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第二单元 圆柱和圆锥圆锥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 | 圆锥的体积 | 授课者 |
| ||
温故 知新 | 回忆圆柱的体积公式 | ||||
教学 目标 | 1、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2、会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 ||||
重点 难点 | 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圆锥体积公式的实际应用。 | ||||
问题 设计 | 1、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2、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用字母如何表示? | ||||
教学过程 | |||||
学生学习活动:合作探究 | |||||
本节课主要进行两次讨论学习,第一次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自学反馈,其他学生点评补充;第二次在规定时间内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出结果后进行汇报。 | |||||
教师教学活动:讲授、点评、归纳 | 随笔 | ||||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自行阅读。) 三、先学 认真看课本第33页的例2,想:1、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2、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用字母如何表示? 四、后教 1、复习旧知,作出铺垫。 (1)教师用电脑出示一个透明的圆锥。教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圆锥有哪些主要特征呢? (2)复习高的概念:什么叫做圆锥的高? 2、自主探究,操作实验 思考题:你们发现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你们的小组是怎样进行实验的? (1)小组实验。 A.学生分6组操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其中4个小组的实验材料:沙子、水、水槽、量杯、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和圆锥形容器各一个;另外2个小组的实验材料:沙子,既不等底也不等高的圆柱形和圆锥形容器各一个,体积有8倍关系的也有5倍关系的。) B.同组的学生做完实验后,进行交流,并把实验结果写在黑板上。 (2)全班交流。 围绕3倍关系情况讨论:请这几个小组同学说出他们是怎样通过实验得出这一结论的?哪个小组得出的结论更科学合理一些? 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 )。 (3)诱导反思。为什么有两个实验小组的结果不是3倍的关系呢? (4)推导公式。尝试运用信息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这里的Sh表示什么?为什么要乘?要求圆锥体积需要知道几个条件? 3、教学例3。 (1)组织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2)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3)组织学生交流反馈,结合学生发言,教师板书。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
| ||||
板书 设计 | 圆锥的体积 沙堆底面积:3.14×(4÷2)2=3.14×4=12.56(m²) 沙堆的体积: 12.56×1.2÷3=0.4×12.56=5.024≈5.02(m³) 答:这堆沙子的体积大约是5.02m³。 | ||||
小学数学圆锥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圆锥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步骤,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锥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锥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主题,合作探究,学习新知,课堂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圆柱和圆锥圆锥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圆柱和圆锥圆锥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新课探究,巩固练习,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