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4硫与环境保护第二单元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综合拔高练含解析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15095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4硫与环境保护第二单元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综合拔高练含解析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15095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4硫与环境保护第二单元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综合拔高练含解析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15095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成套综合拔高练含解析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4硫与环境保护第二单元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综合拔高练含解析
展开第二单元综合拔高练五年高考练考点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2019海南单科,16改编,)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2H2O),俗称保险粉,易溶于水,常用于印染、纸张漂白等。回答下列问题:(1)Na2S2O4中S的化合价为 。 (2)向锌粉的悬浮液中通入SO2,制备ZnS2O4,生成1 mol ZnS2O4,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为 mol;向ZnS2O4溶液中加入适量Na2CO3,生成Na2S2O4并有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019课标Ⅱ,26,13分,)立德粉ZnS·BaSO4(也称锌钡白),是一种常用白色颜料。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焰色反应的原理既可制作五彩缤纷的节日烟花,亦可定性鉴别某些金属盐。灼烧立德粉样品时,钡的焰色为 (填标号)。 A.黄色 B.红色C.紫色 D.绿色(2)以重晶石(BaSO4)为原料,可按如下工艺生产立德粉:①在回转炉中重晶石被过量焦炭还原为可溶性硫化钡,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回转炉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生产上可通过水蒸气变换反应将其转化为CO2和一种清洁能源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在潮湿空气中长期放置的“还原料”,会逸出臭鸡蛋气味的气体,且水溶性变差。其原因是“还原料”表面生成了难溶于水的 (填化学式)。 ③沉淀器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成品中S2-的含量可以用“碘量法”测得。称取m g样品,置于碘量瓶中,移取25.00 mL 0.100 0 mol·L-1的I2-KI溶液于其中,并加入乙酸溶液,密闭,置暗处反应5 min,有单质硫析出。以淀粉为指示剂,过量的I2用0.100 0 mol·L-1 Na2S2O3溶液滴定,反应式为I2+2S22I-+S4。测定时消耗Na2S2O3溶液体积V mL。终点颜色变化为 ,样品中S2-的含量为 (写出表达式)。 3.(2018江苏单科,16节选,)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SiO2,少量FeS2和金属硫酸盐)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获得Fe3O4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1)焙烧过程均会产生SO2,用NaOH溶液吸收过量SO2的离子方程式为 。 (2)添加1% CaO和不添加CaO的矿粉焙烧,其硫去除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多数金属硫酸盐的分解温度都高于600 ℃硫去除率=(1-)×100%①不添加CaO的矿粉在低于500 ℃焙烧时,去除的硫元素主要来源于 。 ②700 ℃焙烧时,添加1% CaO的矿粉硫去除率比不添加CaO的矿粉硫去除率低,其主要原因是 。 (4)“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含大量的Fe2O3。Fe2O3与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3O4和SO2,理论上完全反应消耗的n(FeS2)∶n(Fe2O3)= 。 三年模拟练 1.(2021四川成都龙泉中学一轮复习练习,)下列实验中能证明某气体为SO2的是 (深度解析)①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使品红溶液褪色 ④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 ⑤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A.都能证明 B.都不能证明C.③④⑤均能证明 D.只有⑤能证明2.(2020江西南康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已知离子方程式:As2S3+H2O+NAs+S+NO↑+ (未配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反应后溶液呈酸性B.配平后H2O的化学计量数为4C.配平后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8D.氧化产物为As和S3.(2021安徽黄山屯溪一中高一开学考试,)SO2通入足量Fe稀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这时若滴入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已知:水溶液中,Fe2+为浅绿色,Fe3+为棕黄色。对于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B.从上述过程中可以得出结论,氧化性:HNO3>稀H2SO4>Fe3+C.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难溶于水的气体D.若通入的SO2完全反应,则同温同压下,SO2和逸出气体的体积比为3∶24.