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6 我家的好邻居教案及反思
展开6.《我家的好邻居》说课稿第1时
各位评委,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我家的好邻居》,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我在这里长大》这个单元中“我们的家庭生活”里的第3条“懂得邻里生活,要讲道德、守规则,与邻里要和睦相处,爱护家庭周边环境。” 家庭生活之外的邻里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方面,也是促进他们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生活领域。
《我家的好邻居》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社区的邻居,掌握与邻居交往的技巧,懂得有礼貌地与他人相处,感受与邻居和谐相处、友善相处带来的快乐。
本课由“邻居家的小伙伴”“邻里间的温暖”“不给邻居添麻烦”三个板块组成。
第一个板块是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邻家小伙伴切入,通过回忆和邻家小伙伴交往的趣事,帮助学生激活以往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熟悉的邻家小伙伴,拓展到邻里生活中应该注意到的言行。
第二个板块是邻里生活中的邻里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通过回忆邻里之间相处的经历,在情感互动的过程当中,体会邻里生活之间的温情,感受这种温情给我们带来的温暖。这个部分主要侧重从情感的角度讲邻里生活,体会邻里生活中的温情。
教材的第三个板块则从情感的角度转向理性的角度来讲邻里生活,一方面避免给邻居添麻烦,另一方面学会理性地处理邻里纠纷。
我说课的这节课作为第一课时,选取的就是这两块的教材内容
二、说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生活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和社区,她们对社区有初步的生活经验,但不一定全面;对社区有一定的情感认同,但不一定深切。生活中有的学生居住在老小区,有的居住在高层新小区,学生邻里生活的经验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于老小区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邻里生活经验,但他们缺乏更好的和小伙伴相处的能力,还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对高层新小区的学生而言,邻里生活的经验较少,有些甚至没有。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引导,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从他人身上学习认识新邻居、与邻居和谐相处的方法,不断提升他们与邻居小伙伴的交往能力,从而促进邻里生活的和谐。
三、说教学目标:
(1)学会与邻居小伙伴相处的方法,了解做客串门的礼仪常识,注意自己在邻里生活中的言行礼仪。
(2)体会邻里生活中互帮互助的温情,并认识到自己也可以为邻里生活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懂得运用多种方法认识更多邻居,感受邻里友好相处的温暖。
教学难点:知道在玩耍中要和小伙伴友好相处,了解并学会做客串门与待客的常识和礼仪。
教学准备:
发放调查表,学生收集有关居住地的基本情况。
四、教学过程:
(一)认识邻居方法多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根据课前调查,在小组桌上摆放桌签,同个社区的同学坐在一起。
今天我们和自己的邻居坐一起上课,这真是缘分不浅,赶紧跟你的邻居拉拉手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聊一聊《我家的好邻居》!
设计意图:课前,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住址,将学生按照所在社区进行分组,课上就按照社区就坐,让孩子们感受与邻居在一起上课的别样快乐。
2.打开话题,说说议议
班级里住在同一个社区的这些小邻居,都是什么时候认识的?
除了班里的小邻居以外,你们还认识哪些邻居小伙伴呢?怎么认识的?
3.出示组图,唤醒记忆
出示学校走读社区活动组图,这些活动让你和邻居认识并慢慢熟悉起来,又多了一个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你还通过其他什么方法认识邻居呢?
设计意图:适时呈现学校走读社区实践活动,在轻松愉悦的配乐声中,孩子们共同欣赏,共同谈论,唤醒了美好的记忆。在学生记忆共生时,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画面,促使学生达到情感共鸣,原来认识邻居真的有那么多方法,落实教学目标。
(二)邻居相处快乐又温暖
1.同桌交流,感受快乐
(1)想一想,说一说:你和邻居小伙伴常常在一起做什么呢?
