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13《我喜欢我自己》教案 教案 43 次下载
-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四上 14 《上课要专心》教案 教案 37 次下载
-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四上 15《我有好朋友》教案 教案 37 次下载
-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四上 16《克服“害羞”有妙方》教案 教案 40 次下载
-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四上 17《做个自立的好孩子》教案 教案 37 次下载
小学心理健康北师大版(2013)四年级上册第十八课 当诱惑成为“网事”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教材类型
标准
课程名称
当诱惑成为“网事”
课时
一课时
课程类型
网络安全
授课教师
对象
四年级
教学目的
1、了解网络成瘾的特征和危害。
2、掌握网络成瘾的应对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辨别能力以及防范能力。
4、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学生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学习与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网络成瘾的严重危害。
2、懂得安全、正确、合理的使用网络的必要性。
难点:1、了解网络成瘾特征和危害,掌握应对网络成瘾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辨别能力以及防范能力。
教学过程
1、教法:实例分析法、引导探索法。
2、学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环节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T:网络对于现代家庭成员并不陌生,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电脑的普及。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1、播放幻灯片,引出什么是网络成瘾。
T:老师看出来,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对网络都有接触和认识,下面向你们介绍一个关键词“网络成瘾”,网络成瘾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网络成瘾?带着思考先来看看下面几个案例。
2、明确网络成瘾的定义。
网络成因综合症:因为过分依赖网络,而失去对现实生活的兴趣。其明显症状有:上网时间失控,长时间使用网络以获得心理满足;为了自我满足,不惜增加网上停留时间,试图增加操作时间难以自控。初时只是精神上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乏力无力、食欲不振等,更有甚者,一旦停止上网,就会出现急性戒断综合征,甚至采取自残或自杀手段,危害个人安全。
设计意图: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展示数据,引起学生对网络成瘾的关注。
环节二:案例解析、感知危害
1、分析5个贴近生活的案例:
案例(1):南昌高三学生余斌,在紧张复习准备迎接高考的情况下,却每天背着书包去网吧“上学”,最终在玩网络游戏的时候因心里过度紧张、激动而猝死;
案例(2):北京某名牌大学学生宋某,因迷恋网络游戏,被医生诊断为“重度网络成瘾患者”在游戏中被对手杀死23次后,分不清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他用玻璃割腕自杀,幸亏抢救及时才保住了性命。
案例(3):19岁的王金沉溺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为了要钱上网,不惜用铁锤砸死把他一手抚养成人的奶奶,并在奶奶没有了呼吸之后连衣服鞋子都没顾得上换就又去了网吧。杀害奶奶后不想到逃窜,却仍然若无其事继续流连网吧,王金对网络的沉迷让人匪夷所思。
案例(4):小王是网游高手,在同学中小有名气,他感觉玩游戏能给他带来成就感,能让同学们佩服。就经常向父母要钱购买游戏装备上网,由于父母零花钱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小王自己想办法,竟拿着刀入室抢劫一名比他更小的孩子,结果被判刑。
案例(5):小学生亮亮酷爱玩网络游戏,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电脑游戏设计师。可是由于亮亮过度沉迷于虚拟的互联网中,以至于学习成绩明显下降,而且眼睛也变得越来越近视。不仅如此,亮亮性格越来越内向,不爱和人交流,身体也变得面黄肌瘦,脾气喜怒无常,稍有不如意就向父母发脾气。
2、同学们看了以上案例后有什么感受呢?分小组进行讨论,说说网络成瘾会带来哪些危害?学生讨论:
神经紊乱,导致死亡;学习成绩下降视力减弱道德意识模糊淡化虚拟与现实的差异,容易诱发犯罪。
教师归纳:同学们总结了很多,下面看看老师总结的网瘾有哪些危害呢,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1、影响了学习。长时间上网,玩游戏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必然会影响学习。影响学业,贻误终生
2、影响人生观、价值观。弱化道德意识,滋生是非,扰乱治安
3、影响人际交往能力,人格异化
4、影响心理健康。长时间玩游戏容易使人沉溺于幻想中,在与他们交往时,易产生距离感而不能与人正常的沟通与交流。
5、影响身体健康。长时间的上网容易造成大脑缺氧,精神萎靡不振。造成近视。而且电脑还有辐射,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最近我看到一些案例,说的是有一少年长时间在网吧上网,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连续上网七天)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刻体会网络成瘾带来的危害。使学生意识到千万不能跌入这个深渊,从而懂得安全、正确、合理使用网络的必要性。这环节突出了教学重点。
环节三:观察特征,对号入座
1、自我诊断测试:生活中的你是否也对网络成瘾呢?(回答“是”或“否“)以下有10条上网(电脑、平板、手游)成瘾的表现,如果你有4条符合,且持续了一段时间,就可以认定网络成瘾了。
(1)起床后情绪低落,头昏眼花,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或神不守舍,而一旦上网便精神抖擞,百“病”全消。