(2020山西大学附中高三第二次模块诊断,)浓硫酸分别和三种钠盐反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对比①和②可以说明还原性:Br->Cl-B.①和③相比可说明氧化性:Br2>SO2C.②中试管口白雾是HCl遇水蒸气所致,说明酸性:H2SO4>HClD.③中H2SO4被还原为SO25.(2021江苏南京中华中学高一月考,)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Mn2++I+H2O Mn+I+H+(未配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深度解析)A.I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B.氧化性:Mn>IC.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3D.若有1 mol Mn2+参加反应,则转移10 mol电子6.(2020新疆昌吉教育共同体高一上期末,)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硫气体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铜和浓硫酸共热制取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当观察到②中溶液颜色变浅时,①中的现象是 。 (3)装置③的作用是 。 (4)①、②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硫具有的性质是 。 (5)③中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7.(2020山西运城高一上期中,)已知:HNO2是一种弱酸,向NaNO2溶液中加入强酸可生成HNO2,HNO2不稳定,易分解成NO和NO2气体;HNO2是一种还原剂,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但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能把Fe2+氧化成Fe3+;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化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含有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可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使人体中毒,可以服用维生素C解毒,维生素C在解毒的过程中表现出 (填“氧化”或“还原”)性。 (2)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区分NaNO2和NaCl的是 (填字母)。 A.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B.加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C.分别在它们的酸性溶液中加入FeCl2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3)S2可以与Fe2+反应制备Fe2O3纳米颗粒。①若S2与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2++ S2+ H2O2+ OH- Fe2O3+ S2+ H2O。 ②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该反应中S2表现氧化性B.已知生成的Fe2O3纳米颗粒直径为10 nm,则Fe2O3纳米颗粒为胶体C.该反应中H2O2作氧化剂答案全解全析五年高考练1.答案 (1)+3(2)2 ZnS2O4+Na2CO3 ZnCO3↓+Na2S2O4解析 (1)在Na2S2O4中Na为+1价,O为-2价,由于化合物中所有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所以S元素化合价为+3价。(2)向锌粉的悬浮液中通入SO2,制备ZnS2O4,反应前Zn为单质中的0价,反应后变为ZnS2O4中的+2价,所以每生成1 mol ZnS2O4,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为2 mol;向ZnS2O4溶液中加入适量Na2CO3,生成Na2S2O4并有沉淀产生,生成的沉淀为ZnCO3,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ZnS2O4 Na2S2O4+ZnCO3↓。2.答案 (1)D(2)①BaSO4+4C BaS+4CO↑ CO+H2O CO2+H2②BaCO3 ③S2-+Ba2++Zn2++S BaSO4·ZnS↓(3)浅蓝色至无色 ×100%解析 (1)重要金属的焰色反应的颜色平时要注意识记。(2)①已知反应物有BaSO4、C,生成物有BaS,因焦炭过量则生成C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写出化学方程式;CO与H2O(g)反应生成CO2与一种清洁能源气体,不难推测该气体为H2。②“还原料”的主要成分为BaS,长期放置发生水解生成Ba(OH)2与H2S,Ba(OH)2吸收空气中的CO2生成了难溶于水的BaCO3。③沉淀器中溶液的成分为Ba2+、S2-、Zn2+、S,反应生成了BaSO4·ZnS沉淀,根据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写出离子方程式。(3)滴定前,溶液含I2和淀粉,呈蓝色,随着Na2S2O3溶液的滴入,I2不断被消耗,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当加入最后一滴Na2S2O3溶液时(滴定终点),溶液恰好褪色;样品中的S2-与I2发生反应:S2-+I2 S↓+2I-,参与该反应的I2的物质的量为(25.00×10-3×0.100 0-V×10-3×0.100 0×) mol=(25.00-V)×0.100 0×10-3 mol=n(S2-),则样品中S2-的含量为×100%。3.答案 (1)SO2+OH- HS(2)①FeS2 ②硫元素转化为CaSO4而留在矿粉中(4)1∶16解析 (1)用NaOH溶液吸收过量SO2生成NaHSO3,离子方程式为OH-+SO2 HS。(2)①FeS2在低于500 ℃焙烧时能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Fe2O3和SO2,发生的反应为4FeS2+11O22Fe2O3+8SO2,故不添加CaO的矿粉在焙烧时去除的硫元素主要来源于FeS2;②700 ℃焙烧时,添加CaO后,硫元素转化为CaSO4而留在矿粉中,使矿粉硫去除率降低。(4)分析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利用得失电子守恒知:n(FeS2)+5×2n(FeS2)=×2n(Fe2O3),解得=,即理论上完全反应消耗的n(FeS2)∶n(Fe2O3)=1∶16。