(2)看一看,品一品:出示学生和邻居小伙伴的组图照片,配上孩子姓名。
(3)小结:与邻居小伙伴在一起可以做这么多有意思的事情,太快乐了。
小伙伴,还有小伙伴的家人,他们都是我们的好邻居。
2.小组交流,感受温暖
(1)忆一忆,说一说:自己与邻居在一起,你有困难我帮你,我有困难你帮我的事情。
(2)选代表,全班说:组内推选一件事,一个代表,说一说你帮助我或我帮助你的事例。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在交流讨论、故事分享中,教师追问、全班互动,重点引导学生体会邻里生活中的温暖,友善,和谐相处带来的愉悦体验,不仅有利于他们的社会性发展,也有利于渗透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
3.聊邻居节,知晓法规
在同学们讲了这么多邻居之间你帮助我,我帮助你的事情,互帮互助温暖多。让我们想到了杭州的邻居节。
(1)说标志,明含义:引出杭州邻居节标志—“和”,邻居节就是为了促进邻里和睦。
(2)懂法规,促发展:出示邻居和睦相处相关法律法规,《杭州市民守则》和《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就写到了和睦,“尊老爱幼,邻里和睦。促进文明家庭建设,培育良好家风,倡导邻里和睦。”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由点及面,对邻居话题逐步点拨,邻里间友善的温暖在孩子们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使孩子逐步意识到生活中许多约定俗成的事情就是明文规定的约束,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
(三)串门做客讲究多
1.共同探寻,做客常识
(1)看视频,找原因:邻居小伙伴上门做客,受对方爸爸妈妈夸赞,看视频后,共同找一找原因。
(2)看图片,明辨析:图中这几个小邻居,你怎么看待他们的做法,一起讨论。
(3)评价单,评一评:小朋友们去邻居家做客时,又是怎么样的呢?拿出自评表,自己评一评。
2.情景体验,待客礼仪
(1) 选一选:呈现任务单,小组自由选择情景,表演。
情景一:小伙伴到你家串门,你们正在客厅玩乐高,你一言我一语,欢声笑语。但是家里才1周岁的小弟弟正在午睡,作为小主人的你,会怎么办呢?
情景二:小伙伴听说你买了新奇的玩具,早就羡慕很久了,今天到你家来看个究竟,一到你家就抢着要玩你的新玩具,作为小主人的你,会怎么办呢?
(2)演一演:推选代表,全班表演,教师随机采访学生,你们愿意成为这样的小主人吗?
(3)记一记:出示招待客人和做客的礼仪儿歌。
邻里串门有礼貌
你好谢谢挂嘴边
主动收拾做到位
招待客人要热情
乐于分享懂谦让
设计意图:根据课前充分了解的学情,有针对性地设计情境活动,力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升。从看视频树榜样、情景体验学榜样到最后的争做榜样,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学会一些与邻里小伙伴和谐相处的方法,从而更好突破教学难点。
(四)课后留白,做好铺垫
聊了这么多关于邻居的话题,邻里在一起和和睦睦自然是最好,但万一有一些小麻烦小摩擦,也不怕,下节课我们来学习和邻居和和睦睦在一起的好办法。
设计意图:引出下节课话题,激发学生研究、探讨的兴趣,促使学生关注自己生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五、板书设计:
6.《我家的好邻居》说课稿第2时
各位评委,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我家的好邻居》,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分析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邻里关系的民族,对邻里关系重视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方面。在第一课“邻居家的小伙伴”、“邻里间的温暖”这两个板块中,教材重在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邻家小伙伴切入,引导学生注意与邻里相处的言行礼仪,以及体会邻里生活中互帮互助的温情。
