比、衬托)(2分),表现出香伯的坚守原则(对做饼的热爱,对手工做饼的坚持,对传统工艺的坚持)(1分)
28. D E(D不是固执、守旧的表现,而是手艺人的坚守。正是因为他的坚守,才有了香甜可口的饼。E快手刘的变化预示着他们的处境不容乐观,香伯的变化是为了凸显其精神。
二、名著阅读及语言运用(12分)
29.(1)(4分)吴敬梓(1分、《儒林外史》(1分)、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2分)。
(2)(4分)匡超人由一个对父母孝顺的善良的人,变成对朋友虚伪无情、世故圆滑的市侩小人(2分)。是所处时代的士林阶层攀龙附凤、追名逐利、嫌贫爱富的风气对青年士子精神生命的毁灭(1分),以及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1分)。
30. 如果你是一棵树,生长就是你生命的姿态;如果你一条河,奔腾就是你生命的姿态。(一空1分)
2024年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凤翔中学中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凤翔中学中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凤翔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凤翔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及运用,文言文阅读及诗词积累,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凤翔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凤翔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根据积累,填写句子,本文意蕴丰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