三年模拟练1.D CO2也能产生①、④中所描述的实验现象,酸性气体一般都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氯气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实验⑤说明气体有还原性,结合后续实验现象说明该气体是SO2,所以答案为D。素养解读 要鉴定某一物质,需要设计具有足够说服力、证据充足的实验。在本题中,由于SO2与CO2具有一些相似的性质,如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过量时均能变澄清,所以就不能据此来检验SO2的存在,以此考查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2.C 反应中As2S3→As、S,As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5价,S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6价,1个As2S3化合价共升高2×(5-3)+3×[6-(-2)]价=28价,N→NO,N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2价,化合价降低3价,故As2S3的化学计量数为3,N的化学计量数为28,根据原子守恒可知,As的化学计量数为6,S的化学计量数为9,NO的化学计量数为28;根据电荷守恒可知,缺项为H+,H+的化学计量数为8,则H2O的化学计量数为4,配平后离子方程式为3As2S3+4H2O+28N6As+9S+28NO↑+8H+。反应后有H+生成,溶液呈酸性,A项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配平后H2O的化学计量数为4,B项正确;As2S3是还原剂,N是氧化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8∶3,C项错误;反应中As2S3→As、S,As元素化合价升高,S元素化合价升高,As、S是氧化产物,D项正确。3.B SO2通入足量Fe稀溶液中,根据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可知Fe3+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和Fe2+,该过程中发生反应SO2+2Fe3++2H2O S+2Fe2++4H+;溶液立即又变为棕黄色,N(H+)具有强氧化性使Fe2+转化为Fe3+,自身转化为一氧化氮气体,滴入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证明S未参与反应。由上述分析可知,最终N被还原,SO2被氧化,A正确;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HNO3>Fe3+>稀H2SO4,B错误;硝酸根离子在酸性环境下被还原为NO,NO无色无味难溶于水,C正确;最终N被还原,SO2被氧化,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同温同压下,SO2与NO的体积比为3∶2,D正确。4.A ①中试管上部出现红棕色气体,说明产生Br2(g),Br-被浓硫酸氧化,②中试管口出现白雾,白雾是盐酸小液滴,Cl-没有被浓硫酸氧化,说明Br-的还原性强于Cl-,A项正确;③中产生的气体为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说明Br2的氧化性强于SO2,B、D项错误;浓硫酸沸点高,HCl易挥发,②中是利用高沸点酸制取低沸点酸的原理,C项错误。5.A 由离子方程式知,碘元素化合价从+7价降低到+5价,I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A正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氧化性:I>Mn,B错误;碘元素化合价从+7价降低到+5价,I作氧化剂,锰元素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7价,Mn2+作还原剂,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C错误;若有1 mol Mn2+参加反应,则转移5 mol电子,D错误。素养解读 本题以离子方程式的配平为背景,考查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6.答案 (1)Cu+2H2SO4(浓)CuSO4+SO2↑+2H2O(2)品红溶液褪色(3)吸收未反应的SO2,防止污染环境(4)漂白性、还原性(5)SO2+2NaOHNa2SO3+H2O解析 (1)实验室用铜和浓硫酸共热制取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H2SO4(浓)CuSO4+SO2↑+2H2O。(2)当观察到②中溶液颜色变浅时,说明有SO2气体通过品红溶液,SO2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因此①中的现象是品红溶液褪色。(3)NaOH是碱,可以与酸性氧化物SO2反应,所以装置③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SO2,防止污染环境。(4)①中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②中溶液颜色变浅说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5)③中SO2与足量NaOH反应生成Na2SO3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2NaOHNa2SO3+H2O。7.答案 (1)还原 (2)B (3)①2 1 4 4 1 1 6 ②C解析 (1)亚硝酸盐(如NaNO2)使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使人体中毒,可以服用维生素C解毒,则维生素C可使Fe3+转化为Fe2+,维生素C发生氧化反应,说明维生素C表现还原性。(2)NaCl与HCl不反应,无现象,NaNO2与HCl反应生成HNO2,HNO2不稳定,易分解产生NO和NO2气体,A能区分;加入AgNO3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生成,B不能区分;NaCl与FeCl2不反应,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NaNO2有氧化性,能氧化FeCl2,溶液变成黄色,C能区分。(3)①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1 mol S2、2 mol Fe2+反应时,有4 mol H2O2反应;再根据电荷守恒可得有4 mol OH-反应,最后观察配平H、O原子,即2Fe2++S2+4H2O2+4OH-Fe2O3+S2+6H2O;②S2→S2,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S2表现还原性,A错误;胶体是混合物,Fe2O3纳米颗粒是纯净物,B错误;该反应中H2O2是氧化剂,氧元素由-1价降为-2价,C正确。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