虽然邻里生活的基调是充满温情的,但也不可避免其中存在着一些小摩擦。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邻里关系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邻里生活中的小摩擦更需要理性的方式去解决。于是教材编写了“不给邻居添麻烦”第三个板块,从情感的角度转向理性的角度来讲邻里生活,学习如何解决邻里间遭遇的矛盾,如何避免邻居间不必要的麻烦,学习当自家权益受到伤害时应如何应对。教材从学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会理性地避免和应对邻里生活中的小摩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也可以让他们以后的邻里生活变得更加和谐。
二、说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生活圈子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和社区,在邻里相处方面已一定的生活经验,尤其在第一课“邻居家的小伙伴”、“邻里间的温暖”这两个板块的学习中,学生更是充分感受到了邻里生活间互帮互助的温暖,意识到了自己也可以为邻里生活和谐发展做出贡献。但是在现代社会中,邻里生活不再是靠情感和传统伦理规范可以完全调节的了,当学生面对一些小摩擦时,更需要培养他们从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的角度去考虑,这就需要老师选择生活中的真实案例,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他们初步学会判断邻里间一些事情的是与非,对与错,好与坏。同时树立一定的公德心,懂得每个人在生活中尽量帮助别人,少给别人添麻烦,而在邻里发生矛盾时,学会用理性的方式维护自家的权益。
三、说教学目标:
1.知道邻里相处要讲公德,能为别人着想,相互谦让理解,相互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学会处理邻里生活中的小摩擦,知道用理性的方式维护自家的权益,乐意为邻里生活的和谐做贡献。
教学重难点:
其中第一点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而第二点则是教学难点,为了有效地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我请同学们提前做了以下两个课前准备:
1.收集邻里相处之间相互谦让宽容的故事以及友好相处的小妙招。
2.收集邻里之间相处的矛盾事例。
教学准备:
发放调查表,学生收集有关居住地的基本情况。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现实生活,感受邻里温暖
1.照片翻页,解说温情
用记一记的方式,通过图片滚动的方式: 从疫情期间邻居的暖心行动到平常时候热心邻居帮助的温暖画面中感受邻里的温暖。
2.互帮互助,生活和睦
忆一忆:回想邻居关心我们,我们关心邻居,互相给予温暖的小事。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内容主要是和第一课时形成一个衔接,从关注疫情到孩子们的身边,从正在发生的到曾经拥有的温暖画面,唤醒孩子们的记忆,以此为本课奠定一个愉快温馨的情感基调。
(二)不给邻居添麻烦,邻里相处有方法
接下来,我将具体展开说明——
1.创设情境,谈方法
(1)看一看,想一想:通过教材中的小镜头,以丁丁为例,思考他在家中练习打篮球,这样的做法恰当吗?为什么?
(2)想一想,变一变:指出丁丁做法欠妥的地方,讨论该怎么做才合适?
(3)集一集,辨一辨:从丁丁的事例中总结经验,同桌之间分享不给邻居添麻烦的小秘诀。那便是有了错,记得主动道歉,及时纠正。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和邻居相处,假如是我们犯错了,就应该主动道歉,及时纠正。由此自然地带出如何避免邻里间不必要的麻烦,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
2.畅谈体验,得方法
(1)思一思,忆一忆:平时我家的哪些活动会影响到邻居?回忆并在课堂上交流。有的孩子说,有的孩子说
(2)读一读,记一记:由此带出一首儿歌,轻轻地、有节奏地读读《轻一点》,把邻里相处的好做法记在心里。
老师小结:是啊,心中有他人,在家里也要能主动想到别人,多为别人着想,这可是邻里友好相处第二招。
设计意图:把孩子们的体验与自身生活紧密联系,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学习,提炼出减少小摩擦的实用办法,进一步体会换位思考、多替他人着想的重要性。
3.故事启迪,悟方法
(1)听一听,品一品:走进《六尺巷》的故事,交流故事带来的心得体会。
(2)添一添,析一析:除了《六尺巷》,同学们在课前准备中也收集邻里相处之间相互谦让宽容的故事,请大家相互大家讲一讲。交流中,同学们讲到了司马徽让猪,杨翥卖驴等小故事,也结合自己的生活,谈到了用一张纸条获得邻居原谅从此结为好朋友的生活案例,从中悟出了邻里之间要相互宽容,谦让以待。