(2)上网时候表现的神思敏捷,口若悬河,并感到格外开心,一旦离开网络便语言迟钝,情绪低落,怅然若失。
(3)只有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从而使得上网时间失控,经常比预定时间长。
(4)无法控制去上网的冲动
(5)每看到一个新网址或者新游戏,就会心跳加快
(6)只要长时间不上网操作就手痒难耐。有时候刚刚离开网络就又有想上网的冲动。有时早晨一起床就想有上网这种欲望,甚至夜间上厕所的空也想打开网络;
(7)在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后有所后悔,但第二天仍然控制不住上网;
(8)对家人或者亲友隐瞒迷恋网络的程度;
(9)因长期迷恋网络导致睡眠紊乱、视力下降、食欲不振和营养不良。
(10)每当因为家长或长辈控制原因中止上网,便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
2、测试的结果怎么样?如果被认定网络成瘾了吗?你有什么好的应对方法吗?(学生讨论,学生代表发言)
(1)控制上网频率,每周一次或两次;
(2)控制每次上网时间,尤其是夜晚上网时不可时间过长……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教师归纳应对网瘾的方法:
师总结:网络对我们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合理认识网络的呢?
自我拯救
(1)要认识到网络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能够自我意识到自己对网络的依赖性和受网络影响的程度。
(2)要懂得学习与网络相比,学习更重要,学会自我调整和自我约束,把学习的位置放在玩网络游戏的前面。
(3)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做有意义的事情,文明、安全、健康上网。
(4)要多参加各类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循序渐进少地上网的时间。
(5)要正确把握好奇心,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
(6)一定要上健康的网页,如中国儿童资源网,六一儿童网,腾讯儿童,里面有很多丰富的内容。
认识网络文明上网
环节四:学以致用,对症下药
王某,男,18岁,初中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省重点中学重点班。由于迷上了网络游戏‚传奇‛,经常和同学在熄灯后爬围墙到网吧玩通宵,上课时就呼呼大睡,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最终在高二分班时,分到了理科普通班。自己意识到了此事的严重性,决心告别网络游戏。但很难做到,由此感到烦恼、忧愁、焦虑、失望,你能帮助他吗?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灵活的运用,以分组合作的方式提出‚治疗‛的方法。树立学生的合作意识,希望同学们要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学习与生活。这一环节,情感与态度目标得到了实现与落实。
环节五:慷慨激昂,拒绝网瘾
1、合唱歌曲《相信自己》;
2、学生齐读《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3、全体学生,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为了我们的学业成功,让我们从我做起,告别网吧,远离网毒,珍惜光阴,勤奋学习,共创美好的明天。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让学生树立安全正确合理使用网络的信心,坚定远离网瘾的决心。
1、第三十三条国家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2、第三十六条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
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知识延伸:环节六:慷慨激昂,拒绝网瘾
1.同学们,经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长时间上网的危害,还知道了如何识别网络信息,还学习了为什么要远离网吧。
2.为了指导青少年能够科学、文明、安全地上网,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还联合制定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借此机会,下面请全体起立,举起右手至耳旁,让我们庄严地宣誓: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3.网络安全知识竞赛。
(1)选择题,共12题每个题10分。发放试卷。
小结:同学们已经做出了自己的承诺,我相信同学们从现在起一定能做到“远离网吧,安全文明上网”,希望大家课下把学习到的网络安全知识广泛宣传,人人争做安全小卫士。
小结与反思
虽然对学生起了较大的教育意义,但是缺少实际行动。真正起到教育作用,还需要落实到学生上。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以及学生的自我克制能力。
因此,我们的最终目的,不仅在思想道德方面教育学生,还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这就需要教师后续的工作上。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共同教育学生。
2020-2021学年6 我有网络小助手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6 我有网络小助手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团体热身,导入主题,活动探究,课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北师大版(2013)第十六课 克服“害羞”有妙方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北师大版(2013)第十六课 克服“害羞”有妙方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认识害羞,活动感悟,现场练习,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我有好朋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我有好朋友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