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7)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水第二课《比较水的多少》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教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31432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教版(2017)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水第二课《比较水的多少》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教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314323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科学湘科版 (2017)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水2 比较水的多少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湘科版 (2017)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水2 比较水的多少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和学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2017)小学科学一年下册 第一单元 水第二课 《比较水的多少》 说课稿一、说教材《比较水的多少》是湘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课设计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比较不同溶器中水的多少,能正确使用量筒量出水的多少,并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乐于与人合作与交流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用多种方法比较不同容器中水的多少。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二、教学目标【科学探究】 :能用比较的方法认识水的多少。进一步学会用科学实验来验证假设的正确与否。学会使用量筒量水的多少。 【科学知识】 :知道比较水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一些是比较简单的,认识毫升。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及乐于合作交流的科学精神。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水有力量,并尝试通过实验发现水位的高低、水流量的大小会影响小水轮转动的快慢。【教学难点】:在让小水轮转得更快的活动中,能有意识地进行公平对比。
四、说学情 科学是一年级新设立的一门新课程,学生的新鲜感非常的强,而科学实验由于自身的趣味性,可操作性强等原因,更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学习内容。五、说教法和学法应用多种教法:通过讨论交流、操作实验、观察、游戏等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究知识。 学法:小组合作、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六、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出示三组盛有水的两个瓶子,分别让学生猜哪瓶水多。第一组:水位不一样,瓶子相同。第二组:水位相同,瓶子大小不一样。第三组:水位不同,瓶子大小不一样。(二)、新课学习1.哪杯水多(1)思考:哪杯水多?怎样证明我们的猜想?(2)学生根据已有器材讨论、设计实验方案。(3)实验方案交流、评价、补充,完善方案。(4)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5)实验汇报。(6)小结:各组比较的方法虽然不同,但都事先确定了一个标准来进行对比。这就是“统一标准”。2.自制刻度杯 (1)思考:我们知道了哪杯水多,但要知道多多少,该怎么办?(2)出示一个小杯子。(3)引导学生讨论后发现:看看各能装满几小杯,来比多少。但同时操作麻烦,费时,容易将水洒出来。(4)出示一个大杯子。(5)再思考:加一个更大的杯子,怎么利用一大一小来比较更多的水的多少?(6)引导学生讨论后发现:可以将小杯中的水倒进大杯,每倒一杯水则标记一条刻度线,直至刻度线标记至大杯最高位置。制作一个刻度杯之后,再来比较水的多少。(7)小组成员合作制作刻度杯(8)用自制的刻度杯,比较水的多少。(9)说一说刻度杯的优点以及生活中的“刻度杯”及用途。(三)整理,下课七、板书设计 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 《比较水的多少》 板书 不同容器用多种方法比较八、教学反思新课程标准下的科学课堂教学形成了新的预设与生成关系,一方面生成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主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另一方面对一定的生成(结果)来说,一定的预设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生成学习的起点,也是教师核验反馈信息和促进学生下一步学习的一个重要依据。 我在执教《比较水的多少》时,为了能灵活应对生成问题,我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了探究。如何比较水的多少,我试教了好几次。第一次我是请学生说了两种常见的方法,请学生选其中的一种进行实验,这样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发展。第二次我是请学生把所有的方法都说出来,然后比较那一种最简单,让全班同学用同一种方法来实验,这样扼杀了学生的意愿,不能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个性。第三种我请学生把各种方法都说出来,为了让学生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又尊重学生学习的意愿,就请学生选取最喜欢的一种进行探究。可想而之,第三次的教学效果最佳。 二、尊重学生的生成 如果每次学生有了创造的火花,有了有价值的生成,而教师给他的则是失望和不能满足的信息,学生的主动、积极思维就是磨灭,这样的学生培养显然也是一句空话。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机械地照搬“预设”。而要根据教学进程和学生需要的实际,不断地进行调整,从而使师生在互动过程中真实的精彩的动态生成。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科学一年级上册2 找物体的相同和不通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教学重难点,说学情,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科版 (2017)一年级下册2 认识空气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科学概念知识,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习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湘科版 (2017)一年级下册1 哪里有空气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教学重难点,说学情,教学目标,说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