设计意图:用名人的经典故事集结,继续领悟邻里友好相处的学问,在经典故事分享的过程中巧妙融入并且渗透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知道对人谦和、礼让的重要性。和前面的两个小板块合在一起,在层次上逐步推进完善,旨在让教学重点有效落实。至此,孩子们得出了邻里之间相处是有方法的,那便是有了错误,主动道歉,及时纠正;心中要有他人,多为他人着想;能够懂得谦让,也能相互宽容。
(三)邻里矛盾难免有,沟通协商可维权
1.新闻播放,请同学们学着现场调解
首先播放一则新闻,当楼下私自搭建的雨篷有噪音,而楼上住户大姐家的女儿又正逢高考复习,请大家想想办法,如何才能帮助楼上楼下两家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1)想办法,试一试:自己沟通,看看能否合理解决
(2)找中介,谈一谈:请人调解,把话说开
遇到双方沟通不了的,找村委会、居委会、物业来介入解决。城管、老娘舅也可以帮忙来调解邻里纠纷。
(3)再不行,我们有必要适时维权,以此来合法地解决问题。
那如果遇到还是处理不了的特殊情况,我们也要用维权来保护自己。
2.学学法律,必要保护
3.立足案例,学以致用
课前,同学们搜集了邻里相处中闹矛盾的例子,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用之前学到的解决实际矛盾的方法,结合具体的情况,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学习,先是每个人拿出自己的案例,在组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大家互相协商找到一个最合适的解决办法,最后到全班来共享案例,可以说,也可以组员配合演一演,大家一起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
比如在交流中,同学们讲到楼上邻居深夜唱卡拉OK,弄得他们大晚上的总是被惊到,他们首先想到用私下沟通协商的方式来解决。但并不是所有的沟通都能够在第一时间收到好的效果的,这里老师就可以进一步追问:如果沟通无法解决,该怎么办?以此引发孩子们进一步的思考,学生就会想到可以让物业等来协调解决,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依靠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设计意图:分析具体的案例,结合相关的法律,用学到的好方法在自己最为关切的事例上尝试最优的解决方法,拉近了教材与孩子们生活的距离,切实地帮助他们解决了问题,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从而让教学的难点能在此环节得以突破。
(四)提示卡片续温暖, 总结拓展期未来
1.动手做做,友善又温馨
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细节,可以用图文的形式提醒邻居,互帮互助大家可以做得更好?有的同学想到了“远亲不如近邻”,有的则认为:“助人得助,礼让得礼。”动手制作一张简单、美观的“温馨提示卡”。
2.畅谈生活,未来更美好
结合三个板块的所学,总结全课: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自觉做到以情感邻、以诚助邻、以行睦邻、以德为邻,我们一定能在合作、互助、情谊满满的邻里关系中快乐生活。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是对全课的一个总结,当孩子们有了一定的意识,也习得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后,希望能够有效地指导他们的生活,从而帮助孩子们适应社会的发展,促进良好品德的培养,让孩子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温暖。
五、板书设计:
6、我家的好邻居
6.《我家的好邻居》说课稿 共2课时
各位评委,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我家的好邻居》,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分析
本课由“邻居家的小伙伴”“邻里间的温暖”“不给邻居添麻烦”三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是从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邻家小伙伴切入,引导学生注意自己在邻里生活中的言行礼仪。第二个板块是从邻家小伙伴拓展到邻里生活中的一般交往,这个部分主要侧重从情感的角度讲邻里生活,即体会邻里生活中的温情。第三个板块则从情感的角度转向理性的角度来讲邻里生活,一方面避免给邻居添麻烦,另一方面学会理性地处理邻里纠纷。本课既循情,又据理,在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引导学生体会邻里生活间的温情,也要引导学生理性地处理邻里关系,既不要给邻居制造麻烦,又要学会用合理的方法维护自家的权益。
二、说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小学生一般来说都会有一些与邻居小伙伴交往、去邻居家串门的经验,但他们对于如何与邻居家的小伙伴友好相处还缺乏理性上的认识,在处理邻里间小摩擦的时候还欠缺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现代社会多元开放,学生邻里生活的经验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比如对于农村的学生而言,邻里生活经验较为丰富,但是对于城市的学生,尤其是一些进城务工子弟学校的学生而言,邻里生活的经验可能较少,甚至没有。本校地处城郊结合部,学生中有的居住在集镇小区,有的居住在农村,还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随父母经常迁徙,邻里交往经验差异较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前要有充分的了解,并做好相应的处理,力争让已有交往经验的学生能力得到提升,也让没有交往经验的学生学会一些结交邻里小伙伴的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
1.学会与邻居小伙伴相处的方法,注意自己在邻里生活中的言行礼仪。
2.体会邻里生活中互帮互助的温情,并意识到自己也可以为邻里生活的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3.学会处理邻里生活中的小摩擦。
课程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内容:第一二个板块的话题:“邻居家的小伙伴”和“邻里间的温暖”
课前准备:采访家长,了解邻里交往的方法。主动实践,积累邻里交往的经验。
活动一 认识邻居小伙伴
导语:同学们,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伙伴。他叫成成,很爱交朋友,经常和邻居小伙伴一起玩。看,他们在……
出示任务:
分享自己与邻居小伙伴交往的趣事,感受邻里伙伴间的友情。了解认识邻居小伙伴的方法。
反馈指导:
1.(出示组图)观看成成和邻居小伙伴一起玩的情境图。
2.分享自己与邻居小伙伴交往的趣事,谈谈相处时的感受。(板书:乐于相处)
3.前不久,成成搬家了。有一天,他在新家附近碰到了两个陌生的孩子,请看。(出示两幅配音的图片)如果你是成成,更愿意跟谁交朋友?为什么?
4.虽然两人都在主动和成成打招呼,但有礼貌的孩子显然更受欢迎。想去认识新伙伴,还有哪些办法呢?有小朋友主动跟你打招呼,你又该怎么办呢?
(出示活动要求:同桌合作演一演怎样去认识新伙伴。)
请几组同桌展示,全班评议。
小结:想要认识新伙伴需要主动打招呼,文明有礼。通过刚才的表演,我们还知道了,如果有小伙伴主动过来打招呼,我们要热情地回应,礼貌大方。
活动二 串门待客懂礼貌
导语:有一次,成成去邻居小伙伴明明家玩,却把明明惹生气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吧?(出示P35右下情境图)
出示任务:
判断P35情境图,以及自拍视频中的交往行为是否正确,引导学生懂得与邻居交往要有礼貌,讲文明。
反馈指导:
1.明明为什么生气呢?
2.如果明明的家长看到成成留下这满地的玩具就走了,会怎么想呢?
3.看到这个情景,你们想对成成说点什么呢?
4.看来,去邻居家串门的学问还真不少。再来看一段小朋友去邻居家串门的视频吧。
(出示视频,及评议要求:小客人和小主人的哪些行为有道理?哪些行为不恰当?)
看后分别从“怎样进门”“在哪里玩”“玩些什么”“怎样告别”这几个环节进行评议判断,适时演一演,教师引导点拨。
5.归纳串门技巧,读拍手歌。
串门时间要选好,
敲门轻重很重要,
见面互相问个好,
不乱跑,不乱翻,
不挑剔,不吵闹,
收拾整洁心情好,
告别记得有礼貌。
小结:我们在串门时还有可能会遇到很多情况,但不管是小客人,还是小主人,我们说话做事都要有礼貌。(板书:言行有礼)
活动三 邻里之间要互助
导语:有一次,成成去住在农村的奶奶家玩,突然发高烧了,身边只有年迈的奶奶。此时,邻居是怎么做的呢?(出示P36左下情境图)
出示任务:
借助P36-37中的情境图,以及P38的短文,引导学生回忆邻居间互帮互助的温情,体会自己在邻里生活中能够发挥的作用。
反馈指导:
1.交流:成成后来会怎样?邻居这样的帮助作用大不大?
2.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常常伸出援助之手,再请看。(出示P36上部图)
3.你们也得到过邻居的帮助吗?谁来说一说,你当时有什么感受?
4.有一栋居民楼里出现了一件“怪事”,我们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阅读《垃圾不见了》,交流学习伙伴提出的问题,续编故事)
5.看来,虽然我们年纪小,但也能为邻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邻里关系还会因此变得更加和睦呢。
(出示P37情境图)这几位小朋友也都在帮助邻居,你们又为邻居做过些什么呢?谁来说一说?
6.请在友善卡上写下你今后还想为邻居做的事。(写好后指名读一读)
7.(出示投票箱)下课后,请将写好的友善卡投入箱中,期末时再拿出来,看看自己的诺言有没有兑现。
小结: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邻里间如果能互相帮助,大家的生活会更加方便,邻里的关系会更加和睦,友善之树也会更加茁壮!(板书:互相帮助)
总结: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了和邻居小伙伴一起玩耍的快乐,知道了在邻里交往时要言行有礼,在邻居有困难时要积极帮助。希望大家用学到的好方法,去和更多的邻居小伙伴交往,去为需要帮助的邻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我们的友善树更加枝繁叶茂!
第二课时
课时内容:第三个板块的话题:“不给邻居添麻烦”
课前准备:搜集生活中邻里间产生矛盾的真实案例。
活动一 做得不对怎么办
导语:成成的爸爸妈妈又出差了,他看奶奶一个人干家务很辛苦,就趁奶奶去买菜时拖地,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楼下的阿姨又不高兴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出示P39左上情境图)
出示任务:
观察P39中的情境图,辨析邻里相处中的一些做法是否正确,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邻里生活遇到过哪些矛盾,是如何处理的。
反馈指导:
1.成成错在哪儿了?他现在该怎么办呢?
2.出示P39另外两幅情境图,小组讨论图中的小朋友做得对不对,如果不对,接下来该怎么办?准备演一演。
3.选代表演一演,演完后让打扰邻居的小朋友谈谈自己为什么这么处理,让受损失的一方谈谈对此事处理的是否满意。
4.很多时候,邻里的矛盾就是由我们小孩子引起的。如果是由你造成的,你会怎样处理,结果怎么样?(句式:有一次,因为我……所以和……后来我……结果……)
小结: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假如因为我们自身的原因导致了矛盾,一定要勇敢地承担责任,积极地解决矛盾。(板书:有了矛盾 积极解决)
活动二 减少矛盾小妙招
导语:我们中国人历来看重邻里关系,在民间流传着很多有关邻里间互相谦让、体谅的故事,请看!(播放《六尺巷的故事》视频)
出示任务:
欣赏邻里友好交往、和睦相处的故事,交流从中得到的启示,归纳处理好邻里关系的方法,并写成温馨提示语,引导学生学会与邻里和睦相处。
反馈指导:
1.你从《六尺巷的故事》中体会到了什么?它对我们今天处理邻里关系有什么启发呢?
2.分享学生课前搜集的邻里间谦让、体谅的故事,交流从中获得的启示。
3.出示P40情境图,结合自身经历换位思考,说说要想处理好邻里关系,自己及家人应当注意些什么。交流归纳后记录在新的友善卡上。
小结:如果我们每个人平时都能多为邻居想一想,将心比心,邻里之间就会避免很多矛盾,我们的邻里生活就会更加和谐美好!(板书:将心比心 减少矛盾)
活动三 维护权益有办法
导语:与邻居相处,我们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但如果自家受到了伤害,该怎么办呢?
出示任务:
辨析身边邻里纠纷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理性处理邻里生活中的小摩擦,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
反馈指导:
1.出示P41情境图。交流自己如果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是忍一忍,还是去提醒他们。
2.播放邻里纠纷的两个案例视频,交流从中得到的启发。
3.(出示“小贴士”)结合自己亲历或听说的案例,讨论如果找邻居讲理,他们不理睬,还可以用哪些适当的方法去沟通解决?
4.在小贴士上记下自己学到的维权好办法。
小结:如果自家在邻里生活中受到了伤害,我们要主动去找对方沟通。如果对方不配合解决,我们可以向身边的居委会或物业公司反映,还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相信总会有合适的方法来维护我们的正当权益。(板书:掌握方法 维护权益)
总结: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尽量不给邻居添麻烦。对于邻里生活中的小摩擦,我们要相互理解和包容。对于自己无法解决的矛盾,我们还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或是寻求法律的帮助。相信大家只要敢于承担责任,学会将心比心,运用规则办事,邻里生活一定会减少矛盾,增添温馨!请大家将本节课学会的邻里生活小妙招分享给家人。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课
我家的好邻居
乐于相处
言行有礼
互相帮助
第二节课
我家的好邻居
有了矛盾 积极解决
将心比心 减少矛盾
掌握方法 维护权益
六、教学反思:
优点:
1.目标合理,落实到位。
本课教学能依托教材,结合学情,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并以目标为主线串联起各个教学活动。在课前安排学生采访家人如何和邻里打交道,学习交往经验;主动接触邻里,积累交往经验;课上同伴交流,共享交往经验。这样,既让已有交往经验的学生交往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也让之前没有或邻里生活经验不丰富的学生学会一些交往的方法。此外,通过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案例,进行集体分析和总结,更好地解决了“如何理性处理邻里纠纷”这个难点。
2.来源生活,提升生活。
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本课教学注重创设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情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认识邻居小伙伴”中,通过“认识新朋友成成”这一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说出自己认识小伙伴并一起玩耍的经历。在“串门待客有礼貌”中,通过联系自己的串门及待客经历,感受邻里交往时文明有礼的重要性。在“邻里之间要互助”中,讲述自己和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故事,思考还能为邻里做些什么。在“做得不对怎么办”中,反思自己的邻里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矛盾,处理得是否恰当。在“避免矛盾小妙招”中,说说邻里生活中自己遇到的不开心的事,思考要想处理好邻里关系,自己应当注意些什么。在“维护权益有办法”活动中,分析学生真实生活中发生的邻里纠纷的案例,归纳处理邻里矛盾的办法。这些活动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反映了学生的现实需求,又提升了学生今后的生活。
3.合作探究,课后实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应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课中,教师组织开展了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续一续、演一演、写一写等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及与同学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课后,要学生运用所学的新方法去结识更多的邻居小伙伴,去为遇到困难的邻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将本节课学会的邻里生活小妙招分享给家人。通过这些课后实践活动既可以拓展教学空间,又能够促进知和行的统一。
不足:
学生在课外时间与邻里的交往需要家长的积极支持与正确引导。由于课前对学情的诊断还不够细致,布置任务的针对性还不够强,导致一部分家长未能给学生创设与邻里小伙伴交往的条件,从而影响了学生课上的交流与课后的践行,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充分达成。
改进预设:
课堂教学前先充分了解学情,如发现不同学生的邻里生活经验有明显差异,要分析原因,再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为学生创造邻里交往的机会,并指导学生的课外实践。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6 我家的好邻居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6 我家的好邻居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维护自己权益,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6 我家的好邻居第1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在这里长大6 我家的好邻居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唤起回忆,感受友情,角色扮演,认识新伙伴,拓展实践,做热情小主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6 我家的好邻居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6 我家的好邻居教学设计,共1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分析,说学情分